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流行性腹泻防治
2019-01-05孙伟
孙伟
(山东省蓬莱市小门家畜牧兽医工作站265600)
猪流行性腹泻是由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接触性肠道疾病,临床上表现为腹泻、呕吐、脱水。近年来,猪流行性腹泻的流行区域逐渐扩大,哺乳仔猪的病死率升高,成为哺乳仔猪高病死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有效防治本病对养殖业具有重要意义。
1 猪流行性腹泻病原学
猪流行性腹泻的病原是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属于冠状病毒科,冠状病毒属。具有多种形态,有囊膜,囊膜上有放射性状排列的纤突。据目前文献记载,该病毒只有一种血清型,且无凝血性[1]。对外界抵抗力弱,一般常用消毒药物即可将其杀灭,在60℃时,30min就会失去感染能力。
2 猪流行性腹泻的流行病学
猪流行性腹泻在猪群中可持续存在,各年龄的猪均能易感发病,哺乳仔猪、架子猪或肥育猪发病率高,可达100%,哺乳仔猪症状更为严重。病猪和带毒猪是主要传染源,病毒存在于肠绒毛上皮和肠系膜淋巴结,由粪便排出病毒,污染饲料器具和猪舍环境,经消化道传播。本病的传播速度快,猪群内一旦有猪只发病,4~5周内将感染整个猪群[2]。本病的暴发具有季节性,发生于寒冷季节,12月份到第二年2月份多发,也能发生于夏季。
3 临床症状
感染后病猪的潜伏期也不相同。经口人工感染后潜伏期短,初生仔猪约24~36h,育肥猪5~8d,自然感染潜伏期更长。感染后各年龄的猪均发病,哺乳仔猪症状最严重。发病猪只水样腹泻,粪便灰黄色或灰色,猪只采食或吮乳后呕吐,年龄越小症状越重,病猪精神沉郁,食欲减弱或废绝[3]。1周龄以内的猪发生腹泻后,严重脱水而死,病程约2~4d;断奶猪、母猪、肥育猪发病后精神沉郁、厌食、腹泻,4~7d恢复正常,少数猪恢复后发育不良,约有1%~3%的猪只发生死亡;成年猪精神沉郁、厌食、呕吐,4~5d好转,恢复正常。病猪小肠扩张,内充满黄色液体,肠系膜淋巴结水肿,小肠黏膜和肠系膜充血。
4 预防措施
4.1 加强管理
猪流行性腹泻暴发于寒冷季节,冬季要特别加强防疫,防止疾病暴发。搞好猪舍环境卫生,及时清除粪便,定期消毒,严格执行消毒管理制度;注意仔猪的营养管理,精心护理仔猪,注意防寒保暖,垫草干净、干燥、松软,不喂污染泔水;定期观察猪群情况,一旦发现疑似病猪及时封锁隔离治疗,严格消毒猪舍用具、车辆以及通道,切断传播途径[4]。
4.2 自繁自养
坚持自繁自养禁止从疫区购入仔猪,杜绝传染源。如必须引进时需从无疫病猪场引进,引进前进行病原学检查,引入后隔离观察2~4周,无本病发生再混群饲养。
4.3 免疫预防
免疫接种是防治本病最有效的措施,防治本病常用疫苗为氢氧化铝灭活苗,保护率在85%以上。每年10~11月对猪群进行免疫接种,10~25kg猪接种1ml,25~50kg猪接种3ml,免疫15d后产生免疫力,免疫期6个月,妊娠母猪产前一个月接种3ml,仔猪可通过母乳获得被动免疫。病猪腹泻大多混合感染传染性肠胃炎,免疫时可用传染性肠胃炎与流行性腹泻的二联灭活苗,妊娠母猪产前30d作交巢穴免疫接种4ml,可获良好免疫力,仔猪可通过母乳获得被动免疫,成年猪接种4ml/头,育成猪2ml/头,仔猪1ml/头。
5 治疗措施
猪场发生腹泻后紧急接种二联苗治疗,每日补充盐溶液(每升水内加入葡萄糖20g,氯化钠3.5g,碳酸氢钠2.5g,氯化钾1.5g)。
针对猪流行性腹泻病的治疗尚无根治药物,利用康复母猪的抗凝血或高免血清进行治疗,治疗效果明显[5]。此外,对于病猪抵抗力下降,可能会继发细菌感染,因此要使用抗生素进行有效预防,肌肉注射2.5%恩诺沙星0.1ml/(kg·BW),1次/d,或肌肉注射盐酸环丙沙星2.5mg/(kg·BW),2次/d。抗病毒1号、多西环素、免疫精蛋白、磺胺二钾、葡萄糖、多种维生素混合拌饲,全群用药,连用一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