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教研组建设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2018-12-29李晓顶
背景及意义
在新课改背景下,传统的教研组已越来越显示出它的弊端。如强调统一规格的,并非是以教师专业发展为宗旨,注重于教学规范的组织内涵,缺乏内在潜能,并激发教师的创新动力,提高教师专业能力;主要是一些常规性的听课、评课和检查评比活动等。以上种种弊端不仅弱化了学校教研组的功能,也不利于教师专业发展。在当前情况下各种学科的教材、课程标准都发生了变化,学科教学目标、教学手段、教学评价都相应产生变化,一线教师想要适应新课改的要求就需要提升自身专业能力,环境熏陶,更需要学校内教研组的教研活动。因此需要加强学校教研组建设,这不但需要适应学校教育发展,而且也是教师可持续发展的方式,两者结合得越紧密,教学质量越能得以保证。
探讨思路
整理文献资料,建立试题库
查阅、采集与分析关于本教研组学习的著作、论文、校本资料和专业技能等相关文献。将本组几十年来的试卷积累进行分类扫描至电脑并建立试题库,将本专业每科每章进行分类保存,供本组教师出卷及参考用,并且要求每个教师将自己的资料与本组教师共分享;另外特别要求每位教师每月至少写两篇教学后记,每学期至少写一篇教学总结和一篇自学心得。
每个人都要自觉地对自己以及他人的教学活动、教学研究的成功与失败进行直接的剖析、探究、反思,在反思中自我批判、自我更新,转变教学理念,提高自身的教研能力。
重构教研活动
第一,在学期初制订本学期计划,并认真地去研究整个学期的所有教育教学的各类任务、特点和目标,精心去选择该有的学习内容,为教师的自身的教研准确地定位,并且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地结合教研活动,落到实处。在制定计划时注意至少完成以下三个任务:
1.细致剖析自我,根据特长找准发展方向;
2.定下符合自身的发展目标,明确成果展示的方式;
3.拟好具体措施和实施步骤。
第二,在教研活动中采用“参与式”的学习方法。世界教师专业发展理论与实践的历程表明:一个学校之间的同事们的相互合作与探究,也是每个教师成长最直接的方式。同样的针对国内构建教师与教师、教师与专业人员的团队来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的研究也较为深广,特别是在自身的实践方面,创新了许多形式,不仅涉及学校教育教学的业务领域,而且还涉及学校发展与学校管理等其他领域。一个学校之所以高效能,除了要求教师能有出色的教育教学成果表现外,还要求教师关心和参与学校的管理与发展,运用大家共同学习与研讨的方式,启发教师的思维、积聚教师的智慧、集成最佳的成果。
第三,开展教研课活动。最后教研课也是教师间的互相学习、取长补短重要基地,是提高教师教学水平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也是中职学校教研活动的基本途径。教研课的一般形式主要分三种:第一种是普通教研课。一人上一节教研课,组织本教研组教师听课顺带评课,互相学习交流和提高。第二种是观摩课。观摩课是选择具有代表性的课,组织全体教师组队观摩。在讲观摩课时,讲课教师先说课,然后再上课,上课结束后由本组成员进行点评。第三是同课异构课。两名教师针对同一教学内容、同一教学进度上同教学内容的课。同课异构在对教材的把握和教学方法的设计上强调“同中求异、异中求同”,让我们非常容易看到不同的教师对同一教材不同的处理方式,不同的教学策略所产生的不同教学效果,也容易由此打开各位教师的教学思路的广度和宽度。
第四,通过网络教研充分调动教师参与网络教研的积极性。网络最大的优势就在于可以突破时空的局限,让处于不同地方的教师可以在不同的时间内取长补短,高效协作,完成任务。网络教研可以利用这种优势,使教研组内、校内甚至更大范围的教师都能够在同一个网上认真地交流学习别人的优点,改进自己,使网络成为一个新兴的教研合作体和学习共同体。特别鼓励教师个人可以建立自己的网络博客,对于新课程改革、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校本教研、成绩与问题及时反思、分析教材等通过博客的形式与同事们互相交流、沟通。
第五,组织教师学习专业软件。随着计算机软件的发展,很多软件的使用越来越普及,对于教学质量的提高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要求年青的教师深入学习一些比较专业的软件,可以辅助教师提高教学水平及专业素养。特别是像我们身处农村的教师,由于教学条件的限制,很多电子方面的器材都很缺乏及购买不方便,如将实验变成模拟的仿真实验便会使得可行性大大地提高,同时对于教学过程中一些电路原理也可以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