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甘精胰岛素联用阿卡波糖片治疗磺脲类药物继发性失效2 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效果研究

2019-01-06郭丹王福莉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9年19期
关键词:磺脲甘精继发性

郭丹 王福莉

磺脲类药物为口服降糖药物中最丰富的一种, 为稳定糖尿病患者的病情, 临床需长期用药或胰岛素控制, 维持血糖水平稳定[1]。但研究发现, 多数磺脲类口服降糖药物, 长期应用后会出现继发性失效的情况, 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 降糖药物的药效会不断下降。关于其继发性失效的原因临床尚未分析, 研究分析认为可能与胰岛素抵抗、胰岛素敏感下降相关, 因此针对磺脲类用药治疗失效患者, 临床认为可选择应用甘精胰岛素治疗。甘精胰岛素作为一种长效胰岛素, 在酸性介质中可完全被溶解, 而且该药物用药后低血糖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可稳定患者血糖水平。为进一步评价其应用效果, 本次研究中, 临床提出给予磺脲类药物继发性失效2 型糖尿病患者甘精胰岛素与降糖药物口服治疗,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7 年4 月~2018 年5 月收治的77 例磺脲类药物继发性失效2 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符合糖尿病诊断标准;符合磺脲类药物继发性失效标准, 即血糖控制不佳:HbA1c>9.5%, 2 h BG>11.1 mmol/L,FBG>10.0 mmol/L, 即便增加用药剂量仍无效。排除标准:合并急慢性感染、脑血管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肝肾功能障碍患者。

将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7 例)和观察组(40 例)。对照组患者中男22 例, 女15 例;年龄25~60 岁,平均年龄(42.6±7.3)岁。观察组患者中男25 例, 女15 例;年龄24~64 岁, 平均年龄(42.2±7.5)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两组患者先停止应用磺脲类降糖药物, 饮食运动不变, 动态观察血糖水平, 规范患者用药。对照组采用中效胰岛素治疗, 于睡前皮下注射用药, 初始用药剂量1.5 IU/(kg·d),之后每周增加2 IU, 直至空腹血糖FBG≤7.0 mmol/L。观察组采用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片治疗。每晚餐后皮下注射甘精胰岛素注射液(甘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S20050051), 初始剂量为10 U/d;口服阿卡波糖片(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19990205)50 mg, 3 次/d。根据患者血糖水平, 调节具体用药剂量, 出院后对血糖水平进行监测, 调整剂量, 并进行门诊随访, 两组患者接受为期3 个月的治疗。

1. 3 观察指标 ①对比两组患者FBG、2 h BG、HbA1c 水平;②对比两组患者胰岛素日用量、24 h 血糖达标时间;③对比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 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 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FBG、2 h BG、HbA1c 水平对比 对照组患者FBG、2 h BG、HbA1c 水平分别为(7.5±1.5)mmol/L、(9.5±2.0)mmol/L、(7.9±2.6)%, 观察组患者FBG、2 h BG、HbA1c水平分别为(6.5±1.2)mmol/L、(7.8±1.6)mmol/L、(6.2±1.4)%,观察组患者FBG、2 h BG、HbA1c 水平均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242、4.133、3.609, P<0.05)。

2. 2 两组患者胰岛素日用量、24 h 血糖达标时间对比 对照组患者胰岛素日用量、24 h 血糖达标时间分别为(33.2±5.2)U/d、(19.0±4.5)h, 观察组患者胰岛素日用量、24 h 血糖达标时间分别为(22.4±3.4)U/d、(12.7±5.8)h, 观察组患者胰岛素日用量少于对照组, 24 h 血糖达标时间短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0.865、5.295, P<0.05)。

2. 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 对照组患者发生胃肠道不良反应1 例, 低血糖1 例,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41%;观察组患者发生胃肠道不良反应2 例, 低血糖1 例,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50%。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4, P>0.05)。

3 讨论

糖尿病为一种全身代谢异常疾病, 主要表现为机体慢性高血糖, 而且患者病程长, 临床治疗关键在于稳定患者血糖水平。随着人们生活方式以及饮食习惯变化, 糖尿病发生率呈逐渐升高趋势, 其中2 型糖尿病最为常见, 若不及时处理,机体持续高血糖, 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水平。

磺脲类药物为2 型糖尿病的一线用药, 用药后可刺激机体胰岛素β 细胞分泌机体所需的胰岛素, 稳定血糖水平, 初期用药反应良好, 随着病情发展, 药效下降, 临床称之为磺脲类药物继发性失效, 即便应用足量药物也不能达到有效的血糖控制效果[2]。磺脲类药物继发性失效为2 型糖尿病用药治疗中比较常见问题, 其发生率约为5%~10%。关于磺脲类药物继发性失效的作用机制, 临床尚未明确, 分析可能与胰岛细胞功能衰退、餐后胰岛素分泌下降有关, 胰岛素敏感度下降, 导致胰岛素抵抗进一步加重, 长期应用磺脲类药物, 导致磺脲类药物与细胞膜的亲和力下降, 可能会并发肠道功能, 不利于药效吸收[3-5]。也有患者被建议胰岛素治疗2~4 次/d, 可提高血糖控制效果, 但多数患者依从性不佳。

针对这类患者, 临床认为首先应采取措施控制血糖水平,若无高血糖症状或急性并发症, 可在口服基础上增加基础胰岛素用药治疗。胰岛素用药控制血糖, 能够降低或消除高血糖对胰岛素β 细胞毒性作用, 促进胰岛素β 细胞分泌功能的尽早恢复, 改善患者的预后。但单纯应用胰岛素用药, 并能长期稳定血糖在正常范围内, 可能会增加体质量升高与低血糖等不良反应发生率。

甘精胰岛素为临床常用的胰岛素, 为人工合成长效胰岛素类似物, 可模拟人正常生理机制而分泌胰岛素, 皮下注射用药后可有利于药物缓慢吸收, 持续作用于机体, 控制全天血糖水平, 而且有利于促进磺脲类药物治疗失效2 糖尿病患者的对磺脲类药物敏感性的恢复, 促胰岛素细胞功能改善。但单独用药后药效轻微, 长期应用容易并发低血糖, 伤及神经系统, 远期治疗效果不佳[6-8]。阿卡波糖为一种α 糖苷酶抑制剂, 可与小肠刷状缘 α-葡萄糖苷酶可逆性结合, 抑制肠道中多糖分解, 减缓小肠上部碳水化合物的吸收, 降低餐后血糖水平, 而且可通过改善餐后糖负荷, 降低FBG 水平[3]。阿卡波糖还具有促胆囊收缩素、胰高血糖素释放的作用, 抑制患者食欲。

本次研究表明, 观察组患者FBG、2 h BG、HbA1c 水平均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242、4.133、3.609,P<0.05)。观察组患者胰岛素日用量少于对照组, 24 h 血糖达标时间短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0.865、5.295,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4, P>0.05)。这表明联合用药控制血糖效果更为显著,能够优化胰岛功能, 减少胰岛素用量, 快速稳定血糖水平。甘精胰岛素用药补充机体所需的基础胰岛素, 再结合阿卡波糖片降低FBG、2 h BG 水平, 降低每天胰岛素用量, 提高FBG、2 h BG 达标率, 而且不增加低血糖的发生。

综上所述, 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片治疗磺脲类药物继发性失效2 型糖尿病患者, 可提高血糖控制效果, 减少胰岛素用量, 缩短血糖达标时间, 安全可靠, 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猜你喜欢

磺脲甘精继发性
甲状旁腺全切术对血液透析患者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的疗效观察
比较观察联用利拉鲁肽及甘精胰岛素、基础-餐时胰岛素强化治疗对新诊断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及安全
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方案在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中的应用
红细胞压积与白蛋白差值在继发性腹腔感染患者病程中的变化
继发性短QT综合征相关危险因素及其对生存的影响①
甘精胰岛素/利司那肽复方制剂在2型糖尿病中的临床应用
酪酸梭菌二联活菌散对小儿肺炎继发性腹泻的疗效分析
磺脲类药物对2型糖尿病的作用机制及价值
磺脲降糖药应该怎么吃
磺脲类降糖药你用对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