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师标准化患者在麻醉科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术前访视中的应用

2019-01-06欧炜邹小华吕洁吴金丽蒋柯王湛

中国毕业后医学教育 2019年4期
关键词:麻醉科病史住院医师

欧炜,邹小华*,吕洁,吴金丽,蒋柯,王湛

(1.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麻醉科,贵州 贵阳 550001;2.贵州医科大学临床教学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科,贵州 贵阳 550001)

术前访视是考察麻醉科专业住院医师理论知识水平、临床思维能力的重要环节,是麻醉科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学的规定内容之一。麻醉专业与其他临床专业不同在于:临床诊疗过程中,麻醉医师与患者接触的时间仅限于术前访视。了解患者病情,与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恰当的风险交代是缓解患者术前焦虑、提高整体满意度和降低医疗纠纷的重要保障,是提高麻醉安全性和患者满意度的重要前提[1]。有研究显示,目前住院医师在术前访视过程中存在病史采集不够全面、对手术方式和范围的关注较少、对手术和麻醉相关风险的评估能力及风险交待能力欠佳等问题[2]。由于麻醉科工作的特殊性,难以同时组织批量的医师到各专科病房与患者进行面对面教学查房。采用标准化患者(Standardized Patient,SP)是较为理想的方式[3-8]。但是,招募或培训职业标准化患者需要一定的培训和学习周期,需要投入较高的成本[9],而教师有系统的专业知识,只需根据查房的病例及培训内容稍做准备就能作为标准化患者投入教学。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尝试将教师标准化患者应用于麻醉科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学查房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 准备工作

挑选有扎实专业理论基础,熟悉临床麻醉工作的流程并具有较好交流能力的高年资教师作为SP 人选。教学查房前一天,主持教学查房的教师和教师SP,在手术患者中选择典型或疑难的病例作为查房对象,并通知住院医师。选择对象的范围是细则中要求掌握的病种或具有重要知识点的病例。主持查房的老师要提前了解患者病情,做好教学计划。(1)针对本病例设计评估要点。(2)教师SP 准备:熟悉查房病例的临床症状,也要注意表现该例患者情绪,尽可能做到临床情境再现。(3)确定病例相关重点基本理论,也应准备目前最新医学进展资料,拓展学员思路。(4)进行实际模拟训练以熟悉流程。(5)主管住院医师要准备患者资料,掌握患者近期病情演变及诊疗全过程,以便在查房中汇报及解答。(6)其他住院医师知晓查房主题,提前了解患者基本信息,以便查询书籍及必要的文献资料,可提高住院医师教学查房的参与程度。

2 教学查房实施

2.1 病史汇报 由主管住院医师汇报病史,包括:患者一般资料、主诉和简要的现病史、重要的既往史、个人史、家族史;访视时的查体情况:生命征、主要的阳性体征及有鉴别意义的阴性体征。

2.2 术前访视 教师SP 配合一名或多名住院医师完成术前访视。住院医师了解病史、临床症状、手术方式及范围,评估麻醉风险,交代术前注意事项、交代麻醉相关风险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期间教师SP除了配合住院医师询问病情,还模拟提出患者或家属需要了解的问题;在被告知风险时提出相关的问题。通过这个环节,住院医师要学会根据患者情况评估病情和风险、练习沟通技巧并与患者建立良好的关系、缓解患者紧张焦虑的情绪。

2.3 概括病史特点 由主管住院医师简明扼要地概括病史特点,主持教师进行补充和点评。

2.4 制订麻醉计划 教学查房要结合科室常用的麻醉方法进行,以住院医师为主导,患者为主体,而不是以某种疾病为主题。可以选择实施一种或多种麻醉方法,要根据患者自身情况及手术的情况,选择最适合的麻醉处理方式。

2.5 提出麻醉管理要点 结合患者的病史特点、麻醉方法、手术方式以及术中可能出现的各种状况,制订相应的管理方法和应对措施。

2.6 上级医师点评 参加查房的所有住院医师在上述各环节中可以提出问题或提出不同的意见及方案,主持的上级医师予以回顾性总结此次教学查房的效果,提出不足及优化的措施。

2.7 示例 冠心病患者非心脏手术的麻醉前访视。主管住院医师汇报病历:患者孙某某,女,83 岁,住院号:01603641,身高150 cm,体重58 kg。诊断:胸8 水平椎管内肿瘤。患者因“左下肢疼痛无力20 天”入院,拟于全麻下行“椎管内病损切除术”。查体:发育正常,营养中等,自动体位,跛行步态,全身皮肤、黏膜无黄染及出血点,双肺呼吸音清,无啰音,心脏听诊心律齐,各瓣膜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

一年级住院医师询问病史,教师SP 根据昨日访视患者所得信息进行回答,得到完善后的病史:患者为高龄女性,20 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下肢间歇性疼痛,伴左下肢乏力、麻木,休息时稍缓解,活动后加重。外院胸椎MR 示“胸椎管内占位”。门诊以“胸8 水平椎管内肿瘤”收入院,病来精神、饮食、睡眠尚可,二便如常,体重无明显减轻。既往高血压病史20+年,规律口服左旋氨氯地平、厄贝沙坦,血压控制可;既往冠心病、心房颤动病史1年,规律口服美托洛尔、阿托伐他汀、曲美他嗪、氢氯噻嗪、振源胶囊、华法林治疗。无其他特殊病史。辅助检查:ECG:窦性心动过缓HR 53 bpm。胸部CT 提示双肺上叶、右肺中叶小结节,心影增大。胸椎MRI 增强:T8/9 水平脊膜瘤。心脏超声提示:左房增大,主动脉瓣钙化并少中量反流,二尖瓣少量反流,左室舒张功能减低。

教师SP 点评:(1)访视前应该向患者做自我介绍,取得患者信任与配合。(2)未询问患者心功能状况。(3)访视患者时应测量血压,不能只参考病房测量值。(4)未了解抗凝药具体使用情况,什么时候停用,有无替代药物。患者平素活动量可,心功能I 级,肺通气储备功能为76%,目前华法林已停用1 周。处理:积极控制血压,常规服用心血管药物。

二年级住院医师向患者及家属交代术前注意事项、麻醉相关风险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教师SP 模拟患者状况与住院医师交流,详细询问麻醉风险和并发症。

教师SP 点评:(1)与患者交流过于书面化,患者文化程度较低,可能无法理解。(2)患者术前明显对麻醉和手术有畏惧心理,应对其进行心理安慰,缓解恐惧感。

二年级住院医师根据病史特点制订麻醉计划:手术麻醉按冠心病非心脏手术麻醉方案执行,交代相关风险(围术期手术创伤及出血可能诱发心肌缺血,心肌梗死;围术期发生恶性心律失常;术后观察意识及呼吸功能恢复情况,若欠佳可能送ICU 进行治疗)与手术医师沟通,了解手术方式、预计出血量、有无备血、术前是否桥接抗凝药等。

三年级住院医师提出麻醉管理要点:(1)降低心率,保持心率在较低及正常范围内(50 bpm ~80 bpm)。(2)维持正常血压,血压维持在基础值±20%范围内可有效的维持冠状动脉的灌注:平均动脉压75 mmHg ~95 mmHg 和(或)舒张压65 mmHg ~85 mmHg)。(3)维持正常左室舒张末期容积,液体超负荷导致的左室过度扩张会增加收缩期室壁压力及心肌氧耗。(4)充足的动脉血氧含量:维持正常的血红蛋白氧饱和度、动脉血氧分压、血红蛋白含量(≥80 g/L),将最大程度的提高冠状动脉血氧含量。(5)维持正常体温:围术期应避免低体温的发生。低体温的不良反应如寒颤将增加心肌氧耗,有导致心肌缺血的风险。(6)术后管理:大多数非心脏手术患者的心血管事件发生在术后。缺血性心脏病患者高危手术后,建议加强监测,持续监测心电图及血压,及时发现并处理心肌缺血、心律失常和低血压,防止心肌梗死等严重并发症。(7)疼痛管理:围术期有效的疼痛管理可消除应激及其相关不良的血流动力学波动以及高糖状态。

上级医师点评:此次教学查房基本达到预期效果。不足之处:参加查房的所有住院医师参与度不足,应在各环节中更多地提出不同意见或方案。

3 优势及存在的挑战

在麻醉教学查房术前访视环节中引入教师SP,可以根据麻醉科临床工作的时间特点安排教学,有效地解决由于麻醉医师不能在外科病房进行术前访视教学的问题。教师SP 及主持查房老师可以通过模拟住院医师与患者交流的过程,及时发现住院医师诊疗行为中不规范甚至错误的地方,并予以正确的引导和纠正。这种方法相对于传统讲授的方式更生动、更贴近临床;老师对于住院医师的表现有全面地了解和掌握,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可以有效地改变目前住院医师沟通技巧和人文关怀方面的培训相对比较薄弱[10]的现状。

由于专业特点,麻醉科专业住院医师往往基础知识面窄、接触患者时间和机会较少,造成住院医师在查房过程中也常表现出接触患者时紧张,在询问病史时出现抓不住重点,询问时间过长,次序颠倒、遗漏,或是医患沟通过程中缺乏礼貌、未注重仪表仪容等问题。指导老师需要就以上问题给予相应的指导,作为SP 的老师需要饱满的教学热情和一定的表现能力,否则在查房过程中容易转变成指导老师而不是“患者”。教师准备工作不够充分、相关知识不足会导致术前访视内容空洞、思路局限;若住院医师准备不充分,在查房过程中不能主动参与,甚至不能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关问题,则在教学过程中就不能起到主导的作用,变成以老师讲授为主的传统的讲授方式而达不到教学目的。

采用教师标准化患者准确模拟临床情景,其核心价值在于将“患者”引入教学现场,可以模拟真实与患者沟通的过程[5],使住院医师能够得到身临其境的培训和锻炼,有效地增强培训的效果。

猜你喜欢

麻醉科病史住院医师
基于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麻醉科住院医师术前访视
论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六个关系
BOPPPS教学模式在全科住院医师神经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导师制联合进阶式教学在临床医学专业来源的麻醉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成效
麻醉科住院医师在疼痛科轮转期间临床教学实践与探索
美国住院医师招收匹配计划简介与借鉴
超声造影与MRI增强扫描对不确定性盆腔肿块良恶性判断的比较研究
市属三级综合医院麻醉科医师人力配置实践与分析
基于深度学习的甲状腺病史结构化研究与实现
Being accompanied to liver discharge clinic: An easy measure to identify potential liver transplant candidates among those previously considered ineligi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