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型思想,发现图形的美
2019-01-03李维
李维
[摘 要] 模型思想是初中数学学习的重要思想之一,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数学思想的渗透与感悟是践行学生核心素养落地生根的关键. 教师需要将思想镶嵌到情境中,启发学生发现情境中的数学问题,并将问题转化成数学模型,从而通过模型思想和数学工具一一突破问题. 教师要让学生在长期的学习与应用之中,提升对模型思想的感悟与应用,将思想转变成一种应用能力与一种学习习惯.
[关键词] 模型思想;图形;初中数学;能力;素养
数学模型就是用数学语言和数学符号所构建的科学模型,模型思想就是构建数学模型的思想. 在数学学习中,模型思想是一种重要的思想,也是一种常用的方法,更是一种实用的工具,尤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简言之,模型思想就是在解决问题时,根据问题所提供的信息及其特征,抽象出数学基本模型,从而使问题由繁化简、由难化易. 对于初中数学而言,模型思想在几何问题解决中的重要作用尤为突出,下面结合初三一轮复习专题“线段和的最值”(苏科版),谈谈笔者的感悟.
模型1:“将军饮马”模型
将军饮马模型是路径最短问题中的经典模型,抽象成几何模型即为:如图1,点A,B是直线l同一侧的两个点,在直线l上求一点P,使AP+BP的值最小.
利用轴对称的性质,作点A关于直线l的对称点A′(如图2),则AP的长度可以转化为A′P的长度. 利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可知当A′,P,B三点共线时,AP+BP的值最小.
例1如图3,在∠AOB的内部有一点P,分别在OA,OB上各找一点M,N,使△PMN的周长最小.
分析上述问题显然和“将军饮马”的“两定一动”模型有所区别,此题属于“一定两动”,但思路却是相通的. 如图4,分别作点P关于直线OA,OB的对称点P′,P″,则MP可以转化成MP′,NP可以转化成NP″,△PMN的周长即为P′M+MN+NP″. 连接P′P″,依据“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即可找到M,N的确切位置,使△PMN的周长最小.
例2如图5,∠AOB的边OA,OB上分别有点M,N,且OM=1,ON=3,P,Q分别是OB,OA上的动点,已知∠AOB=30°,试求MP+PQ+QN的最小值.
分析该问题属于“两定两动”问题. 根据将军饮马模型的思路,只需作M关于直线OB的对称点M′,N关于直线OA的对称点N′(如图6),则MP+PQ+QN=M′P+PQ+QN′. 连接M′N′,则M′N′的长度即为MP+PQ+QN的最小值. 易证∠N′OM′=90°,由对称的性质知OM′=OM=1,ON′=ON=3,所以M′N′=.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是将军饮马模型的依据,几何图形中能够快速发现该模型的方法就是找点,通常具备“两定一动”“两动一定”和“三动”特征的点时,即可利用该模型来求解.
模型2:垂线段最短
“直线外一点到直线上所有点的连线中,垂线段最短”是基本定理,将此定理运用于几何图形中,即可成为一个解决线段之和最短问题的基本几何模型.
例3如图7,∠AOB的边OB上有一定点C,在OA,OB上分别求一点M,N,使CM+MN的值最小.
分析首先利用轴对称作点C关于直线OA对称的点C′(如图8),则CM即可转化为C′M. 当C′,M,N三点在同一条直线上时,CM+MN有最小值,即C′N的长. 由于点N不固定,所以线段C′N的长度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但当C′N⊥OB时,线段C′N的长度最小,此时正是CM+MN的最小值.
例4如图9,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的半径为1,圆心A的坐标为(-1,0),点P为直线y=-x+3上的一个动点,过点P作☉A的切线,切点为Q,在点P运动的过程中,切线PQ的长度也在不断变化,这个长度是否存在最小值?請说明理由.
分析根据切线长的计算公式,无论点P在何位置,PQ=总成立. 由图10可知,点P运动时,☉A的半径不变,所以当PA取得最小值时,PQ也取得最小值. 依据“垂线段最短”可知,当AP⊥BC时,PA的长度最小,此时切线PQ的长度也最小. 要求此时PQ的长,可以先证△COB≌△CPA,从而得到PA=OB=3. 再利用勾股定理,即可求出PQ==2.
针对动态问题,“动中求静”是一种策略. 在上述模型中,“动”中的“定”通常是一个定点,找准定点后利用对称的方法将线段之和转化成一条线段,再根据“线段最短”,即可解决问题.
模型3:圆上的最近点(最远点)
如图11,点P是☉O外一点,A,O,B,P四点共线,则点P与圆上所有点的连线段中,PA最长,PB最短. 当点P是☉O内一点时,结论依然成立(如图12,当然,此时点P离点B更近一些).
例5如图13,在边长为4的正方形ABCD的边AD上任取一点E,连接BE,过点A作BE的垂线,垂足为F,点P是AD边上另一动点,连接PF,PC,求PC+PF的最小值.
分析由AF⊥BF可知点F的运动轨迹为以AB为直径的半圆弧. 在正方形ABCD的左边作一个与之全等的正方形AB′C′D,连接PC′,则PC=PC′,PC+PF=PC′+PF. 所以当C′,P,F三点共线时,PC+PF取得最小值. 于是问题转化成当点F在什么位置时,C′F的值最小. 由上述模型可知,连接C′O(其中O为AB的中点),其与半圆弧的交点即为所求的点F. 利用C′F=CO-FO可以求出此时C′F的长.
因为圆上的最近点和最远点都与圆有关,所以在问题中发现“隐圆”非常重要,而该圆通常是点的轨迹. 所以,当几何问题中出现圆时,可以考虑利用这一模型来求解.
模型4:三角形
“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是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从另外一个角度可以描述为“三角形的一条边小于另外两条边之和”,这便可以成为线段和最值问题的一个几何模型.
例6如图15,△ABC为等腰直角三角形,∠ACB=90°,AC=BC=4,D为线段AC上任意一点,连接BD,过点C作BD的垂线,垂足为H,连接AH,求AH的最小值.
分析题中无法直接看出何时AH的值最小,根据所给条件“CH⊥BD”可知△CBH为直角三角形,如图16,取BC的中点G,连接HG可知HG为直角三角形CBH斜边上的中线,因此HG=BC为定值. 若AH取得最小值,则AH+HG取得最小值. 连接AG,得到三角形AGH,根据AG 例7如图17,☉O是半径为1的圆,MN是它的直径,点A是圆上一点,且∠AMN=30°. 已知=,P是直径MN上的一个动点,求PA+PB的最小值. 分析图中A,B为定点,可以作点B关于直线MN对称的点B′,则PA+PB=PA+PB′. A,P,B′可以构成一个三角形模型,根据“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可以判定,当A,P,B′三点共线时,PA+PB的值最小,于是可确定点P的位置. 计算PA+PB的最小值,就是计算AB′的长. 根据同弧所对的圆心角与圆周角的关系可知∠AON=2∠M=60°,由对称可知∠B′ON=∠BON=∠AON=30°,所以△AOB′为等腰直角三角形,AB′=. 所以PA+PB的最小值为. “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模型与“将军饮马”模型有相通之处,它们的实质都是“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同时它们也存在细微的区别. “将军饮马”模型突出对称,而“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中三角形的存在较为明显. 解决问题时,应仔细观察图中隐含的图形,或构造目标模型,或找到三角形运用“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模型来解决问题. 灵活、多变是数学问题的特征,“变”让几何图形千姿百态. 正是这些“变幻莫测”的几何图形,有时让学生觉得难以突破. 诚然,几何图形的变化有规律也有依据,这个依据便是基本几何模型,所以挖掘条件,分解图形,找到复杂图形中隐含的几何模型,是解决几何问题的基本思路. 对于教师而言,在教学中应渗透模型思想,力争让学生发现图形的美,发现数学的美,攻克数学问题,从而爱上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