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猪细菌性肠炎病的防治

2019-01-05李文权

中国畜禽种业 2019年1期
关键词:魏氏梭沙门氏菌病原

李文权

(重庆市合川区香龙镇畜牧兽医站401537)

猪细菌性肠炎是临床常见的消化道疾病,本病发病广且不分季节,各日龄的猪都能发生,但以仔猪发病率最高,造成的损失也最大[1]。

1 本病简介

猪细菌性肠炎是临床常见的消化道疾病,主要发生于哺乳阶段和保育阶段的仔猪,由于仔猪出生后抵抗力相对较弱,免疫系统也未发育成熟,免疫疫苗种类不全,易导致病猪发生肠道感染。仔猪感染后通常会发生严重腹泻,甚至死亡。病原菌感染后,其分泌的肠毒素可造成肠黏膜损伤,并发生器质性病变和大面积脱落,造成后期催肥过程中饲料消化和吸收障碍,生长发育不良,甚至出现僵猪,造成的经济损失较大[2]。

2 病原种类

根据临床流行病学调查,引发本病的病原主要有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魏氏梭菌、胞内劳森氏菌、耶尔森菌和空肠弯曲菌等,其中以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和魏氏梭菌感染率最高,可占整个细菌性病原感染发病的80%以上。其中大肠杆菌主要发病于哺乳阶段的仔猪,有些在出生后3d即可表现拉黄色稀粪,临床又称黄痢,病死率较高。而有些则在出生后10~30d表现拉白色的稀糊状不成形粪便,临床称作白痢,病死率较低,但感染率较高。沙门氏菌在猪上发病以猪霍乱沙门氏菌为主,通常表现结肠病变,除了肠道症状外,毒素被吸收入血后病猪后期还表现全身症状,病程一般都在2周以上。魏氏梭菌临床分型较多,猪以A型和C型最为常见,可造成感染猪肠道出血和黏膜坏死脱落,局部出现化脓性病灶,大部分病猪最终出现脱水。

3 本病危害

病原菌感染肠道后,前期主要在肠内容物中进行快速繁殖并合成大量的外毒素和内毒素。外毒素对肠上皮细胞具有致死作用,引发肠黏膜坏死和脱落,甚至出血。外毒素还可增强细菌在肠壁的粘附作用,不容易随肠道蠕动而脱落,增强定植力。除此之外,肠毒素还能刺激肠壁细胞,使其分泌功能增强,将组织液中的水排入肠道,导致病猪出现水样腹泻。脱落的肠黏膜会形成溃疡和创伤,使病原菌或肠道内原本存在的条件致病菌乘机进入血液,导致菌血症的发生。进入血液的病原可进行二次分裂增殖,并将内毒素释放入血液中,内毒素是机体内重要的热原性物质,免疫系统将其识别后可刺激丘脑部位的体温调定点上升,从而引发体温升高,消化酶活性变差,对饲料消化和吸收造成影响,感染猪采食量下降,料肉比上升,经济报酬降低。

4 临床表现

本病的共性临床表现是腹泻,有时为顽固性下痢,粪便不成形甚至为水样。病猪消瘦,皮肤干燥苍白,眼眶下陷,后期体温升高,采食量下降,有时表现呕吐,常卧地不起,肛门和尾根部位常带有黏粪。黄痢型大肠杆菌感染病死率较高,可达80%以上,白痢型病死率一般低于10%,但对后期生长发育能产生较大影响。沙门氏菌感染后主要引起结肠部位的病变,由于病原代谢产物中含有硫化氢,排出的粪便恶臭,且表现持续性腹泻。魏氏梭菌感染后主要表现出血性腹泻和水样腹泻,肠黏膜坏死脱落,并有大面积溃疡灶,严重者出现化脓性病变。

5 防治

本病需要通过加强猪场管理,改善养殖环境和平衡肠道微生态3种途径来防治。

猪场管理包括人员管理和猪群管理两部分,制定科学合理的养殖管理制度,一线生产员工在一个养殖周期内应减少和外界同行人员的接触,避免出现交叉传播。外来人员一律经过严格消毒后再允许进入生产区,新引进的猪必须在隔离区至少隔离观察15d以上,确定没有病原携带再进行使用。兽医人员每天需留意猪的粪便情况,如发现有稀粪出现,应及时将可疑猪隔离,避免出现大面积扩散。

环境卫生是预防本病的关键,卫生差的猪场往往周围环境中存在大量病原,健康猪一旦接触就容易感染。建议猪场每日清理一次粪便,至少每周对猪舍环境消毒两次,有条件的猪场可定期检测环境中的微生物,确保单位空间的微生物浓度合格。

日常饲料或饮水中需添加微生态制剂,通过“以菌治菌”的原理使进入肠道的感染菌处于抑制状态,最后随粪便排出体外[3]。发生本病的猪在疾病进入临床康复期后,也可使用微生态制剂对肠道菌群进行调节,使肠黏膜能最大限度地得到修复,机体在短时间内得到康复。

抗生素是治疗本病的最佳药物之一,治疗时首选肠道吸收差的氨基糖苷类药物,如庆大霉素、阿米卡星、新霉素等。另外,恩诺沙星、硫酸黏菌素、甲硝唑等对本病的治疗效果也较好。抗生素治疗时务必遵守药物休药期,避免出现药物残留等食品安全问题。

猜你喜欢

魏氏梭沙门氏菌病原
4种鸡源致病性沙门氏菌多重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东北虎魏氏梭菌感染诊治一例
广东、广西、福建省和上海市零售鸡肉源沙门氏菌的血清型和基因型
对有关猪魏氏梭菌研究文献的计量分析
长丝鲈溃烂症病原分离鉴定和耐药性分析
鱼粉中沙门氏菌杀灭方法的研究
食品中沙门氏菌检验虚拟仿真实验研究
红尾皇冠鱼头洞病的病原分离鉴定及药敏性分析
昆明市妇幼保健院2014~2018年门急诊手足口病的病原构成变化
鱼类烂身病病原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