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逍遥舒坤汤联合温针灸治疗慢性盆腔炎气滞血瘀型临床观察

2019-01-03汪春花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8年12期
关键词:附件炎气滞盆腔炎

汪春花

(河南省睢县中医院妇科,河南 睢县 476900)

本研究用逍遥舒坤汤联合温针灸治疗慢性盆腔炎气滞血瘀型取得满意效果,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共98例,均为2015年12月至2018年3月河南省睢县中医院诊治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49和观察组49例。对照组年龄19~47岁,平均(34.89±5.72)岁;病程4个月~4年,平均(2.26±0.74)年;中度32例,轻度17例。观察组年龄20~46岁,平均(35.41±6.03)岁;病程5个月~4年,平均(2.37±0.66)年;中度33例,轻度16例。两组年龄、病程、病情程度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西医诊断符合《妇产科学》[1]中慢性盆腔炎相关诊断标准。中医诊断符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辨证为气滞血瘀型。主症为下腹胀痛与刺痛、痛处固定,经行腹痛加重,腰骶胀痛。次症为经前情志抑郁,经期延长、带下量多,经色暗红且夹血块,块下痛减,白带色白或微黄,乳房胀痛。舌质较暗红可见瘀斑瘀点,脉涩或脉弦,主症加2项次症并结合舌脉即可诊断。经阴道分泌物涂片培养及B超等检查证实,病情程度均属轻中度,知情同意。

排除标准:肝、心、肾、肺等脏器的器质性疾病,合并结核性盆腔炎、宫颈炎、肿瘤,近期曾接受系统治疗,妊娠、哺乳及近期计划妊娠。

2 治疗方法

两组均用逍遥舒坤汤。柴胡12 g,白芍12 g,赤芍15 g, 茯苓12 g,当归12 g,制香附12 g,枳壳12 g,炒白术12 g,路路通12 g,王不留行15 g,败酱草18 g,皂角刺15 g,红藤30 g,制没药6 g,制乳香6 g,小茴香6 g。每日1剂,水煎,取药汁400 mL,分2次服,持续治疗4周,经期停止治疗。

观察组加用温针灸。选用天协牌1次性针灸针(0.35 mm×40 mm),取穴分2组。a组:足三里(双侧)、三阴交(双侧)、子宫穴(双侧)、关元、中极、气海,b组:白环俞(双侧)、脾俞(双侧)、次髎(双侧)、大肠俞、肾俞。排尿后,腰骶部穴位选取俯卧位,腹部和下肢穴位选取仰卧位,穴位消毒,刺入毫针,使针感朝会阴部放射,得气后采取泻法,中等刺激90 s左右,留针约30 min;腰骶部或腹部腧穴留针时配合温针,于穴区放1纸垫,于针柄套上长2 cm艾段,点燃施灸,待艾段燃尽针冷后即出针,每个穴位灸2壮。两组穴位轮换交替采取针刺,隔日进行1次,1周3次,经期暂停治疗。

两组均治疗4周。

3 观察方法

观察治疗前、治疗4周后附件炎性包块直径。

用SPSS21.0软件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4 疗效标准

依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临床治愈:腰骶酸痛、下腹疼痛等症状消失,理化检查与妇科检查恢复正常,中医症候积分较治疗前降低大于等于95%,且停药1个月内未复发。显效:症状显著缓解,理化检查与妇科检查显著改善,中医症候积分降低70%~94%。有效:症状有所减轻,理化检查与妇科检查有所改善,中医症候积分降低30%~69%。无效:未达“有效”标准。

5 治疗结果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两组治疗前后附件炎性包块直径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附件炎性包块直径比较 (cm,±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附件炎性包块直径比较 (cm,±s)

组别 例 治疗前 治疗4周后 t P观察组 49 3.69±0.91 1.15±0.49 17.203 0.000对照组 49 3.73±0.85 2.06±0.62 11.111 0.000 t 0.225 8.061 P 0.823 0.000

6 讨 论

慢性盆腔炎属中医“带下病”、“妇人腹痛”等范畴。体质虚弱病程迁延,冲任胞宫络脉不通,血瘀渐成,血瘀必阻气。女子有余于气不足于血,平素易于情怀不畅,肝气郁结,气机阻滞不通,气不行则血不畅,气滞与血瘀互相影响,进而发病。治疗应遵循活血化瘀、疏肝理气原则[3]。逍遥舒坤汤方中柴胡疏肝理气,白芍柔肝止痛、养血调经,赤芍散瘀止痛、清热凉血,当归养血和血,茯苓健脾安神、利水渗湿,制香附畅行三焦、调节气机,白术燥湿利水、补气健脾,枳壳行气,路路通祛风通络,王不留行活血通经,败酱草祛瘀止痛、清热解毒,皂角刺消肿排脓,红藤活血化瘀,小茴香理气和中、散寒止痛,制乳香、制没药行气活血、化瘀止痛。诸药合用共奏活血化瘀、疏肝理气功效。温针灸取任脉穴、脾胃经穴、背俞穴,关元、中极、气海均为任脉穴,与胞宫功能有密切关系,子宫穴针刺能减轻腹痛症状。腰骶部主要选取次髎、脾俞、肾俞,针刺次髎可起到补肾壮腰、清理湿热、理气化瘀,针刺肾俞可补肾益精助阳、纳气利水调经,脾俞配合肾俞能健脾渗湿、共补先后天之不足。同时针刺足三里、三阴交可活血化瘀、扶正祛邪、健脾利湿。此外,有研究指出,温针灸还可促进炎症吸收及消退、改善血液循环、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松解盆腔粘连、缓解疼痛等[4]逍遥舒坤汤联合温针灸治疗慢性盆腔炎气滞血瘀型能增强疗效。

猜你喜欢

附件炎气滞盆腔炎
远离附件炎
脾胃气滞多因肝胃不和
A Meta-analysis of Dachaihu Decoction combined with western medicine in the treatment of acute pancreatitis with the TCM syndrome of liver qi depression and liver-gallbladder dampness-heat
附件炎需先分清急性与慢性
附件炎症莫轻看
七制香附丸加味治疗卵巢囊肿气滞血瘀证的临床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观察
逍遥散加减联合果酸治疗肝郁气滞型黄褐斑的疗效观察
抗生素联合妇科千金胶囊治疗慢性附件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