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体矿产勘查中地质结构及水文地质特征的探讨
2019-01-03梅昌龙
梅昌龙
(贵州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一一二地质大队,贵州 安顺 561000)
固体矿产作为工业生产中的重要能源,是推动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保障。通过采用合理的固体矿产勘查技术,能够对目标区域的矿产储备量、分布规律进行科学分析,可以有效提升矿产开采质量,减少不必要的资源浪费。
1 固体矿产勘查的意义
1.1 研究地质结构特征的意义
通过固体矿产勘查,可以了解目标区域矿体的各种参数变化,根据矿体参数变化规律预测目标区域矿体存储量、矿体质量、矿体变化情况和矿体存在形态[1]。结合此类数据分析结果选择对应的开采技术,需要注意的是,在选择对应开采技术之后,应该分析该开采技术对目标区域造成的影响,根据影响权重确定开采技术的可行性。在对矿床进行勘查时,可以明确目标区域地层、岩层与岩浆岩的特征,判断各结构之间是否存在较大的断层或破碎带,标注此类结构在矿床中的地理位置,在开采至该位置前,采取对应控制措施,降低安全事故发生概率。另外,通过勘查目标区域的地质特征,能够了解目标区域内的自然灾害分布情况,如洪水、山体滑坡、泥石流等,结合目前开采情况,可以制定相应安全保护措施,降低自然灾害的负面影响。
1.2 研究水文地质特征的意义
研究目标区域水文特征是设计开采给水排水系统的重要参考依据[2]。水文地质特征的勘查内容主要包括矿区的冲水因素、矿区地下水层位置、地下水来源、地层渗水情况、矿区含水层范围、矿区隔水层分布位置、矿区各含水层之间的相关性、矿区地层的渗透系数等。尤其在对断层和破碎带进行水文地质特征勘查时,需要重点关注岩层的含水性和充水性,避免岩层含水量过高,引发开采事故。
2 固体矿产勘查地质结构特征
2.1 地形地貌
在对地形地貌进行勘查时,主要分为以下几方面内容:首先,分析勘查区域的地质结构。例如,勘察人员利用定点采样的方法对目标区域岩层样本进行采集,借助地质分析仪器对地质结构进行分析,根据仪器显示结果找寻矿体变化规律,预测可能出现地质断层或破碎带的位置,收集该位置的反射波长,验证推测结果。其次,考察岩相的古地理环境。目前大多数固体矿产主要聚集在第四纪地层当中,因为该岩层厚度相对较大,岩层质地相对松软,有助于地下水渗透,所以在矿场区域一般都会存在储水岩层。在勘察过程中,需要明确地下水的流动方向和所处岩层位置,便于后续矿产开采过程中的排水工作。最后,目标区域的地貌。很多固体矿产主要分布在丘陵地区,矿产会随着丘陵地带的起伏呈现不规则分布。对此,在勘察过程中,需要明确矿产边界,避免出现漏采的情况。
2.2 地质情况
通过研究目标区域的地质情况,能够确定矿产的分布规律,为选择开采技术提供数据支持。地质情况除了勘查岩层属性外,还需要考虑区域的地质构造情况,地质构造可以水平构造、单斜构造和褶皱构造。水平构造是没有经过地层结构变动的地质构造。该类型区域的矿产分布非常均匀,主要集中在某一水平岩层中,开采难度相对较低。单斜构造是水平岩层受到地壳运动挤压发生变动,整体岩层向同一方向倾斜的地质构造。在进行矿产开采时,遵循倾斜情况,也可以达到开采目的,属于中等开采难度。褶皱构造是岩层受到强烈地壳运动挤压后形成波状弯曲的地质结构。相较于前两种地质结构,该类型结构开采难度最大,需要考虑不同的岩层属性和结构硬度,对开采技术要求较高。
2.3 工程地质特征
随着开采的推进,整体地质结构受力情况将发生改变,如果不能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容易造成坑道坍塌。对此,在正式开采前,需要对开采区域进行岩石取样,确定各岩层受力情况,根据分析结果,可以在开采过程中选择安放支架、调整机器频率等方式来稳定上层岩层,借此提升开采过程的安全性。例如,技术人员可以在矿区不同位置选取若干取样点进行采样,将所有样本送往实验室,利用加压设备测定岩层硬度、强度、受力情况和岩体质量。根据结果选择合适开采方案,提升开采方案的适用性。另外,在开采过程中需要及时检查岩体情况,根据岩体的完整性和延续性调整开采方案,借此提升矿产开采的可靠性。
2.4 矿床特征
矿产特征主要包括矿产规模、矿产存储量、矿产分布情况、矿产深度、矿产形状、矿产类型等。矿采规模和矿产存储量直接影响开采的延续时间和企业经济效益;矿产分布情况和矿产深度直接影响矿产开采进度,如果地层结构复杂度较高并且所处位置较深,将增加企业的开采成本,降低企业经济利润空间;矿产形状和矿产类型是决定企业经济利润的重要影响因素。如果矿产形状相对规则,可以有效降低开采难度,加快开采进度;反之则会限制开采进度。矿产类型的经济价值将直接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
3 固体矿产勘查水文地质特征
3.1 水文气象
水文气象主要是对目标区域气候情况、降水情况、地表水组成情况进行勘察。气候类型可以分为温带大陆性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性气候、亚热带湿润气候等。
不同气候类型对应不同特征对应不同气候情况,如温带大陆性气候所处地区的冬季非常寒冷,夏季温度较高,全年温差超过40℃,并且地区全年干旱少雨,所有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
根据气候情况可以对目标区域地下水总量进行初步预估。降水情况是对目标区域以往降水情况进行统计,计算年平均降水量,降水是补充地下水层的主要来源之一,计算地表蒸发量与平均降水量之间差值,确定每年地下水的补充情况。地表水渗透也是地下水的主要补充来源,分析地表水潜流情况,结合前两组数据确定目标区域地下水分布情况和总储水量。
3.2 基岩裂隙潜水
通常情况下,地下含水层是由细小砂石、砾石和卵石组成,含水厚度在20毫米以内。因为岩层缝隙较大,具有较高的透水性,所以地表水会沿着含水层缝隙进入固水层。
在勘察过程中,需要确定含水层分布位置、厚度和相互间联系情况。对于含水层分布密集的区域,潜水活动比较活跃,不利于固体矿产的形成,但水质较高,处于优良水平。含水层根据岩性特点可以分为流纹岩、凝灰质砾等。
3.3 涌水量预测
受到含水层、固水层的影响,在矿产开采过程中,会出现渗水情况。对此,在开采前,需要对矿区涌水量进行计算,根据计算结果确定开采技术、开采方案的可行性。目前涌水量计算方法由积水廊道法、解析法和曲线外推法。以积水廊道法为例进行涌水量计算。
假定补给情况均满足开采所需,此时矿区涌水量计算公式如下:Q=BK(2H-S)S/2R。其中Q表示矿区涌水量(单位m3/d);B表示矿区内部坑道的水平长度(单位m);K表示含水层的渗透系数(单位m/d);H表示含水层的总厚度(单位m);S表示水位升降情况(单位m);R表示涌水量的影响半径(单位m)。将测量数据代入公式计算矿区涌水量,针对计算数值制定相关的控制方案,确保开采工作的顺利进行。
4 结论
综上所述,对固体矿产进行勘查,可以直观了解矿产类型、生长情况和生产情况。通过研究固体矿产的地质结构和水文地质特征,能够为矿产开采提供科学性的数据支持,有效提升矿产资源的利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