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小学语文课堂中倾听策略的运用艺术

2018-12-29陆陈菊

家长·下 2018年3期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倾听是一项课堂教学艺术,是对学生的一种尊重、一种接纳、一种理解。成功的语文课堂必然是教师秉持倾听之心,对学生施以倾听之情,在教学中巧用倾听之策。只要教师形成善于倾听的教学智慧,就能为学生提供展现自我、激扬风采的学习平台,让语文课更加灵动、真实、富有活力。

营造和谐氛围,倾听情感共鸣

小学生是鲜活的学习个体,他们在语文学习进程中必然呈现出独特的思想意识和个性化特质。为了指引学生有效学习,教师必须积极营造和谐融洽的教学氛围,把握学生动态变化的思想情感,善于倾听他们的内在心声,这也是彰显对小学生的充分尊重和深度关注,更是践行小学语文素质教育的关键。

营造和谐温馨的语文课堂氛围,能引导学生品读出更多的真情实感,让学生更好地领略情趣盎然的语文学习素材,促进增长语文知识,提升语言能力。如,在五年级下册《月光启蒙》一课教学时,教师先指导学生通读课文,力求从整体上充分感受月光之美,细致领会启蒙之道;紧接着,又通过引领学生利用阅读中节奏、声调、重音的变化来领悟文中的微妙情趣。当学生读到“母亲忙完了一天的活计,洗完澡,换了一件白布褂子,在院中的干草堆旁,搂着我,唱起动听的歌谣……”时,教师细心地聆听学生们利用重音轻读的有效方法来突显母亲的“搂”的慈爱,从中呈现出母亲热烈的情感和善良的性格。继而,又引领学生继续细读描绘月色的片段,让他们说一下自己的读书体会。学生朗朗读书声响起,渐渐地,他们的喜悦情感在吟诵之中自然地倾泻着。直到最后,教师激励他们再一起群读文中精美的词句片段,进一步激起他们的情感波澜。

此外,教师还可以借助角色扮演等多样化的课堂活动来营造和谐的氛围,引导学生深入感悟文本素材,倾听他们对文本教材的质疑、教师教学的建议、学伴表述的疑问等真实情感的流露,来进一步丰富他们的学习情感体验。

创设对话环境,倾听言语发展

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教师必须积极创设师生对话情境,在倾听互动中把握生成性学习因素,捕捉学生真实的想法,深入了解学生的心理,并给予学生更充足的信心,促进言语表达素质的发展。

如,在教学六年级下册的《夹竹桃》时,教师先进行构思设计,设置了问题性情境,来指引学生积极参与思考:“文中开头用了‘不是……也不是……却是……’来突出表现夹竹桃是‘最值得留恋和最值得回忆的花’。这是一种欲扬先抑的写作方法,你认为这样写好在哪里呢?在文末,总结归纳了爱上夹竹桃的主要原因,这样就和文章开头相互呼应。请你想一想,不改变文章的原意,你又会如何来写呢?文中第3自然段并不是写夹竹桃,而写了‘常见的花’。请问,如果把这一自然段删除,文章也是连贯的。但是,作者又为何要利用一个段落的篇幅来描写春、夏、秋季节中的那些常见的花呢?你知道吗?经过阅读学习,你能不能说一说文章在构思和立意等方面有什么特点?谈谈你的启发。”

通过这些预设的问题性情境,激励学生参与思考、对话和讨论,学生有话可说、有感而发,为课堂营造了良好的对话环境,促使师生在富有启发性、平等轻松的学习环境中交流互动,使学生更加有效地把握文章段落、字词和写作手法,深刻领悟文章的内涵和精髓,使教师可以更加清晰地听取到学生言语表达的声音。

培育审美意境,倾听思维创意

小学生在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方面尚不够成熟,他们经常表现出思路不够清晰、思考不够透彻、理解深度不足的一面,思维跨度大。所以,教师倾听学生,尤其需要从学生的认知审美心理出发,利用一些能有效激发学生审美情感的意象和意境,诱使学生逐渐深入意境,形成审美体验,获取愉悦的审美感受,进而激起更多思维新意。例如,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常常用到的导课技巧、情境铺垫艺术和结课艺术等都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审美心境创造了条件,对促进学生思维意识迸发、激活思维创意发挥重要的作用。

为了更有效倾听思维创意,教师要听到学生清晰流畅的话语,更要捕捉聆听模糊不清的言语,要关注学生的“意外之声”和“怪异之声”等与课堂情态不一致、不和谐的声音,要重视其中蕴藏着的有价值的信息,要听取学生正确的发言,还要细听错误的发言,积极从中挖掘利用有益的“错误”资源。甚至,有时候在语文教学中,学生还会时不时地沉默下来,让教师无法倾听。那么,就需要教师发挥教学机智,利用娴熟的课堂驾驭技巧,瞬间把握出现沉默的原因,发掘沉默背后潜藏着有价值的课堂信息,巧妙借助新话题、新情境来不失时机地激励学生融入课堂活动,激发思维创意。

结语

缺乏有效倾听的课堂是不完整的。教师细致地倾听学生,充盈着教师对学生的尊重、理解、关爱和欣赏。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应更多地倾听我们的学生,将语文课变成不断激励学生进步发展的舞台,在倾听中建立起高效的语文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