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空间观念“三途径”

2019-01-08谢小环

广西教育·A版 2019年11期
关键词:空间观念小学数学

【摘要】本文结合教学实际论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空间观念的途径,认为教师可以通过及时表扬和激励学习、开展动手、动脑、动口活动或集体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联系生活实际、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等,以期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关键词】小学数学 空间观念 “三途径”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9)11A-0141-02

空间观念是由长度、宽度、高度表现出来的客观事物在人脑里留下的概括的形象,空间观念是创新精神所需的基本因素,没有空间观念,几乎谈不上任何发明创造。小学阶段作为培养学生思维的基础阶段,教师应重视对学生空间观念的培养。广大教育工作者都在这个领域不断地总结和创新,本文笔者从增强学生学习动力、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运用多媒体软件等方面探讨培养学生空间观念的途径。

一、多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动力

(一)及时表扬和激励

学生普遍非常尊重教师,若是得到教师的表扬,他们会非常开心,学习会更努力。基于此,我们在教学中要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抓住时机及时给予学生鼓励,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教学“圆的面积公式”时,笔者跟学生一起,将一个圆平均分成若干个相同的小扇形,然后将其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随后,笔者让学生仔细观察,发现拼成的长方形的长就是原来圆周长的一半,长方形的宽就是原来圆的半径,此时笔者马上表扬学生观察仔细、分析透彻。学生在得到教师的表扬后,探究的兴趣更浓了,为后面的学习做好了铺垫。

教师不仅要在课堂上及时给予学生激励,在课余时间也要经常与学生交流,鼓励他们,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以便更好地开展教学,循序渐进地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二)开展动手、动脑、动口活动

在激发学生探究几何图形的兴趣时,笔者经常采用“三动”教学法,即动手、动脑和动口。

例如,教学“圆柱和圆锥”的相关知识时,笔者指导学生动手用长方形和直角三角形的纸分别折出圆柱体和圆锥体,探究氛围浓厚,学生兴趣盎然,积极参与到动手活动中,他们将长方形和三角形绕着不同的轴旋转得到不同体积的圆柱与圆锥,思考这些图形之间的关系,并与其他同学分享自己的经验。这样的过程,学生动手、动脑又动口,不再是凭空想象几何图形,而是在实物图形的帮助下对几何图形有了直接的感知,学生的脑海中记录下了这一个个圆柱、圆锥形成的过程,他们清楚地认识到,长方形的长和宽变成了圆柱的底面周长和高、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变成了圆锥的底面半径和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非常浓厚,很快就领会了知识的内在联系,空间观念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

(三)开展集体活动

学生个人能力有限,有时候遇到难度比较大的几何问题难以独立解决,甚至会挫伤学习积极性,更不用说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了。此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开展以学习小组为单位的集体活动,让学生共同攻克学习难关,保持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例如探讨圆的周长公式时,笔者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进行学习。笔者分发给各学习小组几个不同的圆形物体,让学生分别量出它们的周长和直径,分析同一物体的周长和直径的关系,得出每个圆的周长总是其直径的三倍多一些的结论。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在课后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到校园里量出一棵大树的周长并计算出它的直径。学生在一系列的集体活动中得到了锻炼,对数学学习充满兴趣的同时,对空间几何知识的掌握也越发牢固,逐渐建立空间观念。

二、多联系生活实际进行教学

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知识与学生生活紧密相连。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能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教学“长方体的表面积计算公式”时,笔者从学生实际出发,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见到的长方体,给学生充分的思考空间,学生的空间观念得到初步激发。接着,笔者让学生仔细观察教具、学具的表面展开图,学生领会长方体表面积的内涵,对长方体表面积计算公式也有了更深的认识,能够快速理解长方体表面积计算公式。最后,笔者根据学生坐在教室里的实际,让学生感受自己坐在一个长方体教室里,若要粉刷这个长方体,哪些面要计算进去,哪些面要减去门、窗、黑板等面积……学生着眼于当前情境,运用新学知识,进一步加深对长方体表面积计算公式的认识。在课堂的最后,笔者让学生回到家里,将生活中的水泥房子视作一个长方体,试着算一算粉刷房子时要粉刷的那几个面的面积。

又如,在教学了“圆锥体体积”后,笔者结合学生生活实际,让学生想象房间角落里的谷堆并将其与新学习的圆锥体结合起来,尝试计算这堆谷子的体积。学生热情高涨,纷纷画出图形,认真观察、深入思考,空間想象力得到发展。经过一番努力,学生终于发现这堆谷子的体积就是它对应的圆锥体积的四分之一,学生对圆锥体体积的认识又上了一个台阶。学生的空间观念在实际生活中得到锻炼。

三、多运用多媒体软件进行教学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提出,积极开发和有效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合理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注重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的整合,能有效地改变教学方式,提升课堂教学的效果。多媒体课件能把图像、声音、动画有机结合,化静为动,化抽象为直观,不受客观条件的限制,符合学生兴趣点,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例如,在推导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时,我们常用割补法把平行四边形沿着一条高剪下来,将其补成一个长方形,因为这个长方形的面积与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相等,所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长方形的面积,长方形的面积=长×宽,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笔者通过多媒体课件,将割补的过程动态展示出来,学生非常感兴趣,注意力高度集中,教学事半功倍。

又如在探究等底等高的圆柱体和圆锥体的体积关系时,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演示把一个圆锥体放入一个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的过程,学生的学习热情被激发出来,对圆锥体和圆柱体体积之间的关系有了初步的认识,为之后的学习打好基础。

在小学几何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的效率,还能将抽象的过程直观化,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对教师而言,确实是一个有效的教学策略。

作者简介:谢小环(1975— ),女,广西平桂人,中小学高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数学教学。

(责编 刘小瑗)

猜你喜欢

空间观念小学数学
“图形的认识”教学注重四个引导
着眼空间观念培养 提升解决问题能力
小学生空间观念培养微探
发展低年级学生空间观念初探
“折纸”中蕴含的数学思维与动手能力
数学错题的自主管理与有效利用研究
建模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