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译诗“三美”与国学经典英译的美学问题

2019-01-07宋丹王蕙

文教资料 2019年24期
关键词:三美译诗三字经

宋丹 王蕙

摘    要: 《三字经》作为传统的国学经典启蒙读物,语言简练,内涵丰富,音韵和谐,形式独特。赵彦春的《英韵三字经》用词精妙,对仗工整,韵律得当,兼顾原文的音、形、义。本文以许渊冲的“三美”理论为依据,透视赵彦春的《英韵三字经》,赏析其中的意美、音美、形美。

关键词: 译诗“三美”    《三字经》    英译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国力的增强,国际地位的提高,中国政府推出“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国学经典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国学经典的对外传播与国学经典的翻译息息相关,国学经典翻译关乎中华民族在世界文明中的文化品位。为了更准确地让外国人了解中国文化,要重视国学经典的英译研究。

《三字经》是三大国学启蒙读物之一,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不仅在中国历史上广为流传,在西方世界也被当作了解中国古典文化和历史兴衰的读本。1815年,英国传教士马礼逊首次将《三字经》翻译成英文,自这以后,不断有《三字经》的英译本问世,这些译本各有千秋,未能展现原著独特的韵味。赵彦春的《英韵三字经》堪称相当出色的成绩,其译文采用AABB偶韵体,与原著在意义、形式和韵律上有异曲同工之妙。

二、许渊冲的“三美”论

鲁迅说:“诵习一字,当识形音义三:口诵耳闻其音,口察其形,心通其义,三识并用,一字之功乃全。其在文章,……遂具三美:意美以感心,一也,音美以感耳,二也;形美以感目,三也。”[1]毛泽东说过:新诗要“精炼、大体整齐、押韵”。这个原则不但写诗要遵循,译诗也要遵循。“精炼”,就要传达原诗的“意美”,“大体整齐”,就要传达原诗的“形美”,“押韵”,就要传达原诗的“音美”。译诗不但要传达原诗的意美,还要尽可能地传达音美和形美[2]。

许渊冲认为译诗应该讲究“三美”,即意美、音美和形美。译者可以用体现原文意思的绝妙好词传达意美,可以借助英美诗人喜欢用的格律,选择和原文相似的韵脚等方法表达音美,用语句长短和对仗工整体现形美。

三、“三美”论视角下《英韵三字经》研究

(一)《英韵三字经》中的音美

《三字经》三言两顿,是一篇音韵和谐、朗朗上口的作品。按照清朝贺思兴的版本,《三字经》共有6种平仄组合,仄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组合相对相依,抑扬顿挫,节奏轻快,体现了力量美。从用韵来看,作为蒙学读物的《三字经》,没有合辙押韵的严格要求,押韵主要是为了顺口[3]。

在赵彦春的《英韵三字经》中,原文平仄及用韵在译文中主要体现在节奏和音韵上。在节奏上,汉诗的节奏主要靠音调及声音长度体现,平仄整齐有规律。英诗的节奏主要是靠声音的轻重体现,抑扬变化丰富[4]。在音韵上,汉语的押韵主要是双声、叠韵。英语的用韵有头韵、尾韵、元音韵等。

1.节奏美

音步是诗歌的节拍,由重读音节和非重度音节组成。一个音步的音节数量可能为两个或三个音节,在《英韵三字经》中,单音步和双音步较多,其中单音步有134个,双音步有227个,其中单音步扬抑扬格及双音步抑扬格在译文中采用最多。如句子“Man on earth,Good at birth”[5]是典型的单音步扬抑扬格,单音节词实词“man”“earth”“good”和“birth”重读,单音节词“on”和“at”轻读,一重一轻一重,抑扬顿挫。双音步抑扬格在译文中很常见,如“At Mencius sloth”,句中“Mencius”是一个双音节词,重读音节在前,非重度音节在后,介词“at”轻读,实词“sloth”重读,一轻一重再一轻一重,构成双音步的抑扬格,音节搭配轻重相宜,富有整体节奏美。

2.音韵美

诗歌的音韵美由押韵体现,英语中的押韵是指单词内部音素的重复。《英韵三字经》全文诗节的行与行之间采用AABB的连韵,最常见的押韵有头韵、元韵和尾韵。《英韵三字经》中有头韵87,元韵114,尾韵遍布全文。如:“The same nature Varies on nurture.”[5],这句话中nature 和nurture有相同的辅音因素[n],构成头韵,读起来朗朗上口,具有韵律感。再如,“Dough by name fulfilled his aim.”[5]词语name 和aim 具有同一元音因素[e],使音韵和谐。通篇看,《英韵三字经》采用AABB的偶韵体,如:“With no education, thered be aberration. To teach well,you deeply dwell.”[5]在这一诗节中,education和aberration有同一词尾辅音因素[n],well和dwell有同一词尾辅音因素[l],既构成尾韵,又构成AABB偶韵体韵式。译者在全文中将头韵、元韵、尾韵及行间韵巧妙结合,达到了音韵的美学效果。

(二)《英韵三字经》中的形美

《三字经》三字一句,四句一节,句式整齐而短小,便于读记。三字一句正是《三字经》句式上的重要特点。在讲述相同、相近的事理时使用相同或相近的句式,如“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同種句式反复使用,对仗工整,具有形美。《三字经》中对偶数量较大,比例较高,共150 句,占40%。此外,文中句间及句内排比涉及31句[3]。

1.工整美

以往的《三字经》的翻译以阐释性的翻译方法为主,译文多以散文体的形式呈现,仅注重对原文的语义阐释,忽略形式,未能展现文本的独有特征。赵彦春的《英韵三字经》以英语的三个词对译汉语的三个字,紧扣原文每行三字的定制,对仗工整,如“人之初”对应“man on earth”, “性本善”对应“good at birth”,这样的行文风格保留原文形式,字数对等,再现了原文的形美。

2.对仗美

《英韵三字经》中的对仗美主要是通过英语中的parallelism体现的。Paralleilsm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结构完全相同或非常类似的句子构成的,并且句子或句子之间的联系由于语义上的一致和句法关系的相关得到加强[6]。《英韵三字经》中的parallelism共30处,如:“Learn some numeracy,know some literacy.”[5]这两个句子结构相同,实义动词learn和know加其他成分some numeracy和some literacy构成祈使句,劝告孩童学习算术、语文知识,表明学习基础知识的重要性。这两个句子讲述了相同的事理,采用同样的句型,形成parallelism,同种句式反复使用,对仗工整,再现原文的形美。

(三)《英韵三字经》中的意美

《三字经》作为儿童启蒙读物,语言生动形象又言简意赅。它用人物故事、历史事件、儒家经典及先秦诸子的著作对教育、道德、名物常识、历史、礼仪等进行举例阐述。文中有大量具有文化内涵的词汇(人名、书名等)及历史典故,蕴意深厚。

1.意象美

意象是文艺美学中的概念,文化意象从属于意象,凝聚着民族智慧与文化,具有独特的含义,暗含丰富的联想。具有文化内涵的词汇的翻译,应准确传达原文的内容,要求对原文蕴含的文化内容有所了解,并准确传达其深意。《三字经》中的文化意象主要由人名和书名体现,《英韵三字经》涉及人名44处,书名24处。如唐有虞“窦燕山”译为“ Dough by name”[5],这里的“窦燕山”指五代十国时期一个叫窦禹钧的人,号燕山,这里的号由别人所起,并不是窦禹钧的名字,因此作者省略了燕山,音译为Dough。“孟子者”译为“Mencius,the sutras”,孟子在这指《孟子》这本书,sutras有经典的意思,表明《孟子》这本书的重要影响力。

2.意蕴美

除了具有文化内涵的意象之外,三字经的意美还体现在典故上。在翻译时,译者要重视对典故的引申意义的理解与翻译。《英韵三字经》中有15小节引用典故,如孟母三迁、黄香温席、孔融让梨给人以深刻印象。文中“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被译为“Aged four years,Rong preferred pears.Bear in mind,fraternally be kind.”[5],这两句话里有“孔融让梨”的典故,告诉我们要从尊敬友爱兄长开始,培养自己的爱心,以友善的态度对待他人。译文中“proffered”有提供的意思,再现原文的“让”,说明这是自愿的行为。“Fraternally”有兄弟般的意思。“Bear in mind,fraternally be kind”表达了要像对待自己的兄长一样对待对他人,谨记善良。与典故的意境相合,再现了意美。

四、结语

赵彦春《英韵三字经》语言朴实而不平淡、深入浅出,小词见大义,言简意赅,节奏适宜,韵律得当,形式对仗工整,兼顾了原作的音、形、意,再现了《三字经》的文学艺术之美。

参考文献:

[1]鲁迅.汉文学史纲要[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2]许渊冲.翻译的艺术[M]. 北京:五洲传播出版社,2006.

[3]廖春华.《三字經》语言研究[D].重庆:重庆师范大学,2008.

[4]白纯.从英汉诗歌节奏及音韵对比看中西文化差异[J].黑龙江社会科学,2006(06).

[5]赵彦春.英韵三字经[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4.

[6]叶定国.Parallelism与对偶、排比[J].外语与外语教学,1999(02).

猜你喜欢

三美译诗三字经
从“三美”理论看杜甫陇右诗的翻译
许渊冲的“三美”理论视角下《上邪》三个英译本的比较研究
朗朗韵味话经典
浅谈高考记叙文的“三美”
描写规范理论在徐志摩译诗作品中的体现
霍克思译《红楼梦》诗词的诗学观照——从两首译诗说起
去车站听乡音(駅へ行ってお国なまりを闻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