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课里悟成长
2019-01-10特级教师屈太侠
◇特级教师 屈太侠
近些年,我上了许多节公开课,被同事戏称为“公开课专业户”。公开课上得多了,自然会悟出一些门道来,这就是所谓的“熟能生巧”吧!
在这么多公开课里,有三节给我留下的印象最深。它们在我的专业发展道路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一 关注自我——《钓鱼的启示》
2012年,我代表广州市参加广东省第九届青年教师阅读教学大赛。当年的我,年轻气盛,幻想着通过努力站上全国教学比赛的舞台。在选择教学篇目的时候,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钓鱼的启示》。原因是,这篇文章篇幅较长,描写生动,事理结合,具有丰富的人文情感和教学价值。说得直白点,那些过于短小、浅显的文章,入不了我的“法眼”。越是深奥艰涩的文章,越能激发我的昂扬斗志,彰显我的个人才华。
将近半年的时间里,我不断地备课、上课、修改……一份教学设计,我来来回回修改了18遍。教学内容越来越清晰,教学流程越来越熟练,教学效果却没有质的飞跃。如坐针毡的痛苦煎熬,一直延续到比赛结束。
简要回顾当年的教学流程:
1.初读课文,学习字词。教师将课文的生字串联成一首打油诗,用以检测学生对字词的掌握情况。
2.概括大意,把握结构。根据学生的回答,提炼出“钓鱼”和“启示”两个关键词,总结出“一事一议”的写作方法。
3.精读课文,深入理解。抓住父子俩激烈的争吵,然后寻找“放”和“留”的理由,在此基础上,学习将心理活动描写穿插于叙事之中的写作方法。
4.理解“告诫”,总结升华。分三个层次理解重点句的含义,以一首小诗收尾,升华主题。
应该说,这个教学设计没有多大问题,即便放到今天,也具有一定的价值。问题出在哪儿?应该是教师过于关注自身的表现了。
我一直都在讨好评委,向听课者传达这样的印象:我的教学设计,多么精致灵巧;我的书写、朗读,多么扎实过硬;我的课堂问答,多么巧妙睿智……我沉醉于精雕细刻的教学设计、烂熟于心的教学流程、胸有成竹的教学调控。课堂,成了展示自我才华的舞台。“预设过度,生成不足,过程流畅,并不精彩”,这是听课者对我的评价。最终,我获得了全省第二名,与全国大赛失之交臂。
很长一段时候,我都走不出失败的阴影。自己付出了多少,只有自己心里最清楚。为了改善气息,我天天长跑;为了书写漂亮,我天天练习粉笔字;为了优化教学设计,我度过了无数不眠之夜……最终,一步之遥,却功亏一篑!
现在看来,当年的课堂,的确有许多不成熟的地方。最大的问题是:教师心中没有学生!我只是居高临下,按照既定的程序,执行教案。
教材是死的,课堂是活的,学生是有生命的。每一堂课,都应是学生和老师一起度过的生命中一段难忘的历程。学生在课堂上的成长和进步,才是教学的最大价值所在。教师如若心中没有学生,再好的教学基本功,都成了摆设。
二 关注表达——《蟋蟀的住宅》
2015年,我代表广州市参加广东省第六届教师素养大赛。按照比赛规则,教学环节是随机抽签,只有半天的备课时间。此时的我,经历了多次公开课的洗礼,成熟老练了许多。
但是,抽到《蟋蟀的住宅》一课时,我还是有些惶恐不安。这是一篇说明文,节选自法布尔的《昆虫记》。印象中,很少有名师上过这一课,也找不到可供参考的教学设计。我的脑袋嗡嗡直响,就像有一群苍蝇在乱飞,我有一种不祥的预感。好在我很快控制住了自己的情绪。不管怎样,先要把文章朗读好,把框架理出来。于是,我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一遍又一遍地朗读课文。随着对文本越来越熟悉,文章的结构特点和表达方式,渐渐浮出水面。
这是一篇说明文,但又不是一般的说明文,属于文艺性的说明文。作者大量运用了拟人手法,把蟋蟀的聪明、勤劳、可爱表现得淋漓尽致。我觉得要教好这一课,必须要有强烈的文体意识,是什么样的文章,就要还它什么样的味道。
我的教学设计,安排了如下几个板块:
第一板块:导入新课。从“穴”与“宅”的字理入手,引发学生的疑问——蟋蟀是动物,为什么课文题目是“蟋蟀的住宅”而不是“蟋蟀的洞穴”?
第二板块:整体感知。让学生自由读文,思考作者写了关于蟋蟀住宅的哪些内容。通过提炼学生的回答,教师把文章概括为两大部分——住宅特点与建造过程。
第三板块:重点品读。先引导学生品读第2自然段,紧紧抓住“随遇而安”,凸显蟋蟀的与众不同,提炼“对比”的写作手法。接着,品读第5~6自然段,找出蟋蟀住宅的特点,学习拟人的写作手法。回应开课时的疑问——为什么是“住宅”而不是“洞穴”?
第四板块:推荐学生阅读《昆虫记》。
其中,第三板块是本课的教学重点。我的设计从文本内容(住宅的特点)逐步走向表达方式(对比和拟人的写作手法),凸显了文艺性说明文本身的特点,得到了评委的一致肯定。结果,我的课例获得了教学展示环节的最高分,我也获得了广东省第六届教师素养大赛第一名。
当时,在大大小小的培训讲座上,我听到最多的就是——教师不仅要让学生知道课文写了什么,还要让学生明白作者是怎么写的。只有搞清楚了这两个问题,教学过程才算完整,教学目标才算到位。
不同的文本,有不同的表达特点;不同的作者,有不同的言说方式。文章内容,浮于表面,人人可以读得懂;表达特点,隐藏于语言文字的背后,只有用心的教者才能发现。教学的优劣成败,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对文本表达方式的解读能力。
我拿到一篇文章,读懂文章主要内容,搞清楚文章的结构框架后,就会费尽心思寻找文章在语言特色、选材构思、写作技巧等方面的特质,进而发掘作者的匠心。教学设计,往往也会从文章内容入手,一点一点拨开形式方面的神秘面纱。
三 关注学生——《灰雀》
以前上课,我特别喜欢展示个人风采——巧妙的设计、适切的节奏、优美的板书……因为我特别在意教学设计的艺术性,以及带给听课者的审美感受。我认为,家常课,是技术,要的是抓实;公开课,是艺术,要的是精致。因此,我会反复试教,反复修改教学设计,反复琢磨教学细节。甚至每一个问题,每一句过渡语,我都会有意识地设计好,力求达到完美的效果。
我会特别在意课堂教学的流畅性。我认为学生难以达到,或者有可能出现差错的教学环节,一般都会直接删除,或者改由教师本人代劳。不冒险,不放手,牢牢把学生掌控在自己预设的范围之内。课堂上,尽量做到行云流水,不能出现意外,不能出现冷场。为了得到这样的效果,我会写出详尽的教学实录,背诵大段大段的过渡语。
2018年,我评上了特级教师,广州市教育研究院邀请我上一堂公开课,展现学习型课堂,凸显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此时,我已经步入不惑之年,教学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经常在思考,学生来到课堂上,是学习的;教师来到课堂上,是帮助学生学习的。教师切不可喧宾夺主,让学生成为自己的附庸和陪衬。学习,归根结底,是学生自己的事情。教师要千方百计促使学生自己学习,自我发展。
选定了《灰雀》这篇文章后,我虚心向三年级的女儿请教。我听她读课文,问她知道了什么,哪儿不明白,我把她不明白的地方全部记录下来。我想,孩子不懂的,不正是教师在课堂上需要教的吗?
于是,就有了下面的教学设计:
第一板块:检查预习。拼拼音,写出带有生字的词语,教师讲解“或”的字源;结合相关句子,理解“养病”和“婉转”的意思。
第二板块:读懂内容。根据学生的回答,提炼出三个关键词——喜爱、寻找、问候,让学生用上关键词,概括文章主要内容;从课文中找出相关句子,来说明灰雀是自己飞走了,还是被男孩抓走了。
第三板块:读懂内心。抓住最关键的对话,猜测列宁和小男孩当时心里在想什么。然后根据人物特点,读出对话的恰当语气。
第四板块:读出智慧。教师运用表演的方式,呈现常规的教育方式,和列宁的方法进行比较,感受列宁高超的育人艺术。
整堂课中,我考虑得最多的是学生怎么学,而不是教师怎么教。几乎每一个教学环节,都是以学生的学习活动为主,孩子们在不停地读、写、画、分析、交流……特别是第二个板块,几乎完全放手给学生。在十分钟左右的时间里,学生一直在自主学习,互相督促,我只是在关键的时候点拨、提升、激励。
在课堂上,我已经能有意识地把自己“藏”起来,通过“示弱”的方式,不断地请教学生,努力把他们往前推,让他们站到舞台的中央,尽情地绽放属于他们的精彩。而我,默默地站在一旁,静静地欣赏,毫不吝啬地鼓励和赞美。
我惊奇地发现,学生小小的身体里,竟然蕴藏着巨大的能量。一旦给他们留出足够的空间,他们就会带给我们意想不到的惊喜。学生的思考和发言,超乎我的想象。他们的有些观点,是我在备课的时候,无论如何也想不到的。我想,教学最理想的境界,就是教学相长吧!哪怕是在小学课堂上,学生在成长,教师也在不断地成长。
龙应台说:“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师生一场,又何尝不是如此!该放手的,终究要学会放手。
从关注自我,到关注表达,再到关注学生,我也在一点一点地成长。我不再像以前那样行色匆匆、神色茫茫,我开始放慢脚步,去关注每一个孩子的神色,去聆听每一个孩子的声音,观察他们在课堂上做了什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我会耐心而热情地回应每一个孩子的发言,哪怕在别人看来毫无意义。因为,我明白了,每一个鲜活的生命,都值得敬畏,值得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