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 《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含香附制剂质量控制的探讨

2015-01-18田友清

中成药 2015年8期
关键词:中国药典香附药典

丁 平, 田友清,2*

(1.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连云港中医药分院,江苏连云港 222007;2.连云港市药物研发共性技术中心,江苏连云港222007)

对 《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含香附制剂质量控制的探讨

丁 平1, 田友清1,2*

(1.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连云港中医药分院,江苏连云港 222007;2.连云港市药物研发共性技术中心,江苏连云港222007)

对 《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含香附的86种制剂的质量控制情况进行分析,发现只有50种制剂对香附进行了鉴别,仅有1种制剂对香附进行了成分定量测定。而通过文献检索和实验研究发现,对其他制剂进行香附的鉴别和成分定量测定具有可行性。有鉴于此,本文从完善质量控制项目、增加质量控制品种、调整香附制剂种类等方面为《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的修订提出了一些建议。

《中国药典》;香附;α-香附酮;质量控制

香附作为一味重要的传统中药,至今已有1 700多年的应用历史,在新中国成立后编纂的九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简称 《中国药典》)中均被收载。 《本草纲目》称香附为 “气病之总司,女科之主帅”,可见其在治疗气滞之病、妇科疾病方面具有特殊的疗效,常用于肝郁气滞、胸肋胀痛、疝气疼痛、乳房胀痛、脾胃气滞、脘腹痞闷、胀满疼痛、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等疾病的治疗[1]。在 《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收载的1 062种成方制剂和单味制剂中,含香附制剂有86种 (占8.10%),且较 《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增加35种。但是通过查阅 《中国药典》,发现含香附制剂中香附的质量并没有得到有效控制,这势必影响含香附制剂临床应有疗效的发挥。本文拟对含香附制剂中香附的质量控制情况进行探讨,以为 《中国药典》2010年版的修订提供依据和参考,从而促进含香附制剂质量控制水平的提升。

1 《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含香附制剂鉴别及成分测定情况

为了了解含香附制剂中香附的质量控制情况,首先对含香附制剂进行药味数、香附中成分含有量、香附鉴别及定量测定等内容进行统计 (见表1)。

表1 含香附制剂质量控制相关指标统计

续表1

从表1可见,86种含香附制剂中只有50种对香附进行了鉴别,其中仅有1种对香附中活性成分进行了定量测定。在对香附进行鉴别的50种含香附制剂中,既有显微鉴别又有薄层色谱 (TLC)鉴别者仅有12种,有TLC鉴别而无显微鉴别有6种,有显微鉴别而无TLC鉴别者有29种;TLC鉴别中有香附和α-香附酮同时鉴别者仅有3种。而有α-香附酮定量测定的良附丸却无TLC鉴别。可见,对含香附制剂进行香附的鉴别和成分定量测定并未遵循一定规则,具有一定的随意性,很多处方中香附占比例较高的制剂并未鉴别香附 (如妇科调经片 (51.41%)、养胃颗粒(16.50%)、木香分气丸 (13.56%)、暖脐膏 (12.84%)、舒筋活血定痛散 (12.5%)等),而香附占比例很低的制剂反而鉴别了香附 (如二十七味定坤丸 (2.00%)、复方牛黄清胃丸 (1.88%)、药艾条 (1.78%)、再造丸(1.21%)等)。

2 香附及其在含香附制剂中的鉴别和活性成分定量测定研究进展

基于香附在中药制剂应用中的重要性,学术界一直在研究香附及其制剂中香附的质量控制方法。以香附 (Cyperus rotundus)为关键词,分别从CNKI、万方和PubMed三种国内外数据库中检索出503、265、130篇期刊文献,其中香附及其制剂中香附的质量控制研究情况统计如下 (见表2)。

表2 香附及含香附制剂质量控制研究情况

由表2可见,除了香附药材的成分定量测定已有文献报道外,还有7种含香附制剂进行了香附主要成分α-香附酮的定量测定研究,9种进行了香附及α-香附酮的鉴别研究。由此可见,含香附制剂中香附的质量控制研究已有了一定的学术基础,在 《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的修订中可以吸收采纳,以更好地控制香附及含香附制剂中香附的质量。

3 《中国药典》2010版一部部分含香附制剂中香附活性成分定量测定可行性分析

由于香附在其大部分制剂处方中含有量均较低 (据表1统计,低于10%的达42种,且不计未标示香附处方剂量的制剂),而α-香附酮在香附中含有量最高为0.10%左右,因此对含香附制剂进行α-香附酮的定量测定存在一定难度,尤其是药味数超过20味的制剂 (达22种)。从表1和表2可以看出,在已进行α-香附酮定量测定的7种含香附制剂中,只有1种超过20味中药 (七制香附丸),1种制剂中的香附在处方中的含有量低于10% (香砂养胃丸)。为了进一步探讨含香附制剂中α-香附酮定量测定的可行性,笔者从药店购买了10种 《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收载的含香附制剂,根据文献[2-3]方法,采用LC-2010高效液相色谱仪(包括SIL-10ADvp自动进样器、2LC-10ADvp输液泵、CTO-10Avp柱温箱、SPD-10Avp紫外-可见检测器和LCso1ution数据处理软件),色谱柱为Inertsi1ODS-SP(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75∶25),检测波长为245 nm,柱温为30℃,体积流量为0.8mL/min,测定了制剂中的α-香附酮量,结果见表3。

表3 部分市售含香附制剂中α-香附酮的测定情况

由表3可见,市售的10种含香附制剂仅有2种测不出α-香附酮,其中1种为香附在处方中的占比仅为5.21%的追风透骨丸,另一种为香附在处方中的含有量未知的清喉利咽颗粒。由此可以估计,大部分含香附制剂中的α-香附酮是可测的,尤其是药味组成较少或香附在处方中的占比较高的品种。

4 对 《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含香附制剂质量控制修订建议

由上述各表统计和分析可见,《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含香附制剂中香附的质量控制有很大的修订空间,只有有效控制香附的质量 (鉴别和成分定量测定),才能保证药物的临床疗效,才能更好地体现香附的应用价值。尤其是不同产地和不同炮制方法来源香附的α-香附酮含有量差别很大[4-7],而α-香附酮又是香附的主要活性成分[8-14]。因此,建议 《中国药典》2015年版一部含香附制剂的质量控制作如下修订。

4.1 完善质量控制项目 根据已有文献,并通过重复实验,完善7种含香附制剂中香附的质量控制项目:补充七制香附丸、妇科十味片、艾附暖宫丸和香附丸中α-香附酮的含量测定;补充良附丸中α-香附酮的TLC鉴定;补充妇科调经片中α-香附酮的TLC鉴定及含量测定。

4.2 明确香附处方剂量 根据表1统计,在 《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收载的86种含香附制剂中,有14种制剂的香附处方剂量不明确,这势必影响制剂的质量控制和消费者的知情权。然而,根据国家对中药保密品种的管理规定[15],对列入国家秘密技术项目的中药品种的处方、剂量、制法等内容进行保密。因此,建议梳理中药保密品种目录,对非保密品种或到期保密品种,应明确处方剂量;而对保密品种,应注明或单列,确立其在检验机构和消费者心中的特殊位置,便于监督和知情。

4.3 调整香附制剂种类 经笔者市场调研,在 《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收载的86种含香附制剂中,仅有约21种为临床常用 (占24.42%)。而与此同时,临床常用的沉香化滞丸、复方香附颗粒、醋制香附丸、调经益灵片、暖宫孕子丸、痛经贴、坤灵丸等含香附制剂并未收载。因此,在新版药典修订时应酌情予以调整,以增强药典标准的实用性。

4.4 统一关键术语标注 从表1可见,在对含香附制剂的显微鉴别项下,既有注名 “香附”的 (如追风透骨丸、木香槟榔丸、妇科养坤丸等),也有注明 “醋香附”的 (如七制香附丸、木香顺气丸等),而在实际处方中为 “香附(制)”、“香附 (醋制)”、 “香附 (酒醋制)”或 “醋香附”等。同时,在制剂处方中关于醋香附的名称也不尽统一,有的为 “醋香附” (如木香顺气丸、木香分气丸等),有的为 “香附 (醋制)” (如木香槟榔丸、参茸保胎丸),还有的将 “制”与 “炙”弄混,如郁金银屑片中的 “香附(酒炙)”和妇科养坤丸中的 “香附 (酒醋制)”,独圣活血片中的 “香附 (四炙)”和抱龙丸中的 “香附 (四制)”等,均值得在修订中予以统一和更正。

4.5 规范重要内容描述 在含香附制剂的显微鉴别项下,不同制剂的醋香附显微特征描述有时不一样 (如白带丸与再造丸),而有时香附与醋香附显微特征描述却一样 (如苏合香丸与沉香化气丸),至于香附的不同炮制品粉末显微特征是否一样,尚无文献报道,有待研究,但同样的炮制品应该统一为好。同样,在TLC鉴别项下,用同样的显色剂鉴别α-香附酮时,有的描述为橙色 (如胃康胶囊),有的却描述为橙红色 (如猴头健胃胶囊),而有的未予以描述。另外,不同制剂在TLC鉴别α-香附酮时,所用的展开剂和显色剂有些不同,因此,在修订时值得梳理和核对,以便更好地指导含香附制剂中香附及α-香附酮的鉴别。

[1]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0:241-242.

[2]丁 平,田友清.HPLC法测定香附油滴丸中α-香附酮的含量[J].江西中医药,2010,41(5):55-56.

[3]吕 霞,苟琼心,李陈波,等.HPLC法测定七制香附丸中α-香附酮的含量[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1,18(16):73-74.

[4]李英霞,侯立静,刘 青,等.不同地区市售香附饮片中α-香附酮含量测定[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1,18(1):65-66.

[5]侯立静,吴丽丽,李英霞.不同产地香附和醋炙香附中α-香附酮含量测定[J].陕西中医,2011,32(4):480-481.

[6]李英霞,于静之,侯立静,等.综合加权评分法优化香附醋炙工艺[J].中成药,2011,33(4):98-101.

[7]卢君蓉,李文兵,王世宇,等.香附醋制前后香附烯酮、圆柚酮和α-香附酮的含量比较[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4,20(18):1-4.

[8]曹 玫,张 洪,张晓燕,等.香附的药理活性作用研究进展[J].药物流行病学杂志,2010,19(2):111-113.

[9]田友清,丁 平.香附挥发油的研究进展及其开发前景[J].中国药业,2010,19(3):1-2.

[10]陈 运,赵韵宇,王晓轶,等.鲜香附挥发油镇痛活性及其GC-MS分析[J].中药材,2011,34(8):1225-1229.

[11]邓远辉,刘瑜彬,罗淑文,等.α-香附酮的分离及其解热镇痛作用研究[J].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2012,23(6):28-31.

[12]徐晓婷,邓志鹏,仲 浩,等.香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齐鲁药事,2012,31(8):43-45.

[13]丁 平,田友清,陈国胜,等.香附油滴丸抗炎镇痛作用及其物质基础研究[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3,19(20):172-176.

[14]田友清,丁 平.香附油滴丸中α-香附酮在血液及细胞中的移行情况探讨[J].中成药,2014,36(1):69-72.

[15]赵东升,杨 凌,王 强.中药保密品种管理制度初探[J].中国医药导报,2013,10(13):159-160,163.

R921.2

B

1001-1528(2015)08-1862-05

10.3969/j.issn.1001-1528.2015.08.054

2014-07-12

江苏省卫生职业技术教育研究课题 (J201215);江苏省高校 “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培养对象基金 (2012年)

丁 平 (1978—),女,硕士,副教授,主要从事药用植物开发研究。Te1:15062989985,E-mai1:dp0505@126.com

*通信作者:田友清 (1975—),男,博士,副教授,主要从事新药开发研究。Te1:15950733866,E-mai1:tyq0505@163.com

猜你喜欢

中国药典香附药典
七制香附丸加味治疗卵巢囊肿气滞血瘀证的临床疗效观察
《中国药典》收载中药海马的基原与性状探讨
治胃寒痛
《中国药典》2015年版收录人参中成药剂型统计以及临床应用分析
《中国药典》收载民族药成方制剂的统计与分析
基于萤石呈色机制探讨《中国药典》对紫石英的色泽规定
我国与国外药典中苯扎氯铵的质量控制标准及相关方法比较
治疗气滞血瘀证中成药组方规律分析高
治胃寒痛
66种中药材进入欧洲药典 未来目标达到300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