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药:在传承创新中砥砺前行

2019-01-03黄薏

大众医学 2019年10期
关键词:中医药中药发展

黄薏

胡鸿毅

中医药是我国古代科学的瑰宝,是中华文明的杰出代表,承载着丰厚的人文、哲学底蕴,是中国人民在几千年生产生活实践和与疾病做斗争中逐步形成并不断丰富发展的学科,不仅为中华民族繁衍昌盛做出了卓越贡献,也对世界文明进步产生了积极影响。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医药在改善我国人民健康水平、提升我国医疗卫生水平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几度辉煌、几度风雨,中医药发展迎来最好时代

中医在过去的岁月里,为中国人的医疗保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现在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

远古时代,中华民族的祖先发现一些动植物可以解除病痛,积累了一些用药知识。春秋战国时期,扁鹊总结前人经验,提出“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的方法,奠定了中医临床诊断和治疗的基础。秦汉时期的中医典籍《黄帝内经》,系统论述了人的生理、病理、疾病,以及“治未病”和疾病治疗的原则和方法,奠定了中医学的理论基础。东汉时期张仲景的《傷寒杂病论》提出了外感热病(包括瘟疫等传染病)的诊治原则和方法,确立了中医辨证论治的原则。同时期的《神农本草经》概括论述了君臣佐使、七情合和、四气五味等药物配伍和药性理论,确立了中药学基础。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在世界上首次对药用植物进行了科学分类,创新发展了中药学的理论和实践,是一部药物学和博物学巨著。清代中期以来,特别是民国时期,随着西方医学的传入,中医药曾陷入存与废的争论之中。

新中国成立以后,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中医药发展,指出卫生防疫工作的三大原则为“面向工农兵,预防为主,团结中西医”,充分肯定了中医中药的实践价值和重要作用。在“中西医结合”方针的指导下,医疗界很快兴起了“中西医互学”运动。“西学中”有力地促进了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和繁荣,并取得了一些重要成果,如青蒿素的提取、针刺麻醉及针刺镇痛原理的阐明,以及许多名贵中药的人工培育,等等。

1978年,中医药迎来发展的又一个春天。中共中央发出《关于认真贯彻党的中医政策,解决中医队伍后继乏人问题的报告》。邓小平同志亲自批示:“这个问题应该重视,特别是要为中医创造良好的发展与提高的物质条件。”

1982年,全国中医医院和高等中医教育工作会议召开,明确提出“突出中医特色,发挥中医药优势,发展中医药事业”的指导方针,为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同年,“发展现代医药和我国传统医药”被写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986年,国务院成立相对独立的中医药管理部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也相继成立中医药管理机构,为中医药发展提供了组织保障。

之后,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支持中医药的发展。

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将“中西医并重”列为新时期中国卫生工作五大方针之一。

2012年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坚持中西医并重,扶持中医药和民族医药事业发展”。

2016年2月,《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出台,明确了未来十五年我国中医药发展方向和工作重点,把中医药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2017年颁布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明确了一系列振兴中医药、服务健康中国建设的任务和举措。

2017年7月1日首部《中医药法》正式实施,为继承和弘扬中医药,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确立了法律依据,这是新时代中医药发展的又一个里程碑。

2019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了中央深改委第九次会议,再次审议并通过了《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明确指出:“坚持中西医并重,推动中医药和西医药相互补充、协调发展,是我国卫生健康事业的显著优势。要健全中医药服务体系,推动中医药事业和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强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促进中医药传承和开放创新发展,改革完善中医药管理体制机制,发挥中医药在疾病治疗和预防中的特殊作用。”这是党在新时代对中医药事业提出的新要求。

中西医结合,尽显独特魅力               

针刺麻醉技术及其理论是中国医务工作者和科研人员在传统针灸学基础上,将针刺疗法与外科手术相结合而创造的一种中国特有的麻醉方法,是现代麻醉的有效补充。作为中西医结合的典范,针刺麻醉无疑是中国医学史上最具原创性的医学研究之一,被世界卫生组织认可为“中国原创性医学科学研究五项重大成果之一”。

1958年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首次在扁桃体摘除术中未使用任何麻醉药物,采用针刺双侧合谷穴的方法为患者完成手术,开辟了针刺麻醉这一全新的领域。1960年上海市肺科医院成功完成了首例针刺麻醉肺切除手术。1972年上海仁济医院成功完成了首例针刺麻醉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尼克松本人及其代表团先后参观了针刺麻醉下进行的甲状腺切除手术和肺叶切除手术,推动了针灸疗法走向世界。20世纪80年代后,针刺麻醉引发了不少争议,国内医院逐渐放弃了针刺麻醉,但医学界从未停止过对它的探索和研究。以韩济生、曹小定教授为代表的一批“老针麻人”,历经多年的不懈努力,对针药复合麻醉的方法和基本规律进行了继续探索。之后的一段时期,针药复合麻醉逐渐成为针刺麻醉的主流,包括针刺复合局麻、针刺复合硬膜外麻醉和针刺复合全麻3种,不但增强了针刺麻醉的镇痛效果,而且有效弥补了以往单纯针刺麻醉肌肉紧张、内脏牵拉反应的不足。如今,针药复合麻醉这一中国原创技术得到了完善和发展,在显著减少麻醉药用量、加强脏器保护、减少并发症、加快术后康复、降低医疗费用方面显现了独特优势。

此外,将传统中药砷剂与西药结合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以中药提取物青蒿素为基础制成的抗疟药,都是彰显中医药独特魅力、体现中西医结合特有优势的典型例子。正如屠呦呦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时所说:“青蒿素是中医药给世界的一份礼物,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青蒿素正是从这一宝库中发掘出来的。通过抗疟药青蒿素的研究经历,深感中西医药各有所长,二者有机结合,优势互补,当具有更大的开发潜力和良好的发展前景。”

从“家传私授”到“教育体系建设”,中医药“后继有人”

1956年,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革命家为发展中医药事业,决定在北京、上海、广州、成都等地建立四所中医学院,开创了现代中医药高等教育的新纪元。经过60余年的发展, 我国已经建立起以中医药高等教育与师承教育相结合的独具特色的中医药人才培养体系。

截至2017年底,全国共有设置中医药类专业的高等院校317所(独立设置的本科中医药院校25所),在校生数量达85.8万人。此外,我国还建立了1482个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902个基层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64个中医学术流派工作室,评选了90名国医大师、100名全国名中医、60名中医药高等学校教学名师,为做好中医药的传承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走出去”,让中医药造福世界人民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中醫药作为中华民族原创的医学科学,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成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中医药是我国独特的卫生资源,也是中华文化自信的重要源泉,必须传承好、利用好、发展好。

中医药发祥于中华大地,早在秦汉时期就传播到周边国家。预防天花的种痘技术在明清时代就传播到世界,《本草纲目》被翻译成多种文字广为流传。今天,随着中国走上世界舞台中心,为进一步发挥中医药在深化人文交流中的独特作用,不断提高中医药在国际传统医药领域的话语权,我国在中医药国际交流与合作方面也取得了重要进展。

2016年发表的《中国的中医药》白皮书显示:中医药已传播到183个国家和地区;世界卫生组织103个会员国认可使用针灸;3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办了数百所中医药院校,培养本土化中医药人才;总部设在中国的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有53个国家和地区的194个会员团体,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有67个国家和地区的251个会员团体。可以说,中医药已成为中国与世界各国开展人文交流、促进东西方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内容。

标准化与现代化:中医药面临重大机遇与挑战

中医药诞生于讲究天地人合一的农耕文明时代,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在帮助人类抵抗传染病、慢性病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之后,由于物理、化学、解剖学、生理学等技术手段的落后,一度阻碍了中医药的发展。20世纪90年代后期,中医药被纳入国家重大科技创新的范围。近几年,国家对中医药发展的投入史无前例,中医药进入多元、全面、系统发展时代。

近年来,中医药研究逐渐显示出一些新的趋势:研究课题日益重视遵循转化医学的理念,研究过程日益强调采用标准规范,研究朝着深入化、定量化、 系统化方向发展。以中药的药物代谢研究为例,通过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四个方面,揭示药物在体内变化过程的特征,证明和保证中药的有效性,揭示方剂配伍、中药药性、中药炮制等中医传统用药特色的科学内涵,为研发优质、高效、安全、稳定、质量可控、服用方便的新一代中药,实现中药现代化提供了有力保障。此外,中医“四诊”的信息化、智能化研究,采用中医健康状态辨识技术采集以往只能依靠“望、闻、问、切”获得的信息,实现了中医辨证的客观化、数字化和标准化。

为解决中药质量问题和资源面临的现实问题,国家还出台了《中药材保护和发展规划(2015—2020)》,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中药材的资源保护和中药材的产业发展进行了全面部署。重点针对中药材种植、中药炮制加工、中药饮片生产、中成药的质量提升等生产全过程中的技术规范和标准缺失或过时等问题,着力于中药生产各流程的技术规范优化、中药产品标准及中药产品可溯源的系统建设,完善并修订一批中药生产全流程标准,强化中药产品的监督、鉴别和鉴定的方法,系统构建中药标准化服务支撑体系,促进中药产业种好药、产好药、造好药,使人民群众吃上好药。

胡鸿毅  上海市中医药学会会长,上海中医药大学副校长,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消化科主任医师,中华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全科分会主任委员,上海科普教育发展基金会副理事长,“海派中医”丁氏内科流派黄文东脾胃病传承基地负责人,师从著名中医脾胃病学家马贵同教授。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中医药是我国独特的卫生资源,也是中华文化自信的重要源泉,必须传承好、利用好、发展好。

猜你喜欢

中医药中药发展
中药久煎不能代替二次煎煮
您知道吗,沉香也是一味中药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中医药在恶性肿瘤防治中的应用
中医药在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中的应用
中医,不仅仅有中药
中药贴敷治疗足跟痛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从《中医药法》看直销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