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转化学困生
2019-01-06赵春燕
赵春燕
摘 要:学困生不可怕,可怕的是对学困生的放任自流、不管不问、自生自灭,数学学困生转化工作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任务。
关键词:初中数学;学困生;转化策略
所谓学困生,是指那些学习相对较差,纪律、思想等方面暂时处于落后的群体。而新课改的推行使初中数学在教学模式、教学手段及教学理念方面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进而使得课堂上不专心,思想开小差等非智力因素影响的学生,容易成为学困生。所以极大多数学困生是不自觉地,无意识地,不情愿地成了学困生,因此初中数学学困生的比例越来越高。他们给班级带来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故转化初中数学学困生已成为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
那么做为一名数学教师,如何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转化学困生呢?
一、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在学习上,良好、适度的自信心,是一个人的潜能源源不断得以释放的源泉,是克服困难、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对学生来说,最可怕的痛苦就是自卑感。一般来说,成绩不理想的学生,他们过多地看到自己的不足和不利因素,总觉得别人认为自己很笨,有很强的自卑感。针对这种情况,教师要适时鼓励学生,哪怕是一点点进步。让学生进行自己的纵向比较,每次、每天进步一点点都是成长。教师要及时加以肯定,以增强他们学习的自信心。学习数学的自信心是促进学生学习的动力之一,是能否获得数学学习成功的关键。培养良好的自信心是转化学困生的有效途径。
二、小组帮助
学生的学习有好坏之分,但其人格应同样受到尊重。学困生往往思想消极,无目标;抱着“破罐子破摔”的思想;自己感觉没有归属感。集体的力量是无穷的,对学困生我们更应多一分理解、多一分尊重。在班集体中要互帮互助,共同进步。在课堂教学中建立学习小组,把学困生均匀地编入不同的学习小组,避免两极分化扎堆。给小组阶段性帮扶任务,由组长负责,全体组员协作完成。教师定期检查、考核、评价完成情况并反馈意见,然后布置下一阶段帮扶任务。这样,學困生才会被聆听、帮助。他们才会有自信心表达自己的想法,才能使他们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心态,不断地成长和进步。
三、培养良好的习惯
俗话说:“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人生”。美国教育家布鲁姆认为90%以上的学生的智力是相差很小的,都能学好。数学学困生往往是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造成的。故培养学困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显得尤为重要。
(一)培养学生自觉学习的习惯
无论是课前预习,还是课堂上的学习,甚至是课后的练习巩固,都需要学生通过自觉学习来完成。特别是学困生,只有养成自觉学习的良好习惯后,成绩才能突飞猛进。例如,在学习完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后,针对这些不同的解法,不同的问题选择不同的解法,师生共同学习总结各自的特点,最后让学因生选择自己最容易掌握的方法。所以教师要时常检查学困生的预习情况、随堂笔记、课后练习的完成,督促学困生慢慢培养从不自觉到自觉学习的良好习惯。
(二)培养不耻下问的习惯
学困生的基础薄弱,接受知识困难不言而喻。所以教师要多鼓励他们不管是在预习过程中,还是复习巩固中都要标记自己模糊、不清楚的知识,随时随地请教自己的学习小组成员或教师。教师要要求学困生在数学学习中将最基础的概念、公式、定理、运算法则等反复记忆,反复理解。
四、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中学生正处于对任何事物都倍感好奇的年龄阶段,教师可以抓住这一心理特征,大胆创设他们好奇的问题,甚至让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如,在讲相似三用形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动手剪出三角形判断,特别让数学学困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这样就可以利用学生好奇的心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通过前面对学困生自信心的培养,小组的帮助,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以及学习兴趣的激发,使得他们有信心、有能力把数学学好。故教师应在课余时间主动找学困生聊天,谈理想,谈人生,使其在学习上有成就感、进步感、获得感,进一步规划自己的学业和人生。
学困生不可怕,可怕的是对学困生的放任自流、不管不问、自生自灭。教师的成功不是优等生,而是对学困生的转化。数学学困生转化工作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任务。这一过程中教师与同学对学困生的帮助显得尤为重要。在课堂上教师可以把一些较简单的、容易的问题留给学困生回答;对他们在作业和检测中取得的进步,不失时机给予表扬;对他们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教师与同学可采取及时的辅导。总之,只要我们教师在实际教育教学中认真观察、细心地引导培养数学学困生,以現代教育教学理念为指导,以心理学为基础,纵观全局,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习兴趣,培养思维能力,运用人格魅力,发掘学生的潜能。让学困生在点滴的进步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自我赏识,形成一定把数学学好的意识,进一步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