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下的初中地图应用能力的培养

2018-12-28刘赟

新课程·中学 2018年6期
关键词:电子地图核心素养

刘赟

摘 要:地图应用能力是地理学科的关键能力之一,在核心素养大环境的影响下,怎样科学系统地提升这一关键能力显得尤为重要。着力于探讨初中生地图应用能力培养的有效方法和途径,并借此为核心素养在地理学科落地找到突破口。

关键词:核心素养;地图应用能力;地图思维

地理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科学,日常生活中的地理事物及现象数不胜数,地图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出现的频率也越来越高,由最初的传统纸制地图到各种电子地图,怎样才能真正地读懂和理解地图已经变得尤为重要。《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中也明确:要让学生获得基本的地理技能和方法,培养他们的认知能力和再学习能力。基本技能中就包括阅读和使用地图的能力,利用图像获取和表达地理信息的能力。新课程改革要求培养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地图应用能力可以作为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有利途径。

初中生处于核心素养形成的起步阶段,他们缺乏对不同地图的判断、分析和绘制等基本能力,这直接影响到他们今后的学习兴趣和效果,如何让地图应用能力的培养成为发展初中生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变得尤为重要。

一、设计地图为主线的教学设计

地图与地理教学相伴而生,地理课堂教学的教学设计必须以地图为依托,这样学生才能逐渐形成一种地理空间概念。教学设计中的地图能够代替文字传达很多信息,教学中单纯地依靠文字叙述和讲解,只能形成简单的机械记忆,这种理解不深刻,也不长久,很难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地图可以作为一种知识依托,借助地图可以把相关的地理事物、现象、规律系统化地联系并呈现出来,更重要的是可以通过地图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和实践创新能力,这正是核心素养中人文底蕴、科学精神两个基本点的有力体现,通过培养学生的地图应用能力能够很好地在地理教学中落实发展核心素养的培养任务。

因此,如何在教学设计中为学生提供锻炼地图应用能力的机会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应做好充分的备课准备,在精准解读课标及深度挖掘教材的基础上,为学生搜集多种类型的地图,设计围绕核心素养展开的地图应用能力培养的课堂活动,让学生围绕地图展开分析、讨论,得出学习结论,从而发展学生学习、理解、运用科学知识和技能的核心素养。

二、设计有效的问题引领学生形成地图思维

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利用地图积极思考,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地图是客观事物的反映,它表达了丰富的地理信息,引导学生思考各种信息的相互关系,以提高解决综合问题的能力,学生这种地图思维的形成需要教师辅以有效的问题引领,让地图的价值发挥到最大,让地图思维变得更加有效,例如,在学习世界人口分布特点时可先观察《世界人口分布图》,学生很容易看出:亚洲东部、南部、欧洲、北美洲东部地区人口稠密。为什么这些地区人口稠密呢?这时先提出人的生活工作受哪些因素影响大?同学们各抒己见,但总结起来不外乎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这时可让学生回顾五带分布图,得出人口稠密区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回顾地形图,观察出大部分位于平原广阔的近海地区。教师也可与耕地分布图比较,得出人口稠密区也是耕地的主要分布区,各要素都明了后再综合总结不难得出:人口稠密区是自然条件好的温暖湿润的平原地区。适时引导学生得出结论,这些地区农业发达,工业、交通、城市进一步发展,就形成了人口稠密区。这样通过教师的有效问题引领学生认真观察地图,深入思考,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激发学生为解决问题而努力学习地图。

三、培养学生形成“脑地图”

以地图为核心,图文结合能更好地锻炼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地理空间能力,让地图在学生的头脑中出现,而不仅只是画在纸上。

从读图入手,将书本知识一一落实在地图上,从而培养学生的析图、用图、绘图的能力。如讲《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一课时,可以充分利用中国地形图和政区图等,引导学生在地形图上找出太行山、秦岭、长城等地理事物的位置,并在地图上勾画出黄土高原的范围,对照政区图明确黄土高原覆盖的省区。这样学生不仅能够很快地归纳出黄土高原的范围和覆盖的省区,还能掌握地理事物间的内在联系。通过大量的读图、析图训练,培养学生地图应用能力。在读图、析图的基础上可以让学生绘制一些地理简图(例如黄河轮廓、中国地图、台湾岛地图、七大洲分布简图等),通过动手绘图,学生将地理事物及其分布轻松地印在头脑中,真正做到心中有图,胸怀天下。

四、在实践活动中提升地图应用能力

为学生提供创造的机会,通过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让地理课堂教学变得“充满活动力”,教师在课堂上依据学生的认知心理特征设计多样的实践活动,满足学生动口、动手、动心的需求,为学生提供多种地图材料,让学生在“破坏”中建立新的思维秩序,通过剪一剪、摆一摆、拼一拼、画一画等方式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体验中,给学生留有足够的想象和探索空间,探索发现地图规律,教师再适时引导,并及时提供设计的地图类反馈练习,以检验学习效果,激发学生表现欲望,让其在探索和体验中,提高应用地图的能力,并学会知识迁移,很好地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

五、利用电子地图充实地理课堂教学活动

电子地图的出现更加顺应时代的发展需求,例如,教师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引入Google earth可以让平面地图变得更加生动、具体,更具有现实感,激发學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为学生提升地图应用能力增加新的动力。

一些电子地图,例如高德导航地图、百度地图等引入地理课堂教学,可以让原本枯燥的课本地图学习变得生动有趣,让学生有主动学习地图、应用地图的动机,让地图应用的学习变得积极主动。电子地图可以帮助学生建立头脑中的“地图”,培养学生的地理空间能力。

六、利用信息技术构建互动平台

可以利用QQ、微信等现代信息交流平台,在课内外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平台,增加学生地理地图应用的交流互动机会,对他们遇到的问题及时引导答疑,指导他们搜集有意义的地图资料,让他们体会到更多的成就感,同时对其他同学也是一种带动和引领。教师随时将发现的一些好的地图资源推荐给学生,满足学生了解地图功能的各种需求,也是对教材知识的补充和升华,让学生真正的学以致用,并将学到的地图应用技能迁移到生活中,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张家辉.试析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体系[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5.

[2]张福俊.初中地理教学中对学生地图技能培养方法研究 [D].辽宁师范大学,2011.

[3]徐志梅.中学生地理空间能力及其培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

[4]卢岩.初中地图教学与培养学生多元智能的实践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

注:本文为大连市教育科学规划立项课题“初中地理教学中地图应用能力培养策略研究”ND2016165的研究成果。

编辑 温雪莲

猜你喜欢

电子地图核心素养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基于灵活编组的互联互通车载电子地图设计及动态加载
基于Mapserver的增强现实电子地图的设计与实现
电子地图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