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烟草大国”到“无烟中国”,任重道远

2019-01-03姜垣

大众医学 2019年10期
关键词:吸烟率卫生部公共场所

姜垣

35年来,中国男性吸烟率居高难下

1984年之前,中国没有全国性的烟草流行调查。1984年,翁心植院士领导开展了第一次全国性流行病学调查,调查对象达50万人之多;之后,我国又在1996、2002、2010、2015和2018年分别开展了调查。结果显示:中国男性吸烟率居高不下,6次调查的男性吸烟率分别为61%、63%、57%、53%、52.7%、50.5%,雖然有下降趋势,但仍有超过一半的男性吸烟;2018年,中国成人吸烟率为26.6%,女性吸烟率为2.1%。

20年来,吸烟所致死亡人数不断增加

中国居民每年因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所致的死亡人数占总死亡人数的87.8%。导致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死亡的第一位原因是高血压,第二位就是吸烟。

2015年10月发表在《柳叶刀》杂志的两个关于烟草与死亡关系的前瞻性研究(1990―2000年和2006―2014年)结果显示,男性人群烟草归因死亡比例一直在上升,从1990年的12%上升至2014年的20%;2000—2014年,随着开始吸烟年龄的提前和吸烟量的增加,中国男性吸烟者的死亡风险增加了一倍,20岁前开始吸烟的城市男性死亡率超过不吸烟者两倍。

据《2015年中国癌症统计》报告,我国2015年肿瘤新发病例达429万例,癌症死亡病例数为281万例。即使按烟草归因死亡比例为20%估算,也有1/5的肿瘤归因于吸烟,即56.2万例。

2000年,中国归因于吸烟的死亡人数为100万人,2013年已达159.33万人;最新研究显示,2017年中国归因于吸烟的死亡人数高达250万人。在我国的22个省,导致死亡的第一位危险因素是烟草使用;在其他省份,烟草使用也排在第二、三位。烟草使用已经成为中国人民群众生命健康不可承受之重。

2006年前,控烟法规着重于禁烟倡导

早在20世纪70年代,我国政府就已经意识到吸烟有害国民健康。1979年7月,卫生部、财政部、农业部联合发布了《关于宣传吸烟有害与控制吸烟的通知》。有关控烟的立法和政策大多出现在某些法律、法规、规章的某些条文中,以及某些规划和通知中。比如:1985年9月,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铁道部联合发布《关于禁止在旅客列车上随地吐痰、乱扔脏物和在不吸烟车厢内吸烟的规定》;1987年4月国务院发布《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1991年卫生部发布该条例的实施细则,规定了禁止吸烟的13类公共场所,并于2011年3月修订;1997年,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卫生部、铁道部、交通部、建设部、民航局联合发布《关于在公共交通工具及其等候室禁止吸烟的规定》;同年,中国民航总局发布《民用机场和民用航空器内禁止吸烟的规定》;1997年,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国家教育委员会、卫生部、共青团中央、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联合发布《关于在儿童活动场所积极开展不吸烟活动的通知》;等等。

以上法律法规都是在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以下简称《公约》)生效之前颁布实施的,禁烟覆盖范围有限,没有处罚措施,更多的意义是一种禁烟倡导。

2006年后,控烟立法、执法逐步推进

2006年,《公约》在中国生效。2009年5月,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总后勤部卫生部等联合发布《关于2011年起全国医疗卫生系统全面禁烟的决定》,要求2011年底医疗卫生系统全面禁烟,并积极展开创建活动;2010年6月,教育部办公厅、卫生部办公厅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控烟工作的意见》;2011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全面推行公共场所禁烟”;2011年,中央文明委发布《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2011年版)》,规定所有室内公共场所和工作场所全面控烟,并有明显的禁烟标识。由于这些决定和规定只覆盖了某些行业或青少年学习活动场所,范围有限,也没有明确的执法主体,因而在实施效果上大打折扣。2013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共同下发《关于领导干部带头在公共场所禁烟有关事项的通知》,北京、上海、湖南、河南及河北等省市先后开展了无烟政府创建活动,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无烟社会风气的形成。2015年9月1日生效的新《广告法》规定,禁止在大众传播媒介或公共场所、公共交通工具、户外发布烟草广告,禁止向未成年人发送任何形式的烟草广告。2016年审议通过的《慈善法》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利用慈善捐赠违反法律规定宣传烟草制品等。

《公约》生效后,北京、上海、深圳等20个城市先后修改了地方性控烟法规,确定了立法原则,扩大了禁烟场所,明确了执法单位。但遗憾的是,这些法规只覆盖了全国不到10%的人口。从监测数字看,通过这些年的不懈努力,室内工作场所二手烟暴露有了较大程度的下降。

认识烟草危害,宣传不断深入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烟草使用危害的知晓率,是控烟的重要一环。近年来,我国从中央到地方开展了一系列关于烟草危害的宣传活动,包括请烟草使用的受害者现身说法,围绕“世界无烟日”主题开展主题宣传教育,等等。从监测数据看,公众对烟草使用,包括二手烟危害的知晓程度,有了一定比例提高。改变中国的“烟草文化”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当然,国家也需要制定相应法律政策,包括在公共场所全面禁烟,全面禁止烟草广告和促销活动,提高烟草税率和价格,在烟盒上使用图形方式的健康警示,减少烟草生产和种植,加大控烟投入,等等。如此,我们才能生活在100%的无烟环境中。

“无烟中国”,未来可期

2016年《“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明确指出,要全面推进我国控烟履约进程,加大控烟力度。为了实现“健康中国2030”目标,2019年7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提出将开展15个重大专项行动,其中“控烟专项”包括:鼓励领导干部、医务人员和教师发挥控烟引领作用,把各级党政机关建设成无烟机关,在全国范围内实现室内公共场所、室内工作场所和公共交通工具全面禁烟;将违反有关法律法规向未成年人出售烟草的商家、发布烟草广告的企业和商家,纳入社会诚信体系“黑名单”,依法依规实施联合惩戒;研究利用税收、价格调节等综合手段,提高控烟成效;完善卷烟包装烟草危害警示内容和形式;提倡个人戒烟越早越好,什么时候都不晚;创建无烟家庭,保护家人免受二手烟的危害;鼓励企业、单位出台室内全面无烟政策,为员工营造无烟环境,为吸烟员工戒烟提供必要的帮助;到2020年和2030年,全面无烟法规保护人口比例分别达到30%及以上和80%及以上;到2022年和2030年,15岁以上人群吸烟率分别低于24.5%和20%。

“无烟中国”是健康中国的保障,健康中国必将是“无烟中国”。

姜 垣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控烟办公室主任,中国控烟协会副会长。长期致力于组织开展各种烟草流行监测工作及各项控烟活动,评估各项控烟政策的效果。

猜你喜欢

吸烟率卫生部公共场所
神数据
韩国吸烟率大降,多亏烟涨价
HIV感染者吸烟率高
基于ARM的公共场所智能保洁车控制系统的设计
公共场所 不能乱来
支持公共场所禁烟为自己为他人
公共场所禁烟迈出一大步
卫生部发布《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
卫生部崔月犁部长寄语本刊
卫生部顾问钱信忠为本刊题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