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腔镜 腹腔镜联合治疗异位妊娠后继发输卵管不孕效果观察
2019-01-04唐忠艳
唐忠艳
异位妊娠,也称宫外孕,泛指受精卵在宫腔以外的妊娠,占妊娠总数的1.5%~2%[1]。依据异位妊娠部位,除输卵管妊娠、卵巢妊娠、腹腔妊娠、阔韧带妊娠和宫颈妊娠之外,还包括特殊部位的妊娠,如子宫残角妊娠和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近年来,随着异位妊娠发病率的逐年增高,由异位妊娠导致的继发输卵管不孕患者数量也呈上升趋势。导致输卵管不孕的主要原因为输卵管阻塞,生殖细胞运输受到影响。输卵管不孕主要阻塞部位为间质部、峡部及壶腹部[2]。在腔镜技术问世之前,缺乏对输卵管不孕的有效治疗手段。近年来,腔镜技术在我国各级医院得到了有效推广,这也给异位妊娠后继发输卵管不孕的治疗带来了极大改变。因此,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我院近年来采用宫腔镜及腹腔镜联合治疗的异位妊娠后继发输卵管不孕病例113例,对其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2017年收治的异位妊娠后继发输卵管不孕患者113例。入组患者年龄28~35岁,平均(31.6±3.2)岁;既往异位妊娠1~3次,平均(1.3±0.4)次;不孕年限(4.2±1.7)年;病变位于输卵管间质部67例、峡部31例、壶腹部15例;输卵管分级Ⅰ级29例、Ⅱ级36例、Ⅲ级31例、Ⅳ级17例。异位妊娠诊断:患者具备停经和阴道流血症状;血人促绒毛膜性腺激素(hCG)>2 000 IU/L;超声检查宫腔内未见妊娠囊。输卵管不孕诊断:采用子宫输卵管超声造影,首先向宫腔内注射造影剂,之后在超声下观察输卵管通畅情况,依据具体造影结果确定是否存在输卵管不通[3]。
1.2 手术方法 手术时间为月经结束后3~6 d。取膀胱截石体位,麻醉方式为宫颈局麻。常规消毒外阴后,并使用合适型号的宫颈扩张器扩张宫颈。选用浓度为5%的葡萄糖注射液膨胀子宫,液体压力范围20~25 kPa。将宫腔镜缓慢置入阴道,依次观察宫底、宫角、输卵管开口、宫体前后壁、左右壁。检查过程中,采用加压通液术扩张输卵管。首先,寻找输卵管开口,选用型号适当的导管插入输卵管开口处,插入深度5~8 mm。然后注入事先配好的药物混合液(甲硝唑注射液100 mL、地塞米松5 mg、利多卡因5 mL、庆大霉素8万U、糜蛋白酶4 000 U),然后通过注射10~20 mL美蓝液。在腹腔镜监视下,同时观察输卵管变化情况,以及输卵管伞端美兰液流出情况等。如果疏通情况不佳,再次给予10~20 mL上述混合液进行疏通[4]。
1.3 观察项目 依据病变部位及输卵管分级对治疗后输卵管通畅情况进行评价。其中,输卵管分级标准:输卵管积水直径<15 mm,输卵管伞外翻;无输卵管周围粘连;无肌层纤维化为Ⅰ级;输卵管积水直径15~30 mm;输卵管伞部分保留;输卵管周围粘连,但粘连不固定并可分离;肌层轻度纤维化为Ⅱ级;输卵管积水直径>30 mm;输卵管伞处于包埋状态,分离后可见伞端皱襞缺失,但缺失范围<50%;输卵管部分固定且分离难度大;肌层中度纤维化为Ⅲ级;输卵管积水直径>30 mm;无输卵管伞或输卵管伞包埋,分离后可见伞端皱襞缺失,缺失范围≥50%或完全缺失;输卵管固定 且分离难度大;肌层明显纤维化为Ⅳ级[5]。
1.4 统计分析 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全部数据均为构成比,结果以百分比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按病变部位计数 间质部及峡部病变治疗后通畅率均高于壶腹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690、10.932,P<0.05)。见表1。
2.2 按输卵管分级计数 Ⅰ级、Ⅱ级及Ⅲ级病变治疗后通畅率均高于Ⅳ级病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944、17.958、13.118,P<0.05)。见表2。
表2 患者不同输卵管分级治疗结果
3 讨论
异位妊娠是妇科常见的急腹症,在急腹症中发病率约为2%,是孕产妇死亡原因之一。异位妊娠随时可能导致严重的腹腔内出血、休克等,一旦发生误诊、漏诊,如果延误病情,将导致严重后果[6]。输卵管阻塞性不孕在不孕症的治疗中是比较棘手的疾病之一,长期以来,其发病率高,治疗成功率低[7]。有资料显示,不孕女性群体中,由于输卵管因素而导致不孕者占40%。
宫外孕后继发输卵管不孕的传统治疗往往采取开腹手术法。随着内镜技术的不断发展,使用内镜进行临床治疗的临床病例逐渐增多,手术技术得到推广。宫腔镜治疗输卵管不孕具有以下优点:首先,宫腔镜能够直视病灶所在,能更清晰地甄别导致不孕的病因,能有效避免误诊、漏诊;在进镜操作过程中,可一并对输卵管的通畅度进行检查,而且检查准确率较一般影像学检查高;手术操作相对简单,能够有效解决输卵管阻塞或通而不畅,疗效确切;必要时还可使用宫腔镜进行定位活检,可根据病情决定是否获取病理标本,有助于及时进行定性诊断[8]。在采用宫腔镜进行治疗的同时,如果联合应用腹腔镜,不仅可以祛除病灶,还可以观察宫腔镜治疗后输卵管是否真正通畅,为治疗效果提供有力保障。
本研究中,我们回顾性分析了113例由异位妊娠导致的继发输卵管不孕病例,采用宫腔镜联合腹腔镜进行治疗。结果显示,依据病灶部位来说,绝大多数部位的输卵管阻塞均可得到有效通畅,即间质部及峡部病变治疗效果更佳;依据输卵管分级来说,Ⅰ级、Ⅱ级及Ⅲ级病变治疗后通畅率均高于Ⅳ级病变,这说明输卵管粘连越重,治疗效果越差。
综上所述,我们推荐采用宫腔镜及腹腔镜联合治疗异位妊娠后的继发输卵管不孕,而且接受治疗越早,效果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