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写结合,让写作落地生根
2019-01-10王玉玲
◇鲍 军 王玉玲
读写结合是语文教学落实语言文字训练的有效举措。近几年笔者在低、中年级进行了读写结合的尝试,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书面语言表达能力。
一 感悟课文改写
在教学三年级下册《燕子》一课时,学生充分感受到燕子的可爱形象——“一身乌黑的羽毛,一对轻快有力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巴,凑成了那样可爱的活泼的小燕子。”在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注意“一身”“一对”等数量词和“剪刀似的尾巴”的形象描写,然后让学生复述燕子的外形特点,增强对燕子形象的感知。在完成语文园地“词句段运用”中“读一读,照样子写一种小动物的外形特点”一题时,学生能够抓住动物独特的外形特点进行写话,比如:它的样子可爱极了!脑袋尖尖的,眼睛小小的,背上的壳硬硬的,像一座坚固的小房子。(乌龟)它的样子可爱极了!眼睛鼓鼓的,肚子大大的。尾巴像一把扇子,在水里摆来摆去。(金鱼)学生感悟课文的写法,然后展开想象,根据课文改写,写出了动物的特点。
二 熟记课文仿写
课文中有许多环境描写的文章,可以借此提高学生的读写结合能力。比如二年级下册《雷雨》这一课,文中是这样描写的:“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压下来。树上的叶子一动不动,蝉一声也不叫。忽然一阵大风,吹得树枝乱摆。一只蜘蛛从网上垂下来,逃走了。闪电越来越亮,雷声越来越响。”教师让学生们背诵这些内容,并熟记在心。恰巧我们这里刚刚下过一场暴雨,教师这样指导学生:雷雨前天空是什么样的?你们看到了什么?在雷雨中听到了什么?周围的景物怎么样?路上的行人如何?于是有的学生这样描写:
刚刚是晴天,过了一会儿,太阳就被乌云遮住了,一阵隆隆雷声过后,下起了倾盆大雨,原本整齐的小草给吓得发抖,东摇西摆。路上的行人努力地向家跑去,但是,风越来越大,雨也越来越大,路上的人拼命地向前跑。过了一会儿,雨越来越小,风也小了,好像一头发疯的狮子停下了乱窜的脚步。太阳出来了,天又晴了,大地上全都变得崭新了。
这样的仿写既巩固了课文知识,又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写作练笔中,可谓一举两得。
三 立足句式,规范表达
让孩子们乐于去写是我们写话教学的首要目标,而让他们学会用规范的语言来表达也非常重要。教材提供了丰富的句式供我们练习。在不断的练习中,孩子们可以学着说一句完整的话。下面列举一年级下册课文中的部分句式。
荷叶圆圆的,绿绿的。(《荷叶圆圆》)句式:荷叶________的,________的。
小白兔弯着腰在山坡上割草。(《要下雨了》)句式:_______弯着腰在山坡上________。……
孩子们学习句式,从“谁干什么”“谁怎么样”扩充为“谁在什么地方怎样地干什么”。在这样一次次的练习中,孩子们对一句完整的话组成的部件不断地加深认识,表达越来越规范,越来越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