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核心概念,培养史料实证素养的初探
2018-12-28陆翔
陆翔
摘 要:历史学科提出五大核心素养,其中“史料实证”既是学习和认识历史的重要方法,也是学习和认识历史的核心问题,还是形成历史思维的重要途径。通过创设认知冲突,层层递进追问,引导学生自主探究问题,在培养学生史料实证素养方面做了初步探索。
关键词:核心素养;史料实证;求真求实;论从史出;问题驱动
历史课程标准经历了一个重大变化,在课程目标上由“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发展到“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历史学科提出了五个核心素养,包括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
统编初中历史教材已经融入了学科核心素养的研究成果。将唯物史观的认识论和方法论融入历史叙述和历史解释中;利用大量的地图和历史年表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利用丰富的文献史料和实物史料构建历史研究证据链,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素养;通过呈现多元的历史观察视角,培养学生历史解释的学科素养;通过评判历史事物,褒贬历史人物,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史料实证是指对获取的史料进行辨析,并运用可信的史料努力重现历史真实的态度与方法。培养学生史料实证这一核心素养,就是要培养学生史料实证的基本方法,养成求真、求实的史学品格。
下面笔者以“鸦片战争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遭到破坏”为例,浅谈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开展史料实证素养培养的一点实践和思考。
一、认知冲突:由教材叙述和经典史料引发的求证
中学历史教科书作为重要的课程资源,在史料的选取、史论的得出等方面向来严谨。2017年版统编初中历史教材八年级上册《鸦片战争》一课中有这样的一段叙述:
“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国不再享有完整独立的主权,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遭到破坏,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如何理解“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遭到破坏”?依据教材寥寥数语的叙述,我们似乎可以理解为“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整个解体了”。然而,这符合历史实际吗?
无独有偶,笔者发现以下一则经典史料:
“夷人来厦(厦门)开市……除贩运洋货外,兼运洋布洋棉,其物充积于厦口(厦门)……其质既美,其价复廉,民间之买洋布洋棉者,十室而九。由是江浙之棉、布不复畅销,商人多不贩运;而闽产之土布、土棉,遂因之壅滞不能出口。”
上述材料引自1845年敬穆(时任福州将军兼管闽海关)的奏报。如果只依据这则史料,我们似乎能得出两点结论:一是鸦片战争后,“民间之买洋布洋棉者,十室而九”。洋布畅销、土布滞销;二是鸦片战争后,“江浙之棉、布不复畅销”“闽产之土布、土棉壅滞不能出口”。因受到洋货冲击,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解体。这两点结论与上述教材的叙述一致。然而,许多相关史料可以证明,敬穆的奏报有悖于历史真实,教材的叙述也不严谨。
二、层层递进:论从史出,问题驱动是培养史料实证素养的关键
“凡立一义,必凭证据”,即所谓的论从史出。史料是对教科书内容的有效补充和延伸,也是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培养学生史料实证意识的有效手段。所谓问题驱动,是指依托丰富的史料,创设新的历史情境,层层设问,引导学生自主探究问题。
筆者通过以下问题的设置,引导学生自主探究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遭到破坏的原因、表现和特点,加深学生对中国传统自然经济结构瓦解的认识,探明历史因果,培养“史料实证”素养。
探究一:鸦片战争后“洋布畅销、土布滞销”的结论是否成立
第一组史料和问题创设
材料一:从1843年至1855年间,英国每年对华输出的工业品产值,一直在100万至250万英镑之间徘徊,几乎没有什么增长。英国资产阶级抱怨说:“经过和这么一个大国开放贸易十年之久,拥有如此庞大人口的中国,其消费我们的制造品竟不及荷兰的一半,也不及我们那人口稀少的北美或澳大利亚殖民地的一半,赶不上法国或巴西,赶不上我们自己,不在印度之上,这好像是一个奇怪的结局。”
——严中平:《英国资产阶级纺织利益集团与两次鸦片战争史料》
(1)根据材料一,指出19世纪中期英国商品在中国的销售情况。
材料二:1886年,英国驻厦门领事在报告中说:“在十八个省及其他大片土地上艰苦劳动的千千万万下层中国人不穿洋布而穿土布,这个事实早已人所周知了。经询问一个中国人原因何在时,他回答说:穷人穿土布衣服,因为这种衣服比洋布经穿三到五倍,因为它不那么容易破,还因为穿了它在冬天暖和得多。”
——(美)费正清、刘广京:《剑桥中国晚清史1800—1911》(下卷)
(2)根据材料二,你认为19世纪末中国对外国商品的需求量如何?请分析其原因。
设计意图:以上两则史料,第一则的数据及资产阶级的抱怨说明了英国的棉纱、棉布在华销售并不理想。第二则反映了直到19世纪末,在华的外国领事还在抱怨难以打开中国市场,敬穆奏报所言的“民间之买洋布洋棉者,十室而九”的情况也没有成为现实。
正如严中平指出:“在19世纪40—60年代,中国市场上已经洋货充斥,是不符合历史实际的。”西方学者也认为,“鸦片战争后洋纱洋布严重打击了中国的土纱土布”的传统观点过于简单化和公式化。
探究二:两次鸦片战争后“洋货由滞销到畅销”的原因
第二组史料和问题创设
材料一 刘韵珂(闽浙总督)与徐继畲(福建布政使)密谋:第一,英商看中武夷山的茶叶,二人派兵役在福州与武夷山的行道上处处设卡刁难,英商不能直接进入内地收茶,中国茶商又惹不起卡道上的税官,只好改道广东。第二,英商到福州销货,二人便劝导城内商贾不要与英商做买卖。同时表面上却仍对夷人“待以德意,使其冥然不觉”。
从1844年开港到1845年,福州的贸易额仅37万元。至于1846年到1847年,居然没有一艘夷船再到福州做生意。对此,刘韵珂说:“福州竟不通商,数年后,该夷灰心而去,则省城根本之地,不令非我族类实逼处此。”
——赵柏田《帝国的迷津》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第一次鸦片战争后外国商品在中国滞销的原因。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梳理第一次鸦片战争后洋货在华滞销的原因:①中国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模式下,国民没有购买洋货的主观需求。②洋商不了解中国市场和中国人的生活习俗。③五口通商,口岸少且集中于东南沿海,外国商品在华销售渠道过于狭窄。④清朝部分官员的“华夷”观念,暗中抵制洋货在华销售。
材料二:(19世纪90年代中国)通商大埠及内地市镇城乡,衣土布者十之二三,衣洋布者十之八九。
——郑观应《盛世危言》
材料三:(2017年版统编初中教材八年级上册)第5页《鸦片战争形势示意图》和第9页《第二次鸦片战争形势示意图》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现象?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哪些?
设计意图:教师引领学生结合上一探究问题的结论,使学生认识到:第二次鸦片战争后由“五口通商”到“十一口通商”,通商口岸遍及中国南北,并沿长江深入内地。《天津条约》规定:“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总理衙门设立,负责办理对外交涉、通商、海关等事务。这些都有利于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列强在华倾销商品,从而消除洋货滞销的因素。
探究三:如何理解“鸦片战争中国自然经济遭到破坏”
第三组史料和问题创设
材料一:自道光年间,大开海禁,西人之工于牟利者,接踵而来,操贸易之权,逐锥刀之利,民间生计,皆为其所夺……自洋布洋纱入口,土布销场遂滞,纺绩稀少,机轴之声几欲断矣。
——郑观应《盛世危言》
材料二:(20世纪初)所食者率皆本地所树之粟,所衣者率皆本地所出之棉,男耕女织,终岁勤劳,常见农民自顶至踵所用衣、袜、鞋、带皆由自力织成者。
——民国河北《元氏县志》
(1)材料一和材料二所反映的近代农村经济结构状况有何不同?分别有何局限?
材料一:自然经济解体,有夸大之处:材料二:河北元氏县仍以自然经济为主,只反映局部。
(2)综合材料一和材料二可以推知中国近代经济发展的何种特点?
特点:地区发展不平衡。
设计意图:通过探究上述问题,引导学生认识:①自然经济解体的速度,在国内发展是不平衡的。资本主义入侵较早的沿海、沿江及交通、商业比较发达的地区,解体的速度较快,边远地区和经济落后地区解体的速度比较慢。②自然经济虽然开始解体,但不是完全解体,仍然占据统治地位。正如严中平指出:“在19世纪40—60年代,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封建自然经济整个解体,是不符合历史实际的。”
(3)中国传统经济结构为何难逃瓦解的命运?
设计意图: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分析自然经济瓦解的原因,认识到落后的农业文明无法抵御先进的工业文明,中国将不可避免地被卷入世界潮流,从而挖掘出表面现象之后的历史因果。
三、教学反思:史料实证应遵循的原则
如何提高史料教学的效率,提升学生的史料实证等学科核心素养,应遵循以下原则:
1.史料实证的梯度性
为了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素养,教师需要指导学生了解史料和史料实证核心素养;知道史料的不同类别、史料收集的途径、史料的价值和利用方法。
2.史料实证的适度性
初中历史教学并非为了培养史学研究者,在课堂史料教学过程中,不加限制地使用史料,无疑会加重学生的负担,甚至可能使实证偏离教学重点,影响教学效果。所以,教师应该围绕教学内容和课程目标精选史料,精心设问。
3.史料实证的生动性
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素养要避免所引用的史料过于枯燥,教学模式的单一化,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激活学生思维,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
4.史料实证的整体性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五个方面是一个整体,诸素养有其各自的地位和作用。核心素养的培养并不只限于某一素养,而是以一个为主,旁及其他素养的培养。以史料实证素养培养为主,同时兼顾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家国情怀等其他素养的培养。
概括而言,梁启超说过:“史料为史之组织细胞,史料不具或不确,则无复史之可言。”教材中的叙述未必准确,经典史料未必客观真实,教师完全可以大胆质疑,小心求证。通过史料实证这个重要载体,核心素养将成为一种文化传承,在潜移默化中学生养成求真、求实的史学品格。
参考文献:
[1]张尊健,徐君生.高三历史复习中史料实证核心素养培养[J].中學历史教学,2018(1).
[2]魏恤民,朱命有.研究历史教材变化,提高教师育人水平[J].中学历史、地理教与学,2018(2).
[3]陈鹏.统编历史教材的新变化及新对策[J].中学历史、地理教与学,2018(2).
[4]朱汉国.历史学科核心素养释义[J].历史教学,2018(3).
[5]任晔.问题驱动 突破难点[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8(3).
编辑 郭小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