构建小学数学课堂“自育自学”指导策略
2019-01-11江苏省苏州科技城外国语学校
江苏省苏州科技城外国语学校 刘 荣
小学数学课堂应该是有趣的、充满活力的。教师应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自育自学能力,使学生不再被动地去学习知识,而是主动地去自我学习。让学生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并且将这种学习方法内化成为去寻找、去追求、去进步的有力工具。让学生爱上学习、主动学习是自我教育的最终目标。
一、自育和自学是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的
我们要追求的课堂应该是自育和自学相互贯穿融合的状态,自学中渗透着自育,自育中又体现着自学,两者相互促进,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让学生学会自我约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明白自己才是学习的主人,任何的强迫和服从都是事倍功半,而只有来自自身的自育和自学动力,才能获取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当下小学数学课堂应该是高效率、高质量的,学生在课堂前自学,在课堂后自育,不断提高自身能力。自育自学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是创新能力的一种,也是培养其他能力的基石,唯有牢牢掌握自育自学的能力,才能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二、自育和自学又是各自独立的
自育的特点具体体现在慎独,即培养学生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仍然能够自觉自省,严于律己。而自学的特点是自得,即培养孩子在独自获取知识技能上的心得体会,同时又享受着精神上以及情感上的愉悦能力。在生活中,学生要学会自育,自我教育,自我提高;在学习上,学生要学会自学,将不会的转化为自己已经学会的,将难点转化为简单易懂的知识,逐渐形成自己所熟悉的学习方法和解决问题的途径。
三、“自育自学”课堂的基本结构
明确自学重点,有的放矢能提高学生学习知识的效率,围绕重点自学。自学重点确定后,要围绕自学重点合理安排自学的时间,制定自学的思路和计划,交流自学情况。先学会个人自学,再分小组进行交流,最后全班汇报讨论,点拨自学得失。教师根据学生讨论的重难点,立足教材,概括学生讨论的核心部分,进行集中性的点拨提升,巩固自学成果。通过自学、讨论、汇报、点拨等过程,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有了极大的提升,这时需要学生将其内化成一套自学的方法,为之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四、教师如何组织自育自学课堂
刚开始,学生的自育自学要依赖教师的引导和培养,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我认为应该从这几方面组织学生的自育自学课堂:
1.教师要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必须是高效率、高质量的。作为教师,我们必须在课下做好充分的教学准备,唯有充分的备课,即备学生,备教材,备教法,才能在预设和生成发生冲突的时候,立即做出应对,保障课堂教学顺利积极地进行。课前准备,教师一定要认真研究教材,理清章节脉络,掌握其重难点,写出自己对于教材的心得体会,以便随时进行更改记录;另外,我们要改变以往的完全依赖教学参考书的情况,尝试独立地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来设计属于自己的教案。在撰写教案的时候,教师不妨尽可能多“预设”,把可能出现的情况想象得越多,应对措施越充分,给出不同的“生成”,这样的课堂才会更加高效、更加保质保量。
2.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学记》上也有记载“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合作学习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学习模式,可以大大提高课堂常规教学的效率,学生掌握了主动权,培养了生生之间的感情,也学会了与他人交流。同时,每个学生可以平等参与讨论,互相倾听,互相学习,更容易激发孩子的学习热情,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学习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例如在《找次品》的教学中,开展小组学习,体验多样化的分拣方法,找出8瓶有缺陷的产品,让学生在四人小组中,通过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活动。第一,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和掌握“寻找缺陷产品”的方法;第二,让学生实践和思考,体验分类、权衡、思考的全过程,从不同的方法体验问题解决策略的多样性;第三,让学生在问题解决的多样性中找到最佳策略,即三分法;第四,提出疑问,研究为什么分成3份是次数最少的?进一步理解“至少”和“保证”的含义,从而达到知识的内化。当小组合作找出8瓶中找次品的4种情况后,教师组织展示小组的成果。此时要求其他同学认真倾听,如果汇报过程中没有说完整的其他同学进行补充,学生通过全班展示,对8瓶中找次品的4种情况的分析,进一步体会找次品的最佳策略。同时在生生的质疑中,学生进一步去思考不同分法造成次数不同的原因,避免了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情况。当学生已经初步发现找次品的策略,即三分法的基础,让学生利用规律研究9瓶的情况,会出现两种况:9 瓶分成(3,3,3)和(4,4,1),此时,老师适当追问:“同样分成3份,为什么次数不同?两种分法有什么不同之处?”让学生在思辨中发现“将待测物品尽可能平均分成3份是找次品的最优方法”。
3.为学生创造轻松的学习氛围。轻松的学习氛围更有可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兴趣越大,学习的动力越大,学习的热情越高。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不再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积极地追求和探索,这种兴趣能让学生感到快乐,提高学习效率。在日常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善用表扬,而且要适当改变教学方法和手段。
例如,我尝试改变“放羊式”的自学为“导学”。分别进行口算、笔算和估算,效果令人满意。具体操作步骤是这样的:先出口算题,让学生直接写得数,接着指名学生选择其中的一题说口算方法,如14×10,有的说先算14×1=14,再在14后面添一个0,有的说14×10就是把14扩大10倍,直接在14后面添一个0就可以了。我肯定了他的想法,并进一步延伸拓展,如果是14×100、14×1000呢?那就直接在14的后面添2个0、3个0。
估算的复习是一题一题呈现的。要求先独立思考 ,然后同桌交流。一开始学生忘记了小声交流,我及时提醒,然后表扬了各组表现最好的合作伙伴,并建议要是再“悄悄地”一些就更好了。第二题再次合作交流,果然效果好多了,速度快,声音更轻了。第三题的估算交流之后,指名汇报,我提议找一个没有发言过的同学——马乐乐,她基础差,胆子小,站起来之后,没有声音。我问她同桌:“刚才交流的时候她说了吗?”同桌回答:“说了,说得还不错。”“哦,那你说吧,我们都想听到马乐乐的声音。”只见其他同学个个竖起了耳朵,用心聆听。终于,她开口了:“把59看作 60,64看作70,60×70=4200,得数比 4200小。”没等我问说得怎么样,一个女生带头鼓起了掌,其他同学也不约而同地鼓掌。“是啊,看你说得多好,同学们都把掌声送给你了。”
总之,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自育自学的课堂是我们要提倡的,要落实的。因此我们在教育教学中必须坚定不移、扎扎实实地去贯彻、去实践,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并努力促进学生学会学习,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学生会在“自育自学”上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