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为科学家拍肖像
——新媒体传播下的新闻环境肖像拍摄创新与思考

2019-01-09金立旺

中国记者 2018年12期
关键词:闪光灯肖像院士

□ 文/金立旺

内容提要 如何用画面解读那些站在科技最前沿的院士、科学家?如何把常人难以深入、接触的领域通过画面解读给读者?本文作者讲述了五年来为近百位院士、科学家留影的思考和创新。

自2013年底开始拍摄第一位院士以来,我利用新闻环境肖像的拍摄方式,拍摄以院士为代表的近百位中国科学家肖像,作品《中国科学家》获2014年度新闻摄影“金镜头”新闻人物类组照金奖。

面对获国家科技大奖的吴文俊、闵恩泽、郑哲、赵忠贤等大家,面对入选万人计划的卢柯、周忠和、潘建伟等院士时,如何为科技界德高望重的院士前辈留影?如何摆脱传统肖像的单调感,区别影楼摄影的俗套感?如何拍摄出将院士个性风采与科学研究成果相结合的新闻照片?

一、熟悉被摄科学家并获得他们的信任

在拍摄前,我收集每位被摄对象的年龄、经历、成就、爱好等背景信息,以及曾拍摄过的照片,并对拍摄创意进行头脑风暴。提前考虑需要拍摄对象配合的细节,例如拍摄场地、服饰衣着、道具设备等,进行框架式的问题汇总,初步形成拍摄方案,并沟通协调科学家或相关负责人。

图一

图二

(一)重视与被摄对象的交流。与被摄对象交流的第一步起始于查阅他们的背景资料。拍摄方案是以对科学家的认识为基础。记者准备越充分,对科学家的认识就会更到位,同时也会获得科学家的信任和尊重,促使他们花时间精力认真对待每次拍摄。

同时,在前期,摄影团队也会通过科学传播局以及相关工作人员传递拍摄的重要意义、摄影团队的专业能力,促使科学家及相关人员重视相关拍摄。在具体拍摄时,根据不同院士的性格特点,我会采用不同的沟通方式,有些是间接沟通,以确保基本达成目标。

(二)争取拍摄前踩点。如果条件许可,我会对科学家所在研究所办公室、实验室、野外工作台站或家里进行踩点。拍摄当天,我一般会提前半小时左右抵达,在拍摄场地按照创意要求设置背景及灯光效果,试拍之后再邀请科学家本人参加拍摄。通常拍摄每个镜头需要30分钟左右。一个创意拍摄完毕之后,请被摄对象休息。调试好下一个镜头后,再邀请他们来拍摄,如此反复,对每位科学家安排二至三个拍摄创 意。

二、大胆创意,表现每一位科学家个性

对不同的被摄对象,拍摄灵感从何而来?我认为,所谓灵感不是空穴来风,不是拍脑袋就能想出来。好创意至少有三个基础:一是对被摄对象的熟悉程度。记者越熟悉被摄对象,就越可能想出恰当的新创意,尤其在把握一些细节时,每个细节都可以成为好创意的源头;二是对摄影技术的掌握程度。使用不同的相机、镜头,不同的曝光模式及布灯思路都可以拍出新效果;三是对视觉素材的积累程度。记者要对国内外人像摄影历史及肖像摄影大师的作品有一定的积累,不是模仿,而是借鉴。在拍摄前,根据个人情况,可以反复翻看一些作品,进行“预想化拍摄”,把自己的感觉“提”起来。基于以上三点形成的拍摄创意往往内容与形式结合到位。

每位科学家有自己的研究领域和代表性成果,如何把这些信息和他们完美结合?2013年11月17日,入选首批“万人计划”的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周忠和院士接受媒体群访。在会议室里,周院士和他的团队分别用PPT介绍他们的研究成果。在介绍过程中,我特别留意周院士介绍代表性成就以及在国际知名期刊上发表文章成果时采用的相关配图。会议结束后,经过沟通,我特意找出周院士做介绍时采用的一张配图,投影至白墙上,然后请他出境。画面里,他呈现了工作中的一个惯常动作,我用一支闪光灯加束光筒拍摄了这张照片(图一)。

此后,我请研究所的相关工作人员带我在各个实验室、标本室等大小科研环境内进行踩点。最后确定了几个理想的拍摄点,并设计了用光方案。在标本室内,借用左侧的各种脊椎动物的标本,肖像图片交代了院士的研究领域。图二是在研究所外一处丛林里拍摄完成。我采用两支加了束光筒的闪光灯,分别照亮院士和恐龙模型,高速闪光压低环境光,营造了一个夜晚院士侧身探望恐龙的情景。

2014年5月23日,我对石油化工催化剂专家闵恩泽进行了拍摄。在拍摄完一些常规环境肖像后,我在闵院士办公室柜子上看到许多小瓶子,里面装满了各种粉末。通过询问得知这是闵恩泽院士和他的团队研发的石油化工催化剂产品。如何把研发成果和院士本人结合起来?经过沟通,院士接受了我们的拍摄创意。在拍摄时,我在他身后布置了一块黑色背景板,院士将研发的石油化工催化剂产品抛向空中,通过前面两支闪光灯闪光,几次尝试后,我抓到了这个瞬间。黑色的背景中,抛洒在空中的催化剂与院士共同形成了画面的戏剧性和神秘感(图三)。

图三

图四

图四是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赵忠贤院士演示磁悬浮现象(2017年1月8日摄)。通过案头工作,我获知赵忠贤是当之无愧的超导“大玩家”。40多年里,他的团队从使用自制的炉子、淘来的二手“土炮”开始,在“不及今天百分之一”的硬件条件下起步,“玩”出举世瞩目的重大突破,“玩”出临界温度的世界纪录,“玩”出中国高温超导跻身国际前列的科研地位。因此,展现“玩”的过程成为拍摄创意点。在赵忠贤院士演示的时候,我在前上方布置了一支带有柔光箱的闪光灯,画面定格了院士与他研究领域的互动关 系。

此外,每个领域的科学家工作环境都不一样。因此,选择场地是关键。选对拍摄场地,拍摄就成功了一半。在拍摄中,有些是在室内,有些是在室外,其核心是判断哪些环境能表现被摄者。受条件限制,大部分照片是在室内拍摄完成,主要集中在科学家们的实验室、家里、办公室。有条件时,我尽量在科学家所研究领域的野外台站或工作环境里拍摄,以便更好的展现他们。

三、当拍摄预案有变时,如何应对?

在拍摄过程中,记者会遇到各种问题,需要随机应变:一是邀约拍摄时间。拍摄院士最大的困难在于和他们约定拍摄时间。解决这个问题最好的方式就是把方案尽可能做细。二是鼓起勇气提出“大胆”创意。院士们眼界开阔,一直站在科研创新的前沿,其实,他们很乐意接受有创意的拍摄方案。三是仔细处理拍摄过程中需要照顾院士身体、调整拍摄节奏等问题。

猜你喜欢

闪光灯肖像院士
大自然的肖像
大自然的肖像
追思本刊前主编茆智院士
院士寄语
院士寄语
地毯肖像
《肖像》
愉快地给娃照相吧 别怕闪光灯
基于无线通信的闪光灯控制系统设计
限压保护LED闪光灯电源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