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社区养老研究的知识图谱分析
——基于CSSCI论文(2008-2018)
2019-01-04张丽艳张瀚亓
张丽艳,张瀚亓
(辽宁师范大学 政治与行政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9)
随着“十三五”规划关于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的确立和贯彻,作为社会民生发展中的重要部分,社区养老是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推动社会整体发展,满足民生需求的关键点,因此逐渐成为研究的重点。近些年相关论文的数量不断增长,大量的论文为精细化研究的速度和准确性带来一定的困难。因此,有必要对我国当前社区养老的发展历程以及研究的热点进行梳理。本文以中国知网中2008-2018年CSSCI中收录的社区养老论文为研究样本,通过可视化方式绘制的知识图谱展示我国社区养老的发展现状、当前突出的重点与热点问题,以及还需探索发展的研究方向,为社区养老问题的进一步探索和实践提供参考。
一、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本文的研究文献样本选自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CNKI),为梳理社区养老相关研究,本文检索的主题词为社区养老。文献来源的时间为2008-2018年,文献来源类别为CSSCI期刊,检索时间为2018年3月19日。从中搜索出759篇文献,除去书评、声明、报告文学、专栏等非学术性论文,共获取有效论文675篇,通过BIBEXCLE软件对这些文献中的关键词的意义、影响等进行规范处理后,将文献数据导入UCIENT可视化分析工具,绘制出2008-2018年社区养老研究知识图谱。
近几年来,社会网络分析已经逐渐发展为较为普遍的研究社会发展过程和问题的研究方法。它利用UCIENT、Net Drew和Pajek等进行可视化分析,这些可视化软件是通过共现矩阵分析数据,共现矩阵分析如共作者分析、共词分析、共引分析等以邻近联系法则和知识结构及映射为方法论基础,来发现研究对象之间的亲疏关系,挖掘隐含的或潜在的有用知识,并揭示研究所代表的学科或主体的结构变化[1],在图谱中通过图形大小的不同来区分其核心程度,通过颜色的不同判断不同团体。
二、我国社区养老研究的热点分析
文献中的关键词能够反映一篇论文的研究核心和精髓,高频出现的关键词则能够反映出一研究领域中的研究热点以及核心。通过BIBEXCLE统计整理社区养老领域文献中的高频关键词和热点关键词发现(见表1):养老服务,人口老龄化,居家养老、医养结合,智慧养老、互助式养老等养老模式、社会组织、政府、农村养老等是现在社区养老领域研究的重要关键词。
表1 CSSCI论文中社区养老领域高频关键词
为探寻2008—2018年研究热点的分布及其相互关系,本文运用了UCIENT关键词的中心度分析、小团体分析以及关联强度分析的功能。中心度分析图中的正方形结点代表的是关键词,“结点的大小代表的是结点的中介中心性的大小,结点越大,结点在网络中占有的地位就越重要”[2],并且处于网络中心位置的结点其中介中心性最大,是网络中最重要的结点。通过可视化绘图可以发现(见图1):居家养老、养老服务、养老模式等正方形结点偏大,说明这些方面在养老领域的研究处于热点,占据重要位置。小团体分析成图是通过选择最大或最小的峰值,确定小团体数量,本文通过数据处理后(见图2),将社区养老领域的高频关键词划分为10个小团体,并分别用不同颜色的结点标出。
图1 高频关键词共现网络知识图谱中心度分析
图3显示的是各个高频关键词间的关联强度,各个关键词之间若存在关系,他们之间便会被线连接起来,连接线的粗细则表示两个结点之间的关联强度,两个正方形之间的连线越粗,代表两者共现的次数越多,他们研究领域的关联性越强。
图3 高频关键词共现网络知识图谱关系强度分析
三、当前社区养老研究领域热点问题
依据数据整理以及可视化图谱的分析,可以看出目前养老领域的研究热点还是比较集中的,可以集中概括为:养老模式的发展研究,社会组织参与,政府角色、养老服务体系演变、农村社区养老研究五个方面。
(一)养老模式的发展研究
1.居家养老模式
自20世纪初,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以来,养老问题正在面临种种困境。传统的养老观念、“计划生育”政策带来的家庭不断小型化、核心化等问题都使得养老发展举步维艰,因此居家养老模式成为解决养老问题的重要举措。居家养老服务是指政府和社会力量依托社区,通过为老人提供生活照料、家政服务、康复护理和精神慰藉等方面服务解决养老问题的一种常见养老模式。近些年来,居家养老模式逐渐成为社区养老模式研究中的最主要的热点之一。这一模式的形成主要在于它一方面满足了老年人渴望亲情关怀、回归家庭的精神需求,一方面符合我国长久以来以“孝”为先、“养儿防老”的传统思想。
在2000年的2月13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快实现社会福利社会化的意见》,提出“在供养方式上坚持以居家为基础,以社区为依托,以社会福利机构为补充的发展方向”。这是中国政府第一次正式使用居家养老这一概念,也是中国最早的居家养老政策。至今将近20年的时间里,我国居家养老模式不断发展,在服务方式、服务资源、服务质量上都在不断地提升。在养老服务方面,上海率先开始尝试,建立为老年人提供上门服务、日托服务的服务试点,继而北京、大连、南京等城市纷纷开始了对居家养老服务模式发展的探索。如大连市在2003起开始落实以区为单位,在街道成立养老管理中心,根据社区老人的经济情况和需求划分层次享受服务。在上海、北京等城市建立“上海亲和源”“万科幸福汇”“北京太阳城”等居家养老社区,为老年人提供更加周到、全面、高水平的服务。同时在服务资源上不断融合家庭、社区、政府和市场资源,使居家养老更具有可行性、专业性和可持续性。
但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张孝廷和张旭升认为居家养老服务仍然面临着许多结构性问题,主要体现在服务供给上的主体结构困境、认知结构困境和组织结构困境[3]。这在一定程度上与我国近些年来提出的“供给侧”原则相吻合,找准供需之间的关系对养老服务的供给来说至关重要。丁建定和李薇认为在居家养老服务的发展中存在养子防老、机构服务优于居家服务以及基本生存等理念方面的问题,同时他们认为居家养老中还存在“机构化、社区化、产业化和高标准化等政策理解方面的问题,忽视了老年人的自立能力与自主服务、强调家庭养老服务、社区养老服务抽象化、推崇机构养老服务等服务方式的问题[4],并且还存在资源不均等配置问题。马光川认为居家养老模式面临着社会情境阻断以及运作机制的双重困境,主要体现在社会纽带松弛,社区感消失以及政府职能定位等问题上[5]。
要想解决这些问题必须明确权利、责任和需求,即确定谁是主体,谁是供给者、供给什么以及如何供给。在众多学者的研究和探索中,大部分学者认为发展我国居家养老一方面要加大投入,开拓融资渠道,加强基础设施,培养人才建成系统的制度体系;另一方面要做到服务于供需准确结合,满足多元化需求,又要坚持政府而引导,汲取社会力量,将养老服务逐渐社会化、市场化。居家养老模式中涉及的主体很多,有家庭、社会、社区、政府、市场以及老年人等,要做到如何平衡各个主体之间的关系是接下来需要探究的问题。
2.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发展
在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发展越来越高越来越快的情况下,传统的居家养老、机构养老等模式已经不能满足老龄人口的需求。尤其是在高龄老人、失能老人、空巢老人不断增加的情况下,老年人对生理健康的需求变得越来越迫切。早在1990年,世界卫生组织(WHO)便提出了“健康老龄化”的发展目标,这一概念是指即使是在晚年时期,也要保证老年人能够保持身体、心理以及社会功能处于一种健康的状态,使患病的时间和生活不能自理的时间尽量缩短并尽可能的将其推迟到生命的最后阶段[6]。受这一理念的影响郭东于2005年首次提出了“医养结合”的概念。由此对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研究开始发展起来。
对于这一领域的研究很多学者提出了自己的观点。雎党臣和彭庆超认为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模式是我国养老问题发展过程中必须实行的,主要原因在于老年人口对医疗需求的不断增加以及医院与养老机构之间功能的不互补造成的[7]。赵晓芳通过SWOT模型分析我国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模式,构建了“一个中心、两个依据、三种类型、四个战略支撑”的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战略框架,以及完善“以居家养老为主、社区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辅”的多层次养老服务网络”[8]。也有学者认为医养结合的养老模式是一种创新,符合健康养老的要求,同时社会需求迫切。同时还有很多学者针对试点地区,上海、北京等地进行个案分析,由此通过实践经验进一步为医养结合的推进提供经验。
而医养结合这一理念作为近十年内发展起来的新兴领域面临的问题和困境还有很多。邓大松、李玉娇认为我国医养结合目前存在着供需不平衡的困境,供给不足导致结构失衡、服务体系连接不畅,最终造成供给与老年的需求无法匹配[9]。马珊伊、李阳认为由于我国医养结合模式的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因此在政策、管理、资金、结构以及人才的供给问题上都存在缺失,运行效果并不是十分乐观[10]。孟颖颖认为医养结合模式面临着需求大但推广难的问题,主要表现在管理部门权责模糊,养老机构自身定位有误以及操作存在风险[11]。面对发展中的诸多问题,学者们提出了很多解决策略。打造专业的养老医疗队伍,培养专业的医护人才,增加社会力量的参与是解决问题的方法之一,同时还有研究者认为在医养结合的过程中加强政府管理、破除壁垒,减少因权责交叉导致的无人管理现象,真对失智失能老人形成长照护理理念,确定服务对象,有效整合资源,加大老年人养老保障力,提高老年人医疗支付能力也都是有待推广的方法[12]。
3.互助式养老模式
中国养老模式发展到现在,很大程度上依旧是以家庭为主体的养老依托,但是从现在中国的发展进程以及现状来看,城市年轻人大多数流向北上广等一二线城市,农村农民工进城现象有增无减,家庭模式的核心化,使得越来越多的老人脱离子女独居,子女们忙于生计,生活压力巨大,对老年人有照顾之心,但却没有时间和精力,因此家庭赡养功能不断弱化,中国传统的“反哺式”养老很难继续实现。对于以上种种难题,互助式养老模式的提出无疑是对养老发展的一种有益补充。
互助式养老模式符合多个理论依据,包括社会角色理论、社会参与理论、老年亚文化理论以及需求层次理论。在这一模式中,老年人在参与的过程中丰富了自身生活,避免了因退休等原因造成的老年人心理和精神上的空虚,同时也能够扩大老年人的接触范围,加强与不同年龄层之间的沟通,避免与社会脱节,并且在这个过程中老年人发挥自己的能力帮助和服务他人,改变了以往老年人是他人负担的印象,使老年人的自身价值得以实现[13]。互助式养老模式具有时代价值、科学价值以及文化价值。“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太平”“乡里同井,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则百姓亲睦”,这些名句中无不体现着互助的精髓,老年人通过这样一种形式相互扶持,管理和服务,不仅实现了其当下的现实需求,节省资金、资源,同时也为我国因老龄化社会问题带来的沉重负担提供了突破口[14]。目前来看,互助养老模式在我国发展前景广阔,已经有很多城乡相继对此展开实践,并且形式多样,具体可以概括为四种互助式养老方式(见表2)[15]。在这些模式之中,“时间银行”互助模式得到广泛关注。在北京、天津、河北、上海、安徽、四川、山东、浙江等地都成立起这种模式,以社会力量为主,为高龄老人提供服务,通过对不同城市这一模式进程的了解可以看出,该模式为老年人提供的服务项目比较丰富,服务方式也比较的灵活,并且通过时间换取未来服务为服务者提供了动力。
表2 我国城乡互助式养老模式典型方式
互助式养老模式虽然成效颇丰,但依旧面临着种种问题。互助式养老模式主要以自愿服务提供为主,无法采取制度化的形式来规范和管理老年人的自愿行为,因此很可能面临着资金断条、资源匮乏的窘境。为此要提高互助养老的可行性,必须加大宣传力度、建设有效的政策保障、建立长期固定的有效资金渠道,为后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4.“智慧养老”模式
“智慧养老”最早来自于英国的生命信托基金会,也被称为“智能化家居养老”。即通过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随时随地、全方位监控老人的各种信息,以提供老人所需要的服务,让老年人过上安全、舒心的晚年生活。在现代社会,中国的传统养老方式如居家养老、社区养老、机构养老等养老模式已经不能与当前的养老现状相适应,同时我国目前存在着子女赡养老人压力过大,劳动力供应不足、失能失智以及空巢老人不断增加等一系列问题,智能养老模式作为一种创新性养老形式的出现无疑为我国养老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
针对我国目前智慧养老模式发展形势来看,在政策方面获得了政府的大力支持,近几年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有关倡导将“互联网”“物联网”等技术融入养老事业发展中去的《意见》,在此基础上,政府对智慧养老发展的资金投入必然不断加大。同时,当前的技术水平以及网络的普及程度不断提高,各种高技术产品的出现和运用为智慧养老打下了良好基础。再则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高质量的养老服务也越来越能够赢得老年人的好感[16]。由此可见智慧养老模式推行的可行性很大,并且我国很多学者对智慧养老模式的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果。
向运华,姚虹以杭州市的智慧养老实践为例,认为智慧养老模式的运行不仅可以促进各项资源的优化,还促进了多方位协同推动养老服务的发展和完善[17]。朱海龙认为,智慧养老模式是信息技术与管理模式的结合,以物联网、互联网、社交网等技术为依托的一种新型养老模式。将其运用于老年照护过程中可以加强老人的主体性,摆脱以往对老年人的刻板印象,缓解劳动人口缺少的难题,并且还能够降低老年人发生意外的风险,提高养老效率[18]。白玫,朱庆华认为发展智慧养老模式优势突出,通过信息技术的使用提高服务的质量和效率,并且以“嵌入”的形式融入老年人的生活,使老年人能够自然的适应,以便更好地提供便捷的服务和完善的保障体系[19]。但在不断推动智慧养老发展的过程中,很多研究者发现这不仅仅是单纯的信息技术的应用,还需多方的协调配合,而当前面对的问题还有很多。整体运作过程中存在服务资源不足、配置不均且共享程度低,城乡发展差距较大,使用门槛较高普适性尚需加强;管理上存在管理粗放,没有规范化的管理机制;在技术方面缺乏专业的技术团队研究开发,还处于市场化,因此还未能克服“在商言商”的问题,产品未能真正做到以老人为本[20]。
智慧养老模式是养老与科技相结合的产物,极其适合科技发展迅猛的当今世界,因此对于目前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必须积极应对。利用现有政策以及宣传手段创造良好环境,不断完善和优化服务框架,明确服务主体,发挥社会优势,加强智慧养老项目的研究和开发,在解决技术问题的基础上不断融合社区、家庭、社会、政府多方力量,以老人为核心才能将智慧养老模式更好地发展起来。
(二)社会组织参与社区养老模式
随着老年人需求的不断增加,养老服务的发展也面临着考验,由政府单一主导提供服务的模式存在着服务内容单一、形式僵硬、供求不均等问题,无法满足养老服务日渐多元化,多层次化的需求。因此,公共服务社会化,推动社会组织融入养老事业中是极其必要的。
社会组织的加入,为养老服务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动力,可以被看作是目前解决养老问题的推动器,对此很多学者对社会组织进行了探讨和研究。李灵芝等提出了构建社会组织“双向参与”社区养老服务模式,及通过互惠性社会组织和公益性社会组织两种形式参与到社区养老服务当中,以此达到可持续的良性运营的目的[21]。陈竞,文旋认为养老问题不仅仅是经济、政策问题同时也是社会、情感问题,社会组织的加入形成社工义工联动在提高质量的基础上也与老人建立了良好的感情纽带,一定程度上满足了老年人的情感需求[22]。社会组织犹如一股活水,促进了养老服务体系的建设,协同管理以及提升了养老服务的专业水平,为养老事业的发展增添了生机。
但社会组织的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问题。刘晓梅,孙苗苗认为当前社会组织的发展中面临两方面困难,一方面是对社会组织的定位不清,政府没有给社会组织明确定位,有时甚至将其视为下属部门,导致社会组织在用作过程中地位尴尬。另一方面,社会组织自身存在不足,主要体现在管理制度存不成熟不完善以及缺少专业人员队伍[23]。何寿奎认为当前社会组织参与养老服务的困境体现在四个维度:分配政策维度,组织监督维度,价值维度,市场维度。从根本上来看是社会组织与政府之间的资金供给、权责配置、相互信任问题以及与市场供需不平衡的问题[24]。李长远认为,根据资源依赖理论,社会组织由于自身的能力的不足以及政府政策的不完善,存在着对政府过度依赖以及可持续发展的可行性不强的困境[25]。面对以上种种困境,学者们开始研究对策以期解决当前问题。李长远在吸取借鉴国外地发达国家的典型经验后认为,我国要促进社会组织参与养老服务首先要在政府购买服务时形成良性竞争的市场氛围,加大政府扶持确立主要资金来源,同时建立评估体系标准以第三方评估制度,再则建立专业化团队,不断完善人才培养体系[26]。潘鸿雁认为社会组织参与到养老服务当中是公共服务社会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处理好政府、社区、社会组织之间的角色定位是关键,要做到政府以社区为依托,大力发展社会组织,形成三方互惠互利的关系[27]。夏艳玲,胡海波认为推动社会组织发展一方面要改善社会组织参与的环境,降低社会组织的准入门槛放宽条件,加大鼓励和支持力度;另一方面再然后政府要加大政策力度以“扶持型”、“激励型”代替以往较“偏软”的政策形式[28]。
随着社会组织的不断发展,还会有各种不同的问题和困境等待我们的解决,但社会组织作为推动养老事业发展的前进动力之一,是我们不能忽视的重要角色。如何才能利用好、发展好、建设好社会组织是未来需要进一步研究的课题。
(三)养老事业发展中的政府角色
政府在养老事业中的地位是必不可少的,养老服务中的角色一般包含着政府、社区、社会组织、市场等,其中政府占据主要地位,扮演着管理者和购买者的角色。
我国目前呈现的养老现状主要表现为老龄产业缺失,老年人多层次多方位的需求无法得到满足,以及老年人的医疗保障、社会福利保障与老年人需求不相适应。为解决这些问题,政府要发挥其管理者的作用。其管理者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政策制定、法规确立、建立标准评估体系以及确立发展规划。通过这一系列的措施为养老事业建立一个良性的、完善的发展环境,引导老龄化产业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29]。同时政府作为管理者还起着监督作用,政府监督过松或者缺少监督会导致养老市场发展的无序以及混乱,养老服务的质量和效率无法保证。相反,若监督得当,则会保证养老事业的健康发展[30],二者呈正向相关关系。
我国政府购买养老政策制度从2000年开始推行,其主要是为了减轻政府压力,缓解养老服务供给与需求不平衡的问题[31]。目前在上海、宁波、大连、苏州等地都开展过政府购买服务,在这一过程中政府扮演者购买者的角色。这一行为将社会组织、民间企业、市场等融入养老服务当中,为养老服务的开展提供了大量的社会资源和专业团队,以此来满足不断丰富变化的老年人需求。在这个工程中为政府节省了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物力,同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供需不平的现象[32]。并且通过政府购买这一行为还加强了政府与各组织之间的互动性,建立互动平台,形成“政民互动”[33]。如在上文中提到社会组织参与养老服务事业中各学者所说的那样,政府购买养老服务的行为有效地推动了养老事业的发展。
我国政府角色在近些年来一直在转变,在养老服务一类的福利事业中的角色也是在不断变化的,从过去的政府是社会福利的唯一来源的“垄断者”角色逐渐改变为现在的管理者、购买者的服务性角色,将资源和权利适当的转移到社会,这一过程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但在改变的过程当中要注意度的把握,以防止政府权责的过度弱化[34]。
(四)养老服务体系演化过程研究
我国的养老服务体系还处于发展阶段,在新形势下如何更好地打造养老事业,关爱老年人的身心健康,是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从目前养老服务体系发展成果来看,各地大多数都是“居家养老为主,社区和机构养老为补充”的养老服务格局,如上海市的“9073”模式、武汉的“9055”模式以及北京形成的“9064”模式。这一养老服务体系的形成,加速了养老产业化的发展,推动了养老供给侧改革,将老年人心理需求逐步加入到考虑范围内,同时养老事业的发展也解决了一部分的就业问题[35]。但大部分学者认为我国的养老服务体系在发展过程存在问题。方爱清认为阻碍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阻碍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养老服务理念建设不足、供给需求不相适应,商业化严重、养老服务体系结构不完善导致服务始终在低水平阶段徘徊以及养老服务的法律体系不完善,法律环境不成熟,很多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36]。辜胜阻,吴华君等人认为,当前我国养老服务体系主要的问题是政府在体系中的定位不清,存在越位、错位、缺位的现象,居家养老服务已经不能满足老年人的需求,民办养老机构中面临着人才、资金缺失使用率低的难题,失能失智老人数量多看护成本提高,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滞后[37]。
对以上问题,陈莉,卢芹等人提出构建智慧社区养老服务体系,将互联网技术运用其中,与智慧养老模式相辅相成。但目前还存在信息数据不畅,顶层设计不规范,供需不对接等问题[38]。罗军飞和廖小利从社会治理的角度提出建议,认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需要坚持综合治理、系统治理和依法治理[39]。坚持以政府为主导,集居家养老,社区养老以及机构养老各方力量建立整合性养老服务模式。景天魁提出创建以社区为平台,以老年人的实际需求为出发点,以技术为依托的,以有偿、低偿等形式提供物质供给、生活照料以及精神安慰等全面服务的社区综合养老服务体系[40]。王桂云根据国外养老体系的经验启示提出以多元化的角度研究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的建构,实现体系的多元化。专业化和可持续[41]。王培培,李文提出将PPP模式运用到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当中,建立了合作共建模式,特定项目合作模式、统一完善合作模式以及服务外包四种模式,根据不同情况选择不同的模式或共同运用,以促进养老服务体系的完善[42]。
(五)农村养老研究
根据2015年民政部公布的《2015年社会服务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老龄人口已经达到2.22亿,这其中农村老龄人口是城镇老龄人口的2.1倍,可以看出我国农村老龄人口在全国老龄人口中所占比重之大,然而现如今的农村养老发展状况并不十分乐观。
由于城镇化的不断推进,农村的青壮年人口大量流入城市,导致农村留守老人、空巢老人数量增长,而目前农村养老的现状表现为:①老龄化严重,养老需求增加②家庭结构转变,养老负担重③养老资源不足,方式单一④社会保障水平低[43]。从整体来看农村老龄人口的养老事业发展无论是在资源、环境、保障、还是人文关怀,都远远落后于城市养老服务的建设。导致这种结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政府角度来看,政府对农村老龄人口的社会保障水平低、政策支持力度不足。与城市老龄人口大多数拥有退休金的情况不同,农村老龄人口受地域、经济的影响,其老年积蓄以及收入都是不稳定的,大多数农村老年人主要依靠子女的资助生活,再加上政府政策保障不足极大地阻碍了农村养老服务的建设和发展。从农村发展现状来看,家庭结构的变化,子女远离身边,农村年轻人口生活压力的增大,使得原有的传统式家庭养老遇见红灯。从老龄人口自身来看,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农村老人始终将家庭作为其唯一的港湾。这是由于我国传统的“孝道”以及“血浓于水”“代际交换”等思想的作用,这导致农村老人对社会养老机构具有排斥情绪。这一方面导致农村老人接受服务的范围缩小,另一方面导致农村养老机构面临生存危机。
对于这些问题学者们给出了建议和对策。近些年农村老人因无人养老或为缓解家庭压力而自杀的现象很多,周湘莲和周勇认为由于农村空巢老人的增加,农村老人精神养老问题需要得到我们的重视。在传统观念淡化的今天,需要提倡养老、敬老的道德伦理意识,培养农村老人的精神自养能力,加强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和机制建设,加强精神养老法律规范[44]。王俊文,杨文认为要满足农村老年人口的养老需求要从客观实际出发,构建多层次需求服务体系,提高养老服务质量,加强精神文化建设丰富老年人精神生活[45]。唐晓英,周溥嘏认为农村发展社区养老具有人性化、互助化和节省开支的优越性[46]。总之,农村老龄人口是我国养老事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部分,对于农村养老问题来说,老年人精神需求的满足和物质需求的满足同等重要,因此不断完善农村养老设施建设,发展医疗,加大经济投入和政策保障,重视物质保障的同时满足老年人的精神需求是当务之急,只有这样发展好,完善好农村养老服务,才能不断推动我国养老事业的发展。
四、研究的薄弱环节与前沿趋势
综合以上研究可以看出目前我国学者对养老领域的问题研究广泛,涉及多个方面。对养老模式的发展研究,社会组织参与,政府角色、养老服务体系演变、农村社区养老等方面,从理论到实践有着深入的探索,这些对我国养老事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薄弱环节
1.研究内容上量化和精准化水平有待提高
当前大部分研究存在着“表象化”、“碎片化”现象,主要以西方先进养老模式为基础,侧重于对养老概念、内涵、内容、价值、特点等方面的研究,缺少适合我国当前现状的、具有本土化特色的养老模式的创新,存在概念复制、新瓶装旧酒的现象。而对于一个社会问题如果只停留在表层研究,那么做再多也意义不大。
2.实证研究方法的运用有待加强
作为一个现实的社会实践性研究领域,传统研究方法的运用较多,数据调查、实地考察类方法应用较少;案例分析中单案例分析较多,系统的多案例研究较少。由此导致了现有研究多是对于养老事业发展的规范研究,实证研究结果相对较少。在一些实践类的研究中,也多是对养老事业发展中的实践经验的介绍,真正基于养老事业发展、养老模式创新实践并将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研究不多,鲜少有可用的研究成果能运用到真正的实践指导当中。
3.实践模式的规律性提炼有待加强
养老事业的发展在我国已经有十几年的历程,在上海、天津、大连、南京等地先后都开展了养老事业建设的实践。但是尽管各地开展了不同程度的研究、探索和创新,也有部分学者对养老事业各方面发展的实践进行了实证性研究,但大多数还是对各地区养老发展的经验介绍以及案例分析,鲜少有对全国各地养老事业的发展进行归纳分析和规律性总结。由此可能出现各地养老事业都是平地起高楼,自说自话,发展缓慢。
(二)前沿趋势
针对上述对养老发展的热点研究以及目前存在的薄弱环节,我们需要进一步加强对养老事业发展的理论研究和系统化建设。
1.创新养老服务,加强本土化研究
当前许多研究成果都是借鉴于西方国家发展过程中针对养老问题总结出的先进经验,部分关于我国养老事业建设中的理论脱离了我国的实际国情,因此当前我们急需发展和建设中国语境下的养老事业服务体系。如何从中国的政治、经济、人口现状以及地方特点中发掘出养老事业构建的理论根基,如何从中国的传统文化,基本国情以及国家发展的新态势中探索出具有本土化特点的养老服务模式是未来研究中需要重视的问题。
2.推进养老事业生态圈协同发展
单独的个案分析不足以推动养老事业的整体壮大和发展。在养老事业建设和发展的过程中,各地区不同模式之间需要交流借鉴,互通有无,而学者要做的不仅仅是案例分析,更重要的是需要针对不同地区特点,不同模式的优劣进行系统的有层次的研究和归纳分析,总结规律。各地区不同养老模式、养老体系不断沟通,才能在建设中发展,在发展中改进,长此以往构建出一个良性的生态圈,达到协同发展的目的。
3.多重研究视角、多种研究方法协同
我国养老问题已经成为当前社会的热点问题,由于养老压力的逐年增大,我们需要的是具有较强实践性和应用性的研究成果。以往的规范性研究已经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这就要求我们吸纳政治学、经济学、心理学、社会学、管理学、法学等多重研究视角,融合案例分析法、比较法、模式构建法、调研法,社会网络分析法、信息技术等多种实证研究方法,同时运作于养老问题的研究当中。研究成果理论上的自圆其说已经不再是我们追求的目标,其应用价值和导向功能才是我们新的追求。
4.增强人文关怀,关注精神养老
养老事业的建设和发展不仅仅是解决老年人的温饱、医疗等生理问题,还要关注老年人的心理需求方面的问题。当前我们过于在乎养老过程中的物质满足,大大忽视老年人在生活中的社会交往、社会参与以及自我价值的实现带来的幸福感,而这恰恰是现在所要关注的重点,“把精神养老体系的建设与以人为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社会建设相结合,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效促进精神养老的发展,充分保障老年人的生存权与发展权”[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