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共“读”此生

2018-12-28安徽省淮北市第十二中学周海燕

新课程教学(电子版) 2018年10期
关键词:林斯基苏霍姆书籍

安徽省淮北市第十二中学 周海燕

为了有效解决中小学的实际问题,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苏联当代著名教育家瓦·阿·苏霍姆林斯基专门为中小学教师写了一本书——《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其中有两条中肯的建议:教师“必须教会少年阅读”,“学生的第一件爱好就应当是喜爱读书,这种爱好应当终生保持下去”。此乃至理名言,我深表赞同,奉为圭臬,颇有感触。

2018年4月18日,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发布第十五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成年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66本,近四成的成年国民认为自己的阅读数量较少。国人的读书量远低于日本、韩国、法国、德国和以色列等国家的,世界上读书最勤奋的是犹太人,每人每年平均读书五十多本。反观当下的中国,人们越来越无法静下心来读书。同时,我国的中小学生整天忙于参加各种补习班和兴趣班,除了课本和辅导资料以外,所读的书籍实在少得可怜。倡导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当务之急,迫在眉睫。

苏霍姆林斯基说“阅读应当成为吸引学生爱好的最重要的发源地”,其实,我们每一个人都需要来自阅读的力量,都应该努力汲取书籍的养分。习总书记说“读书可以让人保持思想活力,让人得到智慧启发,让人滋养浩然之气”……名人读书名言,道出读书真谛,我辈理应谨遵教诲,好好读书,让读书引领社会风尚,让读书照亮人生道路,让读书成为生活常态。身为老师尤其是语文老师更应当身先士卒,倡导海量阅读、反复阅读、终身阅读。

一、海量阅读

苏霍姆林斯基建议教师要“引导学生由课内阅读延伸到课外阅读,由教室走向阅览室”。在繁忙的教学之余和琐碎的家务之暇,我尽量挤出时间来读书——课间读、睡前读、周末读、假期读。读教学报刊——《语文报》《语文教学通讯》《中学语文教学参考》等,读教育书籍——《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第56号教师的奇迹》《叶圣陶教育文集》等,读文学经典——“四大名著”《巴黎圣母院》等,读文学杂志——《读者》《意林》等。课间去校阅览室,周末去市新华书店,寒暑假去市图书馆,看书借书,以书为友,乐在其中,倍感充实。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我不仅自己阅读,还把好书借给学生读,把好文章读给学生听。我为学生们读《德式阅读的力量》,说:“捧起一本厚重的实体书,往往能带来更明显的阅读仪式感”;我给学生们读《一位台湾校长震撼人心的演讲》,说:“读书虽不能改变人生的长度和起点,但却可以改变人生的宽度和终点”……

在读书这件事上,学生不能只是个旁观者,还应是个实践者。我通过多种方式让学生参与读书,如建立班级图书馆、开展读书漂流活动、寒暑假读长篇名著、晚自习读文章等。“一定要在每个班级里单独建立一个‘书籍之角’”,建立班级图书馆,在这里陈列学生喜欢看的书籍。

另外,晚自习读文章是我长期坚持的一项读书活动,即在学期之初把全班学生编成一男一女的两人组合,利用一节晚自习读他们自选或自写的文章。文章“千字文”,体裁不限,内容健康。朗读者要声情并茂,听众要谈听后感。此外,我每学期都要组织全班学生去校阅览室集体阅读一次,有了这一次,学生去借阅书的次数就更加频繁了。

开卷尚且有益,更何况是博览群书。见多自然识广,书读多了益善。但是,当下的有些家长、老师尤其是非语文老师,对于学生读课外书还是存有误区,总是担心孩子因为“迷住了看书而使他们学不到知识”,进而影响了学习、考试和升学。

比如,转化“后进生”的工作是“最难啃的硬骨头”之一,是所有老师最头疼的一件事情,但苏霍姆林斯基说“最有效的手段就是扩大他们的阅读范围……我只教他们阅读”。所以,“请你不必害怕把学校教学的整块时间用在让学生读书上面去!你不必害怕让学生花一整天的时间到‘书籍的海洋’里去遨游。让书籍以欢乐的激情去充实年轻的心灵吧!让书籍去占据青年时代吧!”

吃饭要吃五谷杂粮,才能营养均衡,健康成长;读书要读诸子百家,方可兼收并蓄,厚积薄发,那就该放心大胆地让学生去海量阅读。

二、反复阅读

苏霍姆林斯基说:“我们认为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让每一个学生的个人藏书中有几本是经常反复阅读的心爱书籍。”林语堂先生在《论读书》中也说:“凡是好书都值得重读。”孔圣人非常喜欢读《易经》,读的次数多了,竟然把编联竹简的熟牛皮绳翻断了好几次。所以,每个人都应该珍藏几本自己最感兴趣的心爱书籍,以便供自己反复阅读。

“阅读一本他‘自己的书’是一种自我总结,是自我教育的开端,是面对自己良心的自白。”因此,我个人建议人应该拥有一个能满足自己读书需要的藏书室。书并非是畅销之作,也不一定是名著经典,只要自己喜欢,便可购买收藏。室并非是豪华精装,可能是简陋破旧,只要能静心阅读,便可视为“心灵之室”。藏书室并非要藏书丰富,但一定要雅致,有‘自己的书’,能反复阅读。在此,可“阅金经”,交“鸿儒”,并让自己“德馨”。

上学游历多处,工作辗转多地,目前,我的藏书室里仍然保留着一些自己酷爱的书籍,如《爱的教育》《泰戈尔诗选》《汪国真诗文集》《刘墉作品集》等。孤独苦闷时、迷茫徘徊时、一蹶不振时、得意忘形时,来到藏书室,读读书案上的看家书籍,沉浸在忘我阅读的世界里,顿时有种拨开云雾见霞光满天、脱离尘俗而脱胎换骨的感觉。

周国平先生有言:“如果说迷茫让你生活中出现了黑洞和荆棘,那么读书就是你人生路上的鲜花和铠甲。”而经常阅读、反复阅读,可以让人开阔思维避免钻牛角尖,沉稳深刻以免浮躁肤浅,获得力量从而走出泥潭。总有一朵花为你绽放美丽,总有一条河为你洗去污垢,总有一本书让你找准奋斗的方向,明白生活的意义,活出生命的精彩。找到属于“自己的书”,反复阅读吧!

三、终身阅读

苏霍姆林斯基建议老师要“每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我们力求使每一个少年、每一个青年都找到他‘自己的书’,这本书应当在他的心灵里留下终生不可磨灭的痕迹”。由此可见,师生都应该树立和增强终身阅读的理念和意识。

终身教育的思想风靡全球,方兴未艾。因此,每一个人都应该克服惰性,坚持阅读,活到老,读到老。其实,一个人,读一本书不难,读一时书也不难,难的是长年累月地读书,不论何地地读书,手不释卷地读书。顾炎武就给我们做出了杰出的示范,是我们终身阅读的榜样。他虽一生漂泊,却“自少至老,未尝一日废书”,颠沛流离之际,仍读万卷书籍,生命不息,读书不止,终成明末清初“三大儒”之一。

那么,怎样才能培养终身阅读的习惯呢?我主要采用“定时阅读”的办法,即无论发生什么事情,每天都要至少抽出半个小时的时间,雷打不动地去读书。尼采说:“每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而我要说:“每个不曾读书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对时间的浪费和对未来的不负责任。”“读书不是为了应付明天的课,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人每天发自内心地读书,最终可以改变容颜和提升气质。这也就难怪,陌生人见到我辈便会说:“你是老师吧?你是教语文的吧?”见到学生,又会说:“一看你就是个学生!”这也许就是书籍的作用、阅读的魅力吧!因为“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因为“你身上由内而外散发的耀眼光芒和优雅气质,是无法掩藏的住的”;因为“如今你的气质里,藏着你走过的路和读过的书”。

四、结语

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不会阅读,则不能生活,也不会获得幸福。”为了生活得更加幸福,让我们好好阅读吧!习总书记说过“我最大的爱好就是读书”,这是用切身体会在勉励我们要好好读书。身为人师,自己要常读不懈,也应当想方设法让学生一生都“生活在书籍的世界里”。茫茫人海中,师生一段缘;漫漫旅途中,共“读”每一天。

猜你喜欢

林斯基苏霍姆书籍
鲁迅与“书籍代购”
Chinese books find an audience overseas中国书籍享誉海外
“冰人”杀手:残忍杀害200多人,家人一无所知
像苏霍姆林斯基那样做教师
曹文轩主编的书籍
他为什么令人敬仰
纪念苏霍姆林斯基让教育更美好
书籍
特雷林斯基版歌剧《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本事(二)
特雷林斯基版歌剧《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本事(三)