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与问题“互为驱动”培养高阶思维能力
2018-12-29赵小萍
问题背景
实际教学中存在教师纠正很多遍,但学生依然旧错重犯的情况。这让教师产生一种失败感,同时也给学生学习带来困扰。师生在处理错误表现得情绪化,比如教师在考后把发挥失常的学生狠狠批评一顿,学生把考砸的试卷藏起来或揉成团扔掉。我们应立足从认知结构出发,寻找学生的犯错原因,寻找调节认知结构变量、减少错误发生的教学策略,对《物质的导电性》进行了磨课活动。
教学过程及设计意图
教学环节1:引入生活经验,提出探究问题,培养学生思维的自觉性
教师:(展示导线)导线在构造上有什么特点?
学生:外壳是塑料不易导电,里面是铜丝容易导电。
教师:(准备以下物品:玻璃片、橡皮、铅笔芯、铜片、食盐水、硫酸铜溶液、自来水、硬币、粉笔、回形针。)根据生活经验哪些容易导电?哪些不容易导电?
教师:有什么办法判断物质的导电性?能否来设计电路?(提醒学生在电路中给待测物体留个位置)
学生:展示电路,说明设计理由,通过小灯泡亮暗度判断导电性。
教师:将导电能力转换成看得见的灯泡的亮暗,运用了转换法,利用此电路来验证我们的猜想。
学生:四人小组完成实验并记录结果。
【设计意图】通过导线引入,设计电路并实验初步通过小灯泡的亮暗来判断物质的导电性,又留下疑问:小灯泡不亮就不能导电吗?学生产生了疑问和强烈的探究真相的欲望。
教学环节 2:借助工具定量实验释疑,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教师:灯泡不亮就不导电吗?
学生:可能不导电,也可能电流太小灯泡不发光。
教师:灯泡无法显示的电流怎么显示出来呢?可借助什么工具?
学生:借助电流表。电流表有示数容易导电,无示数不容易导电。
学生四人小组完成实验并记录过程。
【设计意图】高阶思维发展的起点是质疑。本环节用小灯泡亮暗程度检测物质的导电性时,质疑小灯泡不亮是真的不导电吗?质疑是学生的思考走向深入的第一步。高阶思维的发展关键是思维的交互、内省。思维不是自然发生的,但是它一定是由“难题和疑问”与“一些困惑、混淆或怀疑”“引发”的。围绕“物质导电性检测的”实验,小灯泡无法显示的电流怎么显示出来,学生想到借助电流表。如何设计实验检测物质能否导电,启发学生的思维交互,发展学生的高阶思维。学生对科学方法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决定高阶思维水平的高低。在判断物质导电性时,引导学生设计实验以求验证,经历“实验猜想——方案设计——实验验证——优化实验——再次实验验证”的探究过程,逐步完善提升高阶思维水平。
教学环节 3:通过精密度更高的仪器实验,归纳规律,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教师:电流表检测无示数的物质是否真不能导电?
教师:今天我们介绍灵敏电流表,比电流表更精确,能检测出微小的电流,以灵敏电流表代替电流表完成检测。
学生:完成实验后完成框架图。
教师:我们对这10种物质分类时,从开始的依靠经验分类到后来一次次分类结果的改变,是靠什么?
教师:随着仪器精确度不同,物质的分类结果也不同,技术的进步会推动科学进步。
【设计意图】定性和定量分析是认识事物的两种分析方式。在教学环节1中运用定性分析,在教学环节2、3中运用定量分析,使学生对物质的导电性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同时采用“问题链”驱动教学,启发学生思考,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探究思路,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培养高阶思维能力的教学思考
实验与问题相互驱动,深化思维
科学的精髓是以“物”析“理”,物是事实证据,理是理性思维,而思维不会凭空发生,是由问题引发的。我们在科学教学中离不开实验,也离不开问题,这两者共同驱动教学,深化学生思维。
关注意义的理解和科学方法的渗透,优化思维
传统的科学课堂先演示实验给出规律,然后讲解内涵,对规律得出过程不重视,缺少对本源理解,学生思维处于低阶思维。科学规律建立过程中,常常运用观察和实验,分析和综合等科学方法,而科学方法的掌握程度,直接影响思维的方式和水平。科学课堂教学应该关注学习过程和意义的理解,将科学思想方法渗透到问题中,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领悟方法,学会质疑、分析、创造,优化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