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职业素养和能力为本位构建高职应用化工技术专业学分制人才培养方案
2019-01-06郭丽敏马桂香
郭丽敏 马桂香
[摘 要] 对原有培养方案进行改革,在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础上,构建基于职业素养和综合能力培养的学分制人才培养方案,以化工职业技术素质教育要求为标准,注重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关 键 词] 学分制;人才培养;职业素养和能力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30-0001-03
人才培养方案是教育教学活动的纲领性文件,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保证。高职教育培养企业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注重培养核心职业素养和综合能力。为了全面贯彻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方针、政策,适应新时代下行业和企业对人才培养质量的要求,结合“高等职业院校实施学分制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从2017年开始,我院开始实施学分制人才培养方案。 立足区域经济发展状况,结合鄂尔多斯地区化工企业人才需求,应用化工技术专业逐步形成以合成氨、氯碱化工为专业方向,对接岗位、化工生产过程,建立了以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为本位,以就业为导向,基于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学分制培养方案。
一、应用化工技术专业培养规格
根据就业方向和岗位工作能力及素质要求,确定培养目标和职业素质。本专业学生主要在鄂尔多斯及周边地区化工、环保和医药企业就业,职业岗位主要从事化工生产操作(工艺操作)、化工产品检验(化工分析),参与化工设备维护和化工安全防护管理等。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服务于鄂尔多斯区域经济发展,支持党的基本路线,在德、智、体、美方面全面发展,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文化素养,适应化工企业生产、管理和技术服务第一线的需要,能从事化工产品生产、产品检验与控制、管理与工艺(内、外)操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二)素质要求
1.思想道德素质:具有爱国主义精神;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修养,有正确的政治方向和立场,坚决支持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2.职业道德素质:自觉遵守本专业的政策法规,熟悉本专业职业资格标准,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爱岗敬业、吃苦耐劳、精益求精、诚信守法。
3.身体心理素质:具有健康的体魄、健全的人格;具有进取心和事业心;具有勤奋、毅力、拼搏的意志力。
(三)专业知识和职业能力要求
1.掌握基础化学、化工生产工艺路线、方法、主要设备及主要工艺操作条件、生产控制指标等本专业必需的化学、化工的基本知识。
2.了解本专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及相关行业的方针、政策和法规,初步掌握企业管理知识,具有较强绿色环保、安全生产意识。
3.熟悉掌握计算机应用技能、常用化学实验的操作技能和化工生产一线基本操作规程。
4.具有独立工作、团队协作、协调沟通等较强的工作适应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
二、教学实施方案
(一)课程体系构建
遵循“目标规格→职业岗位(群)→职业能力构成→课程体系”的课程开发思路,校企合作按照专业培养目标,从岗位职责任务出发,通过对典型工作任务的归纳分析,在分析的基础上,参照化工职业能力标准,以工作过程系统化为导向,我们将原有的专业知识、技能进行解构和重构,将职业技能鉴定内容融入课程,以能力培养为主线,整合课程内容,加强内涵改革,如表1所示。
(二)课程体系与核心课程
根据核心工作岗位对知识能力和素养的要求,按照五个对接的总体思路,分析研究和制定课程体系及课程内容,与企业一线专家对接,进行课程体系开发,科学合理构建了以工作岗位和职业标准为目标和内容的课程体系。本专业课程体系包括公共必修课程、专业群基础必修课程、专业必修课程和个性化任意选修素质课程,详见表2。
第一学年进行职业基本素质能力培养,在学校主要进行英语、计算机等公共必修课程和部分职业通用技术知识的学习,形成职业基本能力;第二学年进行职业专项技术能力培养,在学校主要进行职业专项技术知识的学习,完成学生化工产品生产职业专项能力训练、岗位操作能力强化;第三学年企业实习将结合工学结合,实现教学、实习、就业、工作的紧密结合,提高学生的职业综合能力,形成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详见下图。
校企合作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示意图
以化工生产为主线进行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形成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并确定核心课程为化工单元操作、合成氨生产技术、氯碱生产技术、PVC生产技术、化工职业健康与安全与环保。
(三)教学方法
实行学分制改革,遵循职业教育规律,突出职业教育特色,满足不同学习者接受职业教育的需要;实施以学生为本,以学生为中心教学的原则,促进学生积极建立知识体系,优化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進学生个性化发展,创新创业的培养,满足区域经济和产业发展中高素质技术和技能人才的需求。开展学分制,出发点是“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在工作过程的基础上根据企业的生产岗位要求,采用项目导向的教学方法实施教学,教学中突出了“项目驱动”的教学方法。结合“教学,学习,做事”“教师安排任务—学生了解任务—学生自己计划项目的任务—教师和学生联合分析计划—学生修订计划,实施培训项目,完成检查教师评估—学生自我评估”的教学流程。整个教学过程基于“指导”而不是“注入”,让学生主动解决难题,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加对相关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例如,基础化学和化学单元操作是所有化学和相关专业的必修基础课程,与合作公司的工程师和技术人员合作制定课程标准并确定培训目标。根据企业核心岗位要求,通过对岗位能力和技能要求的分析,参考化学资质测试和化学工业总体控制专业资格标准,制定课程培训项目。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分组进行项目学习并加强技能培训;实施过程化考核,突出技能考核,构建“知识、技能、素质”一体化考核体系,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增长知识,提升技能。
(四)学分制培养方案
1.毕业条件
专业培养方案采用学分制,修满143学分,且思想政治表现、个人品德修养、组织纪律观念等方面考核合格,体质健康测试成绩合格(因病或残疾学生,凭医院证明向学院提出申请并经审核通过的除外)的准予毕业。学生只有通过考核,成绩合格后才能取得相应的学分,必须修完人才培养方案规定的全部课程。
标准学制为3年,学生在校期间实行弹性学制,修业年限最少不得低于2.5年,最长不得超过7年(含休学),学历为专科。
2.学分及学时分配
纯理论课一般16学时计为1个学分;“理论+实践”课一般20学时计为1个学分、校内以周为单位的实践教学课程一周计为1.5个学分;校外集中实习实践环节以及顶岗实习按一周计1学分。
总学分为143学分,学分及学时分配见表3。
三、总结
为了培养出更多满足行业企业需求的高质素技能型人才,必须与时俱进,在实践中不断充实和完善应用化工技术专业学分制人才专业培养方案,深化和企业合作,建立“订单式”培养,使人才培养效果进一步提升。
参考文献:
[1]吴卫.构建以职业岗位能力培养为核心的高职应用化工技术专业[J].化学工程与装备,2013(1).
[2]赵志英.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应用化工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开发[J].化工企业管理,2017(6).
[3]赵志群.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开发指南[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编辑 陈鲜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