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立德树人的红色文化融入创新创业教育研究:以红船精神为例

2019-01-07杨丽敏

福建茶叶 2019年10期
关键词:首创精神红船红色

杨丽敏

(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湖南益阳 413001)

1 红船精神概述

1921年8月4日,一群平均年龄只有28岁的爱国志士云集上海,秘密召开中共一大,会议从上海石库门开始,在嘉兴南湖闭幕。一艘“无一处没有伤痕”的小船载入了史册。“一条小船,诞生一个大党”,它不仅见证了“中共一大”的胜利闭幕,见证了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更是见证了中国共产党90多年来的艰辛与辉煌。

早在2005年,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弘扬“红船精神”,走在时代前列》,在该文中习近平第一次对红船精神的内涵和历史地位进行了高度的概括,他指出:“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之源,也是红船精神的深刻内涵。”。在党的十九大胜利闭幕后的一周,习近平带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转成赶赴南湖,沿着早期共产党人的足迹,探寻我们党的精神密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翻开风云激荡的红色篇章,在历史中汲取力量,为的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习近平总书记再次阐释并重申了由“首创精神、奋斗精神、奉献精神”这三种精神组成的“红船精神”。

2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导向

高职院校以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为目标,其创新创业教育更具有实践性、创新性等特点。近年,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应该先把握住两个问题,一是我们的创新创业教育处于何种的时代背景?二是我们的创新创业教育现状如何?

(1)政策语境的嬗变。2014年9月,李克强总理在夏季达沃斯论坛上提出,要在全国掀起“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浪潮。随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上升为国家战略。2018年国务院颁布《关于推动创新穿创业高质量发展打造“双创”升级版的意见》,“深入产教融合,强化大学生创新教育培训”作为一条重要举措提出。随着政策语境的嬗变,高职院校对“双创”战略及时作出响应,并在新一轮变革中寻找更多的发展。

(2)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现状。与本科院校相比,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开展相对滞后,在改革成效上高职创新创业教育体现出职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偏弱、创业行动力不足、创新创业项目层次较低、创新创业持续性不强等问题,加上市场经济的发展,高职生创新创业行为也受到了不良价值观冲击,如创业项目“同质化”严重,创业行为“失范”,创业价值观“功利化”,创业精神“虚无”,创业文化“庸俗化”等现象,其中“功利化”表现尤为突出,正是因为缺少了正确有效的价值引领和理想信念教育,从而直接影响了高职学生创新创业成效。

(3)根本导向。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同时把“立德树人”首次确立为教育的根本任务。习近平同志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讲话中勉励青年“要努力成为有理想、有学问、有才干的实干家和,在新时代干出一番事业”,由上可见,立德树人的价值导向就是培养新时代有理想有信念的实干家,这是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升级发展的根本遵循。

3 红船精神融入创新创业教育的必要性

3.1 红船精神的核心是“首创精神”,即“创新创业精神”

红船精神可凝练为“首创精神”“奋斗精神”“奉献精神”。其中,首创精神就是创新创业精神。回顾来路,我们会发现,中国共产党能走到今天,靠的是敢为人先,靠的是不断创新。从建党到新中国成立,再到社会主义建设,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等,都是首创精神的具体体现。新时代的大学生理应跟随先辈的步伐,传承发扬中国共产党人的艰苦创业精神,继续开辟新天地。

3.2 红船精神蕴含丰富的时代价值,是推进双创教育的应然选择

(1)理想信念教育。任何伟大的事业都不是在温柔、美好的光景下完成的,都是需要经历刀光剑影、血雨腥风,革命之路从来都是充满了荆棘,不仅需要付出艰辛,甚至鲜血和生命。红船精神体现了早期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与追求,当代大学生可以继承培养他们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以此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

(2)创业精神培养。创新创业教育以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为目标,除了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创新创业精神,提升创新创业能力之外,还要强调培养学生企业家思维等隐性能力。

(3)先进文化指引。一条红船见证中国共产党以及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方得始终”的追求。红船精神是先进文化之源,以此来引领大学生的文化自觉,增强文化自信,实现文化自强。

3.3 红船精神唤起创业文化及创业价值观的回归

红船精神具有开天辟地的首创性,创新创业同样是一件极具首创性的实践活动。作为中国先进文化代表的红船精神对培育高职院校创业文化和培养高职学生正确的创新创业价值观具有重要作用,有利于鼓励高职学生以首创精神开拓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塑造高职学生的人格特质。

4 红船精神融入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施路径

4.1 构建融红船精神的课堂教学,强化创新创业意识

一是融入教学。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文化等融入教学,如“首创、奋斗、奉献”红船精神以及“心忧天下、敢为人先”的湖湘精神、“坚定不移的理想信念”、“团结一致的集体主义精神”等红色精神,进行德育渗透,用红色精神激发大学生创新创业品质,引导学生确立科学合理创业观。

二是构建创新创业课程思政化教学模式,确保课程思政的课堂实施。构建适合课程思政改革的教学模式,为课程思政提供明确的流程,避免学习的片面化,并为教师提供教学过程的有效评估。

三是融入教材。将红船精神中有关红色故事编入创新创业教育教材,编写并出版一批“课程思政”改革试点创新教材。

四是融入专业课程。将红船精神等红色文化元素融入专业教学,开发红色创新作品,打造红色文创品牌。把红色文化教育课程作为选修课,开设红色文化相关选修课或讲座。

4.2 开展红色文化创新创业实践活动,激发创新创业行动力

一是建立一批校外创新创业实践育人基地。高职院校可以充分挖掘当地革命旧址、遗址、故居等红色资源,建立若干个创新创业实践育人基地,积极开展以红色文化为主题的创新创业实践活动。

二是开展一系列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定期开展学生社会实践活动、“青年红色筑梦之旅”、“三下乡”活动、团学活动、创新创业类社团活动等机会,积极构建创新创业实践育人长效机制,引导更多学生扎根中国大地了解国情民情,夯实信仰之基,铸牢思想之魂。

4.3 开展红色创意创新创业大赛,培养创新创业能力

红船精神中的首创精神实质上就是创新精神,就是要锐意进取、不懈奋斗。在双创背景下,高职学生不仅要具备首创精神还要有大无畏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高职院校积极开展以红色文化为主题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组织“互联网+”“挑战杯”“黄炎培”创业规划大赛和各级各类创意设计或专业竞赛,在竞赛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4.4 建设“红创文化”网络平台,培育创新创业文化

将红船精神、创新创业精神与网络思政教育相结合,建立“红创文化”的微信号或网站专区,并组织专人维护建设,唱响网络红色主旋律、弘扬网络正能量,培育“敢闯、耐挫、尚成、容败”为核心内涵的创新创业文化。

新时代背景下,将红船精神融入创新创业教育,既是创新之举,也是题中应有之义。在红船精神与创新创业教育的融合中,不仅激发高职学生的创新创业活力、信心,促进高职学生全面发展具有深远意义,而且也从现实需求上印证了红船精神的当代价值。

猜你喜欢

首创精神红船红色
红船
雕红船
红色是什么
红船向未来
一叶红船
红色在哪里?
红船精神和西柏坡精神蕴涵的首创精神及实践思考
“红船精神”内涵解读
试论中国共产党创建过程中首创精神的历史作用
追忆红色浪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