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小儿肠套叠的价值及超声特点分析
2019-01-07康玮
康 玮
(鄂州市妇幼保健院超声影像科,湖北 鄂州 436000)
肠套叠是小儿常见急腹症之一,主要临床表现是阵发性腹痛或腹部包块,部分患儿可伴呕吐甚至便血[1]。如果不能做到及时诊疗,可致小儿肠管坏死,给其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2]。临床主要通过影像学方法对肠套叠进行诊断。本文就我院2016年3月至2017年9月间收治的小肠套叠患儿55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的肠套叠的影像学特征,并探讨其应用价值。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6年3月至2017年9月间收治的经病理诊断确诊为小肠套叠患儿55例作为研究对象,患儿入院时均有阵发性疼痛表现,并伴哭闹不安。其中,29例患儿触诊可扪及腹部包块,38例患儿伴有呕吐症状,伴有腹泻或血便表现的患儿各有8例。
患儿中,男31例,女24例,其年龄在3个月~7岁,平均年龄为(2.1±0.5)岁;病程在2~48 h,平均病程为(10.4±2.3)h。其中,33例患儿经触诊可扪及腹部包块,49例患儿伴有阵发性腹痛症状,14例患儿伴有腹泻症状,19例患儿伴有呕吐症状,12例患儿伴有血便。
1.2 方法:所有患儿入院后均先行超声检查,检查仪器为:飞利浦iU22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在家长的辅助下让患儿保持仰卧状态,先以低频凸阵探头(频率在1~5 MHz)按照从上向下的顺序对患儿的全腹进行扫查,避免漏扫。同时,对其回盲部、探头压痛点等处进行重点扫查,结合患儿的临床表现、体征等判断其是否有肠管扩张、异常包块、肠间隙积液等情况。
对发现异常回声的地方,改用高频线阵探头(探头频率在7.5~10 MHz)对可疑包块进行横向、纵向、斜向多方向、多切面扫查。对包块的位置、大小、边界、形态、内部回声等进行观察确认,并记录长短轴切面的超声结果,对其内筒与套鞘间的厚度进行测定,并对肠壁水肿的情况进行评估。同时,对患儿肠腔内容物的蠕动或逆行情况、肠腔积液、肿块近端肠管扩张、并肠系膜淋巴结肿大等的发生情况进行再次观察,以显示效果最清晰的层面为准行拍摄储存。
采用声连续取样的方式,通过CDFI显像技术测定套叠肿块处及其周围的血流信号变化情况。其中,测量血流阻力指数以及峰值流速分别设置为RI 0.48~0.88,Vs 14.6~34.8 cm。
观察肠套叠患儿的超声影像学特征。以病理诊断结果为对照,计算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小儿肠套叠的符合率。
1.3 统计学方法:本次实验数据采用SPSS1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以“n,%”表示,对比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经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结果与最终病理诊断结果进行对照,52例符合,诊断符合率为94.55%。
观察患者的超声表现,可见多数患者存在异常套叠包块,包块的横截面表现为中央高回声、周围低回声的“靶环征”或者高低回声交替的多环状团块“同心圆征”,纵断面则表现为高低回声相间、对称多层平行的“套筒征”。包块可位于中腹部、右上腹部、左上腹脾曲部、左下腹部或者脐上横结肠部的不同位置。同时,包块的肠系膜血管处多有明显血流信号,30例患儿可见肠系膜血流信号,21例患儿可见肠壁血流信号,仅有4例患儿无法观测到血流信号的存在。
3 讨 论
肠套叠是婴幼儿中有很高的发生率[3],特别是4~10个月的婴儿中,其主要病理特征是附着有肠系膜的部门肠管套入邻近肠腔,被认为是造成肠梗阻的主要原因[4]。研究认为,肠套叠的发生与肠痉挛、肠管蠕动紊乱等密切相关。临床上多采用X线或超声对其进行诊断。X线因清晰度较低,诊断中常有误漏诊现象;而超声可以对肠套叠的具体情况(如中心位置的包块大小、形状、位置,淋巴结肿大等)进行清晰观察,本文55例患儿的超声图像可见,其肠套叠包块的横截面可以观察到典型的“靶环征”或“同心圆征”,纵截面则可观察到典型的“套筒征”。前者与多层压缩的黏膜及浆膜层的高回声、水肿肠壁及网膜的低回声形成的环状回声特点有关;后者则与套鞘部与套入部之间的肠壁浆膜、内部黏膜反折叠造成的多层平行回声带有关。进一步通过CDFI显像的应用,可以有效分析肠系膜、肠壁血流信号的变化。与病理诊断结果进行对照,诊断符合率可达94.55%,效果显著。
总的来说,通过小儿小肠套叠的典型超声图像特征可以对小儿肠套叠进行有效诊断,操作简单、快捷、无创、小儿接受度高,灵敏性好,可为患儿的及时治疗提供可靠依据,值得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