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研究与分析
2019-01-09梁爽
梁 爽
(沈阳市沈河区妇婴医院,辽宁 沈阳 110011)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指具有生长功能的子宫内膜异位种植在子宫内膜之外的其他部位,在卵巢激素的作用下发生周期性的出血,导致组织的增生、粘连、紫褐色斑点,随着周期性出血的增加发展为大小不等的瘢痕结节或囊肿[1]。子宫内膜异位症最常见的部位盆腔内的生殖器官及邻近腹膜,也可发生于手术切口、脐部、外阴、肺等部位。本研究通过对实施剖宫产术后导致的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进行分析研究,探讨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病因、发病机制、诊断、治疗及疾病预防。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3年4月至2017年4月收治的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20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年龄21~36岁,平均年龄(28.45±1.34)岁。全部患者均行剖宫产手术分娩,其中腹壁纵向切口10例(其中5例为二次剖宫产患者),横向切口10例(其中6例为二次剖宫产,1例三次剖宫产);急诊及择期剖宫产各为10例。20例患者发病时间分别为:术后6个月3例,术后6个月~1年的6例,术后1~3年的11例。术后首次月经来潮距手术时间平均为50 d。腹部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特点:患者自我感觉手术切口瘢痕周围的腹壁出现腹壁肿块,且随着月经周期的变化发生变化,月经期肿块增大及疼痛显著,月经期结束后肿块缩小及疼痛减轻。体格检查:触诊发现质地较硬且形态不规则的肿块位于患者手术切口皮下,同时伴有触痛。月经后检查触痛结节可明显缩小,超声检查显示:皮下结节显示回升不等,中间可见囊性小灶。
1.2 方法:参与研究的20例患者均无生育要求,均采用择期手术治疗。治疗时间为:患者月经期腹部皮下结节增大显著时;采取的麻醉方式:结节直径<1 cm时采用局部麻醉,结节直径在1 cm以上的患者均采用腰硬联合阻滞麻醉;手术方式:腹壁病灶切除术;切除范围:为避免疾病复发,切除腹壁结节及距结节处1~2 cm部分组织。手术过程中5例患者出现子宫异位向下侵及腹直肌,但未达腹膜;所有手术患者均行手术后病理检查。
2 结 果
20例患者手术后均经病理检查报告确诊为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前诊断明确,术后经1年以上随访无复发病例。
3 讨 论
3.1 发病机制:子宫内膜异位症目前常用多种发病理论来解释其发病机制,主要有种植学说[2]、体腔上皮化生及诱导学说等。剖宫产术后继发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病因[3]:①手术过程中,手术切口被子宫内膜污染后内膜即种植于切口内,具有生长功能的子宫内膜种植后受卵巢激素的影响,也出现正常的周期性(增殖期、分泌期、月经期)的子宫内膜变化,但由于种植与腹部切口的子宫内膜产生的经血不能排除体外,随着经血的周期性增多继而形成腹部的肿块和周期性的腹部疼痛。②手术过程中,胎盘娩出后,医师需要用干纱布清洁宫腔,此时子宫内膜间质脱落导致异位种植。③术中若手取胎盘,胎盘碎屑直接接触手术切口的机会增多导致种植。由于异位子宫内膜有周期性出血及周围组织纤维化,反复多次出血逐渐形成瘢痕、结节、包块,随着疾病发展最终导致硬结及疼痛。本组20例腹壁内膜异位症患者全部有晚孕剖宫产史,均为足月妊娠剖宫产,可能与近年来剖宫产率上升有关。
3.2 诊断:①有剖宫产史;②腹壁切口周围的痛性结节经期疼痛严重并增大,经后逐渐缩小;③超声检查可辅助确定病灶的囊、实性和部位有助于术前诊断,必要时行细胞学检查有助诊断。临床上只要详细询问病史,观察临床症状显示患者的肿块大小及疼痛性质与月经周期密切相关,即可正确诊断。本病主要与手术切口部位感染、异物或转移性瘤结节等疾病进行鉴别。其中炎症包块常有感染外伤史,超声图像为混合性低回声。临床上检查CA125检测对本病的诊断价值不大。本组患者全部确诊。
3.3 治疗:针对1 cm以上病灶药物治疗达不到预期效果,手术彻底切除病灶为本病的最佳治疗方式[4]。选择患者月经期腹壁异位包块增大显著时,利于病灶的彻底清除。术中应仔细辨别病灶及正常组织的界限,用冷刀切割,切除腹部包块及距包块处1~2 cm部分组织,防止复发,但病变有时可与腹直肌筋膜紧密粘连,必要时应切除部分筋膜。
3.4 预防:①做好孕期患者的保健,对手术指征严格掌握,降低剖宫产率;②手术切开子宫前,保护好腹部切口,避免宫腔内容物对切口的污染;③胎盘娩出后,仔细观察胎盘完整性,防止蜕膜残留;④子宫壁缝合过程中,注意缝合方式,避免子宫内膜穿透而导致内膜进入肌层切口;⑤缝合腹腔前,宫腔残余液体彻底吸净,缝合腹膜后,为防止子宫内膜种植,应用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腹壁切口。
4 结 论
手术中子宫内膜发生异位种植是导致患者出现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主要原因,因此,严格掌握手术指征及手术中切口的有效保护是预防疾病的重点,彻底手术治疗时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有效治疗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