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正面管教理念下的家校合育实践研究

2018-12-29丛丽丽

家长·下 2018年3期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是社会的两个子系统,对人的发展,尤其是孩子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凝聚家校的力量,提升家校合育效果已经引起越来越多人的关注。然而,当前的家校合育认同度高,行动的落实却良莠不齐;虽然形式多样,但作用的发挥却参差不齐。提升家校合育的实效性,需要更新家校合育理念,准确定位家校关系;搭建合育平台,畅通合育渠道;创新家长培训,提高合育能力;激发家长智慧,共促学校管理;挖掘家长资源,服务学校活动。只有整合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使之形成教育合力,才能有益于孩子的健康发展,达到教育的目的。

课题的核心概念界定

正面管教是一套专业的父母培训体系,基于美国“正面管教协会”创始人简·尼尔森博士和美国知名演讲家、心理学硕士琳·洛特等人合著的《正面管教》,成为全球畅销的书籍。《正面管教》专为培养儿童养成尊重、负责任和合作能力等优良社会品格和生活技能而设,主张通过为儿童照顾者(包括父母、教师、保姆、年轻人及其他相关人员)和儿童营造一个互相尊重和鼓励的环境,帮助儿童养成重要社会品格和生活技能。

合育即教育主体之间的合作共育之意,其基础是合作,目标是共育。合育是一种国际教育发展趋势,加强合育是适应终身学习和学习化社会思潮而出现的教育潮流。

家校合育是指家庭和学校之间的合作共育。学校和家庭是儿童教育的两翼。家校合育是最重要的教育合作,也是目前最为活跃的合育形式。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正面管教专业父母培训体系和教室管理模型起源于阿尔弗雷德·阿德勒和鲁道夫·德雷克斯的个体心理学理论。到上世纪80年代,从林·洛特和简·尼尔森参加了由约翰·泰勒带领的一个研讨会开始,林·洛特开始着手培训实习生体验式教学,并编写第一版教授父母正面管教方法的讲师指南。之后,简·尼尔森撰写并于1981年出版了第一版《正面管教》书籍。今天,正面管教父母课堂已经在全球68个国家得以开展,正面管教也成功地被很多私立、教会和公立学校用作课堂管理模式。正面管教示范学校的项目也在全球范围内得以稳步发展。

我国也正在壮大一支正面管教“讲师”队伍,为越来越多的父母、学校提供正面管教普及和教育。但将正面管教理论与家校合育结合起来,开展一系列特色课程,进行家校合育实践,目前在这方面还没有成熟的经验。

对家校合育的研究,美国、英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已有很长的历史。1897年,美国“家长教师联合会”简称(PTA)诞生,标志着家长正式介入孩子的教育。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对战后日本教育的重建进行全面的参与甚至领导,美国把家长教师联合会引入日本教育,使之成为日本基础教育中重要的中坚力量,日本在家长教师联合会组织在发展的过程中也渐渐本土化,成为非常重要的基本教育的力量。苏格兰在2006年制定了《家长参与学校教育法》,明确了家长参与教育的基本原则,同时也明确了政府、官员和学校在引导、支持家长参与学校教育中的职责。

合育的思想与实践在我国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我国出现了以陶行知、晏阳初、梁漱溟等为代表的教育家,开展了轰轰烈烈的乡村改革教育、民众教育、生活教育等实践活动。这些活动本质上就是一种合育的思潮。从近些年党和政府的重大决策方面来看,合作共育已经成了教育政策的基本方针。当代教育专家朱永新主导的“家校合作,激活教育磁场——新教育实验第十七届研讨会”刚在南京落下帷幕。

总体而言,我国家校合育还处在初级阶段。家长与教师在教育观念上往往存在比较大的分歧,家庭和学校在孩子的合育问题上意识不强,家长推卸责任;家庭与学校之间缺少有效沟通的渠道和途径,家校之间只是沟通学生的成绩,或者只是在孩子出现比较严重的问题时,学校才与家长沟通。

研究的目标、内容与思路

研究目标

第一,提高教师的研究能力,通过参与课题研究培养一批善学习、肯钻研的研究型教师,打造“正面管教”理念下的特色化课堂。

第二,以“正面管教策略”为主要内容开展家长学校活动,更新家庭教育观念,提升家庭教育能力。

第三,以“正面管教”理论为导向,探索城市普通小学开展家校合育的操作模式和策略,找到一些高层次合作的方式方法。

第四,提升学生的成就动机,营造学校育人环境,创建学生快乐成长的人文生态校园。

研究内容

第一,用“正面管教”理念及策略指导家庭和学校教育,创新家长、教师培训方式,提高合育能力。

第二,更新家校合育理念,搭建合育平台,畅通合育渠道。

激发家长智慧,开发特色课程,共促学校管理。

第四,挖掘家长资源,服务学校活动,提升家校合育的实效性。

研究思路

第一,通过专家讲座、师师交流等,提高教师素质。提升教师指导家庭教育和研发特色课程的能力。

第二,成立年级、班级和校级“三级”家长委员会,并定期组织会议,调动家长参与学校管理的积极性。

第三,为家长学校开设“正面管教”课程,定期集中或通过校园网、班级家长群介绍教育孩子的方法,与家长交流教育孩子的心得。

第四,把课程建设作为学校特色建设和助推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载体。打造“正面管教”理念下的特色课堂,挖掘家长潜力,开设家校合育的兴趣课程。

第五,定期组织家长开放日,让家长走进班级,与孩子们一起听课。

第六,积极开展家校之间的双向交流活动。

研究的理论基础与方法

理论基础

第一,“正面管教”理论认为,应采用和善与坚定的态度、既不惩罚又不骄纵的相互尊重的方式,通过家庭会议、鼓励孩子、从错误中学习等多种方法教孩子“自我约束”,让孩子学习终身受益的生活技能。通过体验性教学,提出长期、有效而实用的解决办法,鼓励孩子自主思考,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合作、相互尊重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二,“合育论”阐述的观点是,教育起始于“合”,发展于“分”,现在又必然地走向了“合”。尽管当今学校教育承担着教育的主导形式,但是学校与家庭、社会的合作共育已经成为发展的趋势,这种趋势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否定之否定”规律。这种合育的回归,不是简单地回到原始状态,而是对人类早期教育中合理因素的肯定;不仅是逻辑上的回归,更是历史发展的趋势,是终身学习和学习化思潮的要求,是构建基于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理念下的“学习型社会”的内在要求。

研究方法

第一,文献法:搜集、查阅和学习有关文献资料,为课题研究提供科学的论证资料和研究方法,学习、挖掘、分析相关的理论书籍。

第二,调查法:设计《家校合育现状调查》问卷。分别对教师、家长和学生进行调查,掌握本校家校合育发展现状,找出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定量分析。针对实际情况,对部分教师、家长和学生进行访谈,收集有价值的资料。

第三,案例分析法:搜集和整理有价值的案例,为最后提出家校合育的对策提供可靠的事实依据。

第四,经验总结法:对在实践中搜集的材料全面完整地进行归纳、提炼,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得出教育现象的本质和规律,确定“家校合育”的合理策略。

主要观点与创新之处

主要观点

第一,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中指出:“(儿童)只有在这样的条件下才能实现和谐的、全面的发展,就是两个‘教育者’——学校和家庭,不仅要一致行动,要向儿童提出同样的要求,而且要志同道合,抱着一致的信念,始终从同样的原则出发,无论在教育的目的上、过程上、还是手段上,都不要发生分歧。”

第二,正面管教理念的基石是:孩子是需要被尊重的。倡导家长真正理解孩子;真正了解自己及自己的性情与孩子性情的关联;学着和孩子共同成长。正面管教的方法是,和善而坚定,既不惩罚也不骄纵。

创新之处

第一,统一家校育人理念,实现家校真正意义的合作共育。

第二,改革传统学校教育及课程理念,打造“正面管教”理念下的特色课程,提高教师教育教学和指导家庭教育的能力。

第三,以“正面管教”理论为导向,以“正面管教”课程为家长学校培训的重要课程体系,使家长学校教育课程系统化、长效化。重在更新家长的教育观念,指导家长科学合理地教育孩子。

课题研究过程的主要措施

第一,建立沟通平台形成教育合力。形成家校互访、现代化沟通平台、家校联系信箱、校长接待日、家长会、家长开放日等多种沟通平台,使家庭和学校之间达到良好的沟通效果。

第二,完善家长学校组织机构,在完善学校家长委员会组织的基础上,成立由学校领导和家长委员会共同建构的家长学校组织机构。

第三,不断加强家长委员会成员之间的相互联系,积极听取各成员的建议。通过座谈、访谈、问卷、走访等多种形式了解情况、讨论家长学校的改进措施。不断收集家长对家校合育的建议、对学校工作的要求,不断提高管理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升家校合育的水平和层次。

第四,开展家长教师好书共读活动。家校共读《正面管教》丛书,将“正面管教”作为引导教师和家长合理教育的共同指导思想。

第五,通过学校组织或聘请教育专家讲授“正面管教”教育理论和方法,组织优秀的家长介绍家庭教育经验。

第六,通过家校路路通、家长活动日、学校公众号等途径向家长宣传学校、班级的发展理念,加强同家长的信息沟通和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