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实验艺术的角度出发探索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以第十二届“全国美展”实验艺术展区为例
2019-01-10鲁大为
鲁大为
经典一词,根据《辞海》中的解释,指“传统的,带有权威性的著作”。同样在该词典中,“传承”的释义则更加强调“继承”在“更替”中的作用[1]。虽然已经有大批学者在艺术实践领域以及艺术理论领域中开展了关于“优秀、典范、权威”艺术作品的范式[2]以及经典化研究,但是在实验艺术理论研究领域中,如何在实验艺术创作中“彰显中国文化的主体意识”和“建构中国话语主体”[3]仍旧是“中国美术开启新征程必须要思考和解决的首要问题”[4]。换句话说,如何在全球化下以及“后历史阶段的艺术史叙事模式”为基础的艺术实践行为在当代视觉艺术展示空间取得主导地位的背景下,继承和不断推动中国自身美学批评传统以及艺术实践方法的发展,并以此鼓励具有中国地域特色和文化价值观的经典艺术建构,是当前学科理论领域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
本文将从美术制度的角度出发,探索第十二届“全国美展”实验艺术展区作品专家评审委员会在实验艺术领域推动中国传统文化观念以及价值判断所面临的问题与解决方案。作品选评、评奖制度,作为美术制度重要组成部分在研究中国实验艺术所展示的社会意识以及文化意识中有着重要的意义。比如说,在其对中国文学的研究中,王本朝展示了如何从制度的角度出发了解文学作品的“当代性”。他认为关注文学作品的 “生成现代性的文学制度”与“思想、情感、心理、语言和形式”对于了解中国文学作品的“现代性”有同等重要的作用[5]。从王本朝的角度出发,文学作品能够进入社会的公共空间成为“拥有强烈社会意识和文化意识的审美对象,离不开‘文学制度’的支配、控制和引导”力量。李朝霞也在其研究中通过对文献的梳理,展示了在“国家文化顶层设计”的层面上“全国美展”的组织模式与评审机制与美术创作发展方向的密切关系。因此,研究代表了国家美术创作的最高水平的“中国美展”艺术体制结构和组织形式,对于探索中国特色的艺术话语机制构建的有效性是十分必要的。
2014年8 月18 日,随着第十二届“全国美展”的开幕,作为首次被纳入“全国美展”的实验艺术展区在北京今日美术馆1、2、3号馆对公众开放。展览展出了52件来自不同年龄段实验艺术家(5位评委与47位艺术家)的作品,以及来自中央美术学院等16所院校实验艺术系的实验艺术教学展。中国美术家协会分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吴长江在谈到全国美展的宗旨时指出,“全国美展”“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按照中宣部部长刘奇葆同志在第八次全国美代会上提出的‘弘扬社会主义主流价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坚持高水准的艺术追求’‘秉持高尚的道德情操’的要求,广泛发动和组织美术家深入基层,写生创作,吸取人民生活中的源头活水,用手中的画笔描绘美丽中国,用美术的方式表现中国梦,持续不断地推出精品力作和优秀人才,全面展示和检阅五年来我国美术事业蓬勃发展的新成就”[6]。根据吴长江对“全国美展”核心审美标准的描述,“全国美展”的组织者希望参展作品展示中国自主的实验艺术批评模式的发展,健康向上的主流价值观,以及体现艺术家精湛的艺术技巧。
作为第一次尝试,第十二届“中国美展”组委会集中展示了“中国比较有代表性、比较健康的实验性作品”[7]。本次展览意义在于,这是我国第一次以美术评审制度的形式在最高级别的国家级展览中确认了以坚持独立性、现实性和中国性原则作为中国实验艺术的发展方向。作为首次尝试,全国美展实验艺术展区组委会提出了独立自主发展有中国特色的实验艺术美学理论和实践系统的主张,并建设了相应的作品评审团队和制度。在体制上与其他12个展区不同,实验艺术展区所采用的作品评选方式也没有被纳入全国作品征集与评选体系,而是采取实验艺术委员会委员提名后评委复评的方式。这种评审方式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实验艺术可能带来的争议性问题。此次实验艺术展一开展便成功地吸引了大量公众以及专家的关注。但是,针对第十二届“中国美展”实验艺术展,有学者(如屈波[8])和媒体(如南方都市报[9])担忧建立在大展严格的评审程序基础上的价值观导向会让参展的艺术家失去批判性与实验性。这种“招安论”[10]体现出了对主办方能够成功协调“以主旋律”为基础的“主题性”[11]评价标准与实验艺术的先锋性理论之间对立关系的怀疑态度。
在西方国家的文化语境中,实验艺术主动与传统的、以视觉感知为(Visual perception)基础的审美范式或“实用主义特征”(如崇高,道德等特征)[12]进行切割,并追求一种具有审美的不可描述性(Aesthetic nondescriptness)特征的美学-哲学思考方式。格林伯格同意康德“艺术本身是艺术”(Art for art’s sake)的观点,对于他来说,先锋艺术家需要让他们的作品主题与内容与一切日常生活元素(如传统、道德与政治)保持距离,从而让他们的创作具有高度的艺术纯粹性[13]。也正是因为这样,在艺术展示空间中,实验艺术家更倾向于用批判的态度向传统艺术、道德规范和主流审美标准形式提出问题(或如朱清生所指的“突破限制”)。一些挑战公众审美底线的激进实验行为,也通常带来巨大的社会和文化争议。如艺术家肖鲁在1982年的中国现代艺术展中用枪对自己的装置作品进行射击的行为,虽然导致了展览被临时关闭,但是这种激进的艺术行为却获得了国内外媒体的关注。由于当代艺术疏远了建构不同国家传统文化边界的其他主要元素(如政治和宗教),阿瑟·丹托认为这种独立的美学(Autonomous aesthetic)理论甚至可以帮助艺术家在全球范围内克服不同语言对象的障碍,在艺术世界中建构一种“单一巨大共同体”[14]。也正是对这种艺术独立性的尊重,王端廷认为追求一种纯粹的地域化艺术表达形式,表达会堕入一种文化本质主义(Cultural essentialism)的诉求,继而将会“付出更大的代价、花费更多的学费才能掌握全球化条件下的生存本领”(超民族主义)[15]。
在反殖民主义思潮的影响下,王端廷的“超民族主义”以及其他类似的以欧洲中心论为基础的全球一体化思维,并没有在理论研究领域内获得相关学者的广泛的共识。这主要是因为西方当代艺术实践标准对于艺术纯粹性和独立性的追求,意味着相关学者很难用其来诠释中国实验艺术在当下文化语境中所展示出的复杂性和多层次性。为了摆脱这种文化本质主义的束缚,保罗·格莱斯顿[16]试图从解构主义者的观点从全球化语境中非西方国家的特殊历史环境、政治语境和文化传统等方面分析其当代视觉艺术的当代性(Contemporaneity)的地域化特征,但是问题依旧存在。这种解构主义对于不同文本之间对话的反思式探索,忽略了中西方文化交流在实验视觉艺术生产和接受领域内不对等的问题。和西方当代艺术(始于1960年[17])相比,中国现代和后现代艺术实践与理论研究起步较晚(始于1978年[18]),所以在国际艺术生产和消费领域内并没有取得足够的话语权,从而很容易在相关研究中被异化(如被归类为媚俗艺术)以及边缘化。
面对实验艺术领域中对于“中国性”问题的争议,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范迪安不认为专业评委在评审座屏时对全国美展宗旨的贯彻会让实验艺术失去其实验性和创新性。对于范迪安来说,在中国情境下“照搬西方艺术的发展特征”“以西方逻辑为准绳”无益于中国实验艺术在“真正的价值判断上拥有更大共识”,继而“从容应对全球艺术的趋势与现状”[19]。中国美术家协会美术理论委员会委员、浙江大学教授黄河清也不支持全盘接受西方当代艺术理论和实践逻辑。他在评价具有争议性的当代艺术行为时,尖锐地批评那些不符合“中和雅正”的中国文化精神的争议性当代艺术作品为“低俗、幼儿性的美国式杂耍”,不应被纳入美术的范围[20]。也正是如此,全国美展用评审制度的方式,鼓励中国实验艺术家与理论家摆脱西方美学批判方式的束缚,并寻找具有中国地域特色的独立实验艺术范式。
虽然第十二届中国美展所采用的专家评委推荐制能够在对我国实验艺术系统化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的时候,为在实验艺术语境中不断推动中国文化和传统的发展做出了第一次富有成效的尝试,但是,仍旧有些问题亟待解决。首先,实验艺术理论系统建设以及学术评价体系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建立独立的批评理论框架对在实验艺术的平台上实现传统审美复兴是十分重要的。在第十二届美展实验艺术展区的参展作品评奖过程中,虽然组评专家都有很深厚的实验艺术实践和理论研究经验,但是由于缺乏成熟的实验艺术批评体系,参与评审的专家只能以非常个人化的角度对作品进行评价。比如说,实验艺术展区评委会委员,理论家丁宁主要关注参选作品的表现是否突破了其他艺术形式的技法限制;中央美术学院实验艺术系主任、实验艺术展区委员吕胜中,则以社会责任和公共教育为出发点选择了在“国内、国际上比较有代表性的作品”[21]。而缺乏独立和成熟的理论框架也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如作品缺乏对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国精神的关注,[22]以及作品很难吸引观众与之互动[23]等问题。
其次,在马上就要举办的第十三届全国美展评审程序中取消了“委员推荐,专家复评”的作品审核制度,而是采用面向全国征集作品而后组织专家评委评选的方式。如何规避往届“全国美展”评审程序所出现的专业评委在评选作品时权重不够[24]而导致作品质量、深度参差不齐的问题[25],也值得相关领域专家进行关注。在第十二届“全国美展”中,其他展区采用了比较成熟、公平和高效的艺术作品评审制度来减少其他变量(如人为因素等)对作品评奖结果的影响。比如说,中国美术家协会以23家艺术委员会为基础,建立了全面的专家资源库。每次参与作品评选的专家组都从专家资源库中随机抽取产生并由大展组委会审批产生。虽然这样的评委抽取制度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作品评审工作的公正性,但是并不意味着实验艺术展区作品也可以继续使用这样的评审制度。这主要因为实验艺术具有后历史主义艺术的特征——不具备任何具有决定的艺术风格、结构以及特殊视觉属性[26]。由于实验艺术具有“反历史经验特征”[27],这也就意味着来自其他艺术类型生产领域的专家,尤其是那些对实验艺术“包容但是不提倡”的专家[28]、学者,很难用来自于该领域的既有审美逻辑和判断标准来衡量实验艺术作品的质量。因此,是否在十三届“中国美展”实验艺术展区作品评选过程中继续使用“中国美展”的标准作品组评程序,还需要进一步进行论证。
综上所述,到今年为止,“中国美展”作为我国最重要的国家级美术作品展览已经走过了70年的历史,其专家库建设、作品组评机制以及监督机制都已经非常成熟。然而,作为刚刚加入“全国美展”的实验艺术展区来说,虽然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但是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这些问题包括但是不仅限于:1.如何有效地推动中国传统文化以及中国传统艺术在实验艺术的领域中继续发展;2.如何协调“全国美展”展评制度与实验艺术先锋性原则的隔阂;3.如何建立更加专业的实验艺术展区作品审评制度从而更高效地建立在该领域的艺术样板。针对这些问题,我国应该建立更加独立的实验艺术理论研究委员会、专家库以及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大规模关注实验艺术的观众调查。只有这样,才能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实验艺术批评理论体系,从而鼓励艺术家以及公众在实验艺术领域进行创作和消费。
注释:
[1]夏征农,陈至立:《辞海》,上海: 上海辞海出版社, 2009年。
[2]李朝霞:《20世纪下半叶美术经典的建构、解构与重构》,《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3期,第153-157页。
[3]范迪安:《把握正确价值判断,建构中国话语主体》,《中国文艺报》2018年,第1版。
[4]王瑞:《构建中国当代美术话语体系 ——首届全国美术高峰论坛综述》,《美术》2018年第11期,第6-8页。
[5]王本朝:《中国现代文学制度研究》,重庆: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年,第1页。
[6]吴长江:《紧随时代, 不断创新, 努力办好第十二届全国美展,建构中国话语主体》,《美术》2014年第3期,第6-8页。
[7]杨萍:《用美术形式诠释中国梦——吴长江书记谈第十二届全国美展》,《美术》2014年第3期,第8-9页。
[8]屈波:《超越争议——评第十二届全国美展实验艺术展》,《艺术评论》2015年第2期,第62-65页。
[9]黄茜:《实验艺术被认可还是被招安》,《南方都市报》2014年,第1版。
[10]黄茜:《实验艺术被认可还是被招安》,《南方都市报》2014年,第1版。
[11]郝斌:《第十二届全国美展将凸显中华文化精神与时代精神——就第十二届全国美展有关问题访中国美协秘书长徐里》,《美术》2014年第4期,第10-12页。
[12]阿瑟·丹托:《美的滥用:美学与艺术的概念》,南京: 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7年,中文版“序言”第7页。
[13]Greenberg,Clement,Art and Culture: Critical Essays,Boston: Beacon Press,1961.
[14]阿瑟·丹托:《美的滥用:美学与艺术的概念》,2007年,第7页。
[15]王端廷:《超民族主义: 中国当代艺术新思潮》,《南方都市报》2009年,第5版。
[16]保尔·格莱斯顿:《从“墙”与“入境”:评近来有关中国当代艺术中关于“中国性”的策展思考》,《清华美术》2008年第7期,第8-11页。
[17]高名潞:《立场·模式·语境——当代艺术史书写》,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6年。
[18]王端廷:《超民族主义: 中国当代艺术新思潮》,《南方都市报》2009年,第5版。
[19]王瑞:《构建中国当代美术话语体系 ——首届全国美术高峰论坛综述》,《美术》2018年第11期,第6-8页。
[20]王瑞:《构建中国当代美术话语体系 ——首届全国美术高峰论坛综述》,《美术》2018年第11期,第6-8页。
[21]中国美术家协会:《“第十二届全国美展”实验艺术展区复评工作在中央美院进行》, http://www.caanet.org.cn/newsdetail.mx?id=821,2014年8月17日。
[22]保尔·格莱斯顿:《从“墙”与“入境”:评近来有关中国当代艺术中关于“中国性”的策展思考》,《清华美术》2008年第7期,第8-11页。
[23]屈波:《学院、国展与实验艺术的汇流——以第十二届全国美展实验艺术展为例》,《湖北美术学院学报》2014年第4期,第88-91页。
[24]曾成钢:《全国美展——作为国家美术发展的系统工程》,《美术观察》2004年第5期,第12页。
[25]屈波:《学院、国展与实验艺术的汇 流——以第十二届全国美展实验艺术展为例》,《湖北美术学院学报》2014年第4期,第88-91页。
[26]阿瑟·丹托:《艺术终结之后:当代艺术与历史的界限》,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47页。
[27]徐翎:《实验“实验”——第十二届全国美展实验艺术展区观察》,《美术观察》2014年第11期,第7-8页。
[28]时胜勋:《中国当代艺术“当代性”的话语构成与价值沉淀》,《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18年第5期,第11-1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