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疯狂英语”初中短期集训营的调查探究

2018-12-29李明珊

家长·下 2018年3期

李阳“疯狂英语”学习模式深受追捧,其中最突出的就是短期集训营。本文将对“疯狂英语”的特点进行概述,结合实例,分析“疯狂英语”短期集训营对初中生集训的不足之处。初中学生的英语水平普遍较低,而学生家长急于提高孩子的英语水平,为孩子的高中学习打下坚实基础,李阳“疯狂英语”集训营正好迎合家长的需求。虽然这种高强度的操练模式对初中生的英语学习有一定的显著成效,我们通过调查和跟进采访却发现,该集训模式存在很多不足之处,在此进行了详细分析。

“疯狂英语”短期集训营的调查研究

缺乏长期的正面影响

语言学习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学好英语不是一蹴而就的。10天的高强度训练之后,没有了教师的时刻敦促和监督,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会大幅度降低。英语专家胡壮麟认为,学习英语要持之以恒才能见效。英语专家陶洁也说过,学习英语跟做任何学问一样,没有捷径可走,不下苦功夫是不行的。现代教育理念越来越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学习自主性的培养目标是帮助学习者找到并重视影响他们学习的各种因素,找到最适合自己特点的学习环境和学习策略,从而使学习效果更好,而不是短期的生硬强化,这样的学习模式缺乏对初中生学习英语的长期影响。

训练偏基础化,中上英语水平的学生进步不明显

李阳“疯狂英语”训练营虽然同时开设词汇、听力、语法、口语等课程,但是根据我们对部分参与者的采访,培训的重点是语音和词汇的记忆,对语法和作文的涉及并不广,词汇课和语音课基本占了总的培训时间的70%。这种基础性教育模式,适用于中低层次的学生,对于已经具备初中阶段基础英语知识的学生来说,该模式不符合教育学中的循序渐进与适度超前原则。

《教育学概论》中提到,“教学要按照教学内容内在逻辑顺序和学生身心发展的顺序,有次序、有步骤地进行,并且尽可能快速地促进学生身心不断由低水平向高水平发展”。训练营把侧重点放在基础语音和词汇上,没有在基础上有所超前,由浅入深,由易到难,显然不能照顾到需求更高的学生,帮助学生完成新旧知识间的联系构建。

单一的训练模式,有降低初中生学习主动性的风险

李阳团队对集训时间的规划非常详细,然而这种固定时间的高强度学习模式,表面增加了学习时间,却降低了学习时间的有效性。根据奥苏伯尔对学习做的区分,我们发现集训营的学习是以接受学习和机械学习为主,缺乏适当的发现学习和有意义学习模式。也就是说,教师将学习内容以定论的形式直接呈现给参加培训的学生,教师传授,学生接受;学生缺乏与新知识相联系的意识,在大量的语音词汇的课程中,只能选择被动接受和死记硬背,不能深刻理解,不是有意义的学习。当学生发现自己只是在重复完成相同的任务,学习材料之间也缺乏联系,不能由被动接受变成主动参与,他们对英语学习的兴趣也会随之减弱,变得更加被动甚至抵触。

过于注重语言本身,忽视英语文化的传播

就词汇层面而言,训练营在词汇教学的过程中,只关注到词语本身的发音、形态和基本含义,忽略了词汇承载了两个方面的信息,一是语言信息,二是文化信息。课文词汇表中列出的词汇解释或者教师在课堂上补充的其他常用意思,一般来说,只有语言信息。然而,文化信息才是词汇信息中最重要的,不可缺少的部分。

例如:汉语文化中,蓝色代表天空,给人遐想,因此蓝色多具有纯洁、博大、宁静的文化内涵。在英语中blue常用来描述抑郁低落的情绪,传达苦闷和感伤的情感。西方文明是海洋的文明,海洋的蓝色给西方文明注入了庄严与苦闷,很多用blue构成的短语中,blue的意思都是表示心情灰暗抑郁。

就语篇层面而言,中西文化在价值观、思维方面的差异导致英汉语结构有明显区别。究其原因,是历史发展和地理位置不同造成的。这些文化信息,需要教师在日常的英语教学中引导学生去逐步体会与理解。训练营的时间只有十天,无法细致地对英语的文化信息进行拓展,不能在根本上帮助学生理解英语句法、语篇结构等与中文不同的真正原因,学生便只能依靠机械地背句型来学习英语,缺乏用“英语”思维来造句的能力。

结语

“疯狂英语”短期训练营的培训偏简单化,针对基础较弱的初中生成效显著,而中上英语水平的学生受益不深;机构的集训强度大,课程固定,使得教学质量不能维持在较高水平。而且这种集训只维持很短时间,对初中生离开集训营后的英语学习习惯的持续养成和形成思维帮助不大。加之缺乏有意义训练,可能导致初中生产生对英语学习的倦怠,由主动参与变成被动接受。另外,训练营缺乏对英语国家和语言的文化信息的补充,有可能导致初中生的英语学习流于语言信息层面,学生对英语思维的具体运用缺乏感知。在此建议训练营引用分层次的教学方法,多开展有意义的教学,为初中学生以后的综合英语学习打下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