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表演舞推动下的国际标准舞教学模式改革
2019-01-09张力峻
张力峻
从1986年成立“中国国际标准舞总会”算起,国际标准舞(以下简称“国标舞”)在中国的发展已有30多年。在此期间,国标舞快速在中国生根发芽,不仅拥有大批的业余爱好者,而且进入专业舞蹈院校教育体系中,培养出一大批精英表演人才。起初,国标舞主要以竞技比赛为主,即使是在1991年中国举办的首届全国体育舞蹈锦标赛中,仍然是以竞技为主。1998年,中国国际标准舞总会最先在全国国标舞锦标赛中设置了艺术表演舞项目,标志着国标舞开始朝着竞技与艺术两个方向发展。“之后,艺术表演舞进入文化部‘桃李杯舞蹈比赛’、中国舞蹈‘荷花奖’比赛、CCTV电视舞蹈大赛等国内重大舞蹈赛事中,进一步提高了艺术表演舞的行业地位,为作品创作提供平台”[1]。30多年过去了,国标舞在中国已经初步发展成为竞技舞蹈和艺术表演舞两个流派,并且相关比赛的重点由强调竞技性逐渐转向强调艺术性,这种转变给中国国标舞的教学既带来挑战又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一、国标舞作品艺术性的发展走向
(一) 由竞技性转向艺术性
正统的国标舞竞技舞台不同于大剧院形式的镜面剧场,它常在四面环绕观众的舞池中进行,例如体育馆或者是舞厅。这种四面开放的舞台可以从多个角度充分地展现舞者的美。而传统剧场中进行的舞台化表演形式又与竞技类国标舞不同,通常以独立完整的作品形式进行演出,有剧情、人物情感,并配以舞美、道具等舞台要素。
如前文所述,“桃李杯”“荷花奖”“CCTV电视舞蹈大赛”将国标舞作为比赛种类之一,加速了国标舞的艺术化进程。因为所谓艺术表演舞,就是在不丢失国标舞专业技术规范的前提下,进行艺术化编创,使其具备剧情、人物、情感等因素的一种新的国标舞表演形式。剧场化的比赛模式往往是建立在一个独立完整的作品形式基础上的,所以演员不再以单纯技能化的展示片段,而是以一个独立的艺术化舞蹈作品登上舞台。国标舞中艺术表演舞形式的产生正好满足这种要求。其实,国标舞逐渐由竞技性转向艺术性,与国标舞本体的艺术属性紧密相关。它除了展示肢体技术以外,还表现在艺术的追求上,这将使国标舞能够向着表现性艺术越走越远。
(二) 国际性融合民族性
在2009年第七届全国体育舞蹈锦标赛中出现《黑裙子 · 白裙子》以后,国标舞的艺术表演舞开始进入舞剧创作的探索阶段。例如国标舞剧《长恨歌》《黄河》《如梦令》《再别康桥》《七个作品》等,它们在摩登舞或拉丁舞的基础上,尝试融入其他舞种的元素,在一定程度上打开了国标舞的创作局面。之后,国标舞的艺术表演舞创作从对故事情节的叙事化演绎方式发展到更为深刻、抽象的精神层面的情感表达,并通过演绎中国故事与中国精神,渐渐走出一条“民族化”的特色道路,这其中以上海戏剧学院舞蹈学院王鑫创作的《黄河》为代表。
国标舞群舞《黄河》在2015年第三届CBDF艺术表演舞锦标赛中获得作品金奖、编导银奖,曾数次被邀请至中央电视台、人民大会堂等地举办的晚会进行演出。该作品以拉丁舞为素材,以《黄河协奏曲》第四乐章为背景音乐,打破了传统拉丁舞中男女对舞的固定模式,穿插了独舞、群舞、即兴舞等形式,并且很好地融入了一些能体现民族精神并具有革命指向性的主题动作,使整个作品既新颖又严谨。同时,作品“民族化”的亮点还体现在变装的艺术处理手法:在第四乐章的高潮之处,所有女演员一个原地旋转,巧妙地将裙子由蓝色变成红色,配合演员慷慨激昂的舞姿造型,将该作品的情绪推向高潮。应该说,《黄河》的成功离不开拉丁舞本身的艺术特色,更离不开作品当中的民族化的处理手法。这些“民族化”的处理使国标舞更贴近中国人的现实生活,给人带来精神的启发。
二、艺术性表演舞影响下的国标舞教学反思
(一) 从选手到演员的转换
通常,我们将舞蹈表演者称为“演员”,而将参加国标舞比赛的人称为“选手”,其差异是由舞蹈的艺术性与竞技性造成的。
对于国标舞学生来讲,成为一个舞蹈“演员”而不是“选手”,将会更符合舞蹈艺术的特性。国标舞比赛事实上并没有完全按照“更快、更高、更强”的体育赛事标准来评判,这就使其中蕴含的艺术性不会被竞技性掩盖,甚至逐渐成为重点。艺术表演舞的兴起使国标舞学生的自我定位更加清晰,也使他们逐渐脱离了比赛程式的束缚,从而获得更多的表达空间。同时,多样化的表演方式改变了国标舞常规竞技中必须是男女搭配的表演方式,也可以以独舞、三人舞、群舞等方式呈现,让一些缺少舞伴的人有了更多舞台表演的机会。
(二) 技术与艺术之间的矛盾与融合
专业舞蹈院校中的国标舞发展往往是技术先行,但当下如何从技术的先行变成艺术领路,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因为对技术的追求很容易走入绝境,而对艺术的探索才能使国标舞的路越走越宽。有时候为了保证较高的专业化水准,难免会将对技术的追求放置第一位,这就容易偏离舞蹈艺术的本质和追求。以往,由于国标舞竞技性的特征,老师和学生的关注点都在各类赛事上,所有的教学和课程设置都围绕着竞赛展开,学生在课程之余,需要不断地关注并参加各类国标舞赛事,一旦不参加比赛就会面临被淘汰的风险。这种教学导向不仅分散了学生学习的注意力,而且也容易形成一种浮躁的学风。
艺术表演舞的出现正好是“技”与“艺”之间的调和剂,相比竞技舞蹈,艺术表演舞不再将动作幅度、体能耐力的比拼作为重点,而是倾向于身体的艺术化表达。而国标舞内容的丰富性——包括两大类十大舞种(摩登舞有:华尔兹、维也纳华尔兹、探戈、狐步、快步;拉丁舞有:伦巴、恰恰、牛仔、桑巴和斗牛),为艺术化的呈现提供了可能,加上现代舞、芭蕾舞等其他舞种形式的普及,为这种融合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三、艺术性表演舞推动下的国标舞教学模式改革
国标舞从竞技性走向艺术性,也促使我们反思国标舞教学。国标舞的教学内容如何在原有追求技术的基础上,不断融入艺术内容,增强学生对情感的表现力?
(一) 文化素质的提升
目前,国标舞在中国从“不雅的”艺术(因舞蹈服装裸露较多)已逐渐成为大众接受与喜爱的艺术,甚至在今天它已经被中国文化同化,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国标舞作品。随着艺术表演舞民族化的进程,国标舞学生除了理解并掌握西方语境下的身体形态外,也应该了解自己本民族的文化,将中西方文化的交融通过艺术表演舞这种形式展现出来,这对于学生们文化素质的提升有所帮助。
(二) 课程设置的丰富
与教学改革息息相关的是课程设置。目前国标舞专业课程设置中已融入了芭蕾舞、现代舞等相关课程,上海戏剧学院舞蹈学院还开设有舞蹈编导课、戏剧表演、双人舞(托举)、动作分析课、中外舞蹈作品赏析课、舞蹈学基础、艺术概论等课程来拓宽学生的视野、加强其身体表现能力。但笔者认为增设这些课程还不够,还要根据国标舞的文化属性,将流行舞蹈(街舞、爵士舞等)作为国标舞专业的必修课程。因为国标舞和流行舞蹈都属于西方现代文化下诞生出的舞蹈种类,具有相同的文化属性,它们都属于时尚性较强的舞蹈种类,表演风格也都偏向活泼。因此将流行舞蹈作为国标舞专业的选修课,将会给学生提供更加全面的帮助。总之,艺术表演舞的发展增添了教学的多样性,丰富的课程设置也会对学生的综合能力提升起到推动作用。
(三) 比赛和教学的互动与互促
比赛虽然不是检验演员的唯一标准,但是比赛也有自身的优势。第一,赛事是一场来自五湖四海的学习交流会,我们可以通过比赛看到其他院校的优点,也可以看到各个地方的特色。第二,比赛可以促进专业发展,使学生保持学习竞争意识,不至于因专业水准的降低而被淘汰。当然,艺术性必然是在保有一定专业性的基础上,才有艺术性可谈,如果过分注重艺术性,而忽视了学生基本功和技术能力的提高,那么,即使是再强的表现力对于国标舞专业来说也是不符合要求的。所以,赛教互动对于国标舞教学而言是必需的。
(四) 风格的保持与创新兼顾
国标舞分摩登舞和拉丁舞,下分十大不同风格的舞蹈类别。在竞技比赛中,国标舞往往分类进行,这种方式保护了每个舞蹈类别的独立的风格特征。并且,国标舞中多有程式化的舞步,程式化的舞步一旦被打破,便会使观众难以辨认,产生风格性缺失的问题。因为艺术表演舞的创作是相对自由的,并且艺术化的创作取向使国标舞有时候不可避免地与其他舞蹈形式融合,甚至会打破程式化舞步,所以,如何保持国标本身的风格性是艺术表演舞在创作时面临的重要问题,而这也成为考量编导功力的重要标准。
结 语
国标舞的艺术表演舞在中国的发展已有十几个年头,它使国标舞在原本的竞技基础上增添了更多样的色彩,为教学的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也提供了学生未来发展的多种可能性。可以预见的是,在中国多元化创新发展的时期,以艺术表演舞的发展推动教学改革,是国标舞教育不断前行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