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金张掖”高原夏菜主要病虫害发生情况及绿色防控技术

2019-01-05梁顺有丁明元杨桂玲

蔬菜 2019年7期
关键词:虫害病害农药

梁顺有,丁明元,杨桂玲

(临泽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甘肃 临泽 734200)

甘肃省张掖市素有“金张掖”之称,拥有以花椰菜(西兰花、松花菜)、娃娃菜、甘蓝、莴苣等为主的高原夏菜产业。2018年,全市蔬菜种植面积3.06万hm2,产量178.78万t。近年来,政企齐心打造“金张掖夏菜”这一区域公共品牌,赢得了省内外市场的广泛认可,但随着蔬菜种植面积的持续增加,花色品种的日益丰富,为害蔬菜的各类病虫害也呈多发、重发趋势,给“金张掖夏菜”绿色、安全生产带来了影响;因此,综合应用农业、物理、化学等绿色防控措施,规范张掖市高原夏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对确保金张掖高原夏菜绿色、优质、安全生产将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

1 张掖市高原夏菜病虫害发生的种类和特点

1.1 主要种类

1.1.1 病害

张掖市高原夏菜主要包括娃娃菜、花椰菜(西兰花、松花菜)、甘蓝、莴苣、芹菜、菜心、芥蓝、菠菜、韭菜、番茄、甜椒等蔬菜,种类达20种,1年2种2收,分春茬和秋茬,在钢架拱棚和露地种植。

据调查,为害春茬叶菜类蔬菜生产的主要病害有苗期立枯病、白菜类软腐病、干烧心、霜霉病、芹菜叶斑病、叶霉病等,其中为害甘蓝类蔬菜的有苗期猝倒病、黑茎病、干烧心、软腐病、病毒病、灰霉病等;茄果类蔬菜的有番茄早疫病、青枯病、病毒病、辣椒疫病、立枯病、霜霉病、灰霉病、叶霉病等。生理性病害主要有低温障碍、缺素症等。

为害秋茬叶菜类蔬菜生产的主要病害有苗期立枯病、娃娃菜干烧心、软腐病、霜霉病,芹菜斑枯病、叶斑病、叶霉病、根腐病、黄萎病等,其中为害甘蓝类蔬菜的有苗期立枯病、黑茎病、干烧心、软腐病、霜霉病、病毒病、灰霉病、褐斑病等;为害茄果类蔬菜的有番茄早疫病、晚疫病、病毒病,辣椒疫病、病毒病、白粉病、霜霉病、灰霉病、叶霉病等。生理性病害主要有铁、锌等中微量元素的缺素症、菜球开裂等,伴随着用药量的加大,还出现不同程度的药害。

1.1.2 虫害

为害甘蓝等叶菜类的虫害主要有小菜蛾、蚜虫、菜青虫、潜叶蝇、白粉虱、金针虫、地老虎等。为害茄果类的虫害主要有蚜虫、白粉虱、蓟马、潜叶蝇、玉米螟、棉铃虫、金针虫、地老虎等。

1.2 发生特点

1.2.1 病虫害呈多发、普发趋势

春茬生产病害呈零星或中度发生,虫害发生较轻;夏秋茬病害和虫害多混合发生,虫害造成的损失相对较重。一些常见病害如干烧心、软腐病等,个别基地中度发生,大部分基地零星发生。疫病、白粉病、霜霉病、灰霉病等病害夏秋季节常发、多发,蚜虫、白粉虱、蓟马等虫害中度发生,小菜蛾、菜青虫夏秋重度发生。

1.2.2 前轻后重,夏秋为重发季节

春季生产多以钢架拱棚栽培为主,外界气温相对较低,昼夜温差大,有利于蔬菜生长,病虫害呈轻度发生。夏伏时节随着气温回升和田间湿度的增大,病情指数、虫口密度逐日攀升,至夏末秋初达到高峰,各类病虫害呈中度或重度发生,尤以蚜虫、小菜蛾、菜青虫等虫害危害最为严重,多进入世代重叠期,危害至秋末,随外界气温降低而有所缓解。

1.2.3 传播蔓延快,危害日趋严重

现阶段张掖夏菜生产大部分田间管理工作如灌水、整枝打杈、施肥等环节主要以人力投入为主,田间农事活动较为频繁,间接为多种病害和虫害的蔓延创造了条件,加重了病虫害的危害程度。

1.2.4 生理性病害逐年加重,新发病害突发、势猛

连年多茬种植,导致部分基地出现钙、铁、锌等微量元素缺素症以及各种肥害、药害等生理性病害,且逐年加重;另外,随着农副产品的调运、种质资源的引进等环节,一些如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甜椒根腐病等突发、新发病害,来势较为迅猛,给生产造成了严重的损失。

2 存在的突出问题

2.1 绿色防控责任不到位

目前,对于发展绿色优质蔬菜生产,大多仍采取“见病防病、见虫杀虫”的单一防治措施,未形成绿色、生态、安全的防控观,“防”的意识不强;另外,在生产中,未对生产的每一个环节制定紧密相连的生产操作规范和标准,“责任到人、措施到位”的制度不严格,难以实现绿色防控的目标。

2.2 良好的耕作制度尚不健全

尚未建立良好的轮作制度和茬口、菜品搭配种植制度,对保护和提升耕地质量、实现耕地种养结合和促进土壤熟化、有效控制病虫草害和生理性缺素症状的发生没有做到很好的控制。

2.3 科学用药意识薄弱

针对不同的病害、虫害及其发生程度,选择农药剂型和施用浓度不合理,对病虫的防控工作未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应该根据病虫危害的特点,采取相应的用药方法,才能发挥最大的用药效果。

3 防治策略

3.1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控

严格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工作方针,树立系列化、一体化的防控思维,从品种选择、整地施肥、育苗定植、田间管理等生产环节入手,严把消毒、杀菌、灭虫关,彻底杀灭初侵染源和虫源,严控病虫侵染、传播的风险。

3.2 坚持绿色、安全防控

应用生物制剂、性诱剂、杀虫灯、黄蓝色板等绿色安全防控措施防治病虫害,实践证明其效果显著,应加快普及推广;同时,严格落实农药限制使用规定和农药安全间隔期使用制度,推广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生物农药、植物源农药以及高效低风险的氨基甲酸酯类农药,科学合理搭配使用农药,保证用药安全。

3.3 坚持早防早控,对症用药

蔬菜病虫害发生种类多、传播速度快、危害不可逆。对发现的病株和初侵染源,要果断采取拔除、隔离等措施予以控制。要针对不同的病害、虫害及其为害程度,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必要时可给予药剂防治,做到用药及时、精准,避免盲目用药。

4 绿色防控技术

4.1 农业防治

4.1.1 选用优良抗病品种

根据目标市场消费习惯,选择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抗病、抗逆能力强,品质好的当季栽培品种。例如,番茄选用抗病毒病、叶霉病、枯萎病的中杂109、京番501等;甜椒选用抗病毒病、耐疫病的中椒0808等;甘蓝夏季生产选用抗病毒病、黑腐病,耐热性强的中甘15、中甘21等;西兰花早春种植选用耐低温的中青12、耐寒优秀,夏秋高温季节种植选用耐热能力强的炎秀等。

4.1.2 做好种子处理

对没有经过包衣处理的种子,应采取温汤浸种、药剂浸种或拌种的措施进行处理。

温汤浸种:用50~55 ℃热水烫种并迅速搅动,待水温降至30 ℃后停止搅动,并进行8~12 h常规浸种。

药剂浸种:用1%高锰酸钾溶液浸泡种子10~15 min或用10%磷酸三钠溶液浸泡种子20 min,清水洗净后再温汤浸种,可预防蔬菜病毒病和苗期病害的发生。

药剂拌种:将浸泡好的蔬菜种子捞出晾干表面水分后,用0.3%克菌丹可湿性粉剂拌种,可预防蔬菜苗期病害的发生。

4.1.3 选择健康无病虫的种苗

蔬菜种苗在出圃前应加强通风炼苗,要根据历年病害发生情况,选用15%恶霉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50%克菌丹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或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 500倍液进行叶面喷雾或蘸根,对病虫害做到早防早控,确保安全生产。

4.1.4 合理轮作倒茬,科学安排生产

科学合理的轮作倒茬,不仅可以保持土壤养分平衡,改善土壤理化特性,还可以减轻和控制病虫草害的发生,如叶菜和果菜轮作在预防多种病害发生的同时,对杂草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4.1.5 加强农耕农管,彻底清洁田园

中耕晒土、合理施肥、高畦垄作、适时灌溉等农管措施对抑制病虫草害均有积极作用。彻底清洁田园及销毁或深埋残枝落叶、植株病残体,是一项减少病虫害初侵染源和越冬场所的重要措施,要常抓不懈。

4.2 物理防治

4.2.1 使用银灰色膜

银灰色膜对蚜虫具有趋避作用,在高温季节还可降低地温,有利于蔬菜生长,且可减轻病毒病的危害程度。在距作物20 cm处悬挂宽4~5 cm的银灰条也可发挥一定的作用。

4.2.2 架设频振式杀虫灯

频振式杀虫灯对降低虫口密度和推迟虫口高峰期的发生具有明显的效果。每2~3 hm2架设1盏即可起到作用。

4.2.3 色板诱杀

田间悬挂黄、蓝色粘板可以诱杀蚜虫、白粉虱、蓟马、斑潜蝇等。一般黄、蓝色粘板的规格为30 cm×20 cm,每667 m2悬挂25~30张,悬挂高度距植株顶部10~20 cm即可。

4.2.4 布放性诱剂

使用小菜蛾、斜纹夜蛾、甜菜夜蛾性诱剂,每667 m2放置3~5粒,用纸质粘胶或水盆作诱捕器,诱捕器底部距作物顶部10~20 cm。此外,可利用糖醋液对害虫进行诱杀。

4.2.5 空间隔离

在夏季高温季节,利用孔径为1.00~1.25 mm的防虫网进行田间覆盖栽培,在预防多种病虫害发生的同时,还能防止强光照射、提高蔬菜品质。防虫网覆盖栽培虽一次性投入高,但使用年限较长,节劳、节本、增效明显。

4.3 生物防治

4.3.1 使用生物及植物源农药

使用植物源农药、农用抗生素等生物制剂,既能有效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又能保障农产品质量。例如,苦参碱、苦楝素等植物源制剂对菜青虫、蚜虫、螨类等害虫有良好的防治效果;香芹酚对叶霉病、灰霉病有特效;农用链霉素对蔬菜的细菌性病害表现出较好的防治效果。

4.3.2 以虫治虫、以菌治虫

有条件的可以采取“以虫治虫、以菌治虫”的方法控制田间虫害的发生。例如,田间释放赤眼蜂、瓢虫等可以控制菜青虫、蓟马等田间害虫;苏云金杆菌制剂可以防治菜粉蝶、小菜蛾等鳞翅目害虫。

4.4 化学防治

4.4.1 加强病虫害的监测预报工作

病虫测报可以经济、安全、有效地指导病虫害的化学防治工作。建立固定的病虫测报点,并坚持“五日一查”制度,可以预测病虫发生的始见期、始盛期,进而推测发生程度和发生数量,以及需要防治的范围和面积,从而保证防治工作的准确性、及时性和有效性。

4.4.2 科学选用化学农药

国家制(修)定颁布了《农药禁限用名单》《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NY/T 393)》《GB 4285农药安全使用标准》等一系列规则和标准,对科学用药作出了明确规定。要针对病虫害发生的种类和特点,依照农药所具有的内吸、内渗、触杀、胃毒等不同功效,科学合理地选择使用。

4.4.2.1 病害防治 对苗期猝倒病和立枯病,可用72.2%普力克600~800倍液或64%杀毒矾500倍液喷雾防治;硫酸链霉素4 000倍液或20%叶枯唑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连喷2~3次,可防治多种作物的软腐病;霜霉病用72.2%普力克800倍液或烯酰吗啉1 000倍液进行喷雾防治;40%嘧霉胺悬浮剂1 000~1 500倍液可用于灰霉病、叶霉病、枯萎病等病害的防治;25%嘧菌酯悬浮剂800~1 500倍液喷雾,可防治白粉病、早疫病、晚疫病、枯萎病等多种病害;叶部病害可用70%甲霜锰锌800倍液或75%百菌清800倍液喷雾防治,效果显著。

4.4.2.2 虫害防治 蚜虫、白粉虱、蓟马等虫害可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 000~3 000倍液或0.3%苦参碱水剂1 000~1 500倍液交替喷雾防治;小菜蛾、鳞翅目害虫可用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 000~1 500倍液或2.5%联苯菊酯500~1000倍液喷雾防治;金针虫、地老虎等地下害虫用0.7%氟氯·噻虫胺颗粒剂穴施,或每667 m2用5%高效氯氟氰菊酯微乳剂250 g和30%噻虫嗪悬浮剂100 g随滴灌冲施。

4.4.3 适时、适量用药

化学农药的使用要做到剂型、剂量与病虫害发生的种类和特点相符,并在病虫害对农药最敏感的时期对症下药。一般病虫害在防治关键期用药1~2次即可得到有效控制,发生严重时,交替用药2~3次、每次间隔8~15 d即可。用药应在晴天无风的下午或傍晚进行。

4.4.4 合理调配和轮换用药

交替轮换使用农药是克服病虫害产生抗性或耐药性的有效手段。只有掌握不同农药的有效成分和功效,才能科学轮换用药,提高防治效果。一般同一种药剂在一茬农作物上不能连续使用2~3次或以上。农药混配使用比单一使用效果好,也能防止病虫产生抗药性,但混配使用时要按照农药的使用说明进行混配,保证混配后无物理及化学上的不良反应,以保证药效。

猜你喜欢

虫害病害农药
气候变化下的林业虫害防治对策分析
早春养羊需防六大病害
小麦常见三种病害咋防治
无人机喷洒农药 农药混配顺序
未来三年将淘汰十种高毒农药
农药打得少了 好桃子越来越多了
葡萄病害周年防治历
桑园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应用
果树休眠期咋防病害
不用农药也能治虫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