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诊疗研究
2019-01-09梁金芝
梁金芝
(辽宁省营口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二人民医院,辽宁 营口 115009)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冠心病均属于中老年患者的常见病,且两种疾病合并的患病率较高,在16.70%~32.70%[1]。二者合并,临床症状复杂,容易出现误诊或是漏诊,病死率较高。为了探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诊疗价值,笔者特选取70例病例研究,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70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35例。观察组:男性24例,女性11例,年龄48~74岁,平均年龄为(63.11±1.40)岁。病程在2~10年,平均(4.03±0.44)年。临床症状:心绞痛6例,心前区不适12例,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13例,心界向左扩大的有5例。对照组:男性22例,女性13例,年龄49~75岁,平均年龄为(63.17±1.33)岁。病程在2~11年,平均(4.09±0.40)年。临床症状:心绞痛6例,心前区不适12例,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13例,心界向左扩大的有5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临床症状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主要措施有抗感染治疗、补液治疗、保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并采取扩血管治疗、抗凝治疗、改善心功能治疗等。观察组在上述基础上采取50 mL的参麦注射液,将其加入到5%的葡萄糖注射液250 mL当中,静脉滴注治疗,1天1次。连续用药7 d。
1.3 观察指标:①显效:痰多、咳嗽、胸闷、气促等症状消失,肺部湿啰音消失,经心电图检查心肌缺血症状明显改善;有效:痰多、咳嗽、胸闷、气促等症状有所改善,肺部湿啰音好转,经心电图检查心肌缺血症状减轻;无效:患者较治疗前无改变。治疗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2]。②病死率=(病死的例数/总例数)×100%。③比较两组患者的平均左室收缩末期内径、平均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射血分数。
1.4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与分析,计量资料数据用表示,作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当n>40,且T>5,用χ2检验;当n>40,但1<T<5,用校正χ2检验,当n<40,或者T<1,用确切率检验,其中n为全文例数;P<0.05表明数据对比有显著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比较两组患者有效率: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35例,显效5例,有效28例,无效2例,治疗有效率为94.29%。对照组显效4例,有效22例,无效9例,治疗有效率为74.29%。
2.2 比较两组患者的病死率:观察组病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35例,死于呼吸衰竭的有1例,猝死0例,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1例,一共死亡2例,病死率为5.71%。对照组35例,死于呼吸衰竭的有3例,猝死2例,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3例,一共死亡8例,病死率为5.71%。
2.3 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平均左室收缩末期内径、平均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射血分数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平均左室收缩末期内径、平均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射血分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前平均左室收缩末期内径、平均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射血分数分别为(43.90±1.03)mm、(54.13±1.20)mm、(41.60)%;治疗后的平均左室收缩末期内径、平均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射血分数分别为(40.00±0.09)mm、(52.13±0.08)mm、(60.30)%。对照组治疗前平均左室收缩末期内径、平均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射血分数分别为(43.87±1.05)mm、(54.10±1.23)mm、(41.62)%;治疗后的平均左室收缩末期内径、平均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射血分数分别为(42.50±0.20)mm、(53.70±0.11)mm、(49.20)%。
3 讨 论
慢性肺心病和冠心病均属于临床的常见病,且二者的临床症状有相似和并存之处,故当慢性肺心病合并冠心病时,临床症状不典型,给临床诊断带来一定的困难。有学者认为对于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患者,在进行常规的抗感染治疗后,其胸闷、喘息、气短、哮鸣音而多年后症状无法得到有效缓解,但当舌下含服硝酸甘油之后,临床症状可被有效缓解,可协助于诊断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3]。据有关报道显示该病的误诊率为8.00%~38.00%,漏诊率为12.00%~26.00%[4]。据分析该病之所以误诊率、漏诊率较高的原因是:冠心病和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均具有胸闷、胸痛、肺部湿啰音、咳嗽、心律失常等症状,且二者合并缺乏统一而有效的诊断标准;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机体处于长期缺氧的状态,缺乏对心肌低氧代谢的敏感性,当患者伴发冠心病时,仅表现为心前区不适、胸闷等,故容易漏诊[5]。本次研究是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取参麦注射液,其主要成分为麦冬、红参等中药,能够改善心肌缺氧、缺血状态,可增强心肌收缩力,保护心肌,且可增强免疫功能,还具有降低血液黏稠度、抑制血小板黏附、聚集的作用,且可改善左心射血能力,提高动脉氧分压[6]。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平均左室收缩末期内径、平均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射血分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所述,将丹参注射液应用于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的治疗中,可显著缓解临床症状,改善患者的心肺功能,降低病死率,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探讨和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