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再生稻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2019-01-06
固始县位于淮河南岸,属北亚热带向暧温带过渡地带,农作物以水稻为主。水稻常年种植方式为一年一季中稻,温光资源条件移栽种植一季有余,两季不足。为充分利用固始县自然条件,近几年,科技人员研究再生稻栽培技术获得成功。
所谓再生稻,即在上季水稻收割后,高留稻桩,进行水肥管理,使稻桩基部的潜伏芽萌发成蘖,抽穗成熟,经过2个多月的短期生长,再收获一茬水稻。与常规一季水稻相比,再生稻栽培技术具有许多优点。一是高产。再生稻种一季收两茬,据示范数据显示,再生稻头季平均产量为565.6 kg/667 m2,再生季平均产量为246.7 kg/667 m2,两茬合计产量达到812.3 kg/667 m2,较 常规种植方式增长28.1%。二是优质。再生稻上下两茬灌浆成熟期都避过了高温期,处在温差较大的环境里,稻谷米质好。三是售价高。再生稻收获期都处在市场淡季,稻谷好卖,价格高。四是效益好。种植再生稻每667 m2可增加收益 368~415 元。
一、选择田块,统一布局
种植再生稻,应选择地势平坦,排灌方便,有充足水源,稻瘟病发病较轻,具有中上肥力的田块。为方便管理,再生稻生产应集中连片布局,进行规模化生产。
二、精选品种,做好种子处理
选用米质优、抗性好,再生能力强、生育期适宜的再生稻品种。适宜的品种有两优6326、天优616、丰两优香1号等。对选好的品种进行晒种、选种、药剂处理,以提高种子的发芽势和出芽率。
三、适时早播,培育壮秧
(一)播种期、播种量
根据品种特性和气候特点,播种期应提前到3月上中旬,在3月15日前播种结束,力争头茬稻在8月15日前成熟收割。选择冷尾暧头播种。杂交稻大田播种量为1.5 kg/667 m2,常规稻大田播种量为3 kg/667 m2。
(二)浸种催芽
催芽前用咪鲜胺浸种24 h后改为清水浸种,籼稻浸种72 h,粳稻浸种 85~95 h。
(三)育秧
再生稻宜采用保护地育秧方式,温室、大棚、小拱棚均可。在育秧时,播种后扣棚保持高温高湿环境促齐苗。当稻芽出土2 cm时,根据天气情况揭膜炼苗,此后进行间歇灌水。移栽前3~5 d控水炼苗。秧苗1叶1心期,每100 m2秧田用尿素 1 kg 对水 90 kg 于傍晚时浇施。移栽前 3~4 d,每100 m2秧田用尿素1.3 kg对水 100 kg于傍晚时泼浇,施肥后喷1次清水防肥害。在寒流到来之前要及时盖膜浇水防冻害。
四、整理大田,平衡施肥
(一)大田整理
做到两犁两耙,耕深20~25cm,整田质量达到“田平泥烂,水层适中”的标准。
(二)平衡施肥
在秸秆全部还田的情况下,中上肥力田每667 m2施肥配方为:N:P2O5:K2O为14 kg:6 kg:8 kg。氮肥60%为基施,30%为分蘖肥,10%为穗肥。磷钾肥基施。
五、抢时移栽,适当密植
移栽时间为4月上中旬,秧龄30~35 d,人工、机械皆可。选择连续3 d平均气温稳定在12 ℃时抢时移栽。为保持再生稻有充足的穗数,头季稻可适当增加密度。杂交稻每667 m2栽植 1.5万穴,基本苗 3万/667 m2以上。常规稻每667 m2栽植1.7万穴,基本苗6万/667 m2以上。
六、大田管理
(一)看苗追肥
头季稻移栽15天后追施分蘖肥,每667 m2用尿素 8~10 kg 加入除草剂混施。5月下旬,看苗追施穗肥,每667 m2追施尿素 5~6 kg。在头季稻收割前 12~15 d,每667 m2施入尿素 12~15 kg,钾肥 8~10 kg 作“促芽肥”,催生根部芽蘖,为再生季奠定基础。
(二)科学管水
做到薄水栽秧、寸水活棵、浅水分蘖、够苗晒田、足水孕穗,干干湿湿到成熟。移栽25天左右,每穴分蘖在10~11个时进行晒田。收割前7 d排净田水。
(三)病虫害防治
病害应重点防控稻瘟病、纹枯病和稻曲病。虫害应重点防控螟虫、稻蓟马和稻飞虱。
(四)头季稻收获
头季稻要适时早收,在8月15日前收获。留茬高度在倒二节以上5 cm。一般机械收割留茬高度为45~50 cm。选用轮式加碎草装置的收割机效果更好。
七、再生季管理
(一)稻田整理
机械收割后,将覆盖在稻桩上的稻草去掉,同时,将机械碾倒的稻桩扶正,有利于稻桩萌芽长苗。
(二)水肥调控
头季稻收割后3 d浇水,施出芽肥。每667 m2施尿素 6~8 kg。保持田内干干湿湿,防止烂根。
(三)病虫害防治
再生稻出穗时,及时防治稻瘟病,灌浆成熟期防治稻飞虱和雀害。
(四)激素促齐穗
再生稻70%抽穗时,每667 m2用“920”(赤霉素)激素2 g对水50 kg喷施穗部,促进齐穗。
(五)适时晚收
再生稻收获宜迟不宜早。应在十成黄时收获,以确保各个分蘖稻穗完全成熟,有利于产量及品质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