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目睹风之轨迹
——观“首届中国北海国际户外动态雕塑展”

2020-01-17何鑫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学报 2019年6期
关键词:北海雕塑园区

何鑫

2019年11 月14 日,由北海市人民政府主办的“北海潮·首届中国北海国际户外动态雕塑展”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举办。本文从观者视角,围绕展览环境、作品,叙述该展览的积极意义。

从地图上看,北海市地处广西壮族自治区南部、北部湾东海岸,东临广东省,西接越南,与海南岛隔海相望。11月的北方已经快步进入冬季,干燥寒冷,而北海作为介于热带和亚热带之间季风性气候的沿海城市,气温却还维持在25℃-28℃之间,对于一个户外雕塑展览来说,可谓是理想的栖身之所。展览的举办地是北海金海湾红树林旅游区,它位于市区东南方,围绕狭长的海岸线绵延开来,与北海市闻名遐迩的“天下第一滩”银滩首尾相连。本次展览的雕塑作品集中置放在旅游区东部的疍家民俗园中,观众需要在景区门口乘坐观光游览车十分钟到达现场,沿路可以看到密实的红树林一直延伸进大海,不难看出,展览地的生态环境被保护得很好。

在展览现场可以发现,疍家民俗园区的整体形状宛如一只刺向海中的牛角,三面环海的特殊位置,给予观者良好视野。无论远方渔船的轮廓,还是近处岸边停歇的海鸟,都符合来自不同地域观众对南国风景所有的想象。参展的动态雕塑分散在园区内不同环境中,有的放置在海岸边,有的放置在园区里,不论位置如何,每一尊动态雕塑均与周围的环境产生了良好互动,说明策展人对参展雕塑的造型与动态有准确的把握,并对园区做了充分调研。可见,户外动态雕塑的选址要考虑诸多层面的问题,如雕塑体量与环境的关系是否平衡得当?环境是否满足雕塑能动条件?雕塑的摆放是否影响原有景区功能?等等,特别强调的是,本次展览的雕塑作品将要永久置放在此地,并对公众开放。所以,策展人对展览各环节的控制、把握就显得尤为重要。

从举办开幕式的空地进入展览区域有明确的路线,跟随人群,动态雕塑与海边特有的美景徐徐展开,错落有致。与静态雕塑不同,动态雕塑打破了静态雕塑静止恒久的状态,将运动引入其中,为自身平添了一份灵动和趣味。美国雕塑家约翰·金(John King)的参展作品《空中书写》(图1)周身以蓝色示人,展露了艺术家对于鸟类翱翔飞升状态的感受,四只代表飞鸟的抽象形体相互交叠,位于最上层的“鸟”嘴中含有一颗不锈钢珠,每一层“鸟”的连接处都有轴承相连,在风力作用下自由旋转,飞鸟在飞行过程里形成的轨迹,恰如自然界的书法。艺术家将自己对书法的理解与自然联结,凝练而成。从观者的感受出发,《空中书写》富有独特的审美趣味,置放在进入民俗园区必经公路的一旁,无论观众是步行还是乘坐观光车,它都足够醒目、吸睛。整件雕塑向上昂扬的势头和蓝色为主的色调,与周围蓊郁植被形成了和谐的小环境。对于观众而言,雕塑的本体语言已经足够明确,传递出了艺术家对美好自然的真挚歌颂,同时引发了观众对当下人与环境关系日益紧张的反思。

图1 《空中书写》约翰·金 美国

图2 《永无止境》拉尔方索 瑞士

国际动态艺术组织(Kinetic Art Organization)主席拉尔方索(Ralfonso)被誉为“21世纪动态雕塑的奠基者”。在本次展览中,他的参展作品是高6米的不锈钢雕塑《永无止境》(图2)。该作品被放置在园区的核心位置,雕塑底座由向上延伸的条状金属焊接而成。雕塑主体部分由36个抛光金属圆环相互交错,形成了数学中代表“无穷大”的符号“∞”的形态,其中衔接处均安装有轴承。在风力的作用下,圆环轻柔旋转反映四周的景色,因其造型语言优雅、轻盈格外吸引观众们的视线。作者希望通过雕塑全方位旋转运动展现360°的现实世界,让人可以由视觉感受出发,细致观察雕塑运动中的变化,进而联想到风向与风力的变化,使观众能够把无形无色的风想象为大自然的力量之一。

青年艺术家施丹的参展作品《风生水起·浩淼》(图3)高6.5米,置放于民俗区“牛角”形状的角尖。雕塑造型提炼于篆书中的“淼”字,整体形态呈向上趋势,其通体表面覆盖了幻彩膜,在阳光的照射下,会反射出镭射效果的色彩。该雕塑通过连接在不同结构之间的轴承,实现每一部分各自独立转动。海水环绕,渺漫无际,雕塑在碧海蓝天的映衬下显露出宁静的面貌,引得很多观众细细端详。随着海风,雕塑不断移动着,镭射色彩因受光角度的变化而变幻,抛光的不锈钢诚实地反映着四周风景,一时间观众会错以为自己看到的是电脑中3D模型的投影,绮丽而炫目。

观看完《风生水起·浩淼》之后,展览进入了尾声。往前望去,可以看见海边监控水位的观测塔、水上赶海人的轻舟和整齐的地平线;回过头去,那随风运动的动态雕塑、颜色各异的热带植物和三两的游客,视觉因为周围平静宜人的环境而松弛,难免使观众产生时间静止的错觉。动态雕塑不仅完全融入疍家民俗园区,还灵动了周围环境,从这个层面来看,展览取得了圆满成功。

本次展览既然被冠上了“首届”二字,便会持续举办下去。那么,如何保持每届展览的学术水准就成了策展人需要思考的问题。在征集作品时,不论使用邀请知名艺术家参展,还是向社会公开征集作品,又或是将二者结合起来,都有其自身的局限。第一种形式,可以在保证作品质量的同时确保展览的学术水准,但不利于艺术血液的流动。第二种情况,与第一种情况相反,它提供给青年艺术家一个开放的展示平台,但学术水准不一定可以得到保障。如果将二者结合在一起,则有可能出现博览会式的割裂感,将展览的策展脉络打破。在园区环境、作品质量、展览可持续性发展之间找到平衡并非易事。

再者,园区工作者同样面对着一个难题,即如何有效落实动态雕塑的日常维护?动态雕塑因其自身特点,需要用到静态雕塑一般用不到的材料,如轴承、电线等。就轴承来说,它能保障动态雕塑的顺畅运动。换言之,及时更换寿命殆尽的轴承看似是日常维护工作,实则是“动态”雕塑是否成立的关键。作为一个将动态雕塑永久放置在户外的展览,持续性的日常维护是重中之重。

图3 《风生水起·浩淼》 施丹 中国

作为雕塑中较新的领域,动态雕塑一直令人向往。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得到了全方位便捷,近两百年间,人类的生活发生着跨越式变革,现在所能看到的动态雕塑的产生与发展自然也搭上了这班列车。电力源源不断地提供能量,让原本静置的雕塑有了运动的可能,机械技术不断提升,让自然力也可以制动大体量雕塑。但当人们着眼于更长的历史,就会看到在更早的时候,先人就已经将“动”这一元素引入到艺术中了。比如,由精密齿轮驱动的机械人偶[1]和故宫藏品中那些做工精湛的西洋钟表(虽然西洋钟表有自身的实用功能,但其精美的装饰已经赋予其艺术价值)。在美术史的长河里,动态雕塑所涉及的笔墨颇少,最有名的要算亚历山大·考尔德(Alexander Calder)的活动雕塑。梳理他的艺术创作脉络,观众可以清晰观察到考尔德从在静态雕塑中发掘“动态感”,到创作活动雕塑的全过程。他让雕塑在真正意义上“运动”起来,将雕塑从三维世界解放出来,在时间的轴线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也许是因为平时接触动态雕塑的机会不多,面对“动态雕塑”这个相对新的汉语词汇(考尔德创作的可以运动的雕塑被称作“活动雕塑”,不过,在英文中动态雕塑和活动雕塑均写作“Kinetic Sculpture”一词),人们始终有所期待。就字面意思看来,动态雕塑把“动”作为主要的特征与其他的雕塑形式加以区分,那么动态雕塑的“动”便成了其立身之本,在“动”的方向上不断精进(包括技术、造型、互动等全方位的进步)一定是大势所趋。其实,人类通过科技已将“动”发展到不可思议的地步,快到使人类翱翔宇宙,小到在方寸之间定义每时每刻。可以想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更多形式的“动”最终会应用到动态雕塑中去。

那么,应该如何把握技术与艺术之间的平衡,如何避免“为动而动”就成了艺术家必须思考的命题。“动”是动态雕塑存在的条件,但它不该是动态雕塑追求的目的。动态雕塑应该依靠自身的造型语言和动态变化,发展出因“动”而生的、形而上的艺术,那才是弥足珍贵的动态雕塑的独特价值。

最后,聚焦展览本身,我们应以一个积极的态度去看待它。作为在北海举办的首届国际动态雕塑展,首先,它提供给了普通观众一个接近、欣赏并理解动态雕塑的窗口,让从未接触过动态雕塑的人更容易感受到其中的审美趣味。其次,依托展览,北海引入了一套全新的艺术语言,丰富了自身文化样态,目能所及,动态雕塑将会成为本地独特的文化品牌。最后,北海曼妙的自然景观与动态雕塑的特征相契合,国际户外动态雕塑展的定位,使得中西方动态雕塑在此汇聚交流,让人们对中国动态雕塑未来的发展怀抱期待。如此看来,展览对观众、对北海、对中国动态雕塑的向好发展都会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注释:

[1]机械人偶:18世纪欧洲流行一种名为“Automaton”的潮流,即依靠纯机械运作的,仿人类或动物运动的装置,以瑞士人皮埃尔·雅克·德罗(Pierre Jaquet-Droz)的作品最为著名。

猜你喜欢

北海雕塑园区
巨型雕塑
北海北、南海南
我的破烂雕塑
苏通园区:激荡开放潮 十年再出发
北海艺术设计学院作品欣赏
写实雕塑
园区的开放样本
从园区化到国际化
1936年抗战前夕的“北海事件”始末
北海银行柏庄印钞厂设立前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