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西药合用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临床观察

2019-01-03沁,马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8年12期
关键词:香附中西药枳壳

杨 沁,马 林

(四川省乐山市中医医院肝病科,四川 乐山 614000)

笔者用中西药合用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效果较好,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共92例,均为2015年9月至2017年8月我院收治患者,分为对照组45例和和研究组47例。对照组男26例、女19例,平均年龄(41.65±2.28)岁,慢性乙肝平均病程(5.65±0.82)年。研究组男29例、女18例,平均年龄(41.69±2.23)岁,慢性乙肝平均病程(5.62±0.82)年。两组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西医诊断符合中华肝脏病学会肝纤维化学组发布的《肝纤维化诊断及疗效评估共识》中的相关标准,中医诊断符合中华中医学会内科肝病专业委员会制定的《病毒性肝炎中医辨证标准(试行)》中相关标准[1]。排除合并其他病毒性肝炎、心肺肾功能障碍及妊娠期和哺乳期患者。

2 治疗方法

两组均用恩替卡韦片(中美上海施贵宝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57047)0.5mg,空腹口服,每天1次。

研究组加用膈下逐瘀汤加减。桃仁、红花、川芎、赤芍各6g,当归、延胡索各10g,香附、枳壳各8g,丹皮12g。胁痛较甚加川楝子10g,瘀血较重加三七6g,腹胀和便秘加大黄8g。每天1剂,水煎取汁400L,分早晚2次温服。

两组均治疗24周。

3 观察指标

观察肝功能指标[丙氨酸转氨酶(ALT)、血清总胆红素(TBil)和血清白蛋白(ALB)]及肝纤维化指标[透明质酸(HA)、层黏蛋白(LN)、Ⅲ型前胶原(PCⅢ)和Ⅳ型胶原(ⅣC)]。

用SPSS18.0软件分析处理,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4 治疗结果

两组肝功能指标比较见表1。

表 两组肝功能指标比较(±s)

表 两组肝功能指标比较(±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组别 例 ALT(U/L) TBil(µmol/L) ALB(U/L)对照组治疗前治疗后 45 172.71±37.23 47.69±8.14 149.08±32.67 58.83±12.42*△ 18.94±4.32*△ 49.83±15.39*△治疗后 45 172.74±37.18 47.75±8.08 149.05±32.73 93.42±24.36* 29.98±6.31* 82.34±24.55*研究组治疗前

两组肝纤维化指标见表2。

表2 两组肝纤维化指标比较(ng/mL,±s)

表2 两组肝纤维化指标比较(ng/mL,±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组别 例 时间 HA LN PCⅢ ⅣC对照组45治疗前 289.45±42.39 249.04±39.79 159.78±20.43 181.53±23.17治疗后 199.85±27.42*198.46±24.38*143.16±15.35*149.94±16.52*研究组47治疗前 289.53±42.26 249.12±39.71 159.73±20.48 181.46±23.21治疗后 148.39±21.93*△161.27±18.45*△127.28±12.26*△124.49±13.20*△

5 讨 论

肝纤维化属中医“积聚”,“肋痛”范畴。为正气不足、酒食劳倦、情志不调和湿热疫毒致脾失健运、肝郁气滞,湿热毒邪蕴结、气滞血瘀、肝脾肾亏损所致。主要病机为瘀热阻络[2]。

膈下逐瘀汤方中桃仁、红花破血逐瘀,当归、川芎、赤芍活血化瘀,香附、枳壳疏肝理气,丹皮凉血活血。诸药合用,共奏活血化瘀、行气止痛之效。

中西药合用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效果较好。

猜你喜欢

香附中西药枳壳
肉牛痢疾的临床表现及中西药治疗方案
肉牛前胃弛缓的临床症状、中西药疗法和预防措施
乙肝患者的中西药纠结
清江枳壳高产栽培技术
枳壳及其炮制品色差值与化学成分的相关性
治胃寒痛
枳壳快速切割器
枳壳快速切割器
对 《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含香附制剂质量控制的探讨
中西药结合治疗妊娠合并乙型病毒性肝炎43例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