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脾胃湿热型疗效观察

2019-01-03刘乃勤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8年12期
关键词:嗳气浅表性螺杆菌

刘乃勤

(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中医院内科,江苏 连云港 222100)

慢性浅表性胃炎为常见胃黏膜表层炎症,多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1]。本研究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脾胃湿热型效果较好,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共46例,均为我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诊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23例。常规组男10例,女13例;年龄23~75岁,平均(42.73±5.14)岁;病程1~15年,平均(6.13±1.13)年;体质量41~81kg,平均(55.24±5.35)kg;幽门螺杆菌感染阳性+8例,++11例,+++1例;胃镜下炎症严重程度为轻度13例,中度8例,重度2例。联合组男11例,女12例;年龄24~75岁,平均(42.14±5.12)岁;病程1~15年,平均(6.41±1.24)年;体质量41~82kg,平均(55.64±5.31)kg;幽门螺杆菌感染阳性+7例,++9例,+++3例;胃镜下炎症严重程度为轻度10例,中度11例,重度2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国慢性胃炎共识意见(2012年,上海)》[2]。主要临床表现为中上腹不适,或灼痛,或饱胀感,伴食欲差、恶心、呕吐、嗳气、泛酸等。胃镜显示胃黏膜欠光滑,多见浅糜烂性病灶,部分伴发炎性出血点或见斑块,或呈乳头状,或皱褶状,病灶充血、红肿,炎性细胞不同程度浸润,即有活动性炎症。多见有Hp感染。

中医诊断标准:参照《慢性非萎缩性胃炎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意见(2017年)》[3]、《慢性浅表性胃炎中医诊疗共识意见(2009,深圳)》[4]。主症为脘痞胀满,食少纳呆;次症为身体沉重,疲乏无力,口中干咳,口中泛苦,恶心干呕;舌脉为舌红苔黄腻,滑脉或数脉。具备3项主症及2项次症,即可确诊。

纳入标准:①符合慢性浅表性胃炎脾胃湿热证中、西医诊断标准;②意识清楚,无精神系统疾病;③初次诊断,入组前未使用过任何药物治疗;④签订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肿瘤;②传染性疾病;③凝血障碍;④心肝肾等重要脏器严重疾病;⑤药物过敏;⑥依从性较差;⑦哺乳期、妊娠期及月经期女性。

2 治疗方法

两组均给予胶体果胶铋(山西千汇药业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5845)100mg,日服4次;奥美拉唑(阿斯利康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J20130092)20mg,阿莫西林(石药集团中诺药业石家庄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13023964)1g,甲硝唑(广东彼迪药业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44021423)0.4g,日服2次;多潘立酮片(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10910003)10mg,日3次,饭前15~30min口服。治疗4周。

联合组加用半夏泻心汤合戊己丸加减。香附、党参、黄芩、黄连、半夏各15g,藿香、槟榔、佛手、木香、黄连、吴茱萸各10g,白芍9g,干姜6g,甘草3g。胃脘灼热或泛酸加煅瓦楞子、乌贼骨各20g,舌苔滑腻加白豆蔻10g,茯苓15g;纳差加谷芽10g,麦芽10g;肠鸣加枳实10g,莱菔子15g;胃黏膜糜烂加丹皮15g,白及15g。水煎服,日1剂,根据情况加减,治疗4周。

3 观察指标

观察胃痛、嗳气、上腹胀满评分,按照无症状、症状轻微、中等、严重,按照0分、1分、2分、3分进行记录。幽门螺杆菌根除情况。

治疗前后症状及体征评分差值与治疗前症状及体征评分比值×100%为疗效指数。

用SPSS21.0软件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4 疗效标准

临床痊愈:主要症状消失或基本消失,疗效指数大于等于90%,无活动性炎症,轻度慢性炎症,出血病灶基本消失,并经胃镜证实无胆汁反流,幽门螺杆菌阴性。显效:主要症状明显好转,疗效指数65%~89%,胃镜证实胃黏膜无急性炎症及出血病灶,且慢性炎症病灶面积缩小幅度大于等于75%,幽门螺杆菌未检出,无胆汁反流。有效:主要症状有所好转,疗效指数30%~64%,胃镜证实胃黏膜病灶面积缩小幅度50%~74%,胃黏膜急慢性炎症及出血均有一定程度的减轻,幽门螺杆菌未检出或感染程度明显减轻,胆汁反流有所缓解。无效:达不到“有效”标准。

5 治疗结果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两组治疗前后胃痛、嗳气、上腹胀满评分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胃痛、嗳气、上腹胀满评分比较 (分,±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胃痛、嗳气、上腹胀满评分比较 (分,±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组别 例 时期 嗳气 胃部疼痛 上腹胀满联合组 34 治疗前2.74±0.72 2.74±0.92 2.96±0.12治疗后 0.52±0.01*△1.01±0.59*△1.13±0.26*△常规组 34 治疗前2.73±0.76 2.75±0.91 2.93±0.16治疗后1.45±0.29*2.11±0.94*1.83±0.12*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见表3。

表3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 例(%)

两组幽门螺杆菌根除比较。幽门螺杆菌清除率联合组18例(90.00%),常规组13例(68.42%),两组清除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739,P=0.031)。

6 讨 论

慢性浅表性胃炎属中医“胃脘痛”、“胃痞”范畴。以情志不畅,脾不运湿,胃失和降为主要病机。治疗当遵循除湿祛热、调和脾胃的原则。半夏泻心汤方中半夏、干姜温中止痛,党参、甘草补气健脾,黄连、黄芩清热解毒,木香理气和中止痛,槟榔消积涤荡、消痞散结,香附、佛手疏肝理气。诸药合用,共奏除湿祛热、调和脾胃之功。戊己丸源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由黄连、吴茱萸及白芍组成。黄连苦寒清热、解毒止痢,吴茱萸辛温散寒、温中止痛,白芍缓急止痛。三药合用,共奏泻肝和胃、降逆止呕之效。戊己丸与半夏泻心汤联用可燥湿泻肝,清热和胃,消痞止呕。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脾胃湿热型效果较好,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猜你喜欢

嗳气浅表性螺杆菌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骨质疏松症相关性研究进展
幽门螺杆菌生物膜的研究进展
钦丹萍辨治嗳气验案
总是打嗝,是不是胃肠有问题?
口腔与胃内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相关性
蒙医药结合艾灸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83例疗效观察
蒙药结合艾灸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疗效观察
蒙药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40例疗效观察
饱嗝不断,喝荸荠鸡金饮
5种幽门螺杆菌检测方法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