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吴魏濡须之战研究
2018-12-31孙新文
孙新文
(安徽师范大学 出版社,安徽 芜湖 241000)
赤壁之战以后,三国雏形渐成,历代史家对于三国时期的军事对抗和战争主要着眼于蜀魏之间、吴蜀之间,因吴魏实力悬殊,且孙权多次向魏纳降称臣,而对于吴魏之间的战事关注得不多。其实吴魏之间并不是相安无事,亦发生过多次大规模的战争,这些战争主要不是发生在荆襄地区,也不是吴国首都建邺地区,而是发生在江北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濡须口。关于三国时期吴魏之间在濡须口地区的战争,虽历代史书多有记载,但都比较琐碎,或记载在某人传记里,或分散在某个具体事件里,很难让人窥其全貌。
本文以濡须口为中心,将濡须流域吴魏之间近半个世纪的战事详细阐述,将三国古战场的真实面貌还原于世人。
一、濡须口的地理位置及战略价值
“濡须:古水名。源出今安徽巢湖市西巢湖,经无为东南流入长江,即今运漕河前身。当江淮间交通要道,魏晋南北朝时期为兵争要地。”[1]濡须水是三国时期沟通巢湖和长江的唯一一条河道,濡须口是濡须水进入长江的入水口。东晋桓温奏表中曾提到濡须口,曰:“春谷县之赭坼城,在江东岸,临当濡须口上二十里。”[2]桓温是东晋初年的人,离三国时期也就几十年的时间,当时的濡须水依然是沟通巢湖和长江的主要河流,濡须口是主要的入江口。赭坼在繁昌县旧县镇西南十里处,即今新港与芦南之间,由此对照可知濡须口位于今安徽省无为县。
濡须口,一个曾经沟通巢湖和长江的河流的入江口。它是三国时期吴魏之间最重要的一个战略要地,对于它的重要性嘉庆《无为州志》中曾经这样写道:
魏之重镇在合肥,孙氏既夹濡须立坞矣。又东兴以遏巢湖,又堰涂塘以塞北道,总之不过于合肥、巢县之左右,力遏魏人之东而已。魏不能过濡须一步,则建业可以奠枕,故孙氏之为守易。叶氏曰:自古保江必先固淮,曹操不能越濡须,苻坚不能出涡口,魏太武不能窥瓜步,周世宗不能有寿春,皆以我先得淮也。王氏曰:三国鼎立,南北瓜分之际,两淮间常为天下战场。孙仲谋立坞濡须,曹操先计后战不能争也。……吴氏曰:吴据荆扬尽长江所极而有之,而寿春、合肥、蕲春皆为魏境,吴不敢涉淮以取魏,而魏不敢绝江以取吴。盖其轻重强弱足以相攻拒也,故魏人攻濡须,吴必倾国以争之。吴人攻合肥,魏必力战以拒之,终吴之世曾不得淮南寸地[3]。
曹魏与东吴争夺濡须口,所有的战争不仅仅发生在濡须口,有可能发生在濡须水,也有可能发生在濡须水两岸的濡须坞。鉴于此,本文关于曹魏与东吴的濡须口之战的定义为广义的濡须口之战,即围绕对濡须口的争夺,曹魏与东吴在濡须水流域及濡须口周围发生的一切战事。
二、建安十八年曹操初次攻濡须
赤壁之战后,孙权乘曹操实力短期削弱之际,乘势在江淮地区攻城略地,大举进攻合肥等地。对于孙权的挑衅和进攻,曹操鉴于自身实力的大幅度削弱和战线过长等原因,一直无暇顾及江淮地区的安全和稳定;等到了建安十六年(211),赤壁之战已过了三年,曹操实力已大幅度恢复,同时占领了关中地区,打败了马超、韩遂等势力,稳固了大后方,曹操决定南征孙权。南征的目的:一是,遏制孙权在江淮地区的扩张,确保中原东南的安全;二是,占领濡须口这个军事战略要地,控制江北入江水口,将东吴首都建邺及江南经济中心置于兵锋之下,控制吴魏之战的主动权。
(一)胜败难料
建安十七年(212)十月,曹操集结完军队以后,正式南征;建安十八年正月,曹操率军抵达濡须。听闻曹操亲自率军伐吴,进攻濡须,东吴上下积极应对,随即修建军事堡垒濡须坞,“闻曹公将来侵,作濡须坞”[4]卷四十七。孙权亦亲率大军进军濡须抗曹,并拜东吴名将朱然为偏将,守卫濡须坞及东关,“曹公出濡须,然备大坞及三关屯,拜偏将军”[4]卷四十七大坞即濡须坞,三关屯即东关。
濡须口的得失,关乎东吴是制于人还是受制于人的关系,面对曹操重兵进攻濡须口,孙权很难淡定地等待曹操的进攻,他倾向于主动出击,尽快把曹操赶出濡须口。但是当时曹操的兵势强盛,不利于孙权进攻,孙权当时最佳的战略不是进攻而是防守。孙瑜“从权拒曹公于濡须,权欲交战,瑜说权持重,权不从,军果无功。”[4]卷五十一东吴将领孙瑜看出了这个战争态势的关键,曾劝说过孙权稳定防守,不要冒进,但是孙权没有采纳,最终导致初战失利。“(建安)十八年春正月,曹操进军濡须口……攻破孙权江西营,获其都督公孙阳”[5]卷六十六孙权集中兵力主动进攻,造成后方空虚,给了曹操可乘之机,曹军乘机攻破了东吴在长江岸边的大营,俘获了都督公孙阳,并顺利撤回驻地。
初战告捷的曹操被胜利的喜悦冲昏了头,准备再接再厉,继续扩大战果,于是作油船,夜里再次偷袭吴军。“曹公出濡须,作油船,夜渡洲上。权以水军围取,得三千余人,其没溺者亦数千人。”[4]卷四十七这次曹操就没这么幸运了,中了孙权的埋伏,曹军三千余人被吴军俘获,数千人被击败落水溺亡。
(二)“生子当如孙仲谋”
战争初期,经过多次战斗,孙曹双方互有胜负,孙吴由前期的主动进攻转入防御阶段;曹军虽多次主动进攻,但由于濡须坞易守难攻,进展状况不佳,两军进入了相持阶段。
孙权是三国时期吴国第一任皇帝,以实力最弱却立国最久,其雄才大略、勇敢坚毅深为世人所称道。关于他的英雄事迹,历史上留下了很多。其中历史上最著名的那句“生子当如孙仲谋”,就是产生于这次濡须之战之中。“权数挑战,公坚守不出。权乃自来,乘轻舟,从濡须口入公军。诸将皆以为是挑战者,欲击之。公曰:此必孙权欲身见吾军部伍也。敕军中皆精严,弓弩不得妄发。权行五六里回还作鼓吹。公见舟船器仗军伍整肃,喟然叹曰:生子当如孙仲谋,刘景升儿子若豚犬耳。”[4]卷四十七孙权数次挑战,曹操皆避战不出。孙权率军乘船从濡须口进入曹军的防区,曹军诸将都认为这是孙权来挑战的,准备迎战。曹操说:这一定是孙权准备亲自来打探我军的实力,严令军中严密防守,不得妄发弓弩。孙权深入曹军五六里后,奏乐返回。曹操见吴军战舰精良、军容整肃,内心深处波澜不定,他被孙权这种孤军深入敌营的雄胆所折服,被孙权这种军容整肃的治军方式所震撼,喟然长叹曰:生儿子一定要像孙仲谋(孙权)一样,刘表的那些儿子们和他比起来简直就像猪狗一样。可见,曹操对孙权是如此的赏识和推崇。
《三国演义》中有一章讲到了“草船借箭”,其中故事的主人公是诸葛亮,这其实是一种错误的说法。历史上“草船借箭”的真正主人公其实是孙权,这个故事实际上就发生在这次曹操与孙权的濡须之战中。“权乘大船来观军,公使弓弩乱发,箭着其船。船偏重将覆,权因回船复以一面受箭,箭均船平。”[4]卷四十七从草船借箭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看到孙权的足智多谋和过人胆略。
孙权和曹操在濡须相持数月,互有胜负,但因实力相当,双方都无法取得战争的胜利。相持时间越长越对曹操不利,因为曹操劳师远征,粮草补给困难,军心和士气随着时间的延长而不断下降。
相持时期孙权也希望早早结束这场战争,特意写了一封信给曹操,力劝曹操撤兵。“权为笺与曹公说:春水方生,公宜速去。别纸曰:足下不死,孤不得安。曹公语诸将曰:孙权不欺孤。乃撤军还。”[4]卷四十七这封信道出了曹操将要面临的困境和孙权请他退兵的要求,故而有这个台阶下,曹操立即撤兵。曹操初次进攻濡须,双方势均力敌,互有胜负,最终以曹操撤军而结束。
三、建安二十二年曹操二次攻濡须
第一次濡须之战结束后,曹操退回北方以后,继续开疆拓土,西征汉中等地。孙权见江淮地区曹军兵力空虚,乘机进攻江淮,但被曹军大将张辽多次击退。因为孙权的虎视眈眈,江淮地区的形势对曹操来讲并不是很乐观。故而西征汉中一结束,曹操就挥军南下,进攻东吴。建安二十二年正月,曹军渡过巢湖,驻扎在濡须水北岸的居巢,然后以此为基地向东吴发起攻击。
孙权得到曹操挥师南下的军情以后,立即集结军队,以濡须坞为基地进行防御,同时任命大将吕蒙为濡须督,作为前军主将。“曹公又大出濡须,权以蒙为督,据前所立坞,置强弩万张于其上以拒曹公。曹公前锋屯未就,蒙攻破之,曹公引退。”[4]卷五十四作为三国时期的名将吕蒙果然谋略出众,趁曹军前锋刚到江边立足未稳之际,发动进攻,大败曹军前锋。
孙吴初战告捷。孙吴不仅有吕蒙这样富有谋略的统军大将,还有勇冠三军、敢于在万人之中取敌人首级的甘宁。“曹公出濡须,号步骑四十万临江饮马,权率众七万应之,使宁领三千人为前部督,权密敕宁使夜入魏军,宁乃选手下健儿百余人径诣曹公营下,使拔鹿角踰垒入营,斩得数十级,北军惊骇鼓噪举火如星,宁已还,入营作鼓吹称万岁,因夜见权,权喜曰:足以惊骇老子否?聊以观卿胆耳。”[4]卷五十五甘宁此次孤军偷袭曹营,大大打击了曹军的士气。
在曹操第二次进攻濡须时,孙权手下不仅涌现出一些谋略过人、勇冠三军的将领,还出了一些忠于使命、恪尽职守的将领。东吴将领董袭“从权逆曹操濡须口,其夜暴风袭所,督五楼船俱倾,众惊溃乞袭急出。袭怒曰:将军令备贼,可委去耶?复敢言者斩于是,莫敢言者。船败袭死。权哀恸改服临殡,供应甚厚。陆机曰:吴大帝之能割据山川,跨制荆吴与天下争衡者,袭有杀身卫主之功云。”[6]董袭为忠于职守,而置自己生命于不顾,真忠贞之士也。陆机曾说:孙权之所以能三分天下,就是因为手下有董袭这样的忠贞之士。
在这次濡须之战时,孙权手下还涌现出一些大公无私的将领。“建安二十二年春正月,魏王操军居巢,孙权保濡须,二月操进攻之。初右护军蒋钦屯宣城、芜湖,令徐盛收钦屯,吏表斩之。及权在濡须,钦与吕蒙持诸军节度,钦每称徐盛之善。权问之,钦曰:盛忠而勤,强有胆略,器用好,万人督也。今大事未定,臣当助国求才,岂敢挟私恨以蔽贤乎?权善之。”[5]卷六十六正是由于孙权手下有蒋钦这样大公无私的将领,才能使东吴上下一心,全力抗曹。
这次濡须之战,孙权手下良将如云,但是曹操手下亦不弱,也涌现出一些富有谋略、勇冠三军的将领,臧霸“从讨孙权于濡须口,与张辽为前锋,遇霖雨大军先及水遂长,贼船稍进,将士皆不安,辽欲去,霸止之曰:公明于利钝,宁肯捐吾等邪。明日果有令。”曹军将领孙观在濡须之战中身先士卒,被流箭所中,仍然坚持战斗,最后不幸阵亡。“孙观为青州刺史从征孙权于濡须口,为流矢所中,穿左足力战不顾武帝劳之,曰:将军被疮深重而猛风益奋,及疮甚,遂卒。”[7]
此次濡须之战,双方互有胜负,但毕竟孙权兵力与曹操兵力差距过大,两军相持时间越久,对孙权越不利。故而孙权“令都尉徐详诣公请降”[4]卷四十四,曹操鉴于濡须坞难以攻克,此战无法取胜,故而 “报使修好,誓重结婚。”[4]卷四十四
战事一结束,曹操就北返中原,留下夏侯惇、曹仁、张辽屯守居巢。“王引军还,留夏侯惇、曹仁、张辽等屯居巢。”[4]卷一
战事结束,曹操返回中原,孙权也要离开濡须前线,返回都城建邺,但是在走之前,他要把濡须地区的防务安排好。孙权任命抗曹大将周泰为濡须都督,“曹公出濡须,泰复赴击,曹公退,留督濡须,拜平虏将军。”[4]卷五十五但濡须诸将并不服周泰,“时朱然、徐盛等皆在所部,并不伏也。”[4]卷五十五孙权为此特意到濡须坞,为周泰立威,“权特为案行至濡须坞,因会诸将大为酣乐,权自行酒到泰前,命泰解衣,权手自指其创痕,问以所起。泰辄记昔战斗处以对,毕使复服,欢燕极夜,其明日遣使者授以御盖,于是盛等乃服。”[4]卷五十五
孙权通过为周泰立威,使东吴驻守濡须流域的将领上下团结一心,共同防御曹军。事毕,孙权返回建邺。至此孙曹第二次濡须之战结束。
四、曹丕时代的濡须之战
吴蜀夷陵之战后,吴国实力进一步增强,吴魏之间的关系开始恶化,曹丕决定南征东吴。鉴于曹操数次从濡须口进军失败的教训,此次曹丕决定改以往集兵力于一路的策略为分三路出兵伐吴。其中濡须地区依然是其中一路的重要战场。
黄初三年(222年)“九月,命征东大将军曹休、前将军张辽、镇东将军臧霸出洞口,大将军曹仁出濡须。”[5]卷六十九可见进攻濡须这一路的魏军主帅为大将军曹仁。得到曹丕分三路进攻的军情后,东吴立即调兵遣将积极应战,“吴建威将军吕范督五军,以舟军拒休等……裨将军朱桓以濡须督拒曹仁。”[5]卷六十九由此可知,东吴濡须前线的主帅为裨将军朱桓。
曹仁统领数万兵马进军濡须,曹仁的战略是先派蒋济伪装成主力攻打羡溪,“济别袭羡溪”[4]卷十四,然后促使濡须坞的吴军增援羡溪,待吴军援兵派往羡溪以后,曹仁再派兵攻打濡须坞和中洲,“仁欲攻濡须洲中”[4]卷十四。对于这个作战计划,蒋济提出异议,“济曰:贼据西岸,列船上流而兵入洲中,是为自纳地狱,危亡之道也。”但是曹仁并没有采纳蒋济的建议,还是按原战略进行。果然,探得曹仁主力进军羡溪,朱桓立即调兵支援羡溪,“桓分兵将赴羡溪”[4]卷五十六。但是,援兵刚走,朱桓便得到情报曹仁派兵攻打濡须坞,“既发,卒得仁进军拒濡须七十里间。桓遣使追还羡溪兵,兵未到,而仁奄至时”[4]卷五十六。朱桓赶紧派人追羡溪援兵,但援兵未到,曹军已抵达濡须坞下。此时情况对朱桓极为不利,因为朱桓在濡须坞的所有兵力不足五千,因坞内防守空虚,诸将军心浮动,“桓手下及所部兵在者五千人,诸将业业,各有惧心”[4]卷五十六。朱桓临危不惧,为鼓舞士气,他详细分析了魏军的弊端,吴军的优势,得出吴军必胜的结论,使得军心安定。“桓喻之曰:凡两军交对,胜负在将,不在众寡。诸君闻曹仁用兵行师孰与桓邪?兵法所以称客倍而主人半者,谓俱在平原,无城池之守,又谓士众勇怯齐等故耳。今人既非智勇,加其士卒甚怯,又千里步涉,人马疲困。桓与诸军共据高城,南临大江,北背山陵以逸待劳,为主制客,此百战百胜之势也。虽曹丕自来尚不足忧,况仁等邪?”[4]卷五十六
稳定军心以后,朱桓又积极部署应敌方案,“因偃旗鼓,外示虚弱,以诱致仁”[4]卷五十六,曹仁果然上当,“遣其子泰攻濡须城,分遣将军常雕督诸葛虔、王双等乘油船别袭中洲”[4]卷五十六。朱桓“部兵将攻取油船或别击雕等。桓等身自拒泰,烧营而退,遂枭雕、生虏双送武昌,临陈斩溺死者千余。”[4]卷五十六此战朱桓击退了曹泰对濡须坞的进攻,偷袭中洲的魏军全军覆没,将领常雕被杀、王双被俘,东吴大获全胜。至此,曹丕进军东吴濡须口的这路大军铩羽而归。
五、诸葛恪的东关之战
公元252年孙权病逝,吴国太傅诸葛恪执政,诸葛恪“以建兴元年十月会众于东兴,更作大堤,左右结山峡筑两城,各留千人,使全端、留略守之,引军而还。”[4]卷六十四诸葛恪执政的当年就在濡须以北的东兴修筑大堤和两座关城,并派兵驻守,将东吴防御曹魏的防线向北推移。
吴国的这一举动,大大刺激了曹魏朝臣,曹魏朝廷上下一致认为这是吴国的侵略行为,许多曹魏重臣主张讨伐吴国,以遏制吴国防线北移。虽然曹魏朝廷对主张伐吴的意见比较统一,但是对于伐吴的具体方针,各朝臣意见又不尽相同。曹魏证南大将军王昶、征东将军胡遵等“或欲泛舟径度,横行江表,收民略地,因粮于寇;或欲四道并进,临之以武,诱间携贰,待其崩坏;或欲进军大佃,逼其项领,积榖观釁,相时而动”[4]卷二十一。镇东将军诸葛诞对吴国防线北移这一行为则提议:“致人而不致于人者,此之谓也。今因其内侵,使文舒逼江陵,仲恭向武昌,以羁吴之上流,然后简精卒攻两城,比救至,可大获也”[4]卷二十一。
当然,曹魏朝堂上也有与攻伐东吴不同的声音,尚书傅嘏就对伐吴提出异议:“贼之为寇,几六十年,君臣伪立,吉凶同患,若恪蠲其弊,天去其疾,崩溃之应,不可卒待。今边壤之守,与贼相远,贼设罗落,又持重密,间谍不行,耳目无闻。夫军无耳目,校察未详,而举大众以临巨险,此为希幸徼功,先战而后求胜,非全军之长策也”[4]卷二十一。傅嘏认为,边防守军与东吴相距甚远,且对东吴军情搜集得并不是太详细,在军情不明的情况下,贸然举重兵伐吴,不是稳妥之策。
但是曹魏当时实际的掌权者司马师没有听进去傅嘏的异议,而是采纳了诸葛诞的意见,兵分三路,先派兵攻打江陵、武昌,使上游的吴军无法东调,然后再派精锐部队攻打濡须以北的两座关城,围城打援,然后一举消灭援军及守军。
曹魏伐吴作战方案定下来以后,很快就实施,嘉平四年(252)十一月“诏王昶等三道击吴。十二月,王昶攻南郡,毌丘俭向武昌,胡遵、诸葛诞率众七万攻东兴”[5]卷七十五。胡遵所部到达濡须以北的东兴以后,立即攻城,“敕其军作浮桥度,陈兵于堤上,分兵攻两城。”但是因城墙坚固、高大,胡遵所部攻城情况非常不乐观,“城在高峻,不可卒拔”[5]卷七十五。
获悉曹魏派兵攻打东兴两城以后,吴国太傅诸葛恪立即率军救援,“恪兴兵四万,晨夜赴救。……恪遣将军留赞、吕据、唐咨、丁奉为前部。”[4]卷六十四诸葛恪发兵四万以留赞、吕据、唐咨等为前锋日夜兼程赶赴东兴。吴军前锋部队到达东兴以后,利用魏军傲慢轻敌的心理,突然发动袭击,一举击溃魏军,歼敌数万人,吴军大获全胜。远在长江上游的王昶、毌丘俭得到魏军在东兴战败的消息后,觉得再战下去已无意义,他们作战的目的就是配合东兴魏军作战的,东兴魏军已战败,他们决定放弃进攻,撤军北返,“毌丘俭、王昶闻东军败,各烧屯走”[4]卷四。
此战魏军战败,对曹魏朝廷影响很大,实际的掌权者司马师主动承担了战败的责任,并削了作为监军的司马昭(司马师之弟)的爵位,“朝议欲贬黜诸将,景王(司马师)曰:我不听公休,以至于此。此我过也,诸将何罪?悉原之。时司马文王(司马昭)为监军,统诸军,唯削文王爵而已”[4]卷四。此战对曹魏的另外一个影响就是,鉴于濡须流域的险要地形以及魏军将帅以往胜少败多的战绩。自此以后,直至吴国灭亡,曹魏及西晋伐吴时,再也没有从濡须流域进攻过。
六、结语
濡须口,为了它吴魏之间进行了长达近半个世纪的厮杀,谱写了一幅接一幅的战争画面,“生子当如孙仲谋”“草船借箭”“春水方生,公宜速去”等,涌现出一系列英雄人物,如曹操、孙权、吕蒙、朱然、朱恒、甘宁、臧霸、周泰、诸葛恪等。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濡须口经过千年以后,由于河道变迁等原因,早已废弃,但是它所承载的历史故事及英雄人物的传奇事迹却永远留在了人们的记忆里。
参考文献:
[1] 夏征农,陈至立.辞海:第六版[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9:1905.
[2] 严衍.资治通鉴补:卷一百一[M].活字印本.武进:盛氏思补楼,1876(清光绪二年).
[3] 吴元庆.嘉庆无为州志[M].稿本.无为:1931( 民国二十年).
[4] 陈寿.三国志[M].百衲本.上海:景宋绍熙刊本.
[5] 司马光.资治通鉴[M].刻本.上海:景宋四部丛刊,1799(清嘉庆四年).
[6] 凌迪知.万姓统谱:卷六十八[M].四库全书本.北京:文渊阁,1736—1795(清乾隆年间).
[7] 王钦若.册府元龟:卷四百二十四[M].初印本.福州:黄国琦,1642(明崇祯十五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