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本土学术话语创新的实践和尝试
——论“别现代”理论创构及其对推进新时代学术话语创新的启示

2018-12-31赵诗华

安徽开放大学学报 2018年2期
关键词:话语学术建构

赵诗华

(黄山学院,安徽 黄山 245041)

新时代如何秉持全球化视野推进话语创新,如何坚守学术立场开展学术批评和理论创构,如何坚持文化自信促进文化发展是广大人文社科工作者面临的重大课题和历史责任。王建疆教授《别现代:空间遭遇与时代跨越》[1]即是对上述问题的思考和回应,它是新时代推进学术话语创新的一次实践和尝试,“别现代”理论创构凝聚着强烈的民族文化本位意识、批判创新意识和平等对话意识,为我们推进新时代本土学术话语创新提供了诸多有益启示。

一、新时代本土文化自觉视域下的学术主张

“别现代”理论是在批判地继承近代中国百年以来学术发展的基础上发展而来,是基于全球化视野推动本土学术话语创构的重要理论实践,具有强烈的文化本位意识、平等交流意识和个体自觉意识。

(一)民族文化的学术主张

语言是思想转播的载体,语言是文化传播的媒介,语言又是民族文化身份彰显的标识,离开语言,我们无法言说,思想无法传递,更谈不上文化上的主张。汉语是我们得以存在的精神家园。“别现代”是一种思想主张、话语主张,也是一种文化主张。“别现代”之“别”,古之本意为:从骨、从刀,分解骨与肉;别,分解也。后来随着语言的流变和演化含有分开、分离、明辨、区分、另外、特异和不同寻常的意思。其直观含义是“不要”“告别”的意义,作为思想主张、话语主张和文化主张,“别现代”不是不要现代、告别现代的意思,相反它是告别虚伪的现代、建构真正的现代、别样的现代、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从学术话语主张来看,“别”就是主体性,“别”就是创新性,“别”就是话语权,“别”就是理论自信”[1]导论·7,它含有立足民族文化历史语境、创构中国文化学术话语主张的宏愿,是一种不同于外来思想阐释的不别而别、别具一格、别出心裁的学术理论建构。在国际对话交流中,“别现代”始终坚守话语主张的民族性,在欧美的学术交流传播中,统一以汉语“别”字的拼音“Bie”作为前缀进行构词,译为“Bie-morden”(别现代)和 “Bie-mordenism”(别现代主义),之所以这样翻译,在坚持学术话语的民族身份的同时兼顾学术话语表达的国际性,以“Bie”(别)来标识理论的民族身份,这已被包括国际美协前任主席、著名美学家阿列西·艾尔雅维茨在内的西方学者所接受。立足民族文化身份是推进学术话语创新的前提,“别现代”在国际学术交流互动中赢得了较大关注,2017年5月美国佐治亚州西南州立大学特别成立了“中国别现代研究中心”(CCBMS),9月欧洲贝尔格莱德“Art MEDIA+ STUDIES”(艺术与传媒研究)开辟了一个专栏就“别现代主义”的“Zhuyi”(主义)与西方的“-ism”进行专题讨论,10月在美国“中国别现代研究中心”召开了“艺术:前现代、现代、后现代与别现代国际学术会议”,当地创刊于1879年的报纸《Americus Times-Recorder》头版进行了报道。可见,“别现代”理论在国际学术文化交流中越来越赢得异域学人的关注,这主要源于其中华文化立场上的理论自信和文化自信、得益于其文化“身份意识”下的理论创构。坚持文化“身份意识”是学界进行学术创新的共识,中国文化诗学的积极推动者顾祖钊先生在推进文化诗学建构时也曾对文化的民族身份发出呼唤:今天,当我们接受西方文化研究时,许多学者还是忘记了自己的“身份”特别是“民族身份”……强调“身份”特别是注意“民族身份”乃是文化研究的要义,而在中国鼓吹西方文化研究的学者们,为什么却对此视而不见呢[2]?“别现代”理论创构,就强调中国文化本位意识和民族身份,学术话语本身就带有浓浓的中国风味,具有话语的张力和创新质素,是坚持文化民族性的话语创建和思想主张。

(二)平等视域下的学术对话

伴随文化全球化浪潮的激荡,民族国家的在政治上、经济上、文化上的交流和碰撞愈发频繁,学术思想上强势话语对弱势话语的漠视以致“强制阐释”的现象依然存在,民族国家常常陷入思想交流的不平等,沦为西方强势话语的阐释者而无话语权。王建疆教授提出的“别现代”理论在国际学术交流对话中就是要力图打破这种“尴尬”,“别现代”理论国际传播起初是来自阿列西·艾尔雅维茨的“善良”质疑:所谓的“第三世界”再次从角逐中逃离并继续保持“沉默”,而中国正在努力获得一种“声音”,这种声音诠释了当代法国哲学家雅克·朗西埃的观点。在《政治学》中,亚里士多德宣称人“是一种政治动物因为人是唯一具有语言的动物,语言能表达诸如公正或不公正等,然而动物所拥有的只是声音,声音仅表达苦乐……”他认为王建疆教授的文章是表达这种声音、使之为国内外所知晓的有力尝试[3]。阿列西·艾尔雅维茨在肯定“别现代”理论创新的同时,以亚里士多德的“言声之辨”(人与动物)比喻当下第三世界和西方思想话语的角色,其所表现出西方中心主义的固有偏见不言而喻。为正面回应阿列西·艾尔雅维茨的质疑,王建疆结合理论产生的现实语境和文化立场详细地阐释了“别现代主义”以及发展四阶段的内涵和现实意义。与阿列西·艾尔雅维茨相比,恩斯特·曾科的评价较为公允,他就王建疆与艾尔雅维茨关于中西方语境中“主义论争”作了悬置,重点对“别现代”“时间的空间化” 的哲学理论意义进行了客观解读,同时将其提升到中西学术思想交流桥梁的位置,充分肯定了“别现代”理论原创的特殊性和重要性。“别现代”理论在国际学术交流和对话中,坚持文化本位和学术主体是其一贯主张,这是其赢得国际学人尊重的关键。

(三)学术个体自觉上的理论生成

理论创新不仅需要坚守文化本位,更需要学术个体的自我理想超越。中国百年美学发展史及其演化是一部众声喧哗和喧嚣史,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西学思潮大量涌入,一时间现代主义、存在主义、生态主义、后现代主义等思想译介和阐释在学界盛行,以致中国传统学术研究曾陷入低谷和冷落。当然,对待外来思想文化,我们不能持守狭隘的民族立场,也不否认我们吸收外来思想资源在促进中国学术和文化发展中的补充作用,但随着历史的发展,我们若依然唯西学马首是瞻就不得不令人警惕和反思。相反,辩证吸收西方学术思想融入中国文化和学术传统的理论创构更加值得期待和尊重,王建疆先生在沉潜儒家、道家、禅宗元典的基础上,将中国古典美学定位为一种以直觉体悟和内在实践为基础的“修养美学”,创造性提出了“内审美”“自调节审美”“境界型审美”等美学范畴大大拓宽了中国古典美学研究的视角,促进了中国古典美学的发展。立足于文化全球化发展实际,他突破敦煌美学研究的狭隘视域,提出了“美学敦煌”“域外敦煌”“敦煌艺术再生”等概念,有力地拓展了敦煌学研究思路,为敦煌文化研究以及敦煌艺术传承和保护提供了有益思考。坚持文化本位,贴近现实,创新建构是“别现代”理论当下生发的精神内核,他是学术主体文化自觉、主体自觉的产物,体现了一种新时代的文化求实精神和创新品格。

二、现实的批判和批判的创构

“别现代”作为一种话语创新和主义创构,其在批判论争中,我们能够感受到它带有强烈的现实批判性、独特的哲学基础、清晰的思维方法和崇高的理想索求,有着完整的理论体系和实践价值。

(一)直面现实的批判

“别现代”思想的创构是直面当下社会现实、批判现实、改造现实的产物,它具有强烈的批判意识、启蒙意识和改造意识。社会发展的反思是“别现代”理论产生的逻辑起点,它认为“别现代”是前现代、现代和后现代并置的一种社会形态,各种因素和思想观念并存导致社会发展面临着诸多问题,诸如社会治理中存在前现代思想观念借助现代的“外衣”导致社会腐败、诚信缺失、民主法制建设滞后;经济发展中唯利是图导致的自然生态破坏、贫富分化现象严重;文化艺术发展上依赖拿来主义导致思想文化发展趋于浅俗化、快餐化、符号消费化生产;教育市场化导致现代公民教育庸俗化、素质教育异化、审美教育泛化等情形,尤其是学术文化思想建设中,“学术思想的欠发达”特征明显。产生这种思想欠发达的现状,一方面它是由文化艺术及思想发展的自身运行发展规律本身决定的,即它不可一触即发,也不能一蹴而就,它的发展和繁荣往往需要几代人甚至多代人的薪火相传与矢志开掘;另一方面,人为主观方面的因素也不能忽视,特别是新时期以来我们在接受西方思想文化资源过程中形成的理论依赖和惰性现象严重,以致理论创构的自主性、自觉性、创新性不够。思想文化艺术领域内突出的表现为美学上曾一度沉醉于西方各种美学思潮,美学主义泛化大行其道;艺术上无视创作实际沉迷于西方后现代艺术表现,以拼贴、嫁接等手法追求所谓的先锋和前卫的极端化,造成了艺术的极端庸俗化;民间话语在后现代思潮的裹挟下,以戏仿、嘲弄等方式解构中心、解构英雄、颠覆传统,以致道德滑坡等乱象迭出。“别现代”就是要批评社会和文化发展中存在诸多乱象,反思乱象产生的根源,拨乱纠正以促进学术和文化朝着历史赋予的正确方向发展。

(二)批判中的理论建构

“别现代”包括“别现代的社会形态理论、别现代主义建构和别现代发展策略”。它的哲学基础是“时间的空间化”,“别现代”的空间理论不是西方自然时空分析理论以及由其衍生的“空间生产”,它是基于中国社会现实的考量,吸收了物理学时间空间化分析而产生的一种社会形态理论,具体表现为这种社会形态是“现代与前现代的天然对立、现代与后现代的相互矛盾、后现代与前现代的文化隔膜,都被祈求社会安稳的民间愿望和官方意志不谋而合地黏合在一起,因而会在某个历史时期必然出现现代与前现代之间、现代与后现代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也会出现和谐共谋与矛盾冲突交织的状态,但最终别现代的混融现象会被自身的变革力量所打破、所超越。”[1]108基于“别现代”多种社会形态的空间并置,诸种因素和矛盾的发生发展将会形成和谐共谋、对立冲突、和谐对立交织和自我更新超越四个阶段,前面所言“别现代社会”发展存在的诸多问题以及学术思想文化建设中出现的诸多现象即是时间空间化下的时代表征。“别现代主义”就是要倡导通过自我更新实施“跨越式停顿”的方式实现自我跨越,“跨越式停顿”是“别现代”理论的内在基石。作为一种思维方式和策略,它吸收老庄生存哲学中的“返归”“齐物”思维、《周易》的“生生”哲学以及佛禅的“顿悟”思想,它体现在社会跨越式发展上的突然停顿、回望和修正,是对“时间空间化”社会现实的反思,“(跨越式停顿)不是简单的超前思维,而是将时间空间化,把过去、现在、未来放在同一个时空中看,从而产生不同的思路,制定不同的策略”[1]121具体表现在社会发展上即是中止前现代思维治理下产生的社会治理能力的滞后代之以现代民主法治建设,中止跨越式发展导致自然生态破坏代之以生态文明建设,中止思想文化艺术上建设中对模仿借鉴的依赖代之以思想文化创新战略。

(三)理论建构中的价值追求

“别现代理论”作为一种批判性思想创构,它源于现实,也指向现实,带有激发个体自觉和文化理想建构的特质。首先,它具有激发个体自觉的启蒙价值。“别现代”之“别”侧重差别、区别、别样、特别之意,强调求异、差异性思维,反对顺从、屈就、附从等僵化观念,倡导在对立统一中追求思想创新,具有尊重个体、突显主体的现代属性。第二,它具有学术批判的理论价值。这主要表现在对学术主体自觉的呼唤上,它反对学界背离马克思主义的反思批判精神,反对学术研究和学术传承的同质化和惰性化倾向,特别是反对学界丧失文化本位、紧跟西学风潮的媚态现象。它在批判学界热衷后现代主义解构直指当下理论建设的症结,“事实上,中国思想界追随后现代的进程,在没有完成启蒙的前提下,提前进入了后现代去中心、反本质、反理论的反现代性阶段,不以建构理论为责,反以为累;不以发展思想为荣,反以为耻,从而将思想建设的历史使命抛到九霄云外。”[1]71第三,具有改造社会不良倾向的求真吁求。“别现代主义”的最终目标是跨越“前现代、现代、后现代”多重元素并置的“别现代”,通过跨越式停顿,无论是社会发展、还是思想文化建设将告别虚妄不实的现代性,进入具足圆满的真正现代,具体表现为“建立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现代化国家,建立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现代社会,塑造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公民”[1]112。

三、推进新时代本土学术话语创新的启示

“别现代”理论是新时代下中国学术话语创构的重要实践和尝试,它在交流对话中生成,在批判自省中创构,在理想诉求中建构,它的实践为我们推进新时代学术话语创新和发展提供了有益启示。

(一)主义建构与“朴学”方法上的融通

“别现代思想”创构的在国内引发的论争集中表现在“别现代主义”和“夏氏朴学”*参见夏中义《学术史提问和“新世代”的焦虑——兼回应王建疆教授》,《学术月刊》2016年第6期。关于“问题的主义”和“主义的问题”上,双方论争的焦点是学术思想和文化的发展应该坚持“主义”建构,推进本土思想的原创还是“少谈些主义,多研究问题”的“默存”建构,二者各有所长,不分伯仲,令人动容的是论争过程本身所体现的当代学人追求真知的使命感和敬畏感,论争事件已超出了学理明辨的是非问题,争辩已经转化为学术研究与文化发展的方法论问题。他们论争的本身揭示了打破个人学术研究视野对推动文化学术发展存在的可能性,启示有三:其一,学术研究方法的综合性。学术研究不可拘以一家之言,不可自我封闭,学术个体的研究趣味因人而异,不可简单地以此否彼或以彼否此,需要立足于个人的精神自觉,更需要秉持敬畏之心去实践,它不可用“是否”或“有无”简单予以概括。学术研究的常态,不仅需要“主义”的凝聚和升华,也需要传统“朴学”方法的积累,宏观与微观的结合并非水火不容,可以交汇融通。随着文化全球化、学科交叉化的发展,学术研究手段和方法越来越多样化,拘于一种手段和方法从事科学研究已经不适应当下学术研究的发展,“文人相轻”的治学之路急需打破,这已经被学术发展的实践所证明。20世纪以来,人文科学领域呈现的心理学、社会学、文化人类学、历史学等多种学科交叉综合研究就是明证,视界融合带来研究视角的更新对推动学术研究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其二,学术研究需要交流论争。“老死不相往来”不是学术研究的常态,学术论争和交流才能促进“视界的融合”,才能发现自己的长处和不足,取长补短,才能促进学术思想的提升,百家争鸣才是学术发展的常态。其三,坚持实事求是,是学术交流的前提。参与学术论争或文化交流,尊重是展开的重要保障,任何一方立场的先行设置都有违学术思想交流初衷,有损于学术个体平等,坚持学术本位和平等对话至关重要。

(二)文化自觉与主体自觉

当下,坚持文化自觉和主体自觉的辩证统一是推进学术创新、推进文化发展的必由之路。首先,我们要坚持文化自觉,即文化本位的自觉。朱立元先生契合时代要求曾提出文化自觉的紧迫性:以时代发展的视野来看,更重要的是,自改革开放迄今,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已发展到一个新阶段。在目前经济全球化迅猛推进,社会文化整体加快现代转型的大背景下,在信息化网络化和多媒体时代人们的生存、生活方式发生巨变的情况下,强调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接续民族文化传统的精神命脉,就显得比过去更为重要和紧迫了[4]。他强调了文化自觉对推动文化发展重要性和迫切性,是对社会文化发展环境变化所作出的警醒,也是对学术创新所作出的吁求。其次,要坚持学术主体的自觉,即坚持文化本位自觉基础上的学术个体的自觉。通过激发个体的创造性,促进学术原创,其途径和方法不是坚持狭隘的民族主义立场,而是要坚持“中西马我”的综合意识,突出“我”在综合“中西马”方法论上主体性和创造性:“在世界性和民族性的悖论中,没有必要搞中与西与马的对立,没有必要用中西马将我遮蔽掉、消灭掉,更没有必要搞混杂,而是要抛开这一悖论,抛开对立和混杂,突出中西马我中的‘我’的个性和原创性。”[1]151个体“我”的突显主要是坚持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尊重个体在学术文化创造中的独立性,怀有文化本位的敬畏,坚持民族文化的价值认同,承续中国古代和当代文化优秀传统资源,坚持兼收并蓄,积极探索“化我”到“我化”的飞跃。

(三)“平等对话主义”的建构

随着经济全球化,文化全球化的发展是大势所趋,当今世界任何一个国家的发展都无法置身世外,融入世界文化交流促进本国文化发展繁荣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之路,而积极建构“平等对话主义”是促进话语创新和思想建构的基础。“平等对话主义”不是“全球对话主义”,“全球对话主义”是基于对西方“现代性”与“后现代性”文化发展的超越,它吸收了西方全球文化辩证法对文化主体性建构的虚设,“将他者作为他者,将自己也作为他者,即作为有限的主体,将‘主体间性’更推进为‘他者间性’,推进为本体性的‘文化间性’,——唯如此,全球化时代文化研究才可能筹划一场真正意义上的‘对话’”[5],这种对话主义看似克服了西方文化帝国主义的弊端,通过设想 “文化间性”,将“我者”和“他者”置身于一个理想化的平等对话场域,殊不知,这种“文化间性”的虚设在当下是很难实现的,是一种脱离文化本位的对话主张,将会使自己陷入虚无主义的对话循环,而“平等对话主义”则是要立足“学术思想欠发达”现实,采用“别现代主义”所主张的“跨越式停顿”中止我们在吸纳西方思想文化资源进行思想改造和建构的误区,及时调整修正,融入本土话语实践和实际,最终实现自身由“他者”到“我者”的转变,真正在全球思想话语市场上进行平等交流,推动民族特色的话语体系创构,进而推动中国学术文化发展。

四、结语

“别现代”不是不要现代、告别现代,不是拒绝现代、否定现代,恰恰相反,它是告别“虚妄的”现代、建设中国特色的现代。“别现代主义”立足于“时间空间化”哲学,对当下“别现代”时期社会弊病及文学艺术的批判和阐释,具有方法论上的实践价值;立足民族文化本位,吸收了中国传统思想资源倡导“跨越式停顿”,是对社会发展变革、学术研究的自觉和文化批判发展的吁求;立足全球化视野,是对学术文化交流“平等对话主义”的建构。它的实践对推动中国文化发展和本土学术思想原创具有重要启示,不失为新时代本土学术话语创新和探索的一次有益尝试。

参考文献:

[1] 王建疆.别现代:空间遭遇与时代跨越[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7:1-342.

[2] 顾祖钊.中国文化诗学的建构[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16:33.

[3] ERJAVEC A. Zhuyi:From Absence to Bustle? Some Comments on Jianjiang Wang’s Article “The Bustle or the Absence of Zhuyi”[J]. Journal of Art and Media Studies,2017(13):128.

[4] 朱立元.关于中国古代文论现代转换的再思考[J].中国社会科学,2015(4):154.

[5] 金惠敏.消费他者:全球化与资本主义的文化图景[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4:35.

猜你喜欢

话语学术建构
学术是公器,不是公地
学术动态
现代美术批评及其话语表达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学术动态
残酷青春中的自我建构和救赎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对学术造假重拳出击
建构游戏玩不够
话语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