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围术期护理体会
2019-01-06朱绍凤
朱绍凤
(吉林省前卫医院普通外科,长春 130012)
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相比于开腹手术具有出血少、患者痛苦少、康复快、住院时间短的特点,已成为治疗早期胃癌的标准术式。由于各级医院开展腹腔镜的时间不同,经验积累不同,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护理上存在很大差异。我院2014年1月~2018年7月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108例,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108例,男70例,女38例。年龄36~78岁,平均56.4岁。术前均行胃镜和病理检查,诊断幽门部癌84例,胃体癌21例,贲门部癌3例。合并糖尿病25例,高血压34例,心脏病41例,肝功能不全10例,肾功能不全2例,贫血25例,低蛋白血症59例。贫血、低蛋白血症术前通过输血、补充白蛋白予以纠正。
1.2. 手术方法
全身麻醉,腹腔镜下行胃癌根治术,上腹正中辅助小切口取标本,使用吻合器完成消化道重建,术后常规留置胃管、腹腔引流管[1]。
1.3 护理方法
1.3.1 术前护理
1.3.1.1 术前评估 实施肠内营养(enteral nutrition,EN)、肠外营养(parenteral nutrition,PN),先判断肠、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是否有肠道疾病、心功能不全等疾病,并根据血红蛋白(Hb)、白蛋白(ALB)和体重指数(BMI)判断术前营养状况及所需营养的量。我科判断营养不良的标准为Hb≤80 g/L,ALB≤30 g/L,BMI≤18.5,需要实施EN或PN。如果没有胃肠道梗阻表现,尽可能选择EN。
本组术前90例营养不良、消瘦,其中63例可经口进食,Hb(65±12)g/L,ALB(23±6)g/L,BMI 16.2±1.8,给予短肽型肠内营养剂(百普素)或肠内营养混悬液(能全力)等进行EN;27例不可经口进食,Hb(63±14)g/L,ALB(21±7)g/L,BMI 15.8±2.1,按照体重、生理需求、能量需要计算热量及液体日需要量进行PN。
1.3.1.2 心理护理 大多数患者对疾病转归和新技术存在焦虑、恐惧等心理,加强与患者及家属的沟通,给患者及家属提供手术的真实信息,讲明病情和手术情况,告知患者腹腔镜手术作为新技术已被广泛认可。
1.3.1.3 其他准备 指导患者术前戒烟酒,学会深呼吸及有效咳嗽。
1.3.2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围术期处理[2]纠正术前营养状况,增加对手术的耐受力[3]。对于可经口进食者,术前不常规留置胃管,缩短禁食时间,术前晚口服10%葡萄糖生理盐水1000 ml,术前4 h口服10%葡萄糖生理盐水500 ml;术中温水冲洗腹腔;术后短期使用抗生素,联合用药;48 h内拔除导尿管。根据胃肠吻合口情况决定进食时间,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早期饮水、进食。术后第1天起鼓励病人下床。
1.3.3 术后护理
1.3.3.1 常规护理 术后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变化,12 h多功能监护,持续低流量吸氧,加强输液量和输液速度管理,准确记录出入量。术后半卧位,为防止吻合口活动性出血,应避免剧烈活动。术后6 h协助患者在床上活动下肢做屈伸运动,以防血栓性静脉炎。24 h后指导患者下床活动,深呼吸,有效咳嗽。腹腔镜术后一般仅有轻微疼痛,如疼痛剧烈应及时汇报医生,以免延误病情。
1.3.3.2 切口及引流管的护理 每日观察腹壁穿刺孔有无渗血、渗液,保持切口清洁、干燥。腹腔引流管不宜过长,妥善固定并保持引流管通畅,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及量,准确记录24 h引流量。无菌引流袋每日更换1次,防止逆行感染。
1.3.3.3 饮食护理 肛门排气后,根据医师意见指导病人进食。进食原则按照全流食、半流食、普食逐步过渡。如感觉腹胀、腹痛,应暂停进食,观察有无梗阻。胃癌术后早期不宜进食富含纤维素及胀气食物,如豆浆、牛奶、绿叶蔬菜等。
1.3.3.4 出院指导 规律饮食,少量多餐。术后1个月内应选择易消化、富含维生素、无刺激、少渣饮食,以后逐渐过渡到普食;2个月后参加轻微体力劳动;3个月后可根据恢复情况从事适当工作。保持大便通畅,并观察有无黑便、血便。遵医嘱定期复查、化疗、随访。
1.4 术后常见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
1.4.1 腹腔出血 如果发现腹腔引流量大、呈鲜红色,伴血压下降、脉快而弱,考虑有内出血的可能,应立即建立静脉通道并及时报告医生,采取相应措施。
1.4.2 肺部感染的预防 术后常规鼻导管持续吸入湿化氧3~6 L/min;术后6 h取半卧位,12 h内进行床上活动,在护理人员协助下变换体位;鼓励患者深呼吸,有利于下肺充分膨胀;适当应用止痛药物,有利于深呼吸及咳嗽;协助患者翻身、拍背,鼓励有效咳痰,必要时超声雾化吸入,稀释痰液,利于咳出。
1.4.3 吻合口漏 如腹部疼痛剧烈,持续发热,术后4、5 d引流液浑浊或黄绿色胆汁样,有臭味,或引流管内有气体,多考虑吻合口漏。应及时告知医生,并注意保持切口干燥。充分引流的同时应注意引流管口皮肤保护,如应用造瘘口袋、银离子贴膜、液体敷料等,避免胃肠液腐蚀皮肤。
1.4.4 胃管及口咽部的护理 妥善固定胃管,避免移位或脱出,保持胃管通畅,防止折叠、扭曲、受压。观察引流液颜色、性质和量。如引流不畅,及时查明原因,用生理盐水20 ml低压冲洗。术后胃管留置3~4 d,肠蠕动恢复后拔除。评估口腔黏膜情况,保持口腔清洁,唇部干燥时可使用润唇膏,同时减少张口呼吸。定时清理鼻腔,更换固定胃管的胶布。
1.4.5 切口感染及切口疝 由于腹腔镜手术切口小而多,换药时应密切观察切口皮下有无波动感、红肿、渗出等,积极处理,必要时切开引流。引流管口周围有渗液时,应及时换药,应用造口技术进行引流管周围皮肤护理。
1.4.6 倾倒综合征 进食含糖量较高的流质食物10~20 min后,出现剑突下不适、心悸、乏力、头晕、恶心呕吐、面色苍白甚至虚脱,常伴肠鸣音亢进及腹泻,多提示倾倒综合征。应少食多餐,细嚼慢咽,避免摄入大量过甜、过热的流质饮食,餐后平卧10~20 min。其中饮食成分和进食餐次的控制是最重要的环节,建议每日总食量分为6次,饮食摄入应为低糖、高蛋白质食物。经过一段时间胃肠道适应和饮食调节后,症状可以消失或易于控制[4]。
2 结果
108例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152~278 min,(194±32)min。术中出血55~210 ml,(95±12)ml。术后病理诊断低分化腺癌15例,中分化腺癌38例,高分化腺癌55例。TNM分期:I期13例,Ⅱ期64例,Ⅲ期31例。淋巴结转移17例,无远处转移。术后尿管留置时间(14±3)h,排气时间(36±13)h,开始进流食时间(41±9)h,术后PN时间(49±17)h,引流管留置时间(5.5±1.4)d。2例术后出血(术后28 h和42 h),1例吻合口漏,经禁食、静脉高营养、延长放置引流管时间等保守治疗,均痊愈出院。
3 讨论
术后出血为腹腔镜手术最严重并发症。发生在术后24 h以内的出血多为术中止血不确切,术后24~48 h易发生吻合口出血,术后4~6 d发生的出血常为吻合口黏膜坏死脱落所致,术后10~20 d发生的出血多与吻合口缝线处感染、腐蚀血管有关。本组2例术后出血,发生在术后28 h和42 h,均表现为胃管持续引出鲜血样胃液,伴心率增快、腹胀。及时发现后,给予抑酸、静脉推注及肌注止血药物、胃管内注入含去甲肾上腺素的冰盐水治疗,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出血均得以控制。我们的经验是,通过胃管引流量可以初步判断出血量及速度,如积极保守治疗出血未见明显减少,生命体征有恶化趋势,应积极准备手术探查或内镜下止血。
吻合口漏多发生在术后5~7 d,多因缝合不够紧密,吻合处张力过大,或因低蛋白血症、组织水肿等影响组织愈合所致。本组1例术后第7天出现吻合口漏,腹腔引流管引出大量黄绿色液体,无明显临床症状,及时留置胃肠减压、空肠营养管,给予充足的肠内及肠外营养支持,保持腹腔引流管通畅,做好引流管口周围皮肤护理,术后第23天经消化道造影证实吻合口漏已愈合。我们的经验是,发现吻合口漏时,应首先评估危险等级[5],如暂无感染性休克等危险情况,可先行保守治疗,首先保证腹腔引流管通畅,及时将漏出物引出体外,如有必要,可在超声引导下再次留置腹腔引流管。其次,充足的营养支持可以改善患者营养状态,维持内环境稳定,促进漏口愈合,应尽早由肠外营养过渡到肠内营养,既可保护肠黏膜,又可避免发生菌群移位。
倾倒综合征是胃大部切除后丧失幽门括约肌,食物过快排入上段空肠,又未经胃肠液混合稀释而呈高渗性,将大量细胞外液吸入肠腔。预防措施是少量多餐,避免大量进食甜流质食物,进餐后平卧10~20 min。本组无倾倒综合征发生。
由于上腹部手术后吸气量和呼吸储备减低,以及上腹部切口疼痛及胃管刺激使咳嗽能力减弱,致气道阻塞,是肺部感染的诱因。腹腔镜手术特有的CO2气腹可造成高碳酸血症,加重肺部感染的发生。术后早期下床活动可增加肺活量,减少肺部并发症,改善血液循环,促进伤口愈合,减少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及肺栓塞的危险。本组无肺部感染发生。
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安全、有效,但若不能及时观察处理术后不适和并发症,不仅达不到预期效果,而且会带来严重后果。因此,要求护士术前全面掌握病情,认真评估,术后及时发现并发症先兆,给医生提供及时、准确的诊疗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