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郑启仲教授运用疏肝乐食汤治疗小儿厌食症经验

2019-01-04高国财韩雪葛国岚郑宏郑启仲指导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9年1期
关键词:疏肝解郁郁金厌食症

高国财韩雪葛国岚郑宏郑启仲(指导)

1.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郑州 450003 2.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小儿厌食症是一种以长期食欲减退或消失,食量减少,甚至拒食为主要表现的摄食行为异常的疾病[1]。祖国医学认为厌食症属于脾胃病范畴,其病位主要在脾胃,治疗上以运脾开胃为法[2,3]。然厌食一症却不只在脾胃,郑启仲教授经过多年临床观察及总结,得出本病病位虽常在脾胃,却与肝密切相关。郑启仲教授为博士生导师,全国中医药传承博士后合作导师,第三、四、六批全国老中医药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发表学术文章100余篇,主编参编专著10余部。郑师从事儿科临床50余年,学验俱丰,熟谙经典,擅用经方治疗急危重证,对儿科、内科等多种疑难病证有独到的见解。笔者有幸随师侍诊,目睹了郑师在治疗小儿厌食症方面的独到经验,现将临床运用体会总结如下,以飨同道。

1 主要病机

郑师认为厌食症虽病位主要在脾胃,却与肝密切相关。《素问·宝命全形论篇》曰“土得木则达”,因此脾胃之升降纳运功能有赖于肝木的升发疏泄。万氏[5]在《幼科发挥·五脏虚实补泻之法》中说:“肝常有余,脾常不足者,此却是本脏之气也。盖肝乃少阳之气,儿之初生,如木方萌,乃少阳生长之气,渐而壮,故有余也。肠胃脆薄,谷气未充,此脾所不足也”。肝主疏泄,胃主受纳,肝与胃生理上相互促进,病理上相互影响。小儿少阳之体,肝常有余,肤薄神脆,多骄姿,若所欲不遂,情志不舒,致肝郁气滞,肝木克土,土失健运,胃纳失司。又如《儒门事亲》[6]中云:“富家之子,得纵其欲,稍不如意则怒多,怒多则肝病多矣,夫肝者,木也,甚者乘脾也。”郑师认为,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独生子女数量的增加,小儿自幼溺爱过度,加之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值愈加增高,学习压力,精神压力等因素导致小儿情志失调,肝失疏泄,气机不畅,影响脾胃运纳,形成肝脾不调之证。临床上常表现为精神行为异常,或抑郁、或暴躁,常不思饮食,甚则拒食,食则饱胀,时时嗳气,胃脘满闷不舒,舌质正常或红,舌苔薄白或薄黄,脉弦细。郑师根据多年临床经验提出“从肝论治小儿厌食症”的观点,认为“肝郁于脾,胃纳失司”是厌食症的主要病机之一,以“疏肝解郁,醒脾快胃”为治疗之法,创“疏肝乐食汤”,验之于临床,疗效上佳。

2 组方思路

郑师所创疏肝乐食汤组成:醋柴胡6g,醋白芍10g,百合 10g,醋郁金 6g,焦山楂 6g,佛手 6g,炒谷芽6g,砂仁3g(为3~5岁用量,可随年龄增减)。方中柴胡,苦、辛,微寒,归肝、胆经,疏肝解郁,调畅肝之气机,协助中焦脾胃之升降,促进脾胃运纳;白芍,苦、酸,微寒,归肝、脾经,养血敛阴,为“肝家要药”,养肝、柔肝、平肝;百合,甘,微寒,归肺、心、胃经,滋养胃阴,清心养神;郁金,辛、苦、寒,归肝、胆、心经,可行气解郁;佛手,辛、苦、温,归肝、脾、胃经,理气醒脾,和中导滞;焦山楂,酸、甘,微温,归脾、胃、肝经,化食积,结气,健胃宽膈;炒谷芽,甘、温,归脾、胃经,启脾进食,宽中消谷,而能补中;砂仁,辛、温,归脾、胃、肾经,《本草经疏》云“气味辛温而芬芳,香气入脾,辛能润肾,故为开脾胃之要药”。全方配伍共奏疏肝解郁,醒脾快胃之效。加减法:善太息者加玫瑰花;心烦易怒者加腊梅花;便溏者,加炒白术;便干者,加生白术;气池色赤、便秘、苔黄者,加制大黄;睡中磨牙者,加钩藤;盗汗者,加虎杖。

3 典型医案

3.1 医案1 王某,女,8岁,河南郑州人,以“食欲不振4年余”为代主诉,于2017年10月12日初诊。患儿4年前出现纳食减少,食欲减退,家长就诊多家医院,曾多次给予赖氨葡锌颗粒、健胃消食口服液、多潘立酮、保和丸等药物口服,无明显改善,而求诊于郑师。诊见:形体消瘦,面色萎黄,食欲不振,纳食偏少,实则胃腹胀满,矢气频频,平素性情急躁,大便偏干,舌质淡红,苔微黄,脉弦细。诊为厌食症,证属肝郁气滞,纳运失司。治以疏肝解郁、醒脾开胃,方用疏肝乐食汤化裁:柴胡6g,白芍6g,生白术9g,焦山楂6g,百合 6g,郁金 6g,炒麦芽 6g,炒谷芽 6g,佛手 6g,砂仁3g,炙甘草3g,中药配方颗粒,6剂,日1剂分2次服。服药期间忌食生冷、油腻之品。二诊(2017年10月18日):服上药后,家长喜告,食欲改善。效不更方,原方再服7剂。三诊(2017年10月25日)患儿食欲显著增加,大便调畅,面黄有减,给予参苓白术颗粒调服1月而告愈。

按语:厌食症中此型多为学龄期儿童,郑师认为家长望子成才,过早给孩子学习压力,造成儿童情志不畅,日久则肝郁不疏,影响脾胃功能而致厌食。故治疗上投疏肝乐食汤加减治疗,方中柴胡、白芍、郁金、佛手疏肝解郁,山楂、谷芽、麦芽、砂仁醒脾开胃消食,百合养胃阴以防伤阴,全方配伍疏肝解郁,醒脾开胃。药切病机,见效亦著。

3.2 医案2 患儿孙某,女,13岁,河南郑州人,以“反复厌食1年余”为代主诉就诊,于2017年9月6日初诊,时值处暑。患儿自幼性格内向,1年前住校后饮食明显减少,常由精神情绪等诱因加剧厌食,多处治疗不效而求治于郑师。诊见:纳食差,进食少,面黄,消瘦,气池色青,时有脘腹胀痛,善太息,时有失眠,大便干结,2~3日1次,舌质红,苔薄黄,脉弦细。诊为厌食症,证属肝郁气滞,纳运失司。治以疏肝解郁、醒脾开胃,方以疏肝乐食汤加减:醋柴胡10g,醋白芍15g,百合 10g,醋郁金10g,焦山楂10g,佛手10g,炒谷芽10g,砂仁 6g,酒大黄 6g,腊梅花 6g,玫瑰花 10g,中药配方颗粒,7剂,日1剂,分2次水冲服。服药期间忌食生冷、油腻之品,保持愉悦心情。二诊(2017年9月13日):服上药后,大便正常,食欲好转,效如前法,去酒大黄,再服7剂。三诊(2017年9月20日):患儿食欲大增,情绪好转,改为香砂养胃丸调服1月,收功。按语:本案患儿为青春期,此年龄段儿童易产生叛逆情绪,加之生活环境改变,不善调适学习生活境地的变化,以致肝气不舒,木旺则犯胃克土,脾胃纳运失司,而致厌食。故投疏肝乐食汤加减,方中醋柴胡、醋白芍、醋郁金、佛手、腊梅花疏肝解郁、柔肝缓急;焦山楂、酒大黄、炒谷芽、砂仁、玫瑰花消食和中,醒脾快胃,7剂见效,14剂收功。

4 体会

小儿厌食症是儿科临床常见疾病,长期厌食可累及代谢,导致体格发育迟缓、营养不良、免疫力下降等,严重影响患儿身心健康[7]。现代医学主要是通过促进胃肠动力、调节肠道菌群、补充微量元素等方法治疗,但疗效不佳[8]。祖国医学对本病的认识由来已久,郑师在总结前人治疗经验基础之上,结合小儿的生理特点,认为家长期望高、过度娇溺等因素造成儿童情志不畅,日久肝郁不疏,影响脾胃功能而致厌食。故采用“疏肝解郁,醒脾快胃”为治疗之法,创“小儿疏肝乐食汤”治疗本病,临床验证能够明显改善患儿食欲,恢复患儿正常体质量,缩短病程[9]。通过整理并传承郑师独到治疗小儿厌食理论和经验,有助于引导年轻中医对于厌食的治疗开辟新的思路和方法,具有较好的临床实践及中医教学指导意义。

猜你喜欢

疏肝解郁郁金厌食症
国王的厌食症
安宫牛黄丸中郁金的本草考证
个体化健康教育在小儿厌食症患者中的应用
探讨中医保健疗法治疗脾胃虚弱型小儿厌食症的疗效
疏肝解郁止痛汤联合单硝酸异山梨酯片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效果分析
多基原郁金的性状、显微及气味差异性研究
“一指禅”爸爸
疏肝解郁喝梅花粥
疏肝解郁法治疗产后褥汗临床观察
周常昆主任医师治肝调经验案举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