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教育携手家庭教育的探索
2018-12-29傅一明
提升家长教育理念
我校现有24个班1000余名学生。75%学生来自全国各地,在义乌务工或从事小本生意。学生家境一般,家长忙于生计。家长从事的工作不同、接受教育程度差别较大、经济状况、生活经历、家教理念、宗教信仰都不相同。因此,在这样的一所学校里,父母因各种原因至使他们疏于对自己的小孩进行管教,无暇顾及子女的思想、学习、生活,从而使子女的身心受到众多不良的社会风气影响;鉴于上述种种原因,学校对校内外的各种因素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根据各种因素的特征,将家庭教育作为一种重要的动力系统来开发。
领导重视,全员参与
校长担任家长学校的校长,副校长室每学年初统计好家长的培训需要根据学校的安排,定好学校家庭教育工作计划,并定期对班主任进行家庭教育指导研究。遵循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规律,让家庭教育知识普及到每一个家庭,影响带动到每一位家长,都能感受到家长学校的实惠。
制度保障,健全机构
学校建立和完善家长学校制度,保证家长学校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目前建立的家长学校的制度有:《家长学校章程》《家委会制度》《家长学校领导机构》《家长开放日活动制度》等。学校成立了班级家委会和校级家委会,鼓励家长参与学校管理,为学校的发展献计献策,极大地调动了家委成员的参与热情,学校工作也得到了最大限度的配合和支持,学校得到了良性的发展。
形式灵活,注重实效
培训与家长会相结合。家长的工作时间不太一样,培训时间一般为半个小时。全班家长同时到校机会不多,为利用好家长到校的机会,每次学校或年级展开家长培训,有家长参加的班级课任教师都参加,以便家长培训结束后相互沟通。这样家长既在家教的理论上得到提高,又了解到自己子女在校的表现,从而能更主动与班主任交流意见,加强对子女的教育。
家校沟通平台畅通
家校交流方式多样:运用网络技术,我们建立班级qq群,课任教师与家长互动、问题咨询、作业答疑都可以通过在线实现;建立学校门户网站,及时公布学校各项活动,让家长理解支持学校工作;网站开办家长学校栏目,刊发精选最新家教知识和科学育人文章;利用校讯通,使家长能在对孩子的教育过程中配合学校开展教育,保持与学校教育的一致性,从而使班主任工作顺利展开;开通学校微信公众号,展示学校形象,实现在线互动。
教师深入式家访:教师每周确定1~2位学生作为家访对象,充分了解该学生的性格、习惯、兴趣等特点,结合各科教师对该生的评价,再与家长进行有针对性的谈话,坚决反对“告状式”家访。深度家访后,收集整理整个活动过程的收获和感想,每学期,集中开展几次“家访教师论坛”,与所有教师分享交流。
家长参与式管理:每位家长都是教育的同盟者,积极开展家长参与学校管理评价活动,让更多的优秀家长代表深入学校,走走看看,并记录下“三个一”:一个亮点,记录下他们眼中校园的闪光点。一个建议,寻找学校的漏洞,给学校一点意见。一次交流,在学校书吧与校长进行交流、沟通,针对家长的疑惑、意见等进行解释或共同探讨更好的解决方法,让家长深入地参与进学校工作之中。该活动实现了家校联系无障碍、沟通无缝隙。
党员志愿者咨询平台:党员教师是我校教育的业务骨干,他们拥有多年的教学经验,针对这一优势,我们定于每周三下午15:40 ~ 16:40,让家长带着各类教育问题来到学校党员活动室,与党员教师以及经验丰富的班主任面对面沟通。教师们为家长寻找原因、寻求对策,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服务工作,充分展示党员教师风采,赢得家长的尊重。
家长服务展示平台——家长进课堂
走进课堂听课,加强沟通
学校每学期邀请家长走进课堂。通过听课,让我们的家长们充分感受课堂的氛围,了解孩子在课堂中的表现,理解教师付出的努力,能更好地与学校互动,和教师沟通,为架起家校之间沟通的桥梁打下坚实的基础。
走上讲台上课,增进理解
为充分挖掘和利用家长教育资源,丰富学校教育元素,我校组建了一支专兼结合、功能互补、具有较高素养的“家长教师”队伍。并把每个班级的家长课堂内容整合,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专家库”,让全校各个班级都可以点自己感兴趣的课。这样让有所特长的家长走进学校、走进课堂,传播他们所擅长的知识,也充分发挥优秀家长的师范、辐射作用。该活动实行“内容开放”“人员开放”“形式开放”“点课开放”。让学生家长的资源充分调动并利用起来。现在每学期都有接近60位家长进课堂上课。
我们将在上级的正确领导下,根据学校实际,群策群力,不断提高家校合作的质量,聚家庭、社会的力量,共同关心下一代的健康成长。我们将不懈努力,家校携手,为孩子共同撑起一片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