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类百日咳综合征60 例临床分析
2019-01-06戴洪法黄志荣廖翠乐米沛明
戴洪法 黄志荣 廖翠乐 米沛明
类百日咳综合征是一种与百日咳症状相似的症候群, 发生机制较复杂, 与呼吸道感染、进食方法不当等原因有关,其中呼吸道感染比较常见[1]。婴幼儿是类百日咳综合征的高危对象, 尚无特异性的诊断标准, 影响疾病的诊治, 总结经验非常必要。2016 年1 月~2018 年5 月本院儿内科收治了60 例婴幼儿类百日咳综合征患儿,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 年1 月~2018 年5 月本院儿内科收治的婴幼儿类百日咳综合征60 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 其中男34 例、女26 例, 平均年龄(5.1±1.5)个月。纳入标准:①符合类百日咳综合征的诊断标准;②年龄1 个月~4 岁;③临床资料完整。
1.2 方法 所有患儿均给予对症治疗, 包括化痰止咳、退热解痉等, 主要药物为布地奈德、氨溴索, 抗生素选择阿奇霉素, 10 mg/(kg·d), 饭后0.5 h 顿服。疾病诊断主要依据症状表现, 患儿以淋巴细胞升高为准。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年龄1 个月~4 岁, 其中<6 个月37 例。从发生的时间来看, 其中春季19 例(31.7%), 夏季26 例(43.3%)、秋冬季15 例(25.0%)。
2.2 症状表现 痉咳60 例(100.0%), 痰鸣60 例(100.0%),气喘22 例(36.7%), 肺部听诊阳性60 例(100.0%), 发热10 例(16.7%), 体 温38.0~38.8 ℃、平 均 体 温38.4 ℃, 恶 寒19 例(31.7%), 发绀3 例(5.0%), 面色苍白12 例(20.0%), 精神不振45 例(75.0%), 食 欲 减 退52 例(86.7%), 出 汗12 例(20.0%)。入院前病程4~41 d, 平均病程(12.6±4.6)d。入院时并发支气管肺炎21 例(35.0%), 合并先心病(包括导管未闭)11 例(18.3%), 其中重症肺炎3 例(5.0%)。
2.3 实验室检查 无并发症、合并症患儿WBC 正常, 有并发症患儿WBC 出现较高程度的上升, 达到(7.9±1.4)×109/L,中性粒细胞(63.4±7.2)%, 血小板计数226(198~267)×109/L。无并发症患儿CRP(1.4±0.4)mg/L, 有并发症患儿(11.5±2.5)mg/L。并发肺炎患儿出现心肌损伤3 例。肺炎患儿痰培养阳性14 例, 肺炎支原体感染8 例、细菌感染6 例, 其中混合感染5 例。
2.4 治疗与预后 无并发症患儿常规对症治疗康复, 肺炎患儿中静脉使用激素治疗3 例、丙种球蛋白免疫治疗2 例, 主要针对重症肺炎, 住院时间5~26 d, 平均住院时间(7.4±1.5)d,均出院, 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CU)患儿未见自动出院。
3 讨论
类百日咳综合征多见于1 岁以下的婴幼儿, 这与此时的婴幼儿免疫系统、呼吸道黏膜屏障功能不健全有关, 本组患儿平均年龄(5.1±1.5)个月, 其他文献也得出类似的结论[2]。类百日咳综合征护士时间主要为春夏季, 此时病毒等微生物活动活跃, 同时空气温湿度较高, 婴幼儿容易出现睡眠障碍,免疫能力下降。
类百日咳综合征病因比较复杂, 一般认为其与副百日咳杆菌、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支原体、衣原体等微生物感染有关, 呕吐物堵塞、进食方法不当、雾化吸入等医源性操作也可能导致类似的症状, 但是后者比较少见, 且去除诱因后, 症状可以控制[3]。
类百日咳综合征临床表现与百日咳存在相似性, 均以痉咳、痰鸣、精神不振、食欲减退为主要症状, 部分伴有气喘、发热、出汗等症状, 症状反映了疾病严重程度。患儿发作时,不断短咳, 呼气声非常明显, 伸长吸气后发生下次痉咳, 直至咳出痰液为止。剧烈咳嗽可见双手握拳, 两眼圆睁, 面红耳赤, 唇色发绀, 表情痛苦, 呕吐后恢复正常, 可反复发作, 夜间更甚。阵发性发作是家属未能及时送院的主要原因, 容易将其与呃逆、喂养不耐受相混淆[4]。实际上类百日咳综合征可以反复发作, 反复发作会导致回心血流受阻, 导致出现瘀血情况, 剧烈者甚至可能出现颅内压、眼内压上升, 结膜出血,长病程患儿出现食欲减退等伴随症状[5]。约50%的类百日咳综合征可继发肺炎等并发症, 严重者可出现阵发性屏气、发绀, 甚至出现窒息、惊厥, 不得不进行抢救治疗。本组患儿入院时并发支气管肺炎35.0%(21/60), 重症肺炎3 例。
从实验室检查来看, 有无并发症、合并症对WBC 等实验室检查结果影响较大, 有并发症、合并症患儿异常非常明显, 在诊断时需要充分的考虑病史, 有典型症状表现患儿,考虑为类百日咳综合征引起的并发症[6]。实际上, 类百日咳综合征也没有特异性的诊断标准, 容易受到医师的主观性影响, 先心病是该病重要诱因, 也容易与原发性百日咳综合征相混淆, 实验室检查可以作为鉴别诊断方法。
类百日咳综合征容易出现并发症, 呼吸系统并发症最为常见, 但是实践过程中部分重症患儿会出现组织缺氧、颅内缺血、脐疝、腹股沟疝等并发症, 这与剧烈反复的咳嗽有关。尽管本组患儿未见这些严重并发症, 但是需要给予足够的重视, 重视痉咳的控制, 这有助于降低颅内压、腹内压、眼压,降低严重并发症发生风险。
类百日咳综合征的治疗方法基本成熟, 以对症治疗为主,主要选择山莨菪碱解痉, 氨溴索排痰, 庆大霉素、地塞米松等药物抗炎, 减轻呼吸道负担, 对于并发肺炎患儿按照肺炎策略治疗。治疗本身并不困难, 主要是那些病程较长、咳嗽引起声带损伤、进食减少引起营养不良的患儿, 需要加强疾病的管理、营养支持, 纠正代谢紊乱, 保障患儿的健康成长。对于丙种球蛋白等特殊等药物及中药需要规范应用, 避免盲目使用[7]。
综上所述, 婴幼儿类百日咳综合征绝大多数在院外被误、漏诊, 半数入院时并发肺炎, 无并发症、严重合并症的患儿, 需要规范的诊治, 以常规对症治疗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