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字:初心、走心、匠心、知心
——统编教材二(下)《传统节日》教学实录及反思
2019-01-10姚惠平
◇姚惠平
《传统节日》以儿歌的形式呈现了中国的特色节日,朗朗上口的语言巧妙地激活了学生识字写字的兴趣。笔者在教学时以“四心”为敲门砖,为学生打开一个敞亮的语文学习世界。字源的链接让生字的教学更贴心,名片的介入让词义的理解更走心,微课的运用让词语的复习更知心。给节日排队、为节日分类等独具匠心的语文实践活动还原了节日的场景,让学生体会到了语言之趣和思维之乐。学生在识字的同时学会了表达,感受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真善美。
一 发现:不忘初心的名片
师:我们的祖国妈妈有很多有特色的名片。(出示:饺子、年糕、粽子、窗花、戏曲、对联等特色名片)这些名片只有我们中国才有,从古代一直流传到现在,用一个词来说就是——
生:传统。
师:饺子、年糕、粽子这些我们世代流传的美食就叫——
生:传统美食。
师:窗花、泥塑、戏曲这些我们世代流传的艺术就叫——
生:传统艺术。
(出示)
国庆节 春节 劳动节 儿童节 元宵节重阳节
师:这些节日中哪些才是中国的传统节日?
生:春节、元宵节、重阳节。
师:今天我们要学一首和传统节日有关的儿歌。
反思:借助中国特色名片,有机渗透“传统”一词的含义。将识字与富有童趣的传统文化教育结合在一起,激起学生语文学习的涟漪,为人文素养和家国情怀的培养奠定基础。
二 排队:更加走心的日历
师:自由读一读儿歌,圈一圈儿歌中出现的传统节日。
生: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乞巧节、中秋节和重阳节都是我们中国的传统节日。
师:“乞巧”一词在读的时候要注意上声相连前变阳。
(生读)
师:这首儿歌读起来朗朗上口,它的秘密藏在哪里?
生:我发现这首儿歌每句话最后一个字的韵母都是ɑo。
(出示:炮、潮、扫、飘、桥、照、高、闹)
师:(出示日历图)请你在日历上找一找儿歌中出现的这些传统节日。
(生自由交流)
师:这些传统节日的顺序都被打乱了,你能给排好队吗?
(生按时间顺序排队)
(出示)
拍手儿歌
正月初一是春节,正月十五元宵节。
五月初五端午节,七月初七乞巧节。
八月十五中秋节,九月初九重阳节。
中国传统的节日,从古流传到今天。
师:让我们拍手读一读这首欢快的儿歌。(生拍手读)五月初五、七月初七、九月初九,这些吉庆日被古人称为“重日”。古人认为“重日”是天地交感、天人相通的吉祥日。
反思:以日历为情境媒介,紧扣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给节日“排队”。在“排队”中,学生初步感受儿歌特有的韵律美,体会古人节日时间安排上的匠心。
三 分类:独具匠心的习俗
师:请同学们再次读一读儿歌,找一找儿歌中出现的习俗。
(出示:传统节日里,我们可以__________)
生:传统节日里,我们可以贴窗花、放鞭炮、吃元宵、看花灯、赛龙舟、吃粽子、吃月饼、赏菊花、去登高……
师:谁能帮老师把窗花贴在黑板上?(生贴)把一种东西粘在另一种东西上,这个动作就叫贴。除了贴窗花,你还会贴什么?
生:贴春联、贴纸画……
(出示龙舟图)
师:舟中间的一横就像划船的桨,中间部分写的时候要注意先点后横再点。我们中国的传统节日,有的寄托着思念,有的包含着祝福。请四人小组合作分一分,并说一说你分类的理由。
生:传统节日美食多。月饼圆圆的,元宵也是圆圆的,象征着团团圆圆。
师:你还知道哪些节日美食?
生:春节年糕、冬至饺子、腊八粥等。
师:这些美食包含着人们对未来幸福生活的希望。
生:传统节日活动多。
生:春节放鞭炮可以赶跑年兽,端午节赛龙舟可以赶跑大鱼。
师:端午节我们还要挂艾草,挂艾草为的是招百福。端午佳节,除了挂艾草,家家户户还要包粽子,到处都弥漫着香味就叫——
生:香满堂。
师:传统节日里藏着中华儿女美好的祝福与希望。(出示:打乱的节日和习俗)你是怎么过节的,请你连一连。选一两个节日具体向大家介绍一下。
反思:传统节日里蕴藏着浓厚的传统文化。找习俗、学分类、连一连等练习,让识字变成了思索、发现、再创造的过程。在丰富的生活情境中有机融合字源字理,同时穿插句子的训练和情感的渗透,为学生构建一个有中心、有场景且相互关联的识字语境。
四 巩固:巧妙知心的微课
师:(出示:微课)古时候用泥土铺成的比较宽阔的道路就叫——
生:街。
师:较窄的街道就叫——
生:巷。
(出示:街道两旁挂满了灯笼,街道上到处都是人的场景)
师:看到这样的场景,谁会用“大街小巷”来说句话?
生:大街小巷挂满了灯笼,很喜庆。
生:大街小巷都是人,很热闹。
师:“街”是左中右结构,“热”是上下结构。这两个字都有短横这一笔画,其中“街”中间下面的“土”的最后一笔短横变为提。形容人群像潮水一样涌来,就叫人如潮;形容花儿像海洋一样茂密,就像花如海;形容小雨像丝线一样细长,就叫雨如丝。像这样的短语你还会说吗?
生:水如镜、白如雪、月如钩……
师:同学们真会读书,这节课我们不仅了解了中国传统节日,还学习了不少生字新词。下节课我们将继续读儿歌、学儿歌。
反思:微课作为一种新兴的信息媒介,为词语的巩固应用开辟了更加知心的复习通道。动态化的展示使词语焕发出新的生命活力,学生在生活经验的帮助下学会了举一反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