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ll氏面瘫
2019-01-08王斐
王斐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耳鼻咽喉科,沈阳 110001)
Bell氏面瘫(贝尔面瘫)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急性周围性面瘫,又称特发性面瘫。本病较常见,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但20~40岁最为多见。
1 病因与病理
寒冷和凉风刺激以及精神创伤等可诱发本病,但确切病因不明。有关病因有以下学说:血管痉挛学说、病毒感染性免疫反应学说、遗传学说等。神经受累部位全位于面神经管内。
2 临床表现
本病常突然发生,迅速加重,多为一侧周围性完全或不完全面瘫。患者可有受冷风吹史,部分有病毒感染的前驱症状。周围性面瘫表现为患侧额纹消失,抬眉无力、闭眼不全、嘴角下垂并向对侧歪斜,吹口哨或鼓腮不能。由于不能闭眼,易患结膜炎。部分患者出现患侧耳周疼痛,干眼、味觉下降、听觉过敏,少数患者有面部、舌部麻木感,面部触觉异常感等。
累及双侧者罕见,极少数患者有反复发作史,同侧居多。妊娠后期及产褥期妇女发病率较高,糖尿病患者多发。
3 诊断
排除其他引起周围性面瘫的疾病(如中耳炎,外伤,听神经瘤,腮腺疾病等)后,可确定诊断。结合详细病史,耳部检查,按照House-Brackmann分级系统(H-BGS)所覆盖的所有项目进行评定。还应行定位检查及面神经的电生理检查。常用的电生理检查包括神经兴奋性试验 (NET) 、最大刺激试验 (MST) 、面神经电图 (ENoG) 和面肌电图检查 (EMG)。必要时行神经系统及头部影像学检查。
4 治疗
4.1 非手术治疗
4.1.1 药物治疗 ①糖皮质激素:消肿,抗炎,抑制免疫反应,推荐应用激素治疗的时间越早越好。可应用强的松60 mg/d,共4 d,以后逐渐减量至40 mg/d、 20 mg/d、 10 mg/d, 10 d为1个疗程。或者10 mg/d地塞米松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内静脉滴注。②血管扩张剂:如复方丹参液6~15 mL/d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内静脉滴注;烟酸50~100 mg/次,3次/d。③维生素:如维生素B1,10~20 mg,3次/d,或100 mg/d,肌内注射;维生素B12500~1 000 μg/d, 肌内注射。④其他:如ATP 20 mg/次, 3次/d。基于Bell氏面瘫的病毒感染学说, 有学者主张应用抗病毒药物治疗,但不建议单独应用。
4.1.2 物理治疗 可应用红外线、按摩、肌肉锻炼、高压氧及电刺激治疗等。
4.1.3 针灸治疗 本病中医常用针灸治疗,中医分阴阳,取穴一般以头面部阳经穴位为主,如:印堂、阳白、四白、承浆、鱼腰、迎香、颧髎、下关、地仓、颊车等穴位,以浅刺、斜刺、透刺手法为主,除了面部取穴以外,也要配合在耳后、手上取穴。
4.1.4 保护角膜 滴用人工眼液,涂抹眼膏,配戴眼罩等。
4.2 手术治疗 选择面神经减压术的适应证和手术时机等尚有争论。完全性面瘫:起病后2周内ENoG提示神经变性≥90%者,为减压术的适应证。神经变性达100%应立即手术。手术前应行详细的定位检查,采取不同的手术入路方式。
5 预后
本病可自行缓解,约70%~80%患者的面神经功能可完全恢复。不完全面瘫的预后较完全性面瘫好。约15%~20%患者不能完全恢复功能,部分患者遗留联带运动、面肌抽搐等后遗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