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绘画活动中色彩的认知与运用
2018-12-29吴玲
绘画活动作为幼儿接触艺术相关知识的主要途径,对于幼儿的审美观念以及艺术感受能力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带有丰富色彩的绘画作品更能满足孩子们的好奇心理,启发学生兴趣。因此,在学前教育过程中,幼儿教师就应当为学生们创设丰富的绘画活动,并且善于利用丰富的色彩调动学生们的创造力与感受力。
幼儿教师在为学生们组织绘画活动的时候应当充分了解孩子们的兴趣和心理活动,幼儿往往对颜色艳丽、造型夸张的绘画作品更感兴趣,利用幼儿的这一特点,教师们在进行教学的时候就可以为孩子们更多引入对绘画中色彩的认知与运用的介绍,让孩子们能够了解并学习到如何巧妙利用多种多样的颜料进行作品的表现。接下来,笔者将从三个方面简单讲述如何在幼儿绘画活动中,为孩子们进行色彩认知与运用相关知识的介绍。
结合生活实际情境,优化幼儿绘画活动教学
绘画活动作为一种比较寻常的艺术形式,与人们的生活实际是分不开的,教师在教导孩子们如何运用色彩进行绘画的时候,也应当从幼儿的生活实际入手,并利用孩子们渴望接触大自然的心理,为孩子们创作多样的机会去亲近大自然,寻找自然色彩与绘画活动中色彩的认知和运用之间的联系,并让孩子们首先学会从日常生活寻常的事物中感受艺术,进而具备更强的艺术感受力,教师还可以鼓励孩子们积极找寻一些色彩明艳的事物进行绘画创作,孩子们在进行绘画的过程中,很自然地就会主动思考色彩的搭配与运用技巧,结合具体绘画实例,深入体会绘画活动中色彩的认知与运用技巧。
比如,教师可以在春天的时候组织孩子们进行一次春游活动,让孩子们走出幼儿园,投入大自然的怀抱,去切身感受春天的勃勃生机。在春游活动中,教师们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孩子们去观察春天中主要的色彩以及各种景物的颜色,然后在结束活动以后,还可以让孩子们根据春游的经历,以“春游”为主题,画一幅作品,孩子们在绘画的过程中很容易就将自己的春游经历与作品融合在一起,熟练运用各种色彩进行春游活动的表现。
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优化幼儿绘画活动教学
教师在进行绘画活动中色彩的认知与运用相关知识教学的过程中,应当注重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为孩子们创设趣味性比较强的课堂活动,在教学之前对孩子们的兴趣进行仔细了解,从而在课堂上能够适当地进行教学计划的调整,设置足够吸引孩子们兴趣的教学活动,大大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让孩子们在趣味的活动中感受到绘画的魅力,发自内心地进行色彩认知与运用技巧的学习,全心全意地投入到对色彩运用技巧的学习中来。
幼儿们对于玩具都有着十分浓厚的兴趣,在进行教学的时候,教师们就可以利用这一点,组织孩子们在课堂上画一画自己最喜欢的玩具,孩子们很乐意接受这样的绘画作业,而且由于所绘画的是自己最喜欢的玩具,孩子们会十分认真地开动脑筋,利用各种色彩搭配尽可能地使自己的作品更加完美,教师们还可以让孩子们完成作品以后介绍自己的作品,孩子们在参与这样趣味性较强的活动时,往往会投入更多的兴趣,在学习绘画活动中色彩的认知与运用知识的时候也会更加全神贯注。
创设轻松课堂氛围,优化幼儿绘画活动教学
由于孩子们的年龄比较小,对于事物的认识还不够完全,孩子们还有太多的事物需要去了解与认知,而在幼儿绘画课堂上,教师们的主要任务就是帮助幼儿拓宽视野,利用艺术的形式来帮助孩子们认识更多的事物,从而激发幼儿们的想象能力与认知能力,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幼儿们往往由于对于新学习的事物不够了解,在内心深处很容易产生陌生感与畏惧感,从而在学习如何运用色彩的过程中不能完全放开自己,在进行绘画的时候达不到最好的画面表现效果。因此,教师们在为学生们进行绘画活动中色彩认知与运用相关知识介绍的时候,需要为学生们创设一个相对轻松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们积极开动脑筋进行自由创作,教师需要与幼儿们拉近距离、引导孩子们尝试多种多样的色彩搭配方法,让幼儿们感受到绘画活动中色彩的认知与运用的乐趣。
幼儿们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形成的阶段,教师们的教学方法以及在课堂上对待孩子们的态度,对于孩子们未来的成长有着十分深远的影响,教师们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将孩子们看成是自己的孩子,与孩子们拉近距离,当孩子们感受到教师的关心与尊重的时候,内心便会产生很强的安全感,在学习如何认知色彩并运用色彩的过程中就会投入更多的情感与思考。教师在为孩子们布置一项绘画任务以后,可以让孩子们自由讨论如何进行作品的表现,孩子们在相互交谈中既能锻炼自身色彩运用能力,又能将其他孩子的好创意进行吸收与学习,从而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更有效地提升自身学习绘画活动中对于色彩的认知与运用效果。
结语
总而言之,教师在进行幼儿绘画活动色彩的认知与运用相关知识教学的时候,需要从孩子们的角度出发,迎合幼儿心理特点,激发孩子学习兴趣,为孩子们提供更为轻松的学习环境,并巧妙结合生活实际例子,帮助孩子们更加深刻地理解色彩运用技巧,提升幼儿创造力、艺术感受力与想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