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创想与学术视野
——记“第二十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 青年艺术创想周· 舞蹈创想周”
2019-01-09李曼
李 曼
2018年10月20—27日,由上海戏剧学院主办,上海戏剧学院舞蹈学院和舞蹈研究院承办,上海国际舞蹈中心发展基金会和上海国际舞蹈中心提供支持的“第20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 · 青年艺术创想周 · 舞蹈创想周”在上海国际舞蹈中心成功举办。40多位来自日本、韩国、美国和中国各地的知名专家学者,以及上海戏剧学院舞蹈学院数百名师生共同参与了此次活动。
开幕式由上海戏剧学院舞蹈学院书记兼副院长张麟主持。中国文联中国舞协分党组书记、副主席罗斌,上海国际舞蹈中心基金会秘书长王延,上海舞蹈学校校长李莹,上海戏剧学院舞蹈研究院院长刘青弋、舞蹈学院副院长周蓓、中国舞系前系主任赵丽、编导系主任余霄和教研室主任庄丽、肖旻斐、陆佳敏,以及多位海外嘉宾出席了开幕式。上海戏剧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张伟令致开幕词。他代表上海戏剧学院对各位专家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提出舞蹈创想周的主题和目标不仅在于共同讨论舞蹈艺术在当代的发展问题,更要探讨如何正视舞蹈文化传统的问题。由此拉开了“创想周”的序幕。9门中外专家工作坊课程、8场专题讲座、6场国内国际研讨会和2场创作指导等系列活动带给中青年学子们宽广的文化视野和满满的思想收获。
一、工作坊:“非遗”舞蹈传承与当代舞蹈拓展
此次活动的工作坊从三个方面展开:人类“非遗”舞蹈代表作传承、当代舞蹈的身体开发和传统舞蹈文化资源在当代的应用。
韩国呈才研究会艺术总监、韩国雅乐佾舞保存会理事长金英淑传授的《五羊仙》《莲花台》和日本东京三田德明雅乐研究会主席三田德明传授的《迦陵频》《破阵乐》,让中国青年学子通过在海外传播的唐乐舞代表作,对中国古典舞的古老面目有了新的认识。塔吉克族“鹰舞之王”玉克撒克· 依萨克传授的《塔吉克鹰舞》《恰朴素孜舞》、喀什大学艺术学院舞蹈教师麦麦提艾力江· 木合塔尔传授的《刀朗舞》《赛乃姆》《端茶组合》《刀郎麦西来普》,以及东北秧歌专家王小燕和王海峰传授的东北秧歌等,都让青年学子感受到丰富多彩的中国民族民间原生舞蹈的韵味。而美国纽约大学的副教授杰瑞米· 尼尔森、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教授余承婕,以及中国台北艺术大学的副教授郑淑姬分别传授了“当代舞的身体开发与科学训练”“传统资源运用与当代舞的身体开发”和“太极导引与当代身体训练”等课程,或以现代科学方法或以传统的优质资源开掘和发展舞者的身体。上述丰富多彩的工作坊及专家课程,不仅使青年学子深入了解中国舞蹈的文化底蕴,同时,站在当下时代,审视传统,把握中华民族传统舞蹈艺术的精髓,从而为中国舞蹈的腾飞奠定基础。
二、专题讲座:当代视野与学术创新
中国文联中国舞协分党组书记、副主席罗斌研究员的讲座题为“中国当代舞蹈创作的格局与走向”。首先,他从学理的层面分析了中国舞蹈学研究的现状,指出目前舞蹈学学科发展不够全面、学术成果质量不够高。认为舞蹈研究只有达到一定的量的时候,才可能有质变。其次,指出舞蹈创作方面缺乏学术观念层面的讨论。认为舞蹈创作不应以作品竞赛方式为衡量标准,因为作品本身是艺术家个体精神的外化,因而不存在统一性。另外,他强调舞蹈创作应注重表意,如果在“意”这个层面展开研究,就会为舞蹈创作和文化建设找到一个突破口。
文化部文化科技司前副巡视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成果选介汇编》(第一辑)常务副主编田军亭先生作了关于“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的选题与成果分析”的专题讲座。在介绍了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的分类之后,他系统分析了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关注的重点方向,并向师生们提出如下建议:一是关注艺术学科体系建设中有价值和意义的方面;二是关注国家文化建设方面的重大现实问题和亟待解决的难点问题;三是在申报项目中重视借助学者自身学术积累和个人优势,在个人研究专长与国家文化建设、学科体系建设方面找到最佳结合点;四是重视申报课题的论证和设计中应有的逻辑关系以及层次的清晰。
上海戏剧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张伟令作了“舞动世界——我的舞蹈教育理想”的专题讲座。他提出“舞动世界就是我的教育理想”,并分别从角色、目标、要求、理念、层次、境界等六个方面讲述如何做一名合格的教师,如何以德艺双馨、脚踏实地追求卓越,将舞蹈教育变成舞蹈人生。他还提出要将“厚德”贯穿于课堂教学,将培养每一个人作为主要目标,让每一位学生能够成才。此外,他从学科发展的宏观角度提出了探索“课堂+舞台+研究”的舞蹈学科发展模式。
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研究所副所长、博士生导师江东研究员在关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讲座中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进行了深入的阐释,同时介绍了国家级“非遗”的十大类别和代表性项目。通过他的介绍,大家了解了列入国家“非遗”名录中的少数民族舞蹈有苗族、藏族、土家族、朝鲜族、壮族、傣族、达斡尔族、蒙古族等27个少数民族的舞蹈及保护现状。
中国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前巡视员、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保护基地专家委员会主任马盛德研究员作了关于“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的专题讲座。他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是关乎人类的共同利益和中华民族文脉传承的大事,这一工程意义重大;同时他从论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切入,系统分析了中国“非遗”整体资源概况和十大类别;在总结中国“非遗”保护的主要工作和成就之后,他指出了当前“非遗”保护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应采取的一系列措施。
北京舞蹈学院前院长吕艺生教授作了关于“中国古典舞蹈美学的基本架构和特色”的专题讲座,对中国古典舞的身体美学进行了哲学层面和技术层面的分析。他的主要观点有四:其一,中国古典舞美学的根源是“天人合一”,中国人对空间的独特认知表现在把大自然和自己的人体运动相联系;其二,“大美而不言”本质是说只要符合自然规律的就是最美的,而美是无法言说的,只能体会;其三,中国古典舞动作的基本原理表现在神形、虚实、动静、刚柔……阴阳相合,而合起来才是一个整体;其四,只有从上通“道”、下达“器”,上下贯通的原理出发才能认识中国古典舞。
澳门演艺学院前艺术总监、中国著名舞蹈编导应萼定作了关于“舞蹈创作的本质与语言的创新”的专题讲座,阐述了他对编导艺术本质的研究及其观点:其一,在舞蹈自娱、舞蹈表演、舞蹈创作等不同方向的舞蹈活动中,舞蹈编导的创作本质是实现舞蹈艺术创造性的工作;其二,舞蹈创作有不同的形态,但是应以创造性为追求;其三,对现代舞的研究不要陷入某一个流派,而是要关注整个现代舞发生和发展的脉络及其精神内核;其四,舞蹈编导不仅要注重探索人的有意识的动作(显性动作)——带有目的性、功能性的动作(包括舞台表演的动作),而且应探索人的无意识动作(非显性动作)。
文化部艺术司、科技司前司长,现南京艺术学院舞蹈学院院长于平教授作了关于“中国舞剧创作的现状与趋势”的讲座,论述了如下观点:其一,“国家艺术基金”的设立及其科学的选拔、资助、验收机制,促成了中国舞剧由“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转变;其二,“国家艺术基金”的设立,本身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进程中政府由“办文化”向“管文化”转变的产物;其三,“国家艺术基金”的选拔、资助、验收机制,使“社会效益第一、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有了切实可行的抓手;其四,从分析生产、运营的市场主体和分析区域的生产、运营优势两个方面认识中国舞剧的社会和市场效益;其五,强调要关注主创团队核心人物的艺术追求,为他们提供施展才华的“用舞之地”,同时也要为他们由“高原”向“高峰”攀登铺垫“进阶”。
三、国际会议:海外“唐乐舞”与中国古典舞研究
“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唐乐舞与中国古典舞国际研讨会暨东亚传统宫廷乐舞国际研究会(IIEATCD)2018年会”在刘青弋的主持下开幕,上海戏剧学院院长黄昌勇教授发表了重要讲话,上海世久非遗保护基金会理事长陈学荣先生亦到场祝贺。在接下来的3场论坛中,来自中日韩的15位专家围绕着会议主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
由朴一薰(韩国国立国乐院前院长、韩国呈才研究会会长)和马盛德主持的第一场论坛,以韩国的唐乐呈才研究及与中国原型的比较研究为主要论题。先后发表的论文有:朴一薰的《韩国唐乐器概述——以〈高丽史 · 乐志〉和〈乐学轨范〉为例》、金英淑的《仪轨和图屏的呈才——以丁亥〈进馔仪轨〉为例》、宋惠真(韩国淑明女子大学校传统文化艺术学院教授)的《〈乐学轨范〉中〈鹤 · 莲花台 · 处容舞合设〉体现的佛教礼仪元素》、沈淑庆(韩国中央大学校教授)的《韩国唐乐呈才〈莲花台〉与中国〈柘枝舞〉的相关性》,以及彭有庆(广州大学讲师)的《探寻“五羊仙舞”的文化内涵》。
由三田德明和江东主持的第二场论坛,前半场主要以日本雅乐中的唐乐舞研究为主要论题。先后发表的论文有:安倍季昌(日本宫内厅式部职乐部前乐长,京都方乐家安倍家族第29代当主)的《日本雅乐的遗产及传承》、三田德明的《从日本雅乐看林邑乐舞和越南占族舞蹈》、朴泰圭(韩国艺术综合学校教授)的《浅论韩日两国雅乐研究现状》。后半场以中国古典乐舞研究为主题。先后发表的论文有:高度(北京舞蹈学院教授、学术委员会主任)的《假设中国古典舞的另一种可能》、田耀农(杭州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前院长、浙江音乐学院教授)的《中国雅乐的历史分期》等。
由张麟和周蓓主持的第三场论坛,以中国古典舞及与海外交流研究为主要论题。先后发表的论文有:吕艺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唐乐舞和中国古典舞的关系》、马盛德的《从“非遗”保护的分类谈对雅乐的认识》、江东的《“雅乐回家”之路》、马跃(中央民族大学舞蹈学院前院长、教授)的《民族舞蹈创作的两点认识》以及刘青弋的《“德寿宫舞谱”研究新探——兼及〈春莺啭〉〈响铃舞〉舞谱和活态遗存的启示》。
由刘青弋主持的“2018东亚传统宫廷乐舞国际研究会年会”,则通过了“东亚传统宫廷乐舞国际研究会章程”;通过了“东亚传统宫廷乐舞国际研究会”的顾问、名誉会长、学术指导、艺术指导、会长、艺术总监、副会长、秘书长以及理事会的人选名单,并对研究会今后的发展和主要工作进行了讨论。
四、创作论坛:现实题材舞蹈创作与中国当代舞建设
在周蓓主持下,著名编导家和评论家对上海戏剧学院舞蹈学院提供的由青年教师创作的两部具有探索意义的代表性的剧目——《墨梅》(编导:李源、吴晓娜)和《禅定》(编导:张潇)进行了剖析与指导。专家们充分肯定了青年教师勇于创新和实践的精神,以及作品中显现的亮点;同时,结合创作实践向青年教师传授了自己的经验。
应萼定指出:舞蹈创作者要多看经典的舞蹈作品,要能准确地运用身体语言来创造人物形象;舞台上使用的各种文化符号都应该有自己独特的象征意味,应与主题对应;要思考身体动作设计与道具如何更巧妙地融合,不要把舞台铺得太满,要给观众留有想象的空间;注意音乐的纯净,对于富有表现力的音乐段落,不要刻意增加特殊声效,以免音响的繁杂破坏整体意境。
王晓蓝(美国康涅狄格大学前舞蹈系主任、终身教授)指出:创作中编导要把自己放在作品中,全心参与舞蹈创作的始终;集体舞应是一种能量的聚集,它应体现为一种生命力;编导要注意音乐和舞蹈的关系,它们之间应该紧密联系而不能疏离;应关注舞蹈的空间的建构,要多关注中西方舞蹈中的平面型和立体型的结构的运用,让舞蹈可以从任何一个角度去看;希望青年编导要脱离编舞的惯性,因为创作和编舞应该不断地进行试验。
杨威(原空政文工团国家一级编导)认为:创作没有对错,但有水平高低之分;命题编舞是有困难的,因为编导既要完成任务,又要坚守自己的艺术观,并要考虑观众的喜好;对于命题编舞首要的是分析命题,用合适的、贴切的手法去进行创作。作品的立意非常重要,因为立意就是一个舞蹈作品的核心,也是创作技法和肢体运用的出发点,不能纯粹重视“形”而忽视立意;艺术创作要有创新,每一次创作都应是有感而发。
余承婕指出:艺术家在自己独特的环境中编舞,周围人对你会有很多要求,每个人都有创作上的盲点,要从自身出发与周围人进行交流;她强调要注意把握动作流,因为动作流决定编导和演员要把观众带到哪里去;她还强调要处理好音乐与舞蹈段落的关系,因为音乐的段落风格是不同的,舞蹈创作应符合音乐段落的结构。
于平指出:鉴于舞蹈“形”“象”与作品“意”三者之间有紧密联系,因此,要注意“形”与“象”之间的距离,以及“形”和“象”的完美合一。我们把舞台上相对独立的视觉单位叫作织体,织体是一种非常具有表现力的手段,在舞蹈或舞台织体中,处理的是“舞群与舞群之间关系”,要注意区分舞蹈作品表达的是“一群”的“一个”,还是“一个”的“一群”。另外,他强调要关注作品的层次变化和动机的发展。
吕艺生指出:创作本身是体现每个人不同的观点的,编导教学只能作为一个参考,而非固定模式化的思路;中西方创作观念上的差异表现为:西方现代舞以表现个人的主观性为主,中国的创作习惯于客观地再现集体;思考如何找到作品的个性与别人的不同,即思考作品本身的独特性非常重要。
高度指出:舞蹈创作需要考虑人体与空间的关系,并从细节着眼来安排和铺陈;道具在作品中的重要作用体现在它是形象塑造的重要元素,怎样营造道具与舞者的空间关系从而揭示出作品的意境是编导应重点思考的;在舞蹈语言的独特性方面,应注意围绕舞蹈形象来提炼舞蹈语言。
马跃指出:舞蹈作品应有鲜明的立意,在形象上下功夫去体现意象;在动作语言上独创性很重要,舞蹈创作讲究创新而不是去模仿;最有价值的舞蹈作品一定是具有独特的、典型的、永恒的风格;舞蹈作品的结构应追求紧凑,各段落之间相互联系,而不是松散的。
由张麟主持的“现实题材的舞蹈创作与当代舞的建设”论坛,针对当代中国舞蹈创作发展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专家们发表了自己的观点。
应萼定以其创作于20年前的现实主义题材舞剧《深圳故事》为例,阐述了他对当代舞蹈创作的认识。他认为舞蹈创作要从当时的社会变化入手,观察并选取最能表现变化的“人的变化”,并要努力打破传统的叙事结构,以新的叙事结构对应新时代的艺术表达。
王晓蓝提出,中国的舞蹈界一直没有脱离现实题材,及其相应的编舞方式,而是扩大了它的表现方式。现代舞并不是只表现不幸福,这是中国现代舞发展存在的问题之一,现代舞应该有多种表达方式和对生活进行多重解释。优秀的现代舞作品大多数聚焦于人的存在,从悲欢离合的人生常态看到生活的本质,所以从事舞蹈创作的人应以更开放的眼光去观察社会。另外,编舞家在创作上不能只看过去,而是要站在今天思考未来舞蹈的各种可能性。
余承婕认为,当代就是活在当下。她说,首先,我们想要创新就要往回看,向中国舞蹈传统学习;其次,当我们在学习一些不同的舞蹈和外来的技巧的时候,实际上是通过借力找到与对方对话的方法,从而实现与不同环境和不同文化之间的沟通;第三,应该注重创作是编导和演员的合作过程,在合作过程中,追求突破原有的限定,产生创作上的新的想法。
杨威提出,正能量的作品一定会给观众带来积极、健康、乐观的影响,这就提醒我们在当下要创作出有意义、价值与内涵的舞蹈作品。感染力强的舞蹈作品可以直击人心,这使舞蹈作品带来别的艺术不可替代的力量。现实题材创作最大的意义在于记录当下,记录新时代,如果创作者能真实地刻画新时代里的社会生活、精神追求和人生命运,相信这样的作品是能流传下去的。
周莉亚(中国东方演艺集团著名青年编导)认为,创作原本就是现实的。创作者想表达的东西,所借助的题材不管是古代的、民间的还是现实的,一定是当下存在的一种感受。创作中存在三种空间的对话方式:作品与现实社会的对话、编导与自己作品的对话、作品中人与人的对话。舞台的生存状态就是要让观众感受到创作者的情感传达,把人的生活状态或者感受注入舞台上的人物身上,这样才能塑造出活的人物形象。
刘青弋指出,为何让人一直认为“中国没有当代舞”,无非艺术创作问题在于两点:一是缺少对现实的关注,二是缺少当代意识,未能够真正“说好中国的故事”。她希望编导们的创作能深入民族历史和现实的深处,不要为了名利趋炎附势,一味地唱那些甜得发腻的颂歌,或像候鸟般地觅食捞金,或蹲在象牙塔内揣着技法宝贝,为文造舞。而应潜下心、用点心,去了解我们这个民族,尤其是我们这个民族的英雄,用心去听我们这个民族男人的叹息、女人的哭声、对未来的渴望……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功力、生活功力、艺术功力,如此,中国才有真正的当代舞及其艺术的感染力!
于平的发言主题为“表意优先”,他指出:其一,舞蹈比赛在中国古典舞、民间舞、现代舞、当代舞这四个舞种中,比的一定是表演舞蹈。其二,“舞蹈表意”有三个特点:真实性、清晰性和正向性。真实性并不是等于自然的真实,而是对生活要有概括和把握的能力,任何艺术作品都是要通过典型细节和典型形象创作出来的。其三,艺术创作的本质是内容决定形式,而不是素材“被内容”。
专家的发言引起了大家的热烈讨论和回应。
在活动闭幕式上,张麟代表承办方对活动进行了总结。他指出,舞蹈创想周是上海戏剧学院进驻上海国际舞蹈中心以来举办的大型系列学术活动之一。为了办好此次活动,推动舞蹈学科的发展,上海戏剧学院舞蹈学院、舞蹈研究院和《当代舞蹈艺术研究》编辑部做了精心筹划,得到了各位专家的鼎力相助。其中,文化内涵深刻的实践课程和高水平的学术讲座、针对现实问题的研讨会和论坛异彩纷呈,大家在交流中相互学习、相互沟通,针对目前舞蹈学界前沿的理论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这必将对我们的学科建设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