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音乐教育中的节奏感知与表达探索
2019-01-06张鹂
张鹂
[摘 要] 幼儿处于关键的启蒙时期,其在人的成长之路上占据基础地位。幼儿阶段的学生不但应该对其创造力进行培养,还应该释放孩子的天性,让他们对生活的理解与认识能够不断加深。幼儿教育中必不可少的就是音乐课程教学,并且这也是重点之一,对幼儿节奏感与表达能力的培养有重要作用,有利于其身心发展。立足于幼儿音乐教育来说,学会运用灵活的方法开展教学,不但能够提高课程教学质量,也能够让我国幼儿教学事业得到发展。主要针对幼儿音乐教育中的节奏感知与表达进行探索,以供参考。
[关 键 词] 幼儿音乐;节奏感知;表达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30-0086-02
音乐的主要构成要素之一就是由多個音符形成的动态节奏,音乐的创作以及感知全过程中,利用音符的持续变动,渐而形成多种风格的节奏,美妙的悦耳之声产生。所以,鉴于节奏的特殊性与基础性地位,对音乐教育中的节奏进行探索应该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重视,特别是幼儿阶段的音乐教育。教师应加强对幼儿自身节奏感的培养,培养他们良好的感知能力,对音乐有了基本的了解后,就可以分析音乐中包含的表达技巧以及情感,教学的意义可得到升华。
一、幼儿音乐教育中节奏感知的探索
(一)加强朗诵训练,培养节奏感知
每个孩子幼儿时期都会接触到儿歌或是童谣,在语言培养的初期,老师或家长通常都会采取让其念儿歌或童谣的方式。按照幼儿对语法掌握的实际情况分析,幼儿在学习语句的时候,一般遵循从不完整到完整、简单到复杂、无修饰到修饰的过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一步步趋于完善。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他们的思维方式也处于发展之中,概括语句的能力、判断能力都在有效增强,对句子的理解能力也处于提升的态势,所以幼儿能够对儿歌或童谣有更深刻的理解。国家、民族以及地域性的差异等因素会使其有独特的文化成果,童谣、儿歌就是其中的一项瑰宝,不仅通俗易懂、朗朗上口,而且趣味性十足。加强幼儿的朗诵训练,将本土化文化融入其中,不但有利于民族文化和区域文化的保留,也是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二)挖掘幼儿本能,教授基本动作
社会发展车轮从未停止,在理性思维意识逐渐增强的同时,人们反而将内心的真实情感深深地埋藏起来,对自身最珍贵的本能有所忽略。在生活中,相信每个人都有过这样的举动:当忘情地投入一场演出活动时,会用拍手、跺脚的形式展现内心的兴奋与激动;当活动结束时,大家也会迎合有节奏的旋律,拍掌示意。这些举动可以看作是人类表现个人感受,体现内心活动的最直接方式。“原本性”音乐是音乐教育中应用的一种理论,其就是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本能,引导幼儿掌握更加富有律动的节奏。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幼儿的特点,选取声势这种不需要太多技能的技巧,适宜每个孩子应用,也不会给其造成强大的学习负担,还能保证教师跟随节奏进行教学。选择声势时,同样应该结合学生的特点,如可以选择拍手、跺脚等节奏进行练习。
(三)选取固定音型,降低乐器难度
大自然一直被人们视为一个神奇的存在,给人类提供了种类繁多的金、木、石类物质,人们也知道怎样应用这些材料抒发自己的情感。我们日常所用的很多物品都可以用作打击乐器,幼儿的音乐教育应该考虑学生的肌肉发达程度,去选择适宜的打击乐器。在满足幼儿动作能够迅速发展、动作逐渐协调的基础上,按照物品自身具备的音效特点,进行编配应用。在可能的情况下,教师也可以让幼儿用发现的眼睛去挖掘身边的物品,寻求可以用于制作打击乐器的物品。例如运用大纸箱,可以制作“鼓”;以塑料瓶为载体,倒入沙子,用作沙锤。教师也可以在此过程中给予幼儿合理的意见,让其对不同类型的声响进行探索,运用不同的声音,营造风格各异的场景效果,不但能够锻炼幼儿的动手与创造能力,还可以让幼儿对音乐节奏产生探索欲。
(四)甄选音乐素材,促系统化发展
我国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在培养幼儿的节奏感知时,教师忽略了对音乐素材的甄选。大部分教师认为曲目欢快、节奏感强就能够应用,并不会对素材进行深入的挖掘与甄选。正是因为这种观点的存在,幼儿教学中就会存在音乐素材无序,不成系统的情况,由此培养幼儿的节奏感知效果就会大幅度降低。如果教师能够将“原本性”理念应用于音乐教学中,对音乐素材进行仔细的甄选,相关要求也会更加严格,具体如下:(1)所选取的音乐伴奏应该有极强的律动感,幼儿听曲的难度能够有效降低,有利于其做出反应。不管乐曲曲风是欢快的,还是安静的,幼儿都可以在自身情感的基础上以不同的方式表现对节奏的理解。(2)乐曲结构应保持完整,每个段落的音乐节拍应该保持一致。整齐有序的乐曲结构,对幼儿感知音乐节奏的稳定性有一定作用,幼儿不会因为结构的变化而跟不上节拍。否则会让幼儿处于一种紧张的状态之中,对身心发展是极为不利的。(3)乐曲节奏要适度变化。乐曲若保持一种曲风,会造成幼儿乐曲感知能力没有提升。适度的变化,能够让幼儿对音乐节奏进行巩固,还可提升难度,使其感知能力能够有所提升。
二、幼儿音乐教育中表达能力的探索
(一)树立正确的教育意识
1.树立表达能力培养意识
唯物学观点主张“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教学的全过程也是如此,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首先需要教师树立培养学生表达能力的意识。以幼儿教学《王老先生有块地》为例,在讲授这首歌之前,教师可以给学生展示图片,让小朋友们观察图片,将自己观察到的景物和感觉,以讲故事的形式讲给其他同学。虽然大家看到的景物都是一样的,但因为学生的自我感知能力不同,所以在表述感受时就会有不同的心情,所得到的感受也是不一样的。通过此方式,教师就能够为学生营造表达的氛围,让其有机会表述内心所感所想,渐渐地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2.树立学生的互动意识
音乐教学从来不是教师单方面的讲解就可以,而是需要师生能够进行一定的互动。一般来说,正式授课前,均设有导入环节,学生经过导入环节后,已经对表达有了一定的欲望。此时教师需要给学生提供契机,让其敢于表达。针对部分勇于发言的小朋友,教师可以以奖励星星、鼓掌或奖励小红花的形式进行表扬,给予他们肯定,以此为点,辐射到全班,激发其他学生表达的积极性。反之,对部分性格偏内向的小朋友,老师切忌急于求成,最好抽出时间与其进行交流,了解学生所思,通过逐步的引导,让他们能够跨越心中的障碍,与大家更好地融合在一起。做到“独立说,大声说”,最后实現自然大胆地与他人交谈,充分调动他们的表达积极性。
3.树立游戏导向的意识
幼儿教学中,教师常用的一种方式为游戏教学,在游戏中一般会设置不同的角色。运用游戏教学,让幼儿能够学会如何运用语言交流,促使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够有所发展。同上以《王老先生有块地》为例,安排幼儿扮演游戏中的小鸡,并学习小鸡“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的声音。随后,教师可以提出以下问题:“故事中是谁在唱歌呢?王老先生都唱了些什么呢?大家还听到了谁在唱歌?小鸡是怎么唱歌的呢?”幼儿学会如何演唱这首歌曲时,可以加大难度,让他们尝试编歌词,诱导学生说出狗“汪汪汪”,猫“喵喵喵”的声音,大家也可以一边说动物,一边编写歌词与动作。在每一次的音乐教学活动当中,教师可以给幼儿留出更多的学习机会,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在一次次的表达中,语言能力也能够得到提升。
(二)科学地把控音乐和语言关系
幼儿歌曲的编排,不但与幼儿心理特点以及成长规律相符,也能够展现语言学的初步生成规律与特点,这也是幼儿能够进行语言学习的优质素材。因此,进行音乐教学活动时,教师应该协调好音乐和语言的关系。同样,以《王老先生有块地》为例,教师可以先给学生选择与该歌曲节奏相一致的手指游戏——《我的小手和小脚》作为导入。教师是教学中的引导者,主要发挥指导作用。在教师的逐一引导下,他们可以与幼儿共同表演节奏操。第一遍表演时,可以一边打节拍,一边说手指游戏的词,第二遍则一边说儿歌一边打节奏。教师要逐一观察学生的活动状态,当看到他们兴趣正浓时,就可以说出本次活动的主题,因为此时幼儿兴趣正酣,歌曲的旋律和游戏的关系又极为密切,学生在学习歌曲的时候接受速度也是最快的。通过此编排,幼儿就能够真切地体会到学唱歌曲并没有那么枯燥。学生在享受歌曲带来的欢愉之时,表达能力也会更上一层楼,给他们提供了更好的学习平台。
三、有意识地渗透语言教育
幼儿语言的发展与其情感、经验、思维等其他方面有着密切的关联,因此,互相渗透各个领域的教育是发展幼儿语言的重要途径。在音乐活动中,可以让幼儿边听音乐边联想感觉到了什么,然后让幼儿用语言描述出来。如,在欣赏乐曲《郊游》时,当幼儿初步欣赏了几遍,感受理解了乐曲的情绪后,让幼儿根据乐曲自编故事,并相互讲述,有的幼儿会编得特别好:“春天来了,大地穿上了五颜六色的衣裳,有一群小朋友手拉着手去郊游,他们来到了小河边,小河里的冰融化了,河水哗啦哗啦地流着,小燕子在天空飞来飞去,小朋友们高兴地在草地上唱歌、跳舞……”通过教学,使音乐与语言有机结合,幼儿通过感受音乐,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编出自己喜欢的小故事,既发展了幼儿的音乐欣赏能力,又锻炼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总之,幼儿音乐教学并非想象中的那样简单,想要让他们学好音乐,就应该从基本层面进行教育,注重幼儿节奏感知与表达能力的培养,制定与他们实际成长有益的教学计划,选用适宜的教学模式展开教学,以此让幼儿能够对音乐有浓厚的兴趣,不但可以提高幼儿学习音乐的积极性,音乐教学的有效性也会得到显著提高。节奏感知与表达教学活动需要考虑学习者的年龄,鉴于幼儿的年龄较小,教师更要抓住他们的特点。适宜的教学方式,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升音乐素养。从宏观方面来说,则能够促使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白学海.幼儿音乐教育中的节奏感知与表达[J].兰州学刊,2010(10).
[2]刘琬琬,师晖.浅谈节奏在幼儿音乐启蒙教育中的重要性[J].新西部(理论版),2012(11).
[3]李咏梅.浅析幼儿音乐教育中的互动问题[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2010(12).
[4]王洁.在幼儿音乐教育中的几点建议[J].音乐大观,2012(8).
◎编辑 马燕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